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的开展指导策略

2024-02-13张小燕

学周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绘本生命幼儿园

张小燕,谢 华

(四川轻化工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四川自贡 643000)

生命教育强调教育的对象是人,应当注重培养人的主体性,创设具有人文关怀的教育环境。在幼儿园主题活动中,教师要尊重与理解幼儿,充分激发幼儿对于生命的思考与理解,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帮助幼儿建立起正确的生命观。这种生命观旨在透过对生命本体的关注,逐渐培养幼儿对于生命本质的深刻认识,是对生命观内在化、人文化的延伸。

一、生命教育兴起及价值

(一)生命教育的兴起

在现代社会中,儿童青少年健康以及心理问题的出现,比如近视率的攀升和肥胖症的低龄化、抑郁症和焦虑症儿童及青少年数量的激增、儿童及青少年自杀事件和校园霸凌事件等,这些频发的社会性问题是人们研究生命教育的主要原因。1997 年,叶澜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中强调,课堂教学要从生命的角度、动态的观点构建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观[1];2010 年,生命教育纳入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2];2021 年,教育部办公厅就《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生命教育和挫折教育,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3]。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将生命教育纳入课程或主题活动之中,包括家庭教育、安全教育、绘本教学、多彩生命课程体系的创建以及区域活动的开展等,抓住幼儿发展的关键期开展适宜的生命教育。可见各界已逐渐意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并积极呼吁与要求教育应回归生命。3~6 岁幼儿期是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期,幼儿的智力、体力、思维、记忆等迅速发展,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构的重要时期。为此,许多学者呼吁幼儿园应尽早开展生命教育,对帮助幼儿建构正确的生命观具有重要意义。

但目前幼儿园生命教育在目标与内容的选择上仅侧重于生命安全教育,对于生命价值、生命内涵方面的解读较少;同时在生命教育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随意性较强,且教学浮于表面,缺乏系统的活动方案或者课程体系。当前幼儿生命教育的主题活动开展的效果仍不够理想,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还存在一定差距。

(二)幼儿园开展生命教育的价值

当幼儿对当下开展的生命教育主题活动产生真正的兴趣,愿意主动参与实践探索并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教育才有意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4]。教育从始至终都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来开展,即围绕生命开展教育。对于幼儿而言,该年龄段恰好是他们生命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尤其是对于身边的物境感兴趣的时期,因此开展有关生命教育主题的活动,抓住幼儿兴趣所在,有利于帮助其建立良好的生命观。生命教育的基本价值在于让幼儿懂得如何生活与生存,掌握基本的生存与生活技能,了解生命的宝贵与脆弱,从而懂得保护生命;深层价值在于让幼儿认识自身生命的价值,关注身边的人,尊重他人的生命,懂得分享合作与服务社会,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树立理想抱负,从而回馈社会。

二、生命教育主题活动存在的问题

生命教育的出发点应关注并解决生命本身与生活存在的问题,其最终目的应回归到生活中去。现今幼儿园生命教育的内涵被不断拓展,如将生命安全教育、认识生命内涵、生命价值创造、生命社会意义等融入生命教育之中。但由于主客观原因、各种条件的限制,幼儿园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及结果并不理想,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主题活动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

生命教育主题应以活动为载体,其设计也应尽量生活化[5]。而当前幼儿园开展生命教育的主题活动时,往往是采用直接讲述或是科普知识的方式进行,形式也以集体教学为主,幼儿虽然获取到一定的有关生命的知识,但不能切实地感受到生命的意义所在。由于没有充分调动幼儿主动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积极性,在知识获取方面幼儿比较被动,存在单方面的接受和灌输现象。而教师仅仅是通过讲授、观影等形式展开生命教育的主题活动,很难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其趣味性不强,教育意义也不明显。

(二)主题活动内涵浅显,未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

幼儿园在开展主题活动时往往是照搬照抄,将他人成果为自己所用,未能充分考虑本园或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与需要,有关生命教育的主题活动开展不适宜年级或班级幼儿的发展,忽视对当下生活的观察与对当前幼儿的具体分析,脱离生活,脱离幼儿实际。幼儿园中有关生命问题的出现是开展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的最佳时机,而很多教师往往错过生命教育的最佳时机,导致有关生命问题仍然悬而未决。

(三)主题活动范围狭窄,幼儿生命体验空间受限

目前幼儿园的主题活动大多是在园所中进行,园所内的活动空间相比于户外明显受限,况且幼儿园内幼儿人数较多,在一起活动时场地范围较狭窄,也避免不了磕磕碰碰。场地的狭小不仅限制了幼儿多样化的自由活动,更重要的是幼儿园绿植、小动物等生命物的缺失剥夺了幼儿与他类生命物相接触的机会,逼仄着幼儿的生命观感与生命体验[6]。

三、幼儿园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的开展指导策略

由于幼儿是主题活动开展与实施的对象,因此教师不仅要将他们置于生命主题的第一位,考虑他们的实际生活与需要,还要在活动中发挥幼儿的自主性,有针对性地开展生命教育主题活动。教师作为主导者,要引导幼儿自主学习有关生命的知识,变结构式教育为开放式主题活动,收集幼儿感兴趣的话题与生命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使幼儿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丰富主题活动形式

