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数字乡村试点建设成效评价研究

2024-02-07刘思怡赵璠詹淼华

中国集体经济 2024年5期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法优化路径

刘思怡 赵璠 詹淼华

摘要:为响应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研究选取浙江省四县(市、区)试点地区作为样本,从乡村产业、服务、治理和环境数字化以及村民生活水平五方面构建评价数字乡村建设成效的指标体系,依据实地调研数据,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和OLS回归,明确了影响数字乡村建设成效的因素。回归结果显示:数字乡村建设水平主要依赖于乡村产业数字化水平,其对村民收入水平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他三维度对民收入水平正向影响并不显著。此外,研究通过案例分析归纳调研地区的成功模式与特色举措,从而提出数字乡村建设的优化路径和提升策略,为浙江省其他地区数字乡村的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数字乡村建设;主成分分析法;成效评价;优化路径

数字乡村建设成为近年众多学者的研究热点。目前,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关于当前数字乡村建设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王久波(2019)认为,目前数字乡村建设有助于促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使得农业生产数字化应用逐步深入,农业经营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张保伟(2021)指出,虽然当前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快速提升,但“数字技术+农业农村”融合仍然不足,数据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仍不够完善。第二,关于目前数字乡村建设现实基础和实践困境。常凌翀(2021)认为城乡之间依旧存在明显的信息逆差和“数字鸿沟”,中西部地区农村发展不充分、农村与城镇发展不平衡的现象长期制约了数字乡村建设。冯朝睿、徐宏宇(2021)认为当前数字乡村的窘境是产业瓶颈、乡村数字治理能力不足、治理成本高、民众参与度不高。陈潭(2020)等认为数字乡村建设工程伴随的信息投资、设备、消费与能力差距更加剧了信息鸿沟的扩大再生。赵早(2020)认为数字乡村建设面临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数据开放水平低、要素保障能力不足以及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等问题。第三,关于如何实现数字乡村有效治理。沈费伟(2021)认为应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数字乡村内生发展模式的改革创新、坚持统筹推进,注重数字乡村内生发展主体的协同联动、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数字乡村内生发展的规划建设。韩瑞波(2021)研究得出,为乡村数字经济发展和乡村治理的结构性变革提供技术支持,使市场主体成为数字乡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数字乡村建设的突破路径。郝栋栋(2022)研究指出数字乡村建设应夯实数字环境,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立足产业振兴,大力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完善数字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格局。夏显力(2019)等认为实现数字乡村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找准数字乡村服务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设着力点,善于利用数字乡村振兴战略挖掘农业发展潜能,强化农业科技创新,赋能农业要素市场,优化政策评估机制。

但目前数字乡村相关文献较少,且大多研究集中于大范围数字乡村发展现状、困境、治理方法等方面的分析,缺少关于试点地区数字乡村的发展成效及优化路径,特别是缺乏以村为单位的研究及经验证据。因此,本研究从数字化建设基础、力度和后果三方面构建评价建设成效的指标体系,结合试点地区的横向对比,较为精准地评价浙江省数字乡村试点建设成效,继而厘清影响建设成效的因素,借此提出数字乡村建设的可行优化路径。

一、调研设计

(一)调研地点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建设网络中国、数字中国等一系列辅助战略决策,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数字乡村是乡村发展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为深厚的发展潜力。在数字乡村建设相关政策出台后,浙江省积极设立试点进行探索与实践。其中杭州临安区、湖州德清县、嘉兴南湖区和桐乡市成为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地区,所属县、市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与社会广泛关注。

为响应国家号召,临安区重点围绕“一张图、三个平台、五个集成创新示范区、N个特色应用集成推广”的总体布局开展建设工作。目前已形成河桥镇数字空生乡村示范镇、太湖源镇指南幸福码头等亮点,通过将数字技术融入乡村建设,实现乡村资源管理与分配更加高效、经营效率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不断加强以及治理水平稳步增长,成功打造了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临安模式。

德清县推出了“一中心、四平台、一张图、三应用、六工程”的数字乡村模式,重点加强乡村生产生态和生活的数字化转型,探索出一条以数字技术为动力的持续发展道路。在国内率先打造出“一图全面感知”的乡村治理智能模式,构建出“一图一端一中心”的全方位数字化监管体系。结合卫星地图,遥感技术,三维实景等技术,融合了农业、水利、交通等十八个部门图层,构建数字乡村一张图,建成了一站式公共服务通道。

南湖区政府以数字化改革为重点扶持农业农村领域科技创新,重点扶持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智慧农业、农业物联网等数字新基建项目、予以财政补贴等,夯实了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政策基础,激发了数字化建设、运用的积极性。当前,全区已累计创建省级数字农业工厂示范主体2家,落实种养基地数字化改造51个,示范推广植保无人机、北斗智慧管家等智慧农机50余台,创建“机器换人”示范基地7个,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3%。

