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尺竿头更向前履职奋进新征程
——2023年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亮点回眸

2024-02-06王晶

山东人大工作 2024年1期
关键词:学习班新任人大常委会

本刊记者 王晶

2023 年,省人大常委会确定了39 件重点督办的代表建议,内容涉及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图为济南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钟福生/摄)

83名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固定联系110名驻鲁全国人大代表、444 名省人大代表,实现与我省基层全国、省人大代表“全见面”“全覆盖”;

先后举办两期省十四届人大新任代表学习班,参学人员、覆盖范围为历年来人数最多、范围最广;

组织我省选举的69名全国人大代表赴6市开展重点专题调研,形成3 篇高质量调研报告和4 条代表建议;

39 件重点督办的省人大代表建议全部办结,沟通率、满意度均达到100%;

……

2023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省十四届人大代表履职的第一年。省人大常委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完善代表工作机制,改进和优化服务保障,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在支持和服务代表履职中结出累累硕果。

深化方式渠道,“两个联系”更紧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2023 年9 月,赵乐际委员长在山东调研时强调,要以“两个联系”为抓手深化拓展代表工作,支持人大代表更好联系群众,发挥好“纽带”作用和专业特长。

省人大常委会不断完善和创新“两个联系”的制度机制和方式方法,组建24 个全国人大代表小组和80 个省人大代表小组,其中包括5 个全国和22 个省人大代表专业小组,将全部代表编入代表小组开展活动。此外,确定83 名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固定联系110 名驻鲁全国人大代表、444 名省人大代表,实现了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我省基层全国、省人大代表“全覆盖”。

随着常委会组成人员与代表联系越来越紧密,人大代表参与常委会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得到全面拓展,去年常委会共邀请50 名人大代表列席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召开4 次列席代表座谈会,在闭会期间架起了一座高效畅通的民意桥梁。

2023 年8 月1 日,山东省第十四届人大第一期新任代表学习班在济南开班。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武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张晓蓬/摄)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既是人大代表的天然优势,也是代表依法履职的基本要求。2022 年12 月,常委会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全省人大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目前全省16市已建成7600多个代表联络站,并全部出台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的制度文件,实现五级人大代表常态化进站联系群众。

在济宁,“建管用”并举高标准推进人大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实现了“站里面有代表、代表身边有群众、群众身边能找到代表”;在德州,线下代表“家站室”和线上专题直播“双线并行”,“直播间”成为代表联系群众、为民服务的“新阵地”……连续两届当选省人大代表的董士慧说:“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贴近群众是我们的优势所在、职责所在,也是我们做好工作的根本所在。”

丰富活动载体,代表履职更高效

专题调研是闭会期间代表活动的重要形式,也是代表们提出高质量议案建议的坚实基础。按照就近、交叉、不重复的原则,省人大常委会去年委托全省17个选举单位组织全国、省人大代表开展跨区域专题调研,300余名全国、省人大代表实地走访90余个调研项目,形成调研报告33篇,提出意见建议110余条。

2023 年9 月上中旬,常委会组织69 名全国人大代表分成三个调研组,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海洋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三个专题,分别由常委会领导同志带队,赴济宁、淄博、威海等6 市进行重点专题调研。常委会首次把专题调研、中直机关代表小组活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联系代表、我省全国人大专业代表小组活动结合进行,同时邀请省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部分专家顾问参加,增强了调研的专业性、科学性、实效性。

“要充分利用我省的海洋资源禀赋,发掘海洋经济潜力。”“应当借助科技支撑,助推农村集体经济‘强筋健骨’……”代表们一路走一路看,将调研途中的感受思考凝练成一条条有针对性的高质量建议。

去年以来,省人大常委会已先后组织124 名全国人大代表开展了会前集中视察,组织37 名担任省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全国、省人大代表进行集中学习视察,邀请近500 人次的人大代表参加有关国家机关组织的调研视察、电视问政、重点工作督导、座谈研讨等活动。