幼儿园开展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的形式是多样化的,教师不应局限于教材与环境,要探索多种活动形式,调动幼儿多重感官,促使幼儿深入体验和感悟生命的奥义。例如,阅读绘本、创设情境、亲近自然、体验社会等,这些都是生命教育主题活动开展的重要形式。

1.阅读绘本

绘本以图画和文字的形式生动、直观地向幼儿展示故事的内容与情节,语言简练、形象生动、情节连贯,寓意深刻,对于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的开展来说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绘本丰富的画面能够激发起幼儿对于生命的思考。幼儿教师可以选择适宜的生命教育绘本,如《小威向前冲》《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不和陌生人说话》等,绘本的内涵丰富,是生命教育活动开展的重要载体。例如,可以通过教师与幼儿共同搜集有关生命教育的绘本或故事书,开展“故事大王”“我最爱的绘本”等主题活动开展绘本讲演活动,让幼儿成为绘本的主人,将自己理解的绘本内容用语言或表演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可以加深幼儿对生命的认识,从而获取有关生命的知识。

2.创设情境

情境创设是主题活动开展的重要手段,通过情境的创设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让幼儿参与其中,并在活动中受教育,在游戏中去感受。例如,借助母亲节、父亲节等创设情境,将幼儿化身成母亲或父亲的角色,通过“妈妈怀孕了”“爸爸工作的一天”“保护蛋宝宝”等情境的呈现体会父母孕育和抚养生命的辛苦,从而学会感恩父母与生命等。有条件的幼儿园也可以创设植物角、种植园、小型农场等,让幼儿参与并成为这些生命呵护的责任人。植物的播种、浇水、松土、驱虫,再到动物的饲养、陪伴等环节都是饱含生命观的教育,幼儿对动植物倾注的关注与爱心、付出与责任感等,在种植植物、喂养动物的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落叶知秋”,在这些情景中学会关怀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懂得生命的宝贵。

3.亲近自然

人都是大自然的产物,走出去,感受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惊喜,幼儿天生就和大自然有着奇妙的缘分,喜欢在风中奔跑,在阳光下嬉戏。适当延长室外活动时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幼儿进行户外自由探索,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大自然是幼儿最为喜爱的活动场所之一,他们喜欢在自然中探索、嬉戏,喜欢浏览各种自然奇观。他们爱春天鲜艳的花朵,夏天清澈的泉水,秋天飘落的树叶,冬天洁白的雪花。神秘的大自然对幼儿而言充满着探索的欲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秋叶为什么会掉落?”“森林里有哪些生物?”幼儿教师不妨让幼儿带着这样的问题走进大自然,去听、去看、去触摸、去感知孕育生命的自然的神奇,让自然培育他们最初的真实善良与美好。

4.体验社会

社会是由人所建构而成的,人与社会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认识生命的社会意义在于个体能够意识到自身与社会关系的紧密联系。幼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组织幼儿前往社区进行志愿者服务活动,如幼儿园组织幼儿去敬老院看望老人,或者参与社区节日送温暖活动等,用自己的实际付出收获生命中细微的感动。或是在生命教育主题活动中加入角色扮演游戏,如模拟小型社会中人的各类角色,体验超市收银员、环卫工人、厨师、医生、警察等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在微型社会中让幼儿感受生命的唯一性、社会性、多样性,丰富幼儿的社会经验,从而体验社会中人与人的密切关系。

5.弘扬传统

中国的生命教育重视精神上的塑造,讲求以德为先、立德树人,尤其重视对学生道德品格的培养。这不仅要求幼儿要认识自身生命,更要理解他人的生命,尊重生命多样性,平等看待每个生命,这是生命教育的要旨。在生命教育过程中,除了对外在物质生命的认识与了解外,认识内在的精神生命更为重要。在培养幼儿生命观时,我们不仅要从生命安全的角度出发,也必须考虑到作为人对于生命的内在唤醒意识,对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的整体感知,从而主动地认识生命,了解生命,珍惜生命。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再现经典故事、观看音像资料、经典角色扮演等形式开展专题的生命教育主题活动,在优秀文化的熏陶中感受生命蕴含的内在价值。

(二)挖掘生命教育内涵

生命教育内容除了生命安全教育、认识身体以外,还有许多值得探索的内容,如了解生与死,这也是幼儿经常会提到的一些问题:“我从哪里来,我来干什么,要到哪里去,人为什么会死?”“怎样防止自己受到伤害?”“为什么他/她看起来和大家不太一样,为什么有的人身体残缺?”等。每当这些问题出现时,教师就有必要对幼儿开展以生命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从内容来看,生命教育可分为生命起源、生命安全、生命特质、生命与生活、生命的价值五大类。

第一,“生命起源”的主题活动:教会幼儿生命从何而来,生老病死的规律,减少幼儿对死亡的恐惧心理,同时也懂得生命的来之不易。死亡教育对幼儿来说是必要的,教师或家长不能刻意回避这个话题。例如借助绘本《一片叶子落下来》,并通过引导使幼儿懂得死亡和叶落一样,都是必然会发生的事,生老病死,落叶归根。让他们明白生命只有一次,人死不能复生,必须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7]。

