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科支撑:基础心理学
2024-02-07俞国良 何妍
俞国良 何妍
俞国良教授指出,“心理健康问题既有基础研究的属性,又具有应用研究的性质,更可能属于基础应用研究的范畴,这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多学科的研究对象,需要多学科协同‘作战’”,交叉融合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多学科融合研究及其研究范式的变革,将为心理健康教育注入新的生命活力。从2024年1月起,“主编访谈”栏目邀请俞教授畅谈心理健康教育的交叉融合研究与学科支撑,以期推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程序的完整性、研究结果的规范性、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以及研究成果的适用性。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支撑;基础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生理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4)04-0004-06
俞国良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心理研究所所长
教育部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秘书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专家委员会委员
认知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何妍:俞教授好!在今年第一期的“主编访谈”中,您详细分析了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融合研究如何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学这一新兴学科的诞生和发展。系统梳理心理和教育科学领域中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成果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依据,本期访谈起,请您继续为我们介绍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如何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学科支撑。如果我们先从基础心理学谈起,您最先想要介绍的是哪个分支学科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俞国良:我们可以先从认知心理学开始,认知心理学把人看作信息的积极寻求者和使用者,为理解人类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视角。特别是认知心理学对影响心理健康的情绪问题和行为模式从信息加工的角度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了解其背后的探究思路、理论和方法,汲取其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刻地理解情绪和行为的机制,并为心理健康服务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启迪与支持。
何妍:您剛才提到认知心理学对心理健康的情绪问题和行为模式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可否请您对这两方面的研究进行详细的介绍。
俞国良:先说说认知心理学对情绪问题的研究。个体在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中会出现对特定信息的加工偏好,也就是存在认知偏向,很多理论认为认知偏向对情绪问题的产生、维持和复发有重要影响,大量横断研究和越来越多的纵向研究也表明认知偏向可能是情绪障碍的认知易感因素。
具体来讲,一是信息编码与情绪问题。个体在信息编码阶段对环境中的刺激进行搜寻和识别,涉及注意的定向、维持、解除和转移等。研究发现,孤独、焦虑和抑郁人群对负性信息表现出高度的警觉和选择性注意,即存在负性注意偏向。
孤独个体的负性注意偏向表现为:在点探测任务或眼动实验中对社交威胁信息更早地注视、更难地脱离;在表情识别任务中对愤怒、悲伤、恐惧有更高的识别准确率;在脑电实验中更早地出现对负性社交刺激的神经反应差异。类似地,焦虑症患者或焦虑水平较高的个体,在遇到与其焦虑对象匹配的威胁刺激时,也表现出对该刺激更迅速、更准确的捕捉,以及随后对该刺激更多的注意投入。相比孤独、焦虑个体对威胁刺激自动、迅速且无意识地捕捉,抑郁个体对悲伤、威胁面孔等负性刺激的选择性注意却是一种心境一致的加工,往往出现在刺激呈现一段时间之后,并且抑郁个体在实验中的负性注意偏向程度可以预测其当下的抑郁水平。除了对负性刺激表现出注意偏向,抑郁患者和风险人群还缺乏正常个体中普遍存在的对正性刺激的加工偏好。有研究结果表明对负性刺激的注意偏向不仅是抑郁群体的典型特征,还可能是抑郁障碍的一个重要认知易感因素。
二是信息解释与情绪问题。个体在信息解释阶段对捕捉到的刺激进行解释,利用过去经验对当下进入的信息进行深入的加工,并构建对自我、他人、事件和情境的理解,该阶段涉及归因、评价和期待等心理过程。研究发现,孤独、焦虑和抑郁人群倾向于对模棱两可的信息进行消极解释,也就是存在消极解释偏向。
在对刺激的解释方面,孤独的个体倾向于对模糊或中性的社交信息作消极解释:对自身在社交情境中遭受拒绝的预期比非孤独组高,对遭受拒绝后产生的焦虑和愤怒的预期也更高。元分析表明,当社会信息,如行为言语、面部表情是模糊或中性时,高焦虑水平的成人和少年儿童同样倾向于对其做消极解释;此外,高社交焦虑者还会以“灾难化”的方式解释消极情境,并以“打折”的方式看待积极线索,对积极事件做出更多消极的解释。
