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文教学中的文字问题

2024-02-06储泰松

学语文 2024年1期
关键词:汉字教学文言文教学

储泰松

摘要:文言的学习与教学,汉字知识是最重要的入门功夫。汉字的形音义之间有着密切关系,主要体现在声音相近导致形体借用、意义演变带来形体分化等方面。关注汉字,可以熟悉字形的繁简、把握汉字形体的演变、深入领会某些异形词的差异、深刻理解汉字结构,让文言教学更有针对性,增强汉字的教学效果,增加课堂的教学趣味。

关键词:古书用字;字际关系;汉字教学;文言文教学

语文教学,顾名思义,语言教学是其核心内容之一,而记录语言的工具是文字。汉语是由汉字记录的,由于汉字是表意文字,汉语与汉字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理解语文,首先要理解汉字,弄懂汉字的形音义,是理解文言文本的第一步,即古人所谓“小学功夫”也。

一、字形与字音、字义的纠缠

汉字的形音义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字形与词结合,形音义遂发生紧密联系,古人对此有着深刻地认识。段玉裁《王怀祖广雅注序》说:“小学有形、有音、有义,三者互相求,举一可得其二;有古形、有今形,有古音、有今音,有古义、有今义,六者互相求,举一可得其五。古今者,不定之名也:三代为古,则汉为今;汉魏晋为古,则唐宋以下为今。圣人之制字,有义而后有音,有音而后有形。学者之考字,因形以得其音,因音以得其义……音与义也,治经莫重乎得义,得义莫切于得音。”根据意义造字,进而获得声音,字形承载音和义。他进一步指出,“凡文字有义、有形、有音,《尔雅》已下,义书也;《声类》已下,音书也;《说文》,形书也。凡篆一字,先训其义,若‘始也‘颠也是;次释其形,若‘从某某声是;次释其音,若‘某声及‘读若某是,合三者以完一篆,故曰形书也。”(《说文解字》“元”字注)王筠《说文释例序》也说:“夫文字之奥,无过形音义三端。而古人之造字也,正名百物,以义为本,而音从之,于是乎有形。后人之识字也,由形以求其音,由音以考其义,而文字之说备。”

绝大多数汉字都具备融形音义于一体的属性,而沟通音和义的,正是文字。字形与音义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声音相近导致形体借用

声音相近或相同造成形体借用,即常说的假借。假借可分成两类:一是本无其字的假借,即六书“假借”,如“我”本来是指一种戈类武器,后来借指第一人称代词;一是本有其字的假借,即通假字,如《鱼我所欲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九下49),“得”,通“德”。六书假借是造字问题,通假是用字问题。

2.意义演变导致形体分化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不断发展,新思想、新概念大量产生,语言也随之不断变化,新词、新义不断产生带来词义不断引申。一个词承担的义项过多,不利于语言交际,往往通过字形分化来分流义项。

如《说文》:“写,置物也。从宀舄声。”段注:“谓去此注彼也。《曲礼》曰:‘器之溉者不写,其余皆写。注云:‘写者,传己器中乃食之也。《小雅》曰:‘我心写兮。传云:‘输写其心也。按凡倾吐曰写,故作字作画皆曰写。俗作泻者,写之俗字。”本义是倾注,倾入,倾倒;引申宣泄,消除;倾吐,模仿,读xiě,上声;后来为示区别,另造“泻”表本义,改读xiè。

每个汉字都有固定的读音,但汉字的形音对应并非整齐的一对一的关系,存在一音多形、一形多音等情况。汉字是表意文字,造字之初,因形示义,所以字形与词义之间有一定的联系,随着语言的发展,出现一形多义,为区别意义,采取了两个对策:一是改变字形,在本字基础上增加意符或更换意符(古今字);一是改变读音,在改变字形的基础上再改变本字的读音,一般是改变声调,新的读音承担本字诸多义项当中的一个,如:采—彩,竟—境,反—返,陪—赔,帐—账,茶—搽(以上为改变字形);汤—烫,内—纳,陈—阵,莫—暮,责—债,分—份,景—影(以上为改变读音)。再如:

臧,《说文》:“善也。从臣戕声。”段注:“善也,《释诂》《毛传》同。按子郎、才郎二反,本无二字,凡物善者必隐于内也。以从艹之藏为臧匿字,始于汉末改易经典,不可从也。又贓私字,古亦用臧。”《说文新附》:“藏,匿也。臣铉等案:《汉书》通用臧字。从艸,后人所加。”臧,本义为善,好;引申作动词,表扬,褒奖。诸葛亮《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由于义项较多,“臧”字后来分化出“藏、臓、贜(贓)”三个字形,读音也分化出cáng、zàng、zāng三个。

二、为什么要关注文字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过文字关。因为古文阅读,首先碰到的都是文字问题,而文字又与读音、词义密切关联,因而好的文字修养,是熟练掌握文言文的重要条件,是学好文言文的第一步。

1.熟悉字形的繁簡

现代教材使用简体字,大多数繁体字与简体字是一对一关系,理解起来问题不大。但是,也还存在一个简体字对应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繁体字的情况,如果不了解其间的音义对应关系,则不利于理解文本。

简繁对应,除了形体差别外,往往伴随读音不同。如,简体字“纤”对应繁体字“纖、縴”,“纖”读xiān,本指细纹的丝织品,引申为纤细,细小;“縴”读qiàn,指绳子,用于拉船或牲畜。这种情况多数属于将意义上毫无关系但是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几个繁体字合并成一个简化字。举几个教材中的例子:

(1)简体字“发”对应两个繁体字“發,髪”。“發”读阴平fā,本义是把箭射出去;“髪”读去声fà,本义是头发。如: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必修下8)

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八上137)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同上,八上138)

方欲发使送武等。(《苏武传》,必修下87)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同上)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同上)

早发白帝城。(三上86)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六下113)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念奴娇·赤壁怀古》,必修上65)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少年中国说》,五上52)

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苏武传》,必修下90)

黄发垂髫。(《桃花源记》,八下54)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清平乐·村居》,四下3)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念奴娇·赤壁怀古》,必修上65)

上面例句中的“发”,如果知道原来对应的是“發”还是“髪”,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文义。“發、髪”本来同音,《广韵》均作方伐切,《中原音韵》家麻部入声作上声。直到明代徐孝《合并字学集韵》才标注不同读音:髪,骂韵番跨切,今读fà;發,夸韵伕花切,今读fā。后来李汝珍《李氏音鉴·北音入声论》也读为阴平和去声:髪,方亚切;發,方哇切。

(2)简体字“钟”对应两个繁体字“鍾、鐘”,读音相同,意义不同。“鍾”指古代的酒器,引申指量器;作动词,指积聚。“鐘”指古代的打击乐器,后来指寺庙里悬挂的用来报时、报警、聚合信号的钟,进一步引申指时钟。语文课本里“钟”出现很多,如:《石钟山记》(选修下83)、衅钟(《齐桓晋文之事》,必修下4)、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五上92)、钟鸣鼎食之家(《滕王阁序》)、声如洪钟、晨钟暮鼓、钟表、钟楼,均做“鐘”;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九下48)、钟情、钟灵毓秀等,均作“鍾”。

(3)“仆”对应“仆、僕”,“仆”读pū,义为倒下;“僕”读pú,指仆人,奴仆。如:

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鸿门宴》,必修下15)

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记念刘和珍君》,选修中41)

两句中的“仆”均是“倒下”义。不了解字形的繁简,有时难免望文生义而不自知。如,圣人的“圣”,繁体作“聖”,简化字选用了固有字形“圣(kū)”,《说文》:“聖,通也。从耳呈声。”“圣,汝颍之间谓致力于地曰圣。从土从又。读若兔窟。”(段注:“此方俗殊语也。致力必以手,故其字从又土会意。”)两字意义完全不同。有位老师在解释杜甫被称为“诗圣”的由来时,曾言曰:“圣”字上“又”下“土”,“又”在“土”上,有俯视之意。“土”意喻祖国河山,杜甫以圣人视角,一次又一次俯瞰祖国大好河山,将其澎湃爱国之情寄之于诗句,故称其为“诗圣”。很明显,以简化字字形来说解繁体字形的意义,肯定是不得要领。

2.把握字形的讹变

古文字到今文字的变化过程中,文字形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从写本文字到印刷体,更是如此。很多原本不相干的形体逐渐趋同,如“奉、泰、春、舂”上部都是“大”上加两横,但在古文字里各不相同,看看《说文》的解释:

奉,承也。从手从廾,□声。

春,推也。从日艸屯,屯亦声。

舂,捣粟也。从廾持杵临臼上。

泰,滑也。从廾从水,大声。

再如“番、果、思、畏”,字形均有符号“田”,其来源实际上也各不相同。

《说文》:“巿,韠也。上古衣蔽前而已,巿以象之。天子朱巿,诸侯赤巿,大夫葱衡。从巾,象连带之形。”“市,买卖所之也。”

“市”指集市;“巿”指蔽膝,古代一种遮蔽在身前的皮制服饰。两字意义不同,但形体相近,需要认真判别:柿子,字从市;蔽芾甘棠、米芾、沛县、肺腑、旌旆逶迤(高适《燕歌行》,选修中124),字从巿。又如: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河中石兽》)

句中“杮”,读fèi,指削木片,不是柿子的“柿”,极易相混。知道“市”“巿”的区别,就可以有效避免这类失误。

有些字形的讹变,客观上起到了分化意义的作用,《六艺之一录》卷264“古今书体”云:“柰奈,上柰子之柰,下奈何之奈,然古人即以柰字通用。梢,平声,此树梢之梢,收《广韵》三肴。杭人写此字从禾,遂并稍字亦读平声,谬甚。”

3.深入领会某些异形词的差异

有些双音节词语,或者连绵词,或者某些专有名词,词形不确定。如: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赤壁赋》,必修上120)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必修下14)

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背影》,八上72)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五上14)

“狼藉”,偏旁艹、竹相似易混,所以又寫作“狼籍”。籍,《说文》“簿书也。”指文书。藉,《说文》:“祭藉也。一曰艸不编,狼藉。”指祭祀时用的草垫,可以引申为承藉、蕴藉、假藉,读jiè;又指杂乱,烦杂,读jí,常常“狼藉”连用,指纵横散乱貌。《赤壁赋》教材注:“狼籍,即‘狼藉,凌乱。”《背影》教材注:“狼藉jí,乱七八糟的样子。”可以看出教材以“狼藉”为正体,“狼籍”为或体。

有些音译词往往有多种形式,如“涅槃”:

没有涅槃的自由。(《为了忘却的记念》,选修中48)

“涅槃”,没有简化作“涅盘”,教材注:“涅槃(nièpán),佛教用语,梵文音译,意为寂灭、解脱等。后人称高僧逝世为‘涅槃。”梵文作nirvāna,parinirvā?a,佛典中也翻译做“泥洹、般泥洹、泥曰、涅盤、泥畔、般梨涅般、涅槃那、般涅槃那”等等,但一般不简化,主要原因是这是一个专有名词,约定俗成用“涅槃”这一形式。再如:

读《服鸟赋》,同生死,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屈原列传》,选修中85)

“服鸟”,《史记》《汉书》同,《文选》作“鵩鸟”。鵩,鸟名,教材作“服”,非简化,而是用《史记》《汉书》写法,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张双棣《古汉语小字典》均作“鵩”,无对应的简化字“服”。

4.深刻理解汉字结构

了解一点汉字结构知识,可以辨析形体笔画相近的汉字,规范写字。

相近偏旁易混淆。“周、喜、切”三字,分别包含偏旁“土、士、七”,很多人都将其写作“土”,“喜切”字并不从土:“喜”字,从壴从口,壴则是从屮从豆,楷书实际是由“十”和“豆”两部分构成,“豆”的上边一横较短,跟“十”连在一起作“士”;“切”是形声字,从刀七声,所以左边不是“土”。类似的字还有“嘉、彭、鼓”等字,上面都是“士”。

从“爪、瓜”的字易写错:两字皆象形,爪像朝下的手腕三个手指;瓜似瓜形,甲骨文外像藤蔓,内像茎、果。以瓜为声符的有“狐、孤、呱”;以瓜为形符的有“瓠、瓢、瓣、瓞、瓤”;以爪为形符的有“爬”;以爪为声符的有“抓、笊”。弄清了形符与声符,就不会写错字了。

从“舀、臽”的字易混淆:“臽”(xiàn)指陷阱,“从人在臼上。”“舀”是指从臼类容器里把液体盛出来,“从爪臼。”“谄、掐、陷、阎、淊、鹐”等字从臽,韵母读an、ian;“韬、蹈、稻、滔、搯”等字从舀,韵母读ao、iao。

