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视觉障碍者的辅具适配性设计研究

2024-02-07王献志李涵黄群

设计 2024年1期
关键词:设计策略影响因素

王献志 李涵 黄群

摘要:根据四类视障者的特点和需求,解决其在辅具使用过程中的障碍,增强辅具的适配性,提高辅具的使用价值和利用率。文章采用桌面调研法、用户深度访谈法、个案研究法和归纳法,创新性地提出影响辅具适配性设计的四大因素,并基于四大因素形成视觉障碍辅具的适配性设计策略。研究得出单因素设计策略、多场景交互设计策略、多感官交互设计策略、行为记忆设计策略四类,彼此之间可以进行合理搭配。视觉障碍辅具的设计应考虑其在四类视障者之间的适配性,该策略可为视觉障碍辅具的适配性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视觉障碍辅具;适配性;设计策略;视觉障碍者;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4)01-0126-04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needs of the four types of the visually impaired,solve the obstacles in the use of assistive devices,enhance the adaptability of assistive devices,and increase the use value and utilization rate of assistive devices. Using the desktop research method,user in-depth interview method,case study method and induction method,the article innovatively proposes four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adaptive design of assistive devices,and forms the adaptive design strategy of visually impaired assistive devices based on the four factors. The research concludes four design strategies:single factor design strategy,multi-scene interaction design strategy,multi-sensory interaction design strategy,and behavior memory design strategy,which can be reasonably matched with each other. The design of assistive devices for visual impairment should consider their adaptability among the four types of visually impaired persons,and this strategy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adaptability of assistive devices for visually impaired.

Keywords:Visually impaired assistive devices;Adaptability;Design strategy;The visually impaired;Influential factors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总人口数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2010年末我国残疾人总人数8502万人,其中视力残疾1263万人,而且这个统计数字还在逐年持续增长[1]。通过数据可以看出,视觉障碍者占据很大的人口比例。在物质丰裕的现代社会,琳琅满目的产品供人们选择,但这些基于以人为本而设计的产品却往往对视觉障碍者并不友好。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建筑师罗纳德·梅斯便提出通用设计的理念,其宗旨是处于不同能力水平的人能公平地使用同一产品,其目标是通过创造更具包容性的环境和产品,为所有人带来便利,强调设计的对象范围除了考虑到一般大众也要顾及其他少数或弱势的使用人群[2]。通用设计理念的提出,使得视觉障碍者在社会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包容和尊重,视觉障碍辅具作为辅助视觉障碍者日常生活的器具,在其生活中至关重要,但目前,我国的视觉障碍辅具与视觉障碍者之间仍然存在适配程度低、质量体验弱、情感照应差的问题,这并不利于视觉障碍者的优良选择和舒適使用。因此,有必要对该设计领域做进一步研究,以视觉障碍辅具的适配性为切入口,深度挖掘两者之间的关联,以提高视觉障碍辅具的匹配度,提升视觉障碍者的使用体验。

(一)视觉障碍者的概念

视觉障碍者是指眼睛视力与视野的功能性残障者,除了视力残疾者外,还包括视力下降的老龄者、重度近视以及色觉异常者等[3],简称“视障者”。

(二)视觉障碍者的分类

不同学者对视障者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按时间顺序可分为先天性视障和后天性视障。先天性视障者,生来就没有经历过任何视觉体验,因此,对于颜色等与视觉有关的事物毫无概念。后天性视障者曾有过“看”的经历,对于视觉的体验存于记忆中[4];按生理表现可分为视力残疾者、弱视者和色觉障碍者。视力残疾依据伤残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盲和低视力两类;弱视者没有完全失去视觉能力,但是其视力低下,不具有双眼单视功能且无立体感;色觉障碍包括色盲和色弱[3]。为了更好地比较研究,笔者综合上述的不同人群分类方式,考虑时间和生理双因素,将视障者分为先天性无视力者、先天性视力较弱者、后天性无视力者和后天性视力较弱者四类,见图1。

