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2024-02-15周巧红

四川劳动保障 2024年1期
关键词:素质人才素养

文/周巧红

国运兴则体育兴。体育是国家实力的象征,是国民健康程度的标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且把到2035 年建成体育强国作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必须高度重视人才、精心培养人才、真诚吸引人才,筑造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关系到体育事业发展、学生素质提升。在当前体育强国战略背景下,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等方面都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培养目标

高校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体育人才为核心,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发展。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具备扎实的体育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等工作。理论知识指基础学科文化知识与体育相关学科知识。要摒弃“重技能轻文化”的观念,加强学科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具备较高的运动水平和身体素质,能够胜任各类体育竞赛和健身指导等工作。运动能力是体育专业学生之必需。专项运动能力是体育专业人才所必备基础关键能力,指专项运动所特有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等。

具备良好的内在品质。培养体育专业人才拥有高尚品德、爱国情怀、抗挫折能力、尊师重道的内在品质,还要培养体育专业人才的职业素养。体育院校学生是实现体育强国目标的生力军,具备优良内在品质的同时还要实现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全面提升,才能在未来工作的岗位上得心应手。体育专业人才应具备爱岗敬业、严于律己等职业素养。爱岗敬业,即要高度认同、热爱本职工作并能严肃对待,忠于职守,具有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爱岗敬业有利于实现职业价值和自我价值。严于律己有利于学生提升成绩、水平。此外,体育不只是浮于表面的身体锻炼,更是对个人品质与生活习惯的塑造,使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悟、创新发展。体育人才还应成为创新型、科研型人才,具有较高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能够胜任体育产业相关领域的工作。

高校体育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

专业教育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实践教学环节设置随意、实效性较差,与行业需求脱节,有必要针对当前体育工作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性,构建统筹规划、各方参与、协调有序的教学运行模式。

课程设置重叠。一些高校体育人才培养以“专业化、职业化”为导向,聚焦于培养“具有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偏重于短期的实践运用能力培养。部分高校在体育课程设置上存在定位不准确、课程设置重叠、专业课程关联性差、覆盖面过于宽泛、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问题。

重体轻教。高校体育人才培养以“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偏重于大学生体育专项能力的培养,使其具备专业化、竞技性体育运动能力。然而,审视体育人才的培养过程,发现无论是中学阶段,抑或大学阶段,不能缺少人文教育。过分偏重体育技能的学习,忽视人文素养的培育,是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的缺陷。部分高校缺乏人文素养课程,仅有“大学语文”一门课程,而在选修课中,大学生选修人文素养课程的占比不高。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符。体育专业建设不仅有必要结合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与发展趋势,更需要紧密结合体育事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与校外力量优势互补。目前,在人才培养上与社会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培养模式存在单一性和局限性,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改革和创新。人才综合素养不足。缺乏创新能力,需根据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素质,设计有益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资源整合模式与运行机制。

