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盲道病房联合Teach-back 的健康教育在眼科术后患者中的实践

2024-02-12戴玉凤谢凯旋王笑华徐文璇胡扬涛廖浩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盲道眼科病房

戴玉凤 谢凯旋 王笑华 徐文璇 胡扬涛 廖浩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五官科(江西省南昌市,330002)

我国是西太平洋地区第一个启动“视觉 2020”行动的国家[1]。在WHO 发表的全球数据显示,我国2010 年有大约824 万盲人,占全球盲人数的20%[2-3],伴随着我国视觉2020 行动进程,防盲工作在不断推进,加上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接收眼科专业手术治疗的患者人数呈现逐年增加态势。通过临床实践证明,眼科手术对患者无论是肉体上还是精神上均是较大创伤,易使患者产生不良心理[4-5]。加之眼科大部分手术患者术后均需进行双眼遮盖[6]、严重影响患者视力,是发生跌倒、磕碰、烫伤等意外事件的高危因素。所以医院的无障碍设计和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需求更为迫切。因此提高眼科服务能力,提升眼科患者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社会意义。

为了解决眼科术后患者安全管理及自理能力问题,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参考无障碍设施盲道,将盲道引入眼科术后病房,设计出可扩大视障者日常生活活动范围及心理压力的盲道结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7-8]。而Teach-back 健康教育是以患者为中心,医护人员通过开展双向交互式沟通,引导患者对宣教内容进行演绎或复述,以有效地传递健康教育信息、强化患者对疾病的正向认知[9-10]。本研究让眼科术后患者入住创新设计的设置有盲道的眼科术后病房,以降低患者术后发生意外事件的概率,缓解患者的心理焦虑问题,提高患者术后身心状态及生活自理能力,以此提高了眼科护理安全管理和服务能力,推动了眼科整体护理水平的发展,目前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1 年1—12 月收入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五官科的122 例眼科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①眼科术后均需进行双眼遮盖且无陪护家属的患者;②具有正常认知和沟通能力;③年龄≥18 岁。排除条件:①有基础疾病,如严重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眩晕、跌倒史、存在身体残疾及患有心理疾病的患者;②术后遮盖双眼时间<2 d 的患者;③因非个人因素中途退出者。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 例。观察组患者中男38 例,女23 例;年龄18~54 岁,平均36.72±4.36 岁。对照组患者中男35 例,女26 例;年龄20~54 岁,平均37.21±4.58 岁。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908YYLL070),患者对本研究知情,且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眼科术后病房盲道的设计

1.2.1 材料选择 选用橡胶盲道砖,材质为弹性橡胶防滑材料,根据视障者敏锐的脚底触觉,设计成柔软的凹凸平面,材料柔软能减轻视障者脚底的疲劳和疼痛,脚感更为舒适,还具有防止意外摔倒的作用。

1.2.2 盲道结构设计 盲道国际铺设标准为:盲道距离周围设施至少0.25~0.5 m,宽度不得少于0.6 m,直行道铺设直条状突起砖,转弯处及停止处铺设盲道钉。本研究参考国际标准,结合眼科术后和医疗设施标准,在眼科术后双人间铺设一条行走盲道,供两位患者以最短行走距离到达洗手间马桶、洗浴池,自行完成大小便和洗漱。盲道宽度为0.6 m,分为3 段直行道,2 处停止盲道钉,2 处转弯盲道钉,依据洗手间位置设计转弯处,确保行径为最短路径。见图1。

图1 盲道病房布局图Figure 1 Layout of tactile paving ward

1.2.3 病房设置 本病房是面积24.5 m2的长方形双人病房,两张2 m×0.9 m 的单人病床,床头分别放置了47 cm×47 cm 的正方形床头柜,两床间距1.2 m,盲道设置于两床中间,分别距离两床沿0.3 m。起点为患者扶床头桌起身时双脚放置的位置,为1块0.6 m×0.6 m 的盲道钉,起身后患者沿直条状直行盲道行走至床尾,床尾根据洗手间方向设有1 块拐弯型盲道钉,随后朝向洗手间方向直行,至洗手间门口根据弯形盲道钉方向直行进入洗手间,在马桶前设有静止盲道钉提示到达马桶处,同时在右侧马桶旁有一扶手,通过扶手侧身可自行完成大小便。起身后可沿原路返回病床,如需洗漱可沿盲道向左前方行走约2 步处通过感应水龙头完成洗漱。

1.3 干预方法

1.3.1 对照组 责任护士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眼科术前术后常规护理,术前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告知术后需要遮盖双眼及相关注意事项。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盲道病房联合Teach-back 健康教育方案,具体如下。

(1)组建研究团队:由经过同质化培训掌握了盲道使用要点的护士组成,并进行盲道预实验,实验过程见图2。

图2 盲道预实验Figure 2 Pre-experiment of tactile paving

(2)干预方法:采用盲道病房联合Teachback 的健康教育方案,干预过程中体现Teach-back模式的解释-评估-澄清-理解4 个步骤,干预流程见表1。

表1 盲道病房联合 Teach-back 的健康教育流程Table 1 Health education process of tactile paving ward combined with Teach-back

1.4 评价指标

(1)意外发生率:包括跌倒、磕碰、滑倒等。

(2)焦虑: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11]评价两组患者术后焦虑情况,以50 分为临界值,分值越高于临界值,则表示焦虑情绪越严重,即50~59 分、60~69 分、>70 分依次代表轻度、中度、重度焦虑。