在对事件的归因方面,孤独和抑郁群体存在消极归因风格,且消极归因风格与孤独和抑郁症状可能存在交互作用:当社会排斥原因不明时,孤独个体倾向对他人行为作敌意归因;面对负性社交事件,孤独个体倾向于作内部、稳定、不可控的归因,并对正性社交事件做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归因;孤独个体对负性社交事件的内部、稳定归因与其一年后孤独感的增加相关,而孤独感也与一年以后对负性社交事件更多的内部、稳定归因相关。抑郁症患者则倾向于将负性事件归因为自身整体和持久的因素,且归因方式可以帮助预测哪些人在过去患过抑郁及哪些人面对应激时可能发生抑郁。
在对自我和他人的评价方面,对孤独群体的研究发现:孤独感与对自己在社交技巧、社会胜任能力、吸引力、幽默、可信度等方面的评价负相关,与自卑正相关;孤独感与对他人可信度、社交能力、吸引力、领导力、支持力等的评价负相关;此外,对他人可信度的评分与一年后的孤独感负相关,但孤独感与一年后对他人可信度的评分无关,意味着对他人的低信任可能是孤独的风险因子,而非结果变量。
何妍:除了情绪问题,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模式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一大因素,请您接着谈谈认知心理学对行为健康的相关研究。
俞国良:的确,日常行为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比如规律作息、经常锻炼、合理饮食、定期体检、谨遵医嘱等行为能促进心理健康;而吸烟、酗酒、危险性行为、暴饮暴食、饮食作息不规律等则会损害心理健康。如何戒除健康危害行为和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公众关心的问题;研究者也意识到在关注心理疾病、障碍、问题的临床心理健康之外,有必要在更广阔的群体中推进公共心理健康的研究。
首先是执行功能与行为健康。很多成瘾行为理论都认为成瘾与对行为自上而下的认知控制能力,即执行功能的减弱有关。执行功能属于高级认知功能,负责对思想和动作的动态过程进行调节,是自我控制行为和目标追求行为的核心部件。执行功能涉及的认知成分非常广泛,不仅包括工作记忆、注意转换、反应抑制等,还包括一些元认知技能,如组织、计划、自我监控等。从发展过程来看,执行功能出现在个体发展早期;重要的变化发生在2岁到5岁之间;12岁左右达到成人水平,部分指标会持续发展到成年期。日常生活中,有的人能坚决抵抗香烟、垃圾食品、酒精等的诱惑,而有的人在冲动和欲望面前轻易就缴械投降,个体在控制自身思想和行为方面的巨大能力差异就与执行功能密切相关。
其次是自我效能感与行为健康。如果说执行功能依赖于神经生理机制,那么自我效能感反映的则是个体基于以往成败经验、替代经验和社会劝说形成的对自身行为能力、行为结果的主观信念和预期,在成瘾行为的戒断和健康行为的执行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成瘾行为和健康行为研究将自我效能感划分为行动效能感、应对效能感和恢复效能感三类,以强调自我效能感在行为改变和保持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重要性和具体作用。在健康行为领域,研究者注意到“没有时间”是很多人缺乏锻炼的理由,因此提出时间管理效能感,作为应对效能感的子概念。而在成瘾行为领域,研究者提出了抵制效能感,指个体在具体情境下抵制某种成瘾行为的信心。
抵制效能感是吸烟、风险性酒精使用、问题性赌博等健康损害行为的近端预测因子,在效果期待、负性情绪、冲动性等对行为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此外,自我效能感还是体育锻炼、饮食控制等健康有益行为实施和坚持的重要预测因素,并在社会支持、体育锻炼等对心理健康的提升中起中介作用。
何妍: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研究结果目前主要应用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哪些方面?
俞国良:认知心理学研究结果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通过认知偏向矫正改善情绪问题。为了探究认知偏向与情绪症状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者开发了认知偏向矯正程序。该程序很快被应用于临床领域,研究者意识到直接改变患者在较低层级的认知加工模式或许可以作为减少情绪症状和情绪障碍易感性的方法,从而对焦虑和抑郁症的治疗有益。传统对情绪障碍进行干预的认知行为疗法依赖个体外显的言语表达,而认知偏向矫正针对的是个体无意识和无意图的自下而上的信息加工过程。相对于依赖咨询师的认知行为疗法,可直接基于网络进行干预的认知偏向矫正操作简单、经济方便、对患者理解水平要求低,近十几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运用认知偏向矫正对不同情绪问题、不同年龄的临床和亚临床人群进行干预,但干预效果目前无论在个别研究,还是元分析间都存在不一致。认知偏向矫正能否应用于临床实践及其作用机制仍是当下充满争议的问题。
二是通过认知改变塑造健康行为。研究者认识到有不同的认知系统可以调节行为,有不同类型的认知过程在塑造行为的同时也被行为塑造。行为与身心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间的重要关联也愈发清晰。因此,研究者尝试通过一些基于认知的行为改变技巧对个体行为进行干预,希望能帮助其改变损害身心健康的行为,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行为改变技巧往往涉及比较复杂的认知功能,如自我效能感、意图形成、目标设定、自我监控、态度改变、社会比较等。
目前,如何切实有效地针对某一认知功能进行干预、并验证该认知干预在行为改变中的作用、明确认知干预的作用条件仍是研究者争议和探讨的问题。此外,鉴于干预行为类型或群体特征的差异,对烟草、酒精、药物等物质成瘾行为有效的认知干预,对其他行为,如饮食控制或锻炼等却不一定有效。
何妍:认知心理学的这些研究结果可以为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带来哪些启示?
