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放日报》:深化理论武装、提高媒体“四力”

2024-02-08陈晓春夏斌

传媒 2024年3期
关键词:解放日报理论思想

陈晓春 夏斌

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鲜明优势。新时代新征程上,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既要“重学习”又要“重实践”,在深化理论武装上下功夫,在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上下功夫。《解放日报》作为党报,当务之急是要把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在“理论源头”与“时代潮头”的融会贯通中打造可信、可读、可传的理论阐释与舆论引领新生态,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习近平文化思想博大精深,不仅有深邃的观点、战略的谋划、科学的部署,还有正确的立场、管用的方法。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既要准确理解其中的重要概念和提法,又要加强系统性、整体性把握,吃透基本精神,领会核心要义,明确实践要求,做到学有所悟、融会贯通。对此,《解放日报》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在学理阐释上“尽精微”,在话语构建上“致广大”。

筑牢思想高地。把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在深化理论武装上下功夫,在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上下功夫,持续深入实施“思想铸魂”和“理论奠基”工程,做足深化、内化、转化的文章。《解放日报》按照全国宣传部长会议部署,把握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以“大块头”的理论文章、理论专版发展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助力上海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更好彰显上海“文化建设的高地”“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开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新局面。从2023年10月至2024年1月,累计编发专版、专稿87篇(版)。

2023年11月12日《解放日报》刊发的《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基石》一文分析提出,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过程中,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三个方面深入阐述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指导方针和文化使命,为习近平文化思想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突出问题导向。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人之所以对思想理论文章提不起兴趣,以为其“不走心”,根本原因在于相关文章存在“照本宣科、不求甚解”的不足,要么“浮于表面”,要么“高深莫测”。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问题意识是形成理论、宣传理论、实践理论的必要指向。只有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抓住重大问题和关键问题因势利导,才能推动理论转化为强有力的武器,真正解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

《解放日报》把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在深化理论武装上下功夫,在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上下功夫,坚持以调查研究为路径,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以政治家的前瞻性、新闻家的敏锐度、学问家的知识面、思想家的钻研力,围绕重大工作、热点话题、思想困惑等编发可行性建议、阐释性见解、探索性观点,为增强思想引领力、理论吸引力、学术说服力贡献“增量”、吸引“流量”。

一是以调查研究为路径。调查研究是提升思想理论“颗粒度”的武器,更是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的鲜明特征。近年来,《解放日报》坚持组织专家学者深入一线展开调查研究,把握政策所倡、了解基层所需、提出理论设想,贡献群众喜闻乐见、实践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解读上海基层社区治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需克服功利化政绩观》等,都是深入调研、认真梳理实践经验、探索改进对策的佳作,让读者感知到党报报道的求真、求实以及理论文章的好看、耐看。

二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衡量思想理论文章写得好不好,不能仅看文章篇幅长短、作者名头大小,关键要看知识性、逻辑性以及解决问题的实效性。这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对国内外局势的判断乃至对中国式现代化前景的理论底气、行动勇气。以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契机,《解放日报》在思想周刊等理论版面上及时摒弃“来稿照登”“守版待稿”的选稿思路,积极探索建立起一支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具有较高素质的作者队伍。通过对专家学者的学术特质、价值内核、知识结构、研究生涯所处阶段等作出整体判断,运用丰富的选题、视角、语言、排版,积极加强与作者和读者的互促、互进,初步形成了可读、可思、可转化的版面风格。

践行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新时代思想理论宣传工作的重要遵循。把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在深化理论武装上下功夫,在提高舆論引导能力上下功夫,既要勇担使命,当好激扬自信自强力量的主力军,也要厚植情怀,当好服务市民群众的贴心人。

融媒时代,渠道可以改变,平台可以拓展,形式可以创新,但思想理论的核心竞争力没有改变,读者本位的逻辑没有改变。就党报而言,舆论引导性应当寓于可读性之中,善于从热点事件中发掘理论,找准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力戒“高射炮”“空对空”。