(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依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12-13]评分量表自制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调查问卷,该问卷包含进餐0~5 分(独立、帮助)、梳洗0~7 分(梳头、刷牙、洗脸)、穿衣0~5 分(穿脱衣物、系扣子、拉链、穿脱鞋袜)、如厕0~10 分、活动0~10 分(站立、室内行走、上下楼梯、户外活动)等内容。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越强。

(4)满意程度:使用自制的满意度评分量表,以评估两组患者对体验的满意程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满意即眼科术后患者对体验感觉的评分在80~100 分;基本满意即在60~79 分;不满意即在60 分以下。

1.5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Excel 建立数据库,录入所需资料,使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的比较进行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构成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意外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视障碍期间发生轻微跌倒、磕碰、滑倒等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意外发生率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accident rat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2.2 两组患者术后焦虑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焦虑评分比较(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anxiety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points)

2.3 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进餐、梳洗、穿衣、如厕、活动等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比较(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points)

2.4 两组患者体验的满意程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体验的满意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的体验满意程度比较Table 5 Comparison of patients' satisfa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3 讨论

3.1 构建出了新型的眼科病房环境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医疗领域中新理念、新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促使医疗空间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构建安全、高效和便捷的人性化医疗环境成为必然趋势[14];所以在合理配置有限的医疗资源,并参考国际标准[15],结合眼科术后和医疗设施标准[16]的条件下,在眼科术后双人间设计并建立适合眼科手术患者视觉障碍的盲道;选用橡胶盲道砖,材质为弹性橡胶防滑材料,根据视障者敏锐的脚底触觉,设计成柔软的凹凸平面,材料柔软能减轻视障者脚底的疲劳和疼痛,脚感更为舒适,还具有防止意外摔倒的作用。以此为眼科术后患者构建了更好适应、更合理、更科学可行的术后环境。目前国内外没有把盲道运用到病房内的相关性研究,所以此项目也获得了专利成果,探索出了新型的眼科病房环境。

3.2 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程度

眼科术后患者的无障碍通道,解决了眼科术后患者因短期视力障碍造成的安全问题和个人难以自理的问题。通过在地面上设置盲道,结合Teachback 的健康教育模式进行逐步引导[17],患者能够自我训练,以适应术后因双眼遮盖无法自理的情况,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自理能力。同时盲道上不同形状的凹凸,让患者能够快速判断所处位置,增加患者定向感和安全感,减少心理不安和焦虑;盲道与床沿距离的设置恰好是患者坐起后能触及行走通道,避免了寻找道路过程中的磕碰划伤意外;采用距离目的地最短路程原则,所设计的通行道,为行走最短距离,最大程度降低患者发生意外的风险;所以通过本研究发现,采用盲道病房并联合Teachback 的健康教育模式,在提高患者住院满意程度、提升就医体验方面效果显著,也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

3.3 提升了眼科护理服务的能力

眼科病房患者病情特殊,眼疾造成视力障碍,不安全因素较多。通过入住创新设计的设置有盲道的眼科术后病房,并联合Teach-back 的健康教育模式从解释 - 评估 - 澄清 - 理解 4 个方面对患者进行引导,逐步促进患者的积极心理建设,提高患者术后身心状态及生活自理能力,实践证明不仅可以规避风险,能够降低眼科术后患者出现轻微跌倒、磕碰、滑倒等意外事件的发生率,缓解患者心理焦虑,为眼科术后患者提供安全保障,还可以提高护士对于眼科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能力,以此促进眼科护士护理服务水平的提升。

3.4 推动眼科防盲事业的发展

随着残疾人融入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全社会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要求日益迫切[18]。相对于其他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设施,医院的无障碍设计和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需求更为迫切,医院建筑作为公共建筑中的一部分,更密集地接纳老弱病残等群体,其理想目标是实现物质环境和信息交流的无障碍[19],确保就医或工作环境具有使用的公平性和可用性[20],所以盲道病房的设置符合医院的无障碍设计[21]和无障碍环境建设[22]的需求,推动了眼科在防盲事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基于盲道病房联合Teach-back 的健康教育模式在眼科术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术后身心状态恢复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这种模式适应了患者术后因双眼遮盖无法自理的情况,提高了术后生活自理能力[23-24],最大程度地降低发生意外的风险,提高了安全性及患者满意程度,也为我国眼科防盲事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促进作用。通过临床实践调查可发现,基于盲道病房联合Teachback 的健康教育模式一方面丰富了医院对于眼科病房在无障碍环境设计上的相关内容与细节,以期促进我国综合医院在病房环境上向着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25-26];另一方面随着病房环境得到极大程度上的优化及护理质量的提升[27],眼科患者对医院和护理工作的体验会更好,满意程度更高。

虽然本研究在降低发生意外的风险发生率、术后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上有一定成效,但是本研究限于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在样本代表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拟在今后持续改进干预方案的基础上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以此做到更深入的临床应用。同时也需要注重盲道的精细化设计以及后期的管理养护[28]问题,避免因病房的设置细节处理不当或管理维护不当造成盲道病房的使用困难[29-30]。

猜你喜欢

盲道眼科病房
眼科诊所、眼科门诊、视光中心的区别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更正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盲道
便宜的病房
盲道上的思考
请为盲人留出一条道
CCU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