俞国良:注意、解释、执行功能、自我效能感等认知过程与个体的心理素质息息相关。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密切关注学生的信息加工。一方面,教育者要意识到学生基于不同的生理素质、成长经历等形成的认知模式会影响他们对客观世界的建构和体验,进而影响其日常的情绪与行为。教育者应尊重学生之间的认知差异性;另一方面,教育者也要看到认知的可塑性,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认知过程进行积极引导,通过活动设计、行为塑造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品质,从而提高其心理素质,促进其心理健康。
生理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何妍:生理心理学也是与心理健康教育密切相关的基础心理学科,生理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主要从基因、分子、细胞、突触、神经元等微观层面和神经网络、全脑等宏观层面上揭示各种心理与行为活动异常的生理机制。请您谈谈该学科与心理健康问题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
俞国良:目前,生理心理学与心理健康问题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涉及身心交互作用的关联机制、应激行为与脑机制、重大心理疾患的遗传标记、成瘾行为及其机制等方面。
身心交互作用的观点认为,身心之间的关系既可以形成身与心的相互促进,也能够相互消耗。即心理健康问题的背后往往存在着神经生理基础,导致机体生理机能的运转失调,同理,机体的器质性病变和先天的生理缺陷也往往会引发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有关人类疾病的统计发现,其中心身疾病所占比例接近三分之一。
首先,由心到身。心理健康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为了研究心理状态对健康的影响,早期生理学家从应激与健康的角度展开了诸多研究,结果发现重大生活事件越多,人们就越容易生病,心理应激会增加个体对感冒的易感性、增加患胃溃疡的概率、降低人们对疫苗的免疫反应等。近年来一些研究,更加重视各种社会心理因素以及个体的心理因素(如人格、生活方式、情绪等)对个体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为他人花钱有利于促进老年人的心血管健康,愿意为他人花钱的老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低;还有研究发现,为他人提供社会支持的个体,其收缩压和唾液淀粉酶的变化更加良性,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应对压力。这表明乐于助人者也会产生自助效应,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个体也提高了自身的情绪调节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为由心到身的发展路径提供了支持,说明心理健康水平会影响机体生理机能的有效发挥以及发挥的效率,而生理上的这种变化又决定了是否会产生心理上的增益效应。
其次,由身及心。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生理机能的异常会导致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如在基因方面,利用全基因组测序的研究发现,共有61个风险基因可能与孤独症有关,不同基因的变异使人脑中兴奋性与抑制性神经传递间出现了失衡状态,最终导致孤独症谱系障碍;在激素分泌方面,某些激素分泌腺体的功能异常也会导致激素分泌的失调,威胁心理健康,如肾上腺素分泌过多会引起狂躁症,而肾上腺素分泌不足则可能导致抑郁症等;在微量元素方面,血锌含量水平较低的个体,脑组织DNA、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会减少,这将迟滞脑神经纤维髓鞘的形成,进而影响到神经信息的传递,导致其心理和行为的控制能力出现异常,最终更容易出现成瘾行为;在神经系统方面,疼痛的敏感性与不公平体验共享报警系统;在脑网络功能连接方面,有过受虐待经历个体的“社会脑”网络功能的变化,使其更易出现愤怒等消极情绪,更不善于表达积极的情感。可见,任何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均有生理因素的参与,探究心理健康问题背后的生理因素,并基于此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改善和提升计划,至关重要。
何妍:应激行为包括哪些,应激反应与哪些脑区有关,有哪些主要的脑机制研究值得关注?