作为全国首家反腐倡廉文摘杂志,解放日报社旗下《倡廉文摘》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反腐倡廉和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论述,党中央和中央纪委有关决策部署、党内法规出台等,及时摘编相关阐述文章,以生动鲜活的内容选编和精巧细致的排版整合,宣传、解读反腐倡廉领域的方针政策,介绍各地和上海的廉洁文化建设好经验、好做法,并加强案例警示教育的宣传力度。无论稿件选编还是版式设计,《倡廉文摘》始终坚持读者视角,站稳读者立场,做到“正反兼有、长短搭配、软硬结合、图文并茂”,使这本杂志既好看又耐看又有用,发行量连年保持增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天,宣传思想工作的社会条件已大不一样了,我们有些做法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过去不可逾越,现在则需要突破。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

在融媒时代,无论是宣讲者、阅读者还是传播媒介都面临“不日新者必日退”的时代挑战。特别是,媒体融合的深入发展带来传播格局的去中心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两个舆论场”的碰撞和摩擦。主流思想理论的传播依然不同程度面临“失语”“失踪”“失效”的困境,以及局内人“热火朝天”、受众“冷眼相看”的无奈。何以破局?

戒虚浮,围绕热点问题作出嵌入式阐释。理论传播不能“以经注经”,更不能“演戏作秀”。部分思想理论宣传在形式上很“燃”,但没有把聚焦点放在启迪、武装以及拓展上,而是舍本逐末地追求标新立异,存在一定的流量化、娱乐化倾向。

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广电总局深入实施“理论节目提升工程”“创新理论传播工程”等,引导全国广电系统围绕阐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议题,策划推出一批品牌理论栏目。作为其中的优秀代表,东方卫视联合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等机构制作的理论宣传栏目《这就是中国》,坚持问题导向,直面敏感话题,包括民主制度、政治改革以及涉港、涉疆等,推出《民主模式的国际比较》《一出生就爱国》《这就是民主》等爆款节目,通过广泛的比较、深入的分析,系统阐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能、为什么行、为什么好,成功在理论宣传和社会需要之间架起桥梁。这一节目,不仅收视率排在同时段地方卫视节目首位,还在抖音、B站等平台上受到追捧,生动呈现了何谓深入人心的思想理论宣传。这个节目的创新值得党报党刊借鉴。

戒灌输,针对受众特点强调浸润式效果。一段时间里,一些思想理论宣传工作采用以供给侧为主体、单向灌输理论为主导的“填鸭式”方法,对于人民群众是否需要、是否喜欢等缺乏应有的关注。

近年来,《解放日报》思想周刊努力以新的内容、新的形式对接读者需求。一方面,通过优化版面布局、丰富图文呈现、增加交互体验等形式来不断强化服务性,以留住读者;另一方面,坚持“内容为王”,通过以“深广新”为核心的内容供给侧改革,突出“精品党报”特性,顺应分众传播大势,重点推出分析性、解释性、延展性文章。内容上,尤其注重平实文风,简明扼要地传达核心要点。

戒单一,适应传播环境打造融合式格局。补偿性媒介理论认为,媒介总是以叠加的方式向前发展的,新的媒介的出现并不代表旧媒介的消亡。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一种补救措施,是对旧媒介中先天不足功能的补救和补偿。相较于新媒体“快”的优势,纸媒理应长于深度报道、深度分析与深度解读,更能满足受众“慢阅读”“深阅读”“系统化阅读”的需求。

近年来,《解放日报》思想周刊坚持政治的高度、思想的深度、理论的厚度、人文的温度、文字的精度,着力打造“政经纸”“观点纸”“深度纸”,细化设置观点、新论、思想者、文史等专版:聚焦重点热点难点,将专题做专做精,在“深”字上做文章;在栏目重点上各有取舍侧重,如观点版聚焦新闻热点与前沿话题分析,注重提供富有洞察力的阐释,文史版侧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四史”题材,以多栏目协同、多主体评论、多角度呈现输出优质观点。《倡廉文摘》充分发挥“轻品牌”优势,利用“轻资产”撬动上海各个区纪委监委的廉政宣传公益广告片、警示教育片,赋予思想理论传播以新的途径、新的方式、新的业态。