设计是为人的设计,在探究视觉障碍辅具的适配性之前,首先要对四类视障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合理分析。从视障者总体视角出发,在生理特征方面,视觉是人类接触和感受世界最直观的一种方式,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5],人类获得的全部信息中有约87%来自视觉[6],视障者由于视觉存在障碍,通常需要使用其他感官来替代已经丧失的视觉功能进行日常的活动,其中最常使用的是听觉、触觉,同时还包括嗅觉和味觉感觉通道[7];在心理方面,视障者经常表现出孤独感、自卑感、缺乏安全感、敏锐的自尊心和依赖性[8]。

为了进一步了解四类视障者的现状,笔者在对视障者总体角度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对四类视障者进行了桌面调研,然后拟定出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视障原因及现状、盲文使用现状、日常生活情况、辅具使用现状在内的5个主题的半结构式访谈内容,之后对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汉兴街常二社区的视障者进行入户深度用户访谈。考虑到社区中四类视障者的比例相差较大,笔者在样本抽取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将社区中的视障者分为4类,分别从4类中随机抽取出一名作为深度访谈的研究样本并汇总,共计4名视障者。通过整理4名视障者的深度访谈内容,同时结合桌面调研,对4名视障者背后所对应的视障者4种类型作个案研究,见表1。

通过个案研究可以发现,先天性无视力者通常是像张女士的视障者,乐于使用视觉障碍辅具,会主动系统地学习盲文,从未有过视觉体验,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往往来源于学习之后的想象,对生活抱有积极向上的态度,善于通过运用听觉、触觉等其他感官辅助日常生活,形成优良的正向循环。后天性无视力者和后天性视力较弱者之间具有极高的相似性,在整体表现方面通常与杨女士和王先生类似,他们对视觉障碍辅具较为排斥,对盲文等新技能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主要运用听觉感官辅助日常生活,相比于后天性无视力者,后天性视力较弱者还能使用部分的视觉能力作为辅助,两类视障者均很难适应视觉障碍带来的自我丧失感,在自我认同上既非过去健康时期,也无法将自己归于视障者之中,非常不愿让人知道他们存在视觉障碍,日常活动形式匮乏,对生活的态度较为消极悲觀和被动。先天性视力较弱者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先天仅具有一定的光感和模糊轮廓的视障者,他们在生活特征上通常与先天性无视力者相似;另一类是像刘先生的视障者,先天视力相对较好,能够通过视力进行基本的日常生活,但视障程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重,他们在生活特征上与后天性视力较弱者相似。

综上所述,4类视障者的异同性决定着视觉障碍辅具的多样性,辅具作为视障者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在设计中应考虑不同视障者的实际需求,下面进一步探究辅具与不同视障者之间的契合度。

(一)我国视觉障碍辅具现状

视觉障碍辅具是指可以减轻或消除视觉障碍的各种装置或设备,换言之,使用这类辅具是为了改善或代偿视觉功能[9]。目前,我国的视觉障碍辅具并不能很好地调动视障者的五感,通常以在传统日常产品的基础上增加盲文、增设语音提醒、使用凸透镜放大、扩大接触面积等方式进行设计。市场上视觉障碍辅具种类较为单一,无法满足不同类型视障者的需求。

(二)视觉障碍辅具分类及设计元素提取

目前,针对视觉障碍辅具的分类描述相对较少,其中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的闫媚等人将视觉障碍辅具分为视觉性辅具、非视觉助视器两种[9]。 见表2,笔者通过搜集目前市场上的视觉障碍辅具并进一步分析发现,视觉性辅具通常具备专属性,即仅适用于具有一定视力的先天性和后天性视力较弱者,例如:增强视觉功能的单筒望远镜、放大镜等;非视觉助视器通常具备通用性,即利用其他感官辅助所形成的日常使用改良产品,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视障者,例如:扩大使用者触觉范围的盲杖、用于记事的盲人写字板、触摸式盲人手表、盲人象棋均是在传统产品的基础上增强触感。