俞国良:应激行为又称应激相关障碍,主要包括急性应激反应、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障碍三类。近年来全球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增加,给人们的心理造成损害,带来一系列应激反应,严重威胁了个体的心理健康。这与个体的多个脑区有关,如前额叶、杏仁核、海马、扣带回、后脑区、背缝核等,其中对前三个脑区的研究最引人关注。
首先,应激反应与前额叶功能降低有关。前额叶功能损伤的个体面对应激环境无法做出有效的应对,也无法对情绪反应做出有效的调节和表达。如童年阶段遭受过性虐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个体,注视创伤性情景时,前额叶中心部位的激活程度降低,未能有效抑制闯入性记忆。这说明应激障碍患者可能存在冲突监控和认知控制功能减弱的现象。由此,研究者可以推测,灾难性应激源引发的恐惧性条件反射形成的记忆痕迹,将永久性留在皮层上,只是额叶的功能完好时会对该类记忆进行调节性抑制,但创伤性应激障碍患者额叶功能的损伤,将使其创伤性记忆难以磨灭。
其次,应激行为与杏仁核功能损害有关。杏仁核主管情绪和情绪性记忆,个体产生应激反应与杏仁核对灾难性应激源的意义评估有关。外界刺激经过杏仁核的标定赋予其情感意义,然后将该信息传导下丘脑、海马等部位产生应激行为。强烈的灾难性应激源会影响杏仁核功能的正常发挥,导致其过度激活,甚至体积增大。可见,杏仁核的过度激活可能会增加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恐惧性条件反射的形成,以及重新暴露于灾难性情境时的惊恐体验和行为反应。
最后,应激行为与海马部位的损伤有关。海马与学习和记忆尤其是陈述性记忆有关,其功能受杏仁核与前额叶皮层的调控。创伤后应激障碍个体的海马体积要显著小于常人,这会抑制大脑对信息体验的归类和评估,导致对应激源的反应异常敏感。应激行为不仅仅涉及以上脑区的功能性损伤,还会影响各个脑区神经网络的连接程度。
何妍:您刚才提到生理心理学与心理健康问题相关的第三类研究是关于重大心理疾患的遗传标记,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心理健康的哪些问题?
俞国良:近年来,生理心理學领域对影响心理健康的重大心理疾患的遗传标记进行了探索,以明确基因与心理行为问题之间的联系。
一是抑郁症。采用双生子设计的定量遗传学研究表明,抑郁的遗传率在31%~42%之间;进一步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则发现,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5-羟色胺转运体启动子区基因、单胺氧化酶A基因、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等均是罹患抑郁的风险基因。有研究还对基因作用于抑郁的具体机制进行了揭示,认为基因通过调控神经递质(如多巴胺)的分泌从而影响相应脑区的激活程度(如额叶皮层、边缘系统)或影响脑区的连接程度(突触可塑性),进而影响个体的负性情绪偏向、情绪复原力等,最终催生抑郁。
二是焦虑症。一般有广泛性焦虑、惊恐障碍、社交焦虑等多种表现类型。定量遗传学研究表明,广泛性焦虑症的遗传度约为32%,惊恐障碍的遗传度约为48%。蒋田仔等研究发现,中国健康人群中,5-HTTLPR位点的L等位基因携带者焦虑水平显著高于S等位基因携带者,且前额叶和杏仁核功能连接水平更低,而该连接强度恰好与焦虑得分相关。此外,对社交焦虑人群的研究发现,MAO-A基因启动子区的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的一种常见单核苷酸多态性和多巴胺D2受体基因均与社交焦虑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三是精神分裂症。家谱和双生子研究发现,其遗传率可达81%左右。目前的研究已经发现43个重要基因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精神分裂症的基因缺陷,将会导致某种神经递质的活动失调,如研究发现COMT基因缺陷将会进一步导致多巴胺能神经递质的活动低下,最终导致病理性症状的出现。多项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很可能是多种基因突变导致的多种神经递质和受体功能异常而产生的一种复杂疾病,并在一定程度上受环境的影响和干扰。近年来由于基因型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间频繁出现的匹配困难问题,研究人员开始探讨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内表型即精神分裂症发病的危险因子的遗传机制。我国研究学者陈楚乔经过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个体表现虽不尽相同,但共同表现出了一定的神经软体征,从而提出神经软体征是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内表型且存在遗传基础。
何妍:成瘾行为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生活中颇为常见,比如有网络成瘾、手机成瘾、游戏成瘾等多种表现形式,从脑结构、分子化学递质及遗传机制的角度看,成瘾行为具有怎样的内在生理机制?
