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屈之气节 清洁之精神

2024-02-06童县城

学语文 2024年1期
关键词:山涛嵇康教学

【设计意图】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重要概念,并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要“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1]语文教学应践行新课标的“核心素养”理念,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积极落实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以达成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课堂变为“学堂”;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探索发现、思考质疑、巩固提高。

【教材与教法分析】

《与山巨源绝交书》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用书”《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第二单元“道法自然”中的一篇文章。本单元属于“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本任务群是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基础上,选择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组成专题进行深入研讨,旨在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责任感。

第二单元“道法自然”包括《〈老子〉十章》《〈庄子〉寓言三则》《〈淮南子〉二则》及《与山巨源绝交书》四篇课文,虽体裁不一,风格各异,却都是情与理交融的佳作。《与山巨源绝交书》选自《嵇康集校注》,是魏晋时期文学家嵇康写给朋友山涛(字巨源)的一封信,也是一篇名传千古的散文。信中嵇康拒绝了山涛的荐引,指出人的秉性各有所好,申明他自己不堪礼法约束,不可加以勉强。学习本课,既要注重“言”的一面,也要注重“文”的一面;在“言”“文”一致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嵇康“绝交”陈述中所蕴含的道家无为思想及中华传统文化的典故与趣闻,进一步增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教学上主要采取情境研讨法,设置主情境,以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展开研讨,教师提供相关文本、史料片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批文入情,辅以诵读法、点拨法,在合作探究、讨论展示中循序渐进,突破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理清文本脉络,把握书信内容,认识嵇康形象。

2.抓住重点语段,赏析文章语言的刚性美与柔性美,获得审美体验与情感浸润。

3.涵泳品味,理解书信中“绝交”的内涵,体味道家思想,学会用道家文化观照现实。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研读文本与相关史料明确嵇康“绝交”的真正意旨,深入体会嵇康的政治倾向及其思想。

2.教学难点:把握文章承载的“道法自然”观念,增进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展开的基础:结合注解,早读课引领学生认真梳理文言詞、句、段意,并熟练诵读本文。

情境设计:安徽名人馆开馆在即,请结合《与山巨源绝交书》,为嵇康(谯郡,今安徽宿州人)设计展板,主要内容为:认识一位名士,体味一种思想,观照一种人生。

研讨任务一:认识一位名士——鸟瞰全文,梳理文脉

1.请通览全文,提炼文中语词,以“吾”为主语概括每段文意,初识嵇康形象。

答案预设:

(1)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

(2)吾穷则自得,志在山林。

(3)吾有“七不堪”“二不可”者,心乐游山观鱼。

(4)吾游心寂寞,无为为贵。

(5)吾愿守陋巷,离事自全。

(6)吾意如此,并以为别。

教师可以援引古诗词,呼应学生的提炼,也为每段作一恰当的说明。如全文六段可分别引用:

(1)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杜甫《南征》)

(2)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

(3)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杜甫《佳人》)

(4)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5)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答客诮》)

(6)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2.书信最能够坦露心胸、襟抱与思想,嵇康的这份书信尤其如此。请自选文句,再识嵇康形象。

答案预设:

(1)第二自然段中“此由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蹈汤火;虽饰以金镳,飨以嘉肴,愈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嵇康说:这就好比被擒的野鹿,如果从小就被人驯养,就会服从管教约束;如果是长大以后才被抓住,那它肯定会疯狂四顾,挣断缰绳,哪怕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即使给它装上黄金的笼头,给它食用精美的佳肴,仍然无法阻止它对深林芳草的向往之情。这里以野鹿自况,从中可见嵇康的不屈个性。

(2)第四自然段中“不可自见好章甫,强越人以文冕;己嗜臭腐,养鸳雏以死鼠”,借《庄子·秋水》中的寓言故事,把高官厚禄比作腐鼠,鸱嗜腐鼠,正如山涛之类想要做官;而把自己则比作鸳雏,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不愿意像山涛那样不择水而栖,不择主而事,再一次严正地申明了自己的政治标准,从中可见嵇康的清洁精神。

(板书)认识一位名士:不屈个性,清洁精神

设计说明:梳理文本的脉络,把握书信的内容,对应语文核心素养之“语言建构与运用”。

研讨任务二:体味一种思想——定点聚焦,因何“绝交”

3.请聚焦文本第二至第五自然段,甄选文中语句,填写下表,理解嵇康与山巨源绝交的真正原因,体味其思想。

答案预设:

补充史料(社会背景):“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2]

嘉平元年高平陵政变,司马懿诛曹爽、何晏诸人,夷其三族,数千人遭杀戮数起;嘉平三年司马懿逼死王陵,诛曹彪,夷三族;嘉平六年,司马师诛毋丘俭、文钦,“传首京都”;甘露三年司马昭诛诸葛诞,夷三族;甘露五年魏帝曹髦被戈刃穿背,死于非命……

明确:在司马氏集团篡夺曹魏政权的过程里,嵇康作为曹魏宗室的女婿(其妻是曹操曾孙女),政治上自然更多倾向于曹氏,他不愿意在此时出仕,成为司马氏集团的帮凶。因此,这封言辞激烈的“绝交书”其真实意义不在与山涛绝交,而是与司马氏集团绝交,并借绝交以明志。即这封绝交书也是一封宣言书,一封心灵的告白书。“人伦有礼,朝廷有法,自惟自熟,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人伦法度、汤武周孔成为嵇康的羁绊,“游心于寂寞,以无为为贵”的道家无为思想成为他拒绝出仕的精神内核。