繁体“盧”字简化为“卢”,但在合体字里还有一个简化形式“户”,如“轳、颅、泸、鸬”“驴、庐、炉、芦”,繁体偏旁均是“盧”;从“襄”的字,简化的有“让、酿、娘”(声符均是“襄”),不简化的有“嚷、壤、攘、瓤、镶、骧”;从“不”的字,如“否、抔、肧、罘、芣、丕”等,不过,“坏、怀”中的“不”却是“褱”的简化。

从“冃、日”的字易混:“冃mào”,“小儿蛮夷头衣也。”“冒、冕”等字从冃,“景、昌、暑”等从日。

造字方法不同,偏旁配置方式不同,都会影响识记与运用,如“杲—杳,景—晾,裸—裹,帕—帛,吟—含,忡—忠,犹—猷,怡—怠,晖—晕,悲—悱,椎—集,愉—愈,音—昱,纹—紊,摹—摸,江—汞,拲—拱,旰—旱,旮—旯—旭”,例中每一组汉字偏旁均相同,但成字不同,写字时不能随意调动位置。

另外,有些字形体极其相近,差距较小,极易写错,如“戎、戊、戌、戍、戉”,均从戈,本来都与武器有关,后来“戊、戌”借指天干地支,如《赤壁赋》“壬戌(xū)之秋”、戊戌变法等。

了解汉字结构,可以更好地辨析字形。如“病入膏肓”与“盲人”:“肓”指心脏和膈膜之间,故从肉(月);“盲”指看不见,故从目。“崇高”与“鬼鬼祟祟”:“崇”指山大而高,故从山宗聲;“祟”指鬼神作灾祸,故从示从出。

总之,关注字形,了解汉字的基本结构,熟悉汉字形体的演变,有助于深刻理解笔顺,弄清楚某些汉字混用之渊源,了解某些汉字得义、得音之由,可以增强汉字的教学效果,增加课堂的教学趣味。

三、教学中碰到的字形问题

文言教学中,有关字词的教学比较难,作为表意文字,汉字自身的特征及其在发展演变中呈现出的复杂情形,给文言教学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挑战。

1.偏旁相同带来的困扰

偏旁相同的汉字很多,同形符的字,意义未必相同,有两个可能:

第一,义类相同,声音相同。“戋”,《正字通》云:“作先切,音笺,狭小意。”从“戋”的字均有“浅小;少”义,如“钱、浅、贱、残、栈、笺、践、饯、俴(浅也)、諓、线”,韵母均是an、ian,均含有“小、少”之义。《梦溪笔谈》卷十四:“王圣美治字学,演其义以为右文。古之字书皆从左文,凡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如木类,其左皆从木。所谓右文者,如戋,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歹而小者曰残,贝之小者曰贱。如此之类,皆以戋为义也。”

第二,偏旁相同,音义均不同。如,叕zhuó,《说文》“缀联也。象形。”

薄言掇之。掇(duō),拾取。(《诗经·芣苢》,必修上53)

撺掇(cuān duo)。(《社戏》,八下3)

啜(chuò)其醨。(《屈原列传》,选修中84)

除此之外,还有“辍、歠(chuò)、欼(chuài)、缀(zhuì)”。又如:从“由”得声的字有“妯、轴、宙、胄、舳、油、柚、迪”,韵母有u、ou、iou、i四个;从“出”得声的字有“拙、茁、咄、础、黜、绌”,韵母有u、uo两个;从“耑”得声的字有“端、踹、揣、喘、湍、篅”,韵母有uan、uai两个。这些字的读音都比较复杂。

2.偏旁相近带来的干扰

偏旁本不相同,但由于差别较小,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趋同,进而导致意义理解难度增强。如:

“肉”与“月”。篆文“肉”与“月”形体相近,到楷书里,就混而为一,均作“月”,只不过上下结构的字里,略微有别,第一笔丿作丨。“肉”本指鸟兽的肉(人的肉叫肌),后来也指人肉,因而从肉的字一般与身体部位有关,如“肌肤肝脾腴脱股肘腹膀然背肖肴胄胃肾脣膏肩臂”;“月”指月亮,从月的字与月亮有关,如“朔霸朗朓期朦胧明望朝”。另外,古文字里从“舟”之字楷书里也写作“月”,如“服、朕、俞”等。“朋”,楷书从月,但甲骨文里“朋”为象形字,像系在一起的两串贝的形状。