桐乡市成功将数字化技术融入农业生产中,打造出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高地。桐乡建成首个国际互联网专用通道,运用数字化手段推进村务、交通、环保等多领域在线监管,打通数据屏障,建成资源、主体等十大数据库,是首个“浙江乡村大脑”贯通试点县。近三年桐乡数字乡村投入总额超50亿元,其中财政投入超25亿元,在“三农”领域成果斐然,建成全国首个道地药材全产业链数字管理系统、全省首个“5G+”智慧农场,完成省级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县创建。

(二)调研方法与样本概况

项目组赴杭州临安区、湖州德清县、嘉兴南湖区及桐乡市政府、乡镇政府和居民委员会、居民住处进行实地调研,以实践调研实地发放问卷为主,对当地政府相关人员与居民进行访谈为辅的形式开展;同时,项目组按照調研要求,根据当前数字乡村建设可能存在的问题设计了相应指标,根据各项指标提出问题,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当地数字化程度进行考察。

项目组事先对各行政村人口规模进行调查,按人口比例确定问卷发放数量,如表1。为保证调研结果的可靠性,项目组在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时对受访者进行随机调查,且没有对当地村干部进行事前通知,尽可能降低人为干扰,以保证调研数据的真实可信。最终,项目组走访16个调查单位,发放三套针对性书面问卷,共522份,成功回收489份,回收率高达到93%。

项目组发现,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工作,村中人口以中老年居多,相比于年轻人使用数字化设备的频率较低。因此当地居民使用小程序或数字化平台比率能够反映出当地数字乡村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当此比率较高时,说明数字乡村建设成果已经覆盖居民生活的许多方面,数字乡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根据调查发现,4试点地区的数字化平台使用比率较高,数字化平台的使用比率最高达到了55.34%,说明浙江省4个试点地区的数字乡村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数字化开始融入居民生活。加之各个地区数字化平台的使用比率也不同,说明各个地区数字乡村的进度不一,存在差异化的地方,值得进行深入调查,并分析各个地区的发展模式,以形成总结经验。

二、浙江省试点地区数字乡村建设实施成效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强调“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以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为核心的数字经济,蕴含着强大的创新活力和增长潜能,数字经济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助推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建设与治理具有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参考已有研究,从乡村产业、服务、治理数字化、数字化环境和村民生活水平五方面构建以下二级评价指标,随后利用实地调研数据,对浙江省四县(市、区)试点地区的乡村数字化实施成效进行分析。

数据显示,浙江省4个试点地区均开展了数字乡村相关建设,但最终取得的成果表明:试点地区在推进乡村数字化的具体方面存在差异,不同领域的政策实施效果有以下四方面体现:

(一)浙江省四县(市、区)试点地区数字化环境建设成效显著

移动终端设备使用率市是乡村数字化环境主要评价指标,村民使用移动设备比率越高,代表该地区的乡村数字化环境水平越高。如表2,移动终端设备使用率均达到了99%及以上,说明浙江省4个试点地区的数字化环境建设成效显著。

(二)桐乡市乡村数字化产业建设水平高,临安区相对较低

桐乡市使用智能化设备的农户比例、物流服务站点数量、电子商户比例均高于其他地区,说明桐乡市的乡村数字化产业建设水平最高,而临安区相对最低。

2014年中国成功举办首届乌镇峰会,通过建立多个数字化农业基地和农产品电商基地等产业建设措施,桐乡市数字化产业建设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

(三)桐乡市和南湖区乡村服务数字化高,临安和德清相对较低

乡村数字化医疗平台使用率、公共文化资源服务平台普及率、教育平台使用率是评价乡村服务数字化水平的主要指标,其中桐乡市和南湖区的公共文化资源服务平台普及率均达到了97%以上,说明其乡村服务数字化建设水平高。

调研发现,桐乡及南湖区村民在接受访问时对于乡村医疗数字化的评价积极,桐乡政府通过搭建“健康桐乡”APP为村民提供线上支付、在线复诊、药品配送等服务,为当地腿脚不便的村民提供了极大便利。

三、浙江省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实施存在的问题

(一)乡村产业数字化效益不佳,产业互通不够紧密

多数企业在数字化转型非常缓慢,除了当地“龙头”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取得了亮眼成绩。目前各个企业由于管理系统不统一,信息交互不及时易形成信息孤岛,不利于實现降本增效的目标。同时,当前大多产业或乡村项目相对独立,且过多依赖政府投入,对社会资本的吸引以及其他龙头产业的吸引和撬动不足,多元协同机制没有实现有效的普及。当前大多存在产业之间发展不平衡、合作模式不新颖导致缺乏合作应该带来的共赢局面,没有充分利用当前的数字化手段以完善多元主体协同机制,具有单一性和独立性,数字赋能效益低。

(二)乡村数字化专业人才匮乏,乡村建设动力不足

城市虹吸效应导致人才流失。以城市较为发达的基础设施与供应保障为支撑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造成了乡村地区大量人口流出。人力资源外流较为严重:乡村专业人员渐显老龄化、文化素质偏低和非正规就业倾向、高素质和专业化数字人才匮乏。同时,人才引进也很难满足乡村发展条件。目前,诸多地区以引进人才的方式吸引部分专业干部投身到乡村发展中去,但他们缺乏相关实地工作经验,对当前乡村发展状况较为陌生,易出现“思想波动”现象,很难迅速、准确地认识乡村发展实际需要,造成数字技能拓展力度不够,很难适应乡村振兴发展质量要求、迅速准确理解乡村发展现实需要等问题,造成数字化能力扩展不充分。