如第三自然段中“七不堪”“二不可”一贯而下,气势磅礴,从中可见嵇康对道家自然的尊崇、对儒家礼教的批判(“非汤武而薄周孔”)。嵇康既有着傲岸、倔强的个性,又有着放纵情性、不受拘羁、“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生活方式。这样其拒绝出仕的内因与本单元中前三篇文章中老子“道法自然”、庄子“义设于适”、淮南子“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3]等思想遥相契合。

(板书)体味一种思想:道法自然,无为为贵

设计说明:研讨重点文段,结合社会背景,理解“绝交”的内涵,对应语文核心素养之“思维发展与提升”。

4.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份书信更是彰显了语言的刚性美与柔性美。请选择一个角度,有理有据,阐述自己的观点。

答案预设:

(1)第一自然段中“间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语言便具有刚性美。嵇康化用《庄子·逍遥游》之典,原典故是说祭师多事,主动取厨师而代之;这里则变换了一个角度,倒是厨师拉祭师下水,这就完全改变了这个典故的寓意。嵇康特别强调了一个“羞”字:庖人之引尸祝自助,是因为他内心有愧,因为他干的是残忍、肮脏的事情,这就触到了山涛灵魂中敏感的地方。嵇康的语气冷峻有力,山涛读之是否大汗涔涔?这样的语言具有辛辣的刚性之美,使文章保持了讽刺且富有战斗性的本色。

(2)第五自然段:“吾新失母兄之欢,意常凄切。女年十三,男年八岁,未及成人,况复多病。顾此悢悢,如何可言!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这里语言具有柔性美,嵇康直抒真情至性,不假雕饰,动人心弦。柔性美又使文章情思摇曳,婉转有致。

设计说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在品赏语言中自主探究,是语文有效学习的基础。语言品析,可从语词细节入手,如文中17个“足下”具有鲜明的抒情色彩,也体现了书信的交际性质;也可以从语段、语篇入手,对应语文核心素养之“审美鉴赏与创造”。

研讨任务三:观照一种人生——观照当下,联系现实

5.嵇康“以无为为贵”,这在当下生活中也可见可感。请举例阐述。

示例:在大学扩大招生规模、建筑规模成为社会风尚的今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直坚持“精品办学、英才教育”的理念,不扩招。正如其原校长朱清时所说:“我对科大的贡献,不是做了什么,而是没有做什么。”这“没有做什么”所蕴含的“无为”思想并非无所作为;恰恰相反,在中国一流高校中,该校成立的时间虽然很短,可是其每1000名毕业生中所产生的院士、硕士、博士比例之高令人赞叹。这“无为”,体现的是教育者在攘攘红尘中不一味跟风、不被迷惑的學术个性;这“无为”彰显的是独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外面的世界很喧腾,但我自岿然不动。

这“无为”也是“循性而动,各附所安”,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即“无为”并不等同于“不为”,它并不否定人类一切行为、作为和活动。《老子》第六十四章说“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就一般意义而言,“辅”即“为”;第二十五章说“道法自然”,“法”也是“为”。可见顺应万物的普遍规律与自然本性不属于“为”,只有破坏或改变“万物之自然”才是“为”。

(板书)观照一种人生:循性而动,各附所安

设计说明:阅“古”以鉴“今”,在贯通古今中培育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感受道家思想的大智慧及其长久不衰的文化生命力,即经典的当下之用,让学生“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让经典切入当下生活,对应语文核心素养之“文化传承与理解”。

6.设计观众留言板,以“穿越千年,我想对您说”为话题,在留言板上留言,将先贤的思想、情怀、襟抱融入当代青年的血脉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留言示例1:

您在“绝交”书中展现的自由精神、高洁人格和不屈个性,犹如光风霁月,荡涤人心。您在黑暗中仰望光明,在肮脏中向往清洁。您知道,乱世中也可以保全自己,灾祸并非注定不可逃脱,山涛的举荐便是一条委曲求全的途径,仅仅沉默也未必不是一种选择;但您“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因为所有苟安的方法都和您峻洁的品格相冲突,您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引以自鉴。

留言示例2:

致嵇康(集句诗)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杜甫《南征》)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李白《赠孟浩然》)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李白《赠孟浩然》)

设计说明:阅读是心灵的碰撞,学生撰写留言,进行品评,于潜移默化间受到熏陶与滋养。

【作业设计】

1.以“一样拒绝(绝交)别样意趣”为主题,将本文与李密《陈情表》联读,或与嵇康《与吕长悌绝交书》联读,请从写作时的心态、文章气势、情感节奏等方面试作简要分析。

2.以“答嵇叔夜书”为题,以山涛身份回信,阐述自己的感悟与思考,不少于800字。

设计说明:(1)聚焦比较阅读,将选择性必修与选修用书贯通,将课内与课外打通,提升学生思辨性阅读能力。(2)聚焦表达创造,在写作的过程中深化学生对嵇康形象的认识,增进对道家思想文化的理解。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新课标在课程“实施建议”中强调选修课程的学习更要关注语文学习内容“点”的深度。在《与山巨源绝交书》的教学中,不能止于让学生知道文本写了什么,而无视嵇康坚定信念背后对于道家思想的追求以及这种追求的现实意义。另外,教学中教师要避免将“言”与“文”分离开来,力求做到“言”“文”共融而生。要尊重学情和文体特征,将以学定教和依体施教落到实处,从而保证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同时,通过本课的教学,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的学习任务不仅是学习独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在于更好地助力学生去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在教学时,教师既需要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又需要做课堂的引导者,师生双方的有效互动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6:176.

[3]张双棣.淮南子校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241.

(作者:童县城,安徽省安庆市安庆一中高级教师)

[责编:芮瑞;校对:夏家顺]

猜你喜欢

山涛嵇康教学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嵇康 山涛 绝交于江湖,相知于内心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嵇康
“竹林”大哥山涛的为官之道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嵇康“自然和音”的美学意境
“竹林大哥”山涛的为官之道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