郑既知亡矣。既东封郑。(《烛之武退秦师》,必修下11)

回狂澜于既倒。(《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选修上30)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氓》,选修下2)

望之俨然,即之也温。(《论语·子张》)

3.不别字用带来的教学困难

古文阅读,首先遇到的难题是文字,由于缺少统一、强制的规范,古书在用字上往往比较自由,后人慕古,有些用字方式遂约定俗成下来。要读通古书,就要了解这些用字方式。我们先看看小学教材中的几个例子:

最喜小儿亡赖。“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亡”,这里读wú。(《清平乐·村居》,四下3)

死去元知万事空。“元”同“原”,本来。(《示儿》,五上50)

“亡”可以引申出“无”義,“元”可以引申出“本来”义,后人多视其为通假。如: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同“智”。(《古人谈读书》,五上106)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惠”同“慧”。(《杨氏之子》,五下108)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见”同“现”。(《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六上9)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与”同“欤”,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这里读yú。(《学弈》,六下80)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为”同“谓”,说。“知”同“智”,智慧。(《两小儿辩日》,六下81)

“知”与“智”、“见”与“现”、“与”与“欤”,一般被视为古今字(分化字);“惠”与“慧”、“为”与“谓”则是通假字。教材全部用“同”来标识,可能是编者考虑到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故而不做字用区别,但是小学教材中又多次出现下面这种标注方式:

主人家,你且来看我银子,还你酒肉钱勾么?“勾”同“够”,这里读gòu。本文有的用字与现在不同,遵照原文,未加改动。(《景阳冈》,五下23)

与群猴避暑,都在松阴之下顽耍。“顽”同“玩”。本文有的用字与现在不同,遵照原文,未加改动。(《猴王出世》,五下29)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带”现在写作“戴”。本文有的用字与现在不同,除了“带”,还有“的”“他”“阿”等。遵照原文,未加改动。(《少年闰土》,六上114)

我们日里到海边检贝壳去。“检”现在写作“捡”。(同上,115)

“用字与现在不同”“现在写作”之类的表述,具体内涵是什么呢?“勾—够、顽—玩、带—戴、检—捡”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与“同”涵义一样吗?教材没有给出答案,实际上都是分化字。

统编版初中、高中教材对于文言文中的字用差异,采用了与小学一样的处理方式,即一概不予区别。凡是所谓古今字(分化字)、异体字、通假字,皆用“同”注之,人为泯灭了不同性质的用字方式,不利于学生将来的古书阅读。如:

距关,毋内诸侯。距,同“拒”,据守。内,同“纳”,接纳。

张良出,要项伯。要(yāo),同“邀”,邀请。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同“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同“早”。

令将军与臣有郤。郤,同“隙”,隔阂、嫌怨。(以上《鸿门宴》,必修下13)

批大郤,导大窾。郤,同“隙”,空隙。(《庖丁解牛》,必修下8)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颁,同“斑”。(《齐桓晋文之事》必修下7)

其人舍然大喜。舍shì然,舍,同“释”,解除,消除。(杞人忧天,七上126)

乡为身死而不受。乡,同“向”,先前、从前。(《鱼我所欲也》,九下49)

上述例中,除了“内—纳、要—邀、乡—向”为古今字(分化字)外,其余皆通假字。另外,教材还出现了一些其它形式的标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亲民:亲近爱抚民众。一说“亲”当作“新”,“新民”即使天下人去旧立新,去恶向善。(《论语》,选修上43)

在府门前喋血。喋,借作“蹀”,踏、踩。(《记念刘和珍君》,选修中40)

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誓,一般认为应作“諐(qiān)”。諐,同“愆”。(《孔雀东南飞》,选修下10)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乘(shèng),即“骖乘”。(《鸿门宴》,必修下15)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yé,语气词,后写作“耶”。(《孙权劝学》,七下22)

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掌,用同“撑”,支撑,忍耐。(《刘姥姥进大观园》,九上133)

上述“当作”“借作”“应作”“即”(下转第62页)

猜你喜欢

汉字教学文言文教学
浅谈零基础留学生的汉字教学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果提升方法探究
借助乡土文化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多媒体技术在幼儿识字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浅析短期汉语培训背景下对外汉语汉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