下一步,《解放日报》将把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在深化理论武装上下功夫,在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上下功夫,进一步推进栏目划分更清晰、新闻主题更鲜明、阅读体验更顺畅、传播途径更多元,打造供给侧与需求端共振、传统纸媒与新兴媒体相融的传播格局。

2023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上海考察,对文化自信、文化发展提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上海要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龙头带动、示范引领作用,一个题中应有之义就是不断增强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传播影响力、文化创造力,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为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媒介“共融”,助力新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媒介共融的背景下,《解放日报》努力深挖思想富矿,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阐释与理论溯源工作;积极利用新技术手段创造新价值端口,推出形式多元的理论舆情产品、理论数据产品、理论科研产品,在虚拟数智化等层面找到符合媒介定位和特征的突破点,实现传播力、话语权、辨识度的提升。

学术“破界”,化解新理论“养在深闺人未识”。在本质上,思想理论传播是一个共享知识的过程,是信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双向流动。融媒时代的思想理论传播,可引入“轻传播”理念,善于将学术话语转化为大众话语,用小切口讲大道理,做足做好通俗化、大众化这篇文章,使“高大上”的思想理论更接地气。

以“两个结合”思想提出为标志,习近平文化思想集中阐释了文化自信、文化主体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放包容、守正创新等原创性观点和标识性概念。特别是,“第二个结合”开启了广阔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空间,使我们能够掌握思想和文化主动。在学术“破界”中,要主动走向更广阔的思想和文化空间,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解放日报》进一步发挥好策划功能,推动构建领域全面、层次清晰、功能完备、“多而不杂”的全媒体理论言论体系,从“平面思维”向“平台思维”转变。融合不是炫技,内容仍然为王。不管內容形态如何变化,好内容永远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态度,与用户能共情、共鸣。只要不逃避问题、不避重就轻,直面人民群众在知识、情绪上的困惑,条分缕析地讲事实、摆道理,真真切切提供信息“增量”,思想理论宣传就一定能够实现价值。

话题“聚焦”,确立新话语“乱云飞渡仍从容”。在观点立场多元多样、噪声杂音相伴而生的融媒时代,《解放日报》发挥主流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加强思想引领、凝聚社会共识,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一要 “立言当先”。在思想理论传播过程中,党报应当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与自觉的政治责任感,对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新问题、新规划、新政策展开及时解读与深度探讨,展现主流媒体的敏锐洞察力。

二要“发声为民”。党性与人民性是统一的。融媒时代党报的思想理论传播要带头心系人民、讴歌人民,基于蹲点式、体验式、沉浸式的调查研究,研判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与党的政策方针在一线落实的实际情况,从而策划推出更多精品。

三要“建议有智”。在聚焦党和国家重点关注的全局性、战略性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时,党报既要系统梳理提炼中国本土经验,又要善于将国际上有参考意义的理论成果进行系统整合,提升案例挖掘能力与信息研判能力,提出具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总之,习近平文化思想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极大拓展了我们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认识广度和深度,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新时代新征程上,党报的思想理论传播应把准时代发展脉搏、贴近时代发展需求、反映时代发展主题,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提炼选题,从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中找到课题,牢牢坚持守正创新,让思想理论更接地气、更有新意、更入人心,在大合唱中当好领唱者,在新格局中发出领航音。

作者陈晓春系《上海支部生活》常务副主编、《倡廉文摘》主编

夏斌系解放日报专业首席编辑、博士

【编辑:李栋】

猜你喜欢

解放日报理论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思想与“剑”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解放日报“特稿”:新传播环境下的热点选题深度报道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移动互联网时代纸媒组织架构“柔性再造”——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栏目制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