俞国良:首先,行为成瘾与脑内奖赏强化系统有关。基于此建立的动物模型,在成瘾行为的群体中也是适用的。有研究者将其整合成了精神运动刺激理论,该理论认为所有的致瘾源均有精神激动剂的作用,能够激活大脑中的奖赏系统,获得愉悦感。例如,就网络而言,人们之所以对其产生依赖,是由于其多种多样的功能可以增强个体的正向情绪体验,善于记忆的“海马”将大脑奖赏系统的这种体验产生的时间、地点等信息进行刻录,同时善于思辨的“杏仁核”对愉悦的体验进行评价,最终起着领导和组织作用的“大脑皮层”则对这些信息进行梳理,做出判断。当网络成瘾者产生上网的渴求时,大脑则会按照之前的积极体验记忆发送指令,通过上网行为缓解这种冲动引发的焦虑感。这种重复性的行为模式,将会使奖赏系统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不断强化,并保持终生不再消退,这也是成瘾行为难以戒断的重要原因。
其次,行为成瘾与多种神经递质的分泌有关。一是多巴胺。这是行为成瘾最关键的神经递质,在成瘾刺激物的作用下,多巴胺的分泌会增多,从而启动大脑的多巴胺奖赏系统神经回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为个体带来强烈的愉悦感,在心理和行为上得到满足感。二是去甲肾上腺素。行为成瘾通常被认为与自动唤醒有关,如在上网或玩网络游戏或赌博时均会导致个体的心率上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增加。这种激素的分泌催生了个体的焦虑感,需要通過成瘾行为进行缓解,同时,这种激素还影响了前额叶皮层和后注意网络的功能发挥,导致冲动控制水平下降。三是5-羟色胺。5-羟色胺分泌水平与行为的激活和控制有关,其投射区位于中缝核投射到黑质纹状体、边缘系统和皮层。研究发现,行为成瘾的个体常表现出较低水平的5-羟色胺,其主要通过调节多巴胺系统的兴奋性传导过程而起作用。四是阿片肽。阿片肽主要与愉悦和冲动有关,它也能够对多巴胺奖赏系统的运转产生调节作用,进而间接对成瘾行为起作用。此外,成瘾行为还可能与神经传递素失衡有关,该物质对脑内控制行为及安定神经系统必不可少,一旦失衡,将更容易导致成瘾行为的出现。
最后,行为成瘾还存在着遗传基础。家庭研究和双生子研究发现,男性的病理性赌博和贪食障碍具有中度以上的遗传度。分子遗传学研究进一步确认,单胺类神经递质相关基因: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多巴胺受体基因和单胺氧化酶A基因等与行为成瘾存在密切关联。当然,行为成瘾背后的生理机制较为复杂,不仅涉及脑还涉及激素的分泌、遗传基因的缺陷,尚需进一步研究。
何妍:生理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理解和认识,然而,人类的心理与行为是复杂而充满变化的,未来生理心理学会加强哪些方面的研究,以清晰阐明某一心理健康问题的生理基础,从而精准有效地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俞国良:首先,心理健康问题的遗传基础仍是未来研究热点。新一代测序技术的成熟为揭示心理健康重大疾患的遗传机制提供了重要契机,目前有关心理健康问题的探讨大都从不同程度上揭示了遗传机制,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其次,研究结果的临床应用会是未来的主攻方向。目前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多侧重于对现象的描述和解释,基于研究结果的临床应用和控制涉及较少。当然,目前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给研究结果的推广和临床应用带来些许难题。未来研究可在相互借鉴的基础上,考虑加速开展基于某种族群体的重复性验证,并基于此考虑开展个性化的干预和治疗。未来的临床应用,可考虑利用基因剪切技术修复部分基因缺陷、研发激素类药物进行靶向治疗、开发电生理设备刺激相应脑区等方式,对心理健康问题展开全方位立体式干预。
最后,探讨心理健康问题的生理机制需要多手段、多学科相结合。尽管目前的研究从不同层次和角度,揭示了某种心理健康问题的遗传机制、生化机制或脑机制,但缺乏系统性,这使得基因—激素—脑—外部表征的中介过程尚未得以明确整合,尽管内表型概念的出现,为微观的基因型和宏观的临床症状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但未来研究仍有改进的空间。由于心理健康问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从任何单一学科视角来窥探生理机制的观点均是片面和狭隘的。要想深入了解其中的生物学机制,需要心理学工作者与医学、遗传学、神经科学和计算科学的研究者进行更为广泛的跨学科合作与沟通。
编辑/卫 虹 终校/孙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