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区域历史文化村落协同保护发展策略研究★
2024-02-05田兆丰张其邦
田兆丰,张其邦
(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
历史文化村落凭借其丰富而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成为拉动乡村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部分村落在发展过程逐渐丧失本地文化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得不到重视甚至遭到破坏[1]。文化和旅游部于2019年12月批准设立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提出对闽南地区的非遗、非遗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进行整体性保护[2]。然而,闽南地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一直不温不火,各个村落之间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往往以行政区划为边界,缺乏沟通和联系,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重视不足[3]。
“历史文化村落”是指经过历史发展沉淀下来的传统聚落,这种传统聚落一般保有一定数量的历史文化遗存,并保留着历史传承的风土民俗和生活习惯[4]。本文对于“历史文化村落”的研究同时涵盖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两个部分。近年来,学界对于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发展策略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朱礼凯等通过最小阻力模型构建了东山镇历史文化空间格局,为乡镇级历史文化空间中村落的精细化管控提供了借鉴[5];戴彦等对重庆欠发达地区历史文化名镇的乡村收缩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精明保护”的保护发展策略[6];尹智毅等结合GIS和景观基因理论等手段对大余湾历史文化名村的景观基因进行图谱构建,提供了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发展的新思路[7]。可以看出,目前对于历史文化村落的研究策略侧重于保护方面,并将“保护”作为首要任务从而引领村落发展。此外,多方法介入已经成为当前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研究的主导趋势,诸如ArcGIS、拓扑分析、空间句法等定量分析方法和多学科融入等手段增强了研究的科学性[8]。
民系,即同一民族共同体之中的不同支系[9]。戴志坚先生按照“民系-语言-民居类型”的演变模式,结合地域、行政区域确定了闽南民居分区[10]。村落中的传统民居建筑蕴含着社会文化性和历史性,并体现了建筑地域性的人文要素。本文区别于传统的行政边界划分界限,以“闽南民系”作为研究区域空间,通过定量分析描绘闽南民系下的历史文化村落空间分布;使用ArcGIS等软件,绘制历史村落保护规划图,对闽南历史村落的统筹保护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探索保护发展的新模式。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文共选取泉州市、厦门市和漳州市的全部区县以及龙岩市的新罗区和漳平市、三明市的大田县尤溪县共33个区县作为研究区域。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等434个子数据主要来自福建省住建厅和文化旅游厅官方网站公布的名村与传统村落数据(见图1,图2)。利用ArcGIS10.6对434个空间单位子数据进行地理空间可视化处理后进行空间分析。
1.2 研究方法
1.2.1 最近邻距离分析
最近邻距离分析法是通过计算最近邻点之间的最小距离,比较其与理想中最近邻点之间距离的平均值,用其比值来量化判断空间分布类型[11]。其公式为:
其中,ra为每个历史文化村落与其最近邻村落点之间的平均距离。
而re是理想中随机模式下指定村落点之间的期望平均距离:
其中,di为历史文化村落i与其相近最近村落的距离;n为区域内所有历史文化村落的综述;S为研究区即所有村落最小外接矩形的面积。当R>1时,历史文化村落呈现出分散分布;当R<1时,历史文化村落为集中分布;当R=1时,表示为完全集聚分布。
1.2.2 地理集中指数
本文采用地理集中指数来分析历史文化村落空间分布集中程度,从而进一步分析闽南历史文化村落空间分布情况[12]。其公式为:
地理集中指数G′越接近100,表明历史文化村落越集中;而值越接近-100则表明越分散。
1.2.3 不平衡指数法
本文通过不平衡指数法来测定历史文化村落在研究区域范围内的空间布局的均衡程度[13],其公式为:
其中,S为不平衡指数;n为闽南地区区县的个数;Yi为从大到小排列后的各个区县内历史文化村落数量占区域内历史文化村落的比重累积百分比之和。S的值处于0到1之间,当S越接近0,表示历史文化村落在区域中呈现均匀分布的态势;相反,当S越接近1,则表明历史文化村落在区域内越接近集中分布。
2 结果与分析
2.1 闽南历史文化村落空间分布类型
2.1.1 总体分布类型
通过将子数据代入到最近邻距离分析计算公式中可得最近邻指数R=0.459 9。计算结果表明,闽南地区历史文化村落在空间上呈聚集分布。
2.1.2 村落集中程度
2.1.3 村落分布均衡程度
