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奋力书写新时代地方立法答卷
——2023年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亮点回眸

2024-02-06胡欣

山东人大工作 2024年1期
关键词:联系点人大常委会法规

本刊记者 胡欣

2023 年,省人大常委会扎实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积极推进黄河保护地方立法工作,出台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条例,对黄河保护条例草案进行初次审议,依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资料图片)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省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围绕省委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深化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提供更为有力的法治保障。

2023 年以来,省人大常委会制定或者修改法规8件,初次审议法规草案3 件,批准设区的市法规、决定57 件,接收报备并审查规范性文件70 件,牢牢把握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不断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9 月,圆满完成全国地方立法工作座谈会承办任务。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为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省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准正确政治方向,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委工作要求在地方立法中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扎实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为黄河永葆生机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出台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条例,对生态保护修复职责、河口治理、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等作出规范。对黄河保护条例草案进行初次审议,立足我省实际,补充细化黄河保护法相关规定,依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3年4月18日,省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培训班在青岛开班,省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地方立法研究服务基地相关同志参加。(王启超/摄)

积极推动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修改中小企业促进条例,破解市场准入限制、融资难融资贵等中小企业发展难题。聚焦推进科技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等,初次审议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修订草案、职业教育条例修订草案。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在全国率先从陆海统筹角度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法治保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法之力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出台农村供水条例,坚持农村供水公益属性,加强农村供水水源和水质管理,有效提升农村供水能力,依法保障群众喝上干净水、放心水。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全力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和民生保障。出台食品安全条例,加强食品生产经营全过程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023年1月1日施行的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被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评为山东省2022年度法治为民实事之一。

民主立法问计于民 在立法工作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省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深入推进民主立法、开门立法,将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要求融入法规立项、起草、调研、论证、听证、审议等立法的全过程。

建设好运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发挥好“直通车”“连心桥”作用。创新出台常委会负责同志联系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办法,面对面听取基层群众的立法诉求、对法规草案的意见建议。引导各联系点结合实际主动认领法规项目,去年通过联系点共征集立法意见1200 多条,成为提高立法质量的重要参考。探索推进联系点人员列席常委会会议,让联系点更好地参与和服务立法。

尊重人大代表主体地位,在立法中更好发挥代表作用。邀请代表参加立法调研、论证、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等,充分发挥相关领域或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代表作用。编制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时,面向全体省人大代表征集立法项目建议,将代表议案建议办理与地方立法工作紧密结合。

加强和改进立法调研工作,推进立法听证走深走实。开展农村供水条例立法调研时,到田间地头直接听取农民群众的立法关切和意见;在历下区大明湖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召开食品安全条例立法听证会,广泛收集来自基层“原汁原味”的意见建议;制定长岛海洋生态保护条例时,把立法听证会开到渔民家门口;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立法听证中,首次邀请一名14 岁的未成年人作为陈述人,尊重和听取立法保护对象的意见诉求,让地方立法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依法立法科学立法 着力健全地方立法工作制度机制

2023 年是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的开局之年。一年来,省人大常委会把抓好立法工作制度机制建设作为重要发力点,在固本强基、优化提升上狠下功夫。

认真贯彻落实新修改的立法法,及时修改地方立法条例。同年7 月,省人大常委会对《山东省地方立法条例》进行了修改,将近年来我省地方立法工作的经验做法、制度建设成果进行总结提炼,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地方立法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创新推进立法工作专班建设,积极有效推动立法进程。召开立法专题会议部署推进专班工作,制定专班工作规则,拟订年度工作要点,切实发挥协调、把关作用。去年召开4 次专班会议,不断凝聚共识合力、破解立法难题。

系统推进立法工作专项制度建设,提高创造性做好地方立法工作的能力。推进“以立法工作专班为重要平台,以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研究服务基地、立法专家顾问为基本依托,以立法听证、立法评估为有力抓手,以地方立法技术规范为基础保证”的工作模式。新聘任15 位立法专家顾问,为地方立法提供智力支持。去年7 月以来,探索推进立法研究服务基地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法工委实践锻炼。

2023 年10 月10 日,全省地方立法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邵昱嘉/摄)

着力推进立法和备案审查信息化建设,首次建成山东省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数据库。数据库涵盖全省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13642 件,对外开放、便于查询。创新性地将法规修改、废止版本链接到现行有效的法规下,全面了解和把握法规的“来龙去脉”。优化升级备案审查综合信息平台,实现了省级统一规划建设、全省四级人大共用,促进全省各级人大立法、备案审查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加强指导协同立法 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立法实践

数量更多、节奏更快、质量更优、分量更重、覆盖更广、创新成效明显,这是近年来我省立法工作呈现出的特点。

加强统筹协调,指导设区的市更好地开展立法工作。枣庄市人大常委会抢抓国家实施“双碳”战略目标和山东省支持枣庄集聚发展锂电产业的重大机遇,制定出台了全国首部锂电产业专项法规,运用法治方式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威海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全国首部以精致城市建设为主题的地方性法规,构建起以一个主体条例为统领,涵盖生态保护、经略海洋、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的“1+N”精致城市建设法规体系,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滨州市人大常委会从化解心源性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出发,将解决群众心理问题纳入基层社会治理总体布局,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及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现状,制定出台了全国首件社会心理服务领域的地方性法规。

坚持点线面结合,以协同立法增添发展活力。近年来,省人大常委会不断加强对协同立法规律、特点的研究把握,科学确定协同立法项目。指导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滨州7 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海岸带保护协同立法,我省成为全国首个实现海岸带保护立法全覆盖的省份。指导青岛、烟台、潍坊、威海、日照胶东经济圈5 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海洋牧场管理协同立法,成为全国首个海洋经济主题的协同立法项目,为推进海洋强省建设保驾护航。此外,“黄河水资源保护与集约节约利用协同立法”被省委改革办表彰为“山东省改革品牌”。■

猜你喜欢

联系点人大常委会法规
高邑县人大常委会 组织召开常委会主任与“三长”联席会议
基层立法联系点发挥大作用
立法联系点:群众爹与立法新途径
千奇百怪的法规
千奇百怪的法规
千奇百怪的法规
本刊2017年第二季度稿件刊用情况
做好地方立法联系点工作的几点建议
坚持包联系点 打造过硬品牌
如何理解每两个月至少举行一次人大常委会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