在考虑视觉障碍辅具的专属性和通用性基础上,结合不同视觉障碍者的特征可以发现,影响视觉障碍辅具的设计元素主要包括:气味、语音提醒、造型、盲文信息、物体间作用力(磁力、浮力)、表面处理、材质、振动等。见表2,将提取的辅具设计元素与人体5种感官相匹配,可进一步将颜色归为视觉元素,将表面处理、材质、造型、振动、物体间作用力归为触觉元素,将语音归为听觉元素,将气味归为味嗅觉元素。对于先天性和后天性视力较弱者,可以通过视觉元素进行辅助设计产品;对于先天性和后天性无视力者可采用感官代偿的方式,利用触觉元素、听觉元素、味嗅觉元素,协同辅助他们正常的生活。

(三)视觉障碍辅具适配性影响因素提取

提升视觉障碍辅具的适配性可以帮助不同类型视障者实现精准辅助,有效地提升用户体验。结合上述提取的设计元素,进一步对表2中的视觉障碍辅具进行适配性分析,见图2,可以发现阻碍视觉障碍辅具适配性有两大因素:差异性和单一性。差异性主要体现在视觉障碍辅具与日常使用产品外观方面的不同,这将增强视觉障碍辅具的标签性,影响视障者的使用体验;单一性主要指视觉障碍辅具的适用场景较为单一,这极大地降低了辅具的利用率。同时促进了视觉障碍者辅具适配性也有两大因素:多感官交互体验和行为记忆。多感官交互体验主要基于感官代偿,视障者可以运用多种感官相互配合来感知世界;行为记忆主要针对先天性和后天性视力较弱者以及后天性无视力者,通过视障者在视觉感官获取信息的记忆保留进行设计。

笔者通过搜集文献资料发现,现有的视觉障碍辅具设计策略更偏向于对视障者的总体分析,考虑视觉障碍辅具设计对视障者的直接作用,并未过多地考虑视觉障碍辅具在不同类型视障者之间的适配关系。本文基于影响视觉障碍辅具适配性的四大因素对视觉障碍辅具的设计策略进行总结,见图3。

(一)视觉单因素设计策略

视觉单因素设计即通过单一提升视觉能力来增强视障者的可视度,从而提高适配性的一种设计策略。针对的主要人群是先天性和后天性视力较弱者,这类人群具备一定的视觉能力,可以借助视觉辅助器具增强感知世界的能力。相比于普通人,这类人群眼中的世界通常具有以下特征:模糊、颜色分辨能力降低、视野丧失、对比度下降、对眩光敏感、难以适应光线的变化等,因此,视觉障碍辅具需具备放大字体或调节环境的作用。在实际的设计策略运用上,见图4,首先,对需要改良的普通人日常使用产品的外观从CMF、造型、容错性、细节布局等方面进行分析,尽可能减少辅具与日常使用产品之间的差异性,这有助于降低视障者心理方面的自卑感和排斥性;然后借用物理方法(凸透镜放大、光学系统)间接提升视障者的观察力,同时要注意视觉辅助器具的关键操作位置(操作按钮、造型转角、充电接口等方面)和周围部分的颜色区分,增强辅具颜色对比度,提升视障者的视觉感知力。

(二)多场景交互设计策略

多场景交互设计即通过分析视觉障碍者使用专属性辅具的不同使用场景,深入挖掘不同使用场景之下的其他功能,通过功能的匹配结合,扩大视觉障碍辅具的人群使用范围,从而提高适配性的一种设计策略。这种策略适用于所有的视障者。在实际的设计策略运用上,见图5,可以对视障者的行为过程进行解构和再整合,首先,对视障者所使用的视觉障碍辅具的主要使用场景进行解构,然后观察视障者经常活动的其他使用场景,并分析该场景下视障者的需求痛点,最后,选取视觉障碍辅具的主要使用场景行为特征点与其他场景中的需求痛点相结合,达到1+1>2的效果,提升辅具的适用性。