第二,“生命安全”的主题活动:让幼儿明白生命的脆弱与坚强,懂得保护身体的方法,不受伤害也不伤害别人。幼儿本身对消防员、警察、医生等职业感兴趣,可以通过与消防、警方、医疗等有关部门合作,聘请业内人士定期到园开展趣味讲座、防火防爆演练等形式吸引幼儿注意,引起幼儿重视,使幼儿切实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并学会保护生命。

第三,“生命特质”的主题活动:开展“生命是多彩的”“珍惜唯一的生命”等活动,帮助幼儿了解生命的多样性与唯一性。通过走访特殊学校、集体观影、幼儿自行搜集关于残障人士的相关资料、真实案例分享等形式,幼儿能够了解完整与不完整的生命的异同,这要求幼儿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特殊的群体,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个体。不用异样的眼光、态度看待别样的生命,能够尊重每一个特殊而又平凡的生命体。

第四,“生命与生活”的主题活动:要使幼儿感受到人的生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与他人息息相关的。可以通过混龄的形式开展主题活动,以生活中实际遇到的问题为切入点,以任务和问题驱动的方式让幼儿通过合作互助以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在具体的活动中感受生活,在别样的游戏中了解生命,把握生命与生活的关系。个人的生命本来就是一种社会的存在,要让幼儿充分社会化,走进生活,走向社会。

第五,“生命的价值”的主题活动:在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幼儿天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促使他们主动探索生命的真理,感受创造带来的愉悦。此外,人的生命不仅应该在各个维度得到平衡发展,而且应该是精神性的存在,是具有独立人格和自主品质的生命[8]。因此,开展生命教育主题活动还应该着重培养幼儿独立自主的人格,培养他们生活自主、学习自主、生命自主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中班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大班开展“我是值日生”等主题活动,让幼儿懂得独立自己、帮助他人的意义。

(三)拓宽主题活动空间

幼儿园的环境和资源毕竟是有限的,这就导致在主题活动开展时幼儿园的生命教育很难充分发挥其功能。生命教育的过程本身是比较抽象的,其实施过程也较为困难。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学习过程是呈螺旋式的上升前进过程,可能生命教育中的某一个点需要不断重复或者变换形式展开,才能做到真正使幼儿理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仅仅凭借幼儿园单方力量很难使幼儿获得对生命认识的深刻印象,加之幼儿园所的场地有限,需要联合家庭或社区,形成家园社三方合力,拓宽主题活动空间。

家庭是幼儿生活的第一环境,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的教养方式、行为态度、家长价值观念无不影响着幼儿的行为与思想。因此,家庭中的生命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家庭中的生命教育对幼儿来说是一个耳濡目染的过程,通过家长的言行举止、情感态度、处事原则,使幼儿在与家长的相处过程中建立起自身对于生命的态度。幼儿园要向家长传递信息,通过宣传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科普式的生命课堂等形式让家长认识到生命教育的意义所在,从而形成家园合力,共同致力于开展对幼儿的生命教育。

对幼儿来说,社会环境对其成长发展的重要性同样不可忽视。社区是幼儿接触最早也是最近的社会场所,它可以为幼儿生命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源和保障,其中自然人文景观、人际关系环境对培养幼儿的知、情、意、行起着重要作用。物质环境固然重要,但人文环境的创设更为重要。幼儿园要充分利用优秀的社区资源,借助社区中良好的文化环境与物质环境,为幼儿提供一个适宜成长、探索生命的空间。

幼儿园是开展生命教育最为主要的活动场所,幼儿园内的环境创设、课程设置、活动设计与实施等都是可利用的宝贵资源。幼儿教师作为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与实施者,更应该充分挖掘身边的资源,充分考虑幼儿园的优势所在,设计适合本园所的生命教育主题活动。例如,“生命的成长记录”记录生命的生长过程可放在园所的植物园、生态角等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还可根据身边的人与事(宝宝从哪里来)开展“生命的起源”等相关主题活动。当然,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的开展应充分考虑到周围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并对其做到合理的运用,拓宽主题活动开展的空间。

总之,教育的逻辑起点是生命,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归宿也是生命。关注人的生命存在状态、关怀个体生命的发展一直是教育理想的价值诉求,生命教育正是体现对个体生命关怀的一种教育取向[9]。幼儿教师作为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与实施者,其本身的生命教育素养尤其重要。幼儿教师对于生命内涵的理解、生命意义的领悟、生命差异性的态度、生命教育的设计等都影响着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的建构与实施。幼儿园开展生命教育主题活动,需要教师因地制宜,贴近幼儿生活实际,将生命教育以丰富的主题活动呈现,让幼儿在活动中不断学习与创造,不断更新对生命内涵的认知,进而去感受生命的奥秘,体会生命的珍贵。

猜你喜欢

绘本生命幼儿园
绘本
绘本
绘本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爱“上”幼儿园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珍爱自我,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