通过计算得出闽南地区历史文化村落的不平衡指数S=0.60。根据不平衡指数绘制洛伦兹曲线图(见图3),可以看出,研究对象历史文化村落在此与闽南地区内分布并不均衡,南靖、尤溪、德化、大田和漳平的历史文化村落数量占整个闽南地区的52.07%,为主要分布地区;与之相反,海沧、鲤城、金门、思明和湖里没有历史文化村落。说明闽南地区历史文化村落分布内部差异极大。
2.2 闽南历史村落空间分布格局
2.2.1 核密度分析
通过核密度分析工具对闽南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进行密度分析,核密度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历史文化村落大致呈西南-东北方向分布,且呈现越向外围分布越密集的趋势;闽南历史村落多沿山脉、河流和沿海分布,表明该地区山水格局对历史文化村落分布影响深远[14]。
2.2.2 标准差椭圆
将空间点数据运行标准差椭圆分析,得到标准差椭圆分析图(见图5)。从分布的方向来看,各等级历史文化村落的长轴与戴云山、博平岭山脉的走向相一致,大多位于地势较高、群岭之间的狭窄地带,也证明地理地貌因素对闽南地区历史文化村落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15]。
2.3 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闽南历史文化村落分布在空间上并不均衡,呈一定的集中性,这与经济、交通、地势等因素有关。不均衡性表明部分地区历史村落的遗存破坏严重,亟需进行系统性保护[16]。
2)闽南历史文化村落分布与博平岭—戴云山山脉走向以及海岸线走向一致,可以看出闽南历史文化村落分部受地形影响极大,因此在建立保护发展体系时应结合地形因素。
3)根据图6可知村落遗存数量与城镇化发展水平呈反比,表明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往往忽视历史村落文化的延续,致使历史村落消失殆尽[17]。因此应将历史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二者相结合,使历史文化村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18]。
3 村落协同保护发展策略
3.1 构建闽南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发展体系
结合闽南地势及空间分析结果,打造“一轴三脉六组团多点”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
“一轴”即沿戴云山—博平岭走向的东北-西南向轴线;“三脉”即九龙江、晋江和沿海三条文化脉络;“六组团”即空间上分布较为密集的六个区域,分别为泉州东南部、漳州北部、龙岩东部、三明东部、泉州北部和漳州南部等六个文化组团;“多点”即散布的各级历史文化村落。
通过构建跨区域的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发展体系(见图7),能够打破传统上由于行政区划导致的文化脉络的隔阂,使历史村落得以统筹保护和发展;打造区域旅游业、特色观光农业协同,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新途径[19];通过对各村落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识别,将具有同质化的文化遗存统筹利用,打造同一文化脉络的特色旅游区,实现旅游资源规模化发展;村落之间可共同打造旅游精品线路,如戴云山、九龙江传统村落线路等,通过区域旅游协同的方式实现村落的发展。
3.2 管理协调机制——建立区域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管理平台
跨区域历史文化村落协同策略需要建立区域性的统筹保护管理平台。政府应成立区域历史村落协同规划组织机构,统筹历史村落保护规划的编制、审批和协调。对于村落而言,历史文化村落保护规划不应是孤立的、静态的,还应该与其文化相关联的村落进行动态沟通,避免规划冲突。
3.3 数字化参与——提供历史文化村落发展的新途径
数字化也是实现闽南历史文化村落统筹保护发展目标的途径之一。一方面,数字化平台的建立可以更好地对闽南区域文化遗产保护进行统筹管控[20]。
另一方面,数字化文化体验馆、数字化传统村落名录的建立,以及虚拟影像技术制作的云端体验场景,能打破时空的阻碍,推动历史文化村落的发展。
3.4 文化资源统筹——特色旅游业助力保护和发展
基于跨区域历史文化村落协调发展的统筹优势,各个村落可以跳出行政区划的“边界”,在整个闽南文化区范围内进行文化基因识别,塑造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环境,打造专属于闽南文化的历史展示空间。基于闽南文化遗产资源的共性,依托跨区域保护发展体系,可以沿“两脉”规划精品旅游线路,亦可于“四组团”谋划大型闽南文化节事,充分发挥整体统筹的优越性。
4 结语
跨区域相同民系下的历史文化村落实现保护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闽南地区历史厚重,其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利用需要建立在对其历史文化资源的充分识别认知之上。本文通过数量分析和ArcGIS工具对闽南历史文化村落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村落在空间上具有相对聚集、在各个县市内并不均衡的特点,并根据其分析结果提出保护策略和保护框架。
对于不同村落集聚组团而言,虽然同属闽南文化,但其生活方式、传统习俗、建筑形式却具有不同特点。未来的研究将从各个村落的文化特征出发,对其文化特征进行进一步研究,并根据不同文化村落的不同保护程度,提出精细化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