(三)多感官交互设计策略

多感官交互设计策略即通过人体五种感官的相互配合,增强信息的可读性、加快信息的接收效率并增强用户体验的一种设计策略。这种策略适用于所有的视障者。视障者由于视觉感官异常,通常需要借用其他4种感官辅助生活,因此,可以通过多感官的交互对现有的日常使用产品进行改良,使之既能适用于视障者,又能丰富普通人的使用体验感。在设计策略的运用上,见图6,可以对现有日常使用产品进行感官运用分析,然后将其他未运用的感官通过合理的方式(借助浮力、磁力、凹凸纹理等)融入其中,从而提升辅具的适用性。

(四)行为记忆设计策略

行为记忆设计即针对视障者在产品体验过程中的行为记忆保留而设计的一种设计策略。针对的主要人群是先天性和后天性视力较弱者以及后天性无视力者,这类人群具备或曾经具备一定的视觉能力,对日常使用产品有着特定的行为记忆保留。设计师在为这类视觉障碍者设计辅具时,可以参考普通人的使用习惯,在视障者的行为过程之中进行设计,唤起行为记忆保留,提升视觉障碍辅具的适用性。在设计策略的运用方面,见图7,可以对视障者和普通人分别进行特定产品的行为过程分析,然后分别记录并分析两者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接触点,例如:使用方式、操作步骤、操作顺序等,其中相同点保留、不同点改良,最终完成视觉障碍辅具。

特殊群体是不可忽视的群体,尊重他们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11]。目前,市场上的视觉障碍辅具种类依旧较少,视觉障碍辅具的使用范围和交互方式相对单一和固化,导致其适用率较低、用户体验感较差。探究视觉障碍辅具的适配性能够极大地提升辅具设计的精准度,本文通过对视障者与视觉障碍辅具的进一步研究,寻求不同类型的视障者在使用视觉障碍辅具的平衡点,分析得出了4种有助于提升视觉障碍辅具适配性的设计策略,设计策略之间相辅相成,为视觉障碍辅具的适配性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2010年末全国残疾人总数及各类、不同残疾等级人数调查报告[R].2010.

[2] 黄群. 造物研究:通用设计[M].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11.

[3] 王怡,钱文.视觉障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5(12):148-150.

[4] 李晓龙. 视觉障碍者无差异性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

[5] 彭国华,陈红娟,杨君顺. 视觉体验与日用产品设计[J]. 包装工程,2015,36(2):92-94.

[6] 曹儒.视障设施的通用设计之研究与探索[D].天津:天津科技大学,2009.

[7] 尚琳琳. 盲人助行产品的无障碍设计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2.

[8] 黄凌玉.视觉障碍者日常用品创新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8,39(14):114-117.

[9] 闫媚,刘建兴,黄跃红,陈亮,夏鹤飞,朱图陵.辅具让视觉障碍者生活更美好[J].中国残疾人,2009(12):56-62.

[10]黄群,王献志.基于情感化理念的适老移行辅具优化设计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0,2(12):102-104.

[11] 李翠华. 关于无障碍产品设计的思考[J]. 美与时代(上),2010(6).

[12] 刘北北,杨子倩.面向视力障碍人群的智能拐杖设计研究[J].设计,2022,35(10):97-99.

[13] 赵雅洁,薛晓君*.视障碍与触觉记忆下空间设计的文献综述[J].设计,2022,35(20):103-105.

猜你喜欢

设计策略影响因素
浅谈农村普通高中数学作业的设计策略
赣鄱生态水产品包装设计策略研究
浅议郊野公园对城市宜居性提升的设计策略
设计策略决定企业品牌形象
大连智慧旅游平台UI浪漫设计研究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浅析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艺术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