(三)乡村数字治理体系不完善,数字化建设成本较高

一是乡村数字治理缺乏较为完善的治理制度体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性不够,现在的乡村治理仍然处在基础的试验阶段,没有得到科学指引,如数据的收集方面保密性和安全性不够,存在安全漏洞。二是数字治理的成本高。要实现数字化覆盖离不开电信基础设施的搭建,且无论是基础设施的搭建还是各类数字化平台的常态化运行和维护都需要大量物力财力支撑。而当前已有的各类平台仍然很难跟得上乡村治理的需求,优化速度供不应求。为了实现全覆盖,宣传成本也较高。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实践调研数据,通过实地走访临安、德清、南湖、桐乡这4个试点地区,对浙江省数字乡村政策实施成效进行考察,研究发现:第一,四县(市、区)试点地区的数字化环境建设有效。依据移动终端使用率指标,四县均达到99%及以上水平。第二,在数字化产业建设层面,桐乡市取得显著效果,而临安区成效甚微。第三,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在乡村数字化服务层面,桐乡市和南湖区相较于临安区和德清区发展较好。而在乡村数字化治理阶段四县(市、区)试点地区均需不断完善。

以上结论对于优化数字乡村建设政策实施成效有着重要的启示。如下:

(一)企业资源配套共享,挖掘全产业链新业态

在同类型的产业之间、不同类型但具有明显关联的产业之间可以挖掘创新合作模式,而不同类型尚未发现明显关联的产业之间可以不断创新改造,以数字助推赋能,发现新的产业合作模式,完善多元主体协同机制,实现横、纵向产业链的信息合并。充分发挥数字化赋能作用,探索数字乡村新业态、新模式,提高个体的参与度与获得感,达到“1+1>2”的效果。

(二)编织乡村人才网络,注入人才新活力

一方面,多维渠道引育人才。以同乡会为载体,加强与数字建设相对成熟区域内专业机构、企业和自媒体工作室的对接,着力引入非优秀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和其他社会新阶层人士,而本土人才应做好在外回流人才的统计和孵化培育。另一方面,坚持搞好人才服务。从引进的专业人才、特点和以往工作情况出发,创造一个能充分发挥他们作用的氛围,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交专业人才意见和建议,同有关部门对数字乡村建设可行方案进行系统策划和论证,尽可能地打开信息壁垒,适应数字化专业人才工作需求,发挥他们的专业才能。

(三)数字治理一体系,多元协同新格局

要及时动员乡村数字治理各参与主体共同参与,完善治理体系,实现科学治理、引导与约束。统一数字治理体系中的数据公开标准,加强数字平台的安全保密性,使风险最小化,以提升数字治理质量。另外,保障该体系中多元主体有效参与,尤其是要发挥普通居民受众的主导作用。完善各数字平台的内容和功能,优化和简化参与流程,扩大线上服务范围以降低群众参与门槛,并通过线上平台引导用户参与到乡村治理过程,调动农户参与积极性,对其正当合理要求,基层政府要及时响应。

参考文献:

[1]王久波.辽宁省数字乡村建设现状、做法及面临的若干困境[J].农业经济,2019(09):47-83.

[2]张保伟,刘世斌.城乡融合发展下常州市数字乡村建设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建筑经济,2021,42(S1):422-427.

[3]常凌翀.数字乡村战略下农民数字化素养的价值內涵与提升路径[J].湖南社会科学,2021(06):114-119.

[4]冯朝睿,徐宏宇.当前数字乡村建设的实践困境与突破路径[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3(05):93-102.

[5]陈潭,王鹏.信息鸿沟与数字乡村建设的实践症候[J].电子政务,2020(12):2-12.

[6]赵早.乡村治理模式转型与数字乡村治理体系构建[J].领导科学,2020(14):45-48.

[7]沈费伟.数字乡村的内生发展模式:实践逻辑、运作机理与优化策略[J].电子政务,2021(10):57-67.

[8]韩瑞波.技术治理驱动的数字乡村建设及其有效性分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1(03):16-23.

[9]郝栋栋.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数字乡村建设路径研究[J].南方农机,2022,53(10):104-106.

[10]夏显力,陈哲,张慧利,赵敏娟.农业高质量发展:数字赋能与实现路径[J].中国农村经济,2019(12):2-15.

*基金项目: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2022R406A038)。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詹淼华为通信作者)

猜你喜欢

主成分分析法优化路径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我国结构化面试困境及优化路径分析
山东省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中国装备制造业阶段竞争力研究
陕西省各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综合评价与分析
信息安全下企业经济信息管理分析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煤层气赋存影响因素分析
新形势下的党群干群关系及优化路径探索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