APP下载

提升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路径

2024-02-15王子群朱小林王俊岭

四川劳动保障 2024年1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毕业生高质量

文/王子群 朱小林 王俊岭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青年发展之基。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十分重要。高校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摆在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高度通盘考虑,把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推动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抓手,把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局稳定作为稳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准确把握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聚焦关键环节,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情况

毕业生就业意向,是指大学生在就业时进行的职业规划或选择,对选择行业的评价、态度及认识。不仅包含毕业生的职业理想,同样也体现毕业生人生观、价值观。毕业生就业意向主要包括就业认识、就业理想、就业价值取向等。

就业认识。毕业生就业认识比较广泛,包括毕业生对自己专业的认识,对就业岗位的认识。毕业生能否实现自身高质量就业,就业认识起决定性因素。毕业生对自身有明确的认识,对就业岗位、就业岗位所需技能等有明确的认识,才能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就业岗位。

就业理想。就业理想是建立在就业认识的基础之上,对符合自身条件的岗位的预期。选择某种行业,经过自身努力之后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成就等。就业理想在形成过程中,基于毕业生就业认识,就业理想会相应进行调整。毕业生正确对待就业理想的态度,能够促使大学生在学校期间不断汲取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身素质,最终实现高质量就业。

就业价值取向。就业价值取向体现毕业生人生观、价值观,也是毕业生的追求体现。毕业生对就业价值的选择,也体现了毕业生的进取状态和社会责任感。毕业生离开高校步入社会后,以何种方式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需求相平衡,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如何让自己生活质量不断提升,这些都是影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

就业意识现状。经咨询A 高校就业主管部门,该高校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就业意向不明确。根据调查问卷显示,83.67% 的毕业生没有明确的就业意向。据毕业生陈述,只有面临离开校园时,才意识到需要找工作。一方面是毕业生不重视,另外一方面是学校没有从学生入学开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以至于非毕业班学生认为职业规划、找工作是以后的事情。然而大学四年转瞬即逝,需要提早为就业做准备。二是毕业生自身素质能力不足。A 高校作为西部地区高校,受各种因素影响,学校发展资金薄弱,教育教学投入不高,学生整体接受教育能力与东部地区高校相比有差距。除此之外,A高校作为当地唯一一所高校,学生对外交流不多。学生对自身认识不明确,习惯于把理想化的想法强加于现实中。三是就业预想较高。根据调查问卷显示,A 高校近64% 的学生就业意向是教育行业(A 高校为师范类高校),除此之外有33.76% 的学生就业意向为公务员岗位或者事业单位岗位。到公司企业就业意愿为1.6%。学校、家庭、学生本人都希望能够找到工作环境好、收入高、发展前途好的工作岗位。A 高校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人数少,究其原因为高校教育专注于教学与研究教育,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据了解,A 高校目前专业创新创业教师不足,创新创业教育完全依赖与辅导员或者行政教师,课程安排大多在晚上,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效果不明显。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A 高校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几乎没有专业指导教师,学生参与度普遍偏低。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路径

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认清自身本质。毕业生要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只有认清本质,才能从根源解决问题。同时毕业生要认清就业形势,改变错误认知。基层大有可为。毕业生要深入基层,寻找符合自己发展的路径,经受各种锻炼、磨砺,使自己快速成长,通过基层锻炼,能够不断分析、总结、提升自己,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树立艰苦奋斗的意识。毕业生缺乏技术、管理经验,往往要从最底层做起,而且要进行长久的坚持,充分发挥艰苦奋斗的精神。如果缺少坚强的意志力,会消磨掉耐心。因此,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在基层岗位扎下根,坚持不懈地干下去,待自身能力提升后,职业前途也会更加顺畅。摆正就业心态。走出校园,走向工作岗位,毕业生要有把自己归零的能力,要抱着学习的心态认真对待工作,岗位上的每件事情都要认真对待,只有这样才能脚踏实地,在工作中有所收获。这种正确的就业意识一旦树立,职业规划也更加长远。

学校更新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就业意识教育内容要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之中。A 高校在教学体系中,专业基础知识占比较大,通识课程占比较小。学校在顶层设计层面要充分重视就业课程的重要性,通过就业课程调整进一步改革教学体系和模式,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模式。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完善方面,积极邀请政府、企业提意见建议。只有采取这种措施,学校培养人才才能与社会需求相匹配。注重校内体验,帮助学生树立科学职业规划观念。在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内,开展职业生涯服务进校园活动,创新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模式,丰富就业服务内容。可以采用专项定制化、游戏通关体验式、浸入式体验等模式,融入观念引导、生涯教育、行业解析、求职咨询等多种内容,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体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激发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还要加强就业创业服务师资队伍建设,邀请行业一线专家围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流程体系对教师进行辅导授课,帮助教师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认识,掌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具体内容与方法,综合提升学校师资职业规划教育能力水平。强化就业实践。实习实训基地锻炼是毕业生毕业之前走向岗位非常重要的提升能力的途径,高校应强化与实习实训基地的联系,安排学生毕业前到基地进行岗位锻炼,以此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改变“眼高手低”的现象。在校园文化氛围中强化就业意识宣传。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学生接近四分之三的实践活动在校园内。因此,高校应将以就业为导向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起来,在校园内大力宣传企业文化,并持续邀请优秀企业家开展专题讲座,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知识。与此同时,高校要创造条件为学生开设勤工助学岗、社会实践岗等,为学生提前适应就业提供便利。学生在毕业前,学校要强化毕业生就业形势教育,帮助毕业生分析就业环境,了解就业市场的情况,让学生精准寻找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家校应加强沟通交流,共同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学校可以为家长提供就业知识讲座,让家长了解就业政策等。在家庭层面,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逐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判断能力。此外,学校要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增强职业规划师资力量,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比赛和实践活动,提升创新创业课程的课时与学分。

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关乎毕业生、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能有效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图据网络。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毕业生高质量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