各地人大丰富拓展活动载体,代表履职实效不断提升。济南市人大常委会深化“双联”提升工程,打造“代表来了”“迷你人代会”等创新品牌;淄博市人大常委会部署开展全市五级人大代表“征民意连民心解民忧助力品质民生”三年行动,紧盯相对薄弱村和困难群众,助力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菏泽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的措施》并配套8 个具体办法,强化顶层设计激发代表履职活力动力……

优化服务保障,学习“充电”更“有料”

本届省人大代表中,有三分之二是新任代表。对新任代表而言,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不断提高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为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2023 年,省人大常委会分别在济南、泰安举办两期省十四届人大新任代表学习班。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武,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杨东奇出席学习班开班式并讲话。

“有的放矢、量身定制、灵活创新”是许多代表对学习班的亲身感受。这体现在紧紧围绕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精心设计课程安排,紧扣代表履职实际;体现在充分尊重代表意愿,一、二期学习班统筹考虑、一体化报名,确保新任代表学习全覆盖;体现在创新学习形式和内容,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创新设置专题报告、座谈交流、现场观摩等环节增强学习实效。

“针对基层人大提出加强学习培训的建议,结合新任代表学习,我们还邀请136 名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共同参加学习。总体看,去年的学习班参学人员、覆盖范围为历年来人数最多、范围最广。”省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苏建斌介绍。

2023年9月,省人大常委会组织我省选举的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开展2023年度重点专题调研。(邵昱嘉/摄)

“在学习中最大的感受是,依法履职的过程中要善于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善于为人民发声,善于为发展建言献策。”谈及参加代表学习班的收获,作为新任代表的张星卫深有感触。

除了加强代表履职能力建设,省人大常委会还着力加强代表履职管理和服务保障,依托省人大代表履职网络平台,建立了我省全国和省人大代表履职档案,为代表依法执行职务、充分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提供服务、给予保障。

强化质效并举,建议办理更扎实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代表建议传递着人民的呼声、凝聚着人民的期盼。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以山东代表团名义提出9 件建议,我省代表共提出议案11件,建议、批评和意见549件;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议案25 件,建议、批评和意见908 件。其中绝大多数议案建议都是代表通过调研、走访、座谈等方式形成的,这不仅体现了代表们注重调查研究、积极履职尽责的务实作风,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提出高质量代表建议,是高质量办理代表建议的前提。而把代表反映的民意诉求落到实处,需要汇聚办理落实的合力。省人大常委会坚持和完善代表建议“大督办”工作机制,督促承办单位健全代表建议承办制度,通过网络督办、电话督办、座谈交流、实地调研等方式,推动代表建议办理落实落地。

“建议的办理认真高效、程序规范。比如针对我最关心的乡村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省文旅厅策划举办了专题人才培训班,优化乡村旅游人才生活和创业环境。”去年省人代会期间,省人大代表侯宪会提出了关于文旅赋能乡村振兴、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并被确定为常委会重点督办的代表建议。侯宪会说:“看到自己的建议真正落到实处、推动发展,今后履职的劲头更足了。”

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代表提出的925 件建议,已全部办理答复,满意度达99%。常委会重点督办的39 件代表建议已全部办结,满意率100%。一大批代表议案建议转化为促发展、惠民生、暖民心的政策举措,推动人大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

猜你喜欢

学习班新任人大常委会
省审计厅举行新任处长任职宪法宣誓仪式
高邑县人大常委会 组织召开常委会主任与“三长”联席会议
为新任村干部廉政课叫好
本刊2017年第二季度稿件刊用情况
河南省水利厅2016年新任领导成员
2016年第四届老年微创人工种植牙学习班暨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通知
危急重皮肤病救治进展学习班通知
天津市关工委举办学习班学习三中全会精神
如何理解每两个月至少举行一次人大常委会会议?
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下一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