优化措施

明确培养人才的目标。对于高校发展而言,人才培养的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应该形成一定的关联。在当前体育强国的背景下,高校应该明确体育建设的重要性,在办学方面应该加强实践内容,同时还要结合当前时代的特点进行调整,将时代的特征融入体育教育之中。重视人才引育,增强服务社会能力。聚焦人才培养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和人才作用,以学科方向和团队为支撑,积极服务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致力于打造体育特色服务,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实践经验。聚焦立德树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始终坚守教育初心,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坚定不移感恩党、听党话、跟党走,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优化学生指导服务体系,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优化课程设置。高校体育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该以培养目标为依据,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发展。具体来说,基础课程包括体育理论、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体育史等,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技能课程包括田径、球类、游泳、武术等基本运动技能,以及各类体育项目的训练和竞赛技巧;选修课程包括体育产业、体育营销、体育管理、运动康复等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拓展空间。注重文化课学习与素质提升。体育专业学生不仅需要专业的训练和指导,还需要注重文化课的学习和素质的提升。学校应该为体育特长生提供学习计划和支持,帮助他们提高文化成绩,提升综合素质。还应优化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分配和选择必须基于国际体育发展和国内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做出适当的调整。对于必修课的选题,不仅要开设基础体育课,还要选择提高学生体育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课程。关于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应尽可能扩大选修课的知识范围和种类,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优化课程教学与职业标准及竞赛有效对接路径。体育专业课程要发挥好服务应用专门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需要寻求融合要素,以课程为载体,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实现体育课程教学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全面对接。同时,注重引导体育师资转型发展,强化体育专业人才职业资格教学标准,大力实施教学竞赛和专业竞技,努力使学生能够获得相关资格证书。加强体育相关课程研究,拓展专业发展方向。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与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基础教育与教学。可以通过开发与体育专业相关的其他课程,扩大学生的就业范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入先进的体育教育理念和方法,如快乐体育、健康体育、人文体育等,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加强心理辅导和思想政治教育。体育专业学生的培养不仅需要关注他们的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还需要加强心理辅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应为体育专业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转变观念,实现由“重体轻教”到“体教并重”。在传统“体教结合”的理念下,高校对体育生的文化考核要求较低,导致体育专业学生有对文化知识学习不重视的思想,加之高校人文素质课程开设不足,更加不利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因此,要革新观念,坚持“体教融合”,实现体育训练与人文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注重大学生体育技能的发展,同时注重其人文素养的提升。依据大学生知识、能力、素养形成的本质规律和结构需求,科学设置课程体系,适度提高人文教育的学分比重及学时比例,扩大人文素养课程的选修范围,确保大学生获得丰富科学知识的滋养和引导,以满足其多元化发展需求。

注重创新与产教融合。要加强创新,构建“互联网+体育教学”的模式,在教学中嵌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挖掘、开发、整合优质体育教学资源,实施“线上+线下”教学的融合,积极开展项目化教学、参与式教学、任务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提高学生体育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要坚持市场导向,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思路,引导大学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供社会化、市场化服务,突出大学生体育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大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充分结合体育事业发展的实际,形成与体育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多元化能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加强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师资力量是关键因素之一。学校应该注重引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师,同时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此外,学校还应该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的体育专家和学者,提高学校的整体师资水平。将长期承担国家级重点课题的科研攻关人员和历届奥运会冠军教练员作为授课一线教师,定期组织举办专题课堂培训或专题讲座,便于将体育前沿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科学热点、发展趋势和一流的技术理念等引入课堂,拓宽教学思路,为进一步培育高素质创新型、实用型体育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优化体育专业建设与行业需求有效对接路径。以体育教育、体育赛事、全民健身的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实现向体育行业发展输送人才,并从中汲取养分反哺日常教学工作的对接模式。如联合其他高校、企事业单位,有效提升赛事组织水平与竞赛能力,并借助机遇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向行业输送大量能力过硬的优秀毕业生。搭建体育院系建设与行业发展之间的纽带和关系,有助于双方在互利共赢的运行机制下形成协调发展态势。加强校企合作,构建共赢长效机制。高校和企业可以结合体育发展和企业需求,共同培养体育应用型人才。企业不仅减少了用人成本,培养了潜在人力资源,还解决了企业本身人才储备的问题。企业应积极寻求和高校合作,参与教学目标和教学管理,和高校共同制订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为学生提供实习及轮岗的机会,为高校培养人才提供实践参考。

加强实践环节。搭建体育理论教学与体育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平台。为培养实践能力好、综合能力强、专业素养高的体育人才,高校体育专业教学要加强教学实践环节,通过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将体育理论“内化”为技能的途径。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分为课堂训练、课外见习等部分,要形成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全过程的实践中夯实体育理论,以及对各项运动项目的运用能力。同时,让学生参与教研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对课题的探究能力与分析能力,全力发展学生运动能力外的其他能力,助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提高综合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主动提供赛事服务。承担各种运动会组织、编排、裁判与技术支持等赛事服务工作,高校学生担任裁判和志愿者服务工作。积极参与各级政府和体育局组织的相关比赛和活动。还应与相关部门就学校体育、全民健身、运动训练及竞赛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讨,积极为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决策提出意见建议,促进高校体育教育工作更好发展。

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是一个涉及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等多个方面的系统工程。只有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和改革创新,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体育人才,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学生的素质提升作贡献。

图据网络。

猜你喜欢

素质人才素养
人才云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素质是一场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