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骨钙素、骨硬化蛋白及骨膜蛋白水平与精神分裂症合并骨质疏松的关系研究

2024-02-04刘堂龙许咸加蒲犇鲍明利汪林兵吴赫南付可登

浙江医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骨钙素骨膜骨密度

刘堂龙 许咸加 蒲犇 鲍明利 汪林兵 吴赫南 付可登

与同龄非精神病患者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明显较高,50 岁以上患者的患病率高达34.9%[1]。骨质疏松是以机体内骨微结构退变、骨量减少为基本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可增加骨脆性和骨折风险。早期骨质疏松患者缺乏典型症状,多数患者在出现胸廓畸形、身材缩短、肌无力、驼背、骨折、骨痛等症状时就诊才被发现[2]。精神分裂症合并骨质疏松会进一步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加重家庭及社会负担[3]。因此,临床上积极预防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发骨质疏松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既往临床上多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分析仪诊断骨质疏松,但其在骨质疏松发病早期的诊断中并无有效的指导价值[4]。相关研究发现,在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一些机体的生物标志物会发生变化,能反映骨代谢、骨盐沉积过程,可用于评估是否存在骨质疏松[5]。骨钙素属于骨形成标志物,与机体内肌肉功能、糖脂代谢、骨代谢等功能密切相关[6]。骨硬化蛋白是一种分泌型糖蛋白,可作为骨生成负向调节因子和正向调节因子,在成骨细胞内呈特异性表达[7]。骨膜蛋白是一种细胞外基质蛋白,主要由前体细胞分泌,参与骨代谢的发生、发展[8]。基于此,本研究就血清骨钙素、骨硬化蛋白、骨膜蛋白与精神分裂症合并骨质疏松的关系作一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22 年1 月至2023 年1 月在宁波市精神病院接受诊疗的98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精神分裂症的诊断符合WHO 制定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0 次修订本)相关标准[9];(2)服用单一抗精神病药物超过3 个月。排除标准:(1)合并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等可能影响骨密度的躯体疾病;(2)合并骨骼系统其他病变;(3)长期卧床、截瘫导致无法正常运动;(4)合并心、肝、肾等严重疾病;(5)合并器质性精神障碍;(6)合并非成瘾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7)合并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8)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根据患者骨密度测定结果分为骨质疏松组41 例、骨量减少组23 例、骨量正常组34 例,3 组患者性别、年龄、BMI、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评定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本研究经宁波市精神病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批准文号:伦研批(2023-KS-03-1)号],所有患者家属知情同意。

表1 不同骨密度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骨密度测定 由经验丰富的医师使用EXA-3000 型骨密度检测仪(上海艾迅医疗公司)对所有患者跟骨进行骨密度测定与评估,其中骨密度≥1 SD 为骨量正常,-2.5~<1 SD 为骨量减少,<-2.5 SD 为骨质疏松。

1.2.2 血清骨钙素、骨硬化蛋白、骨膜蛋白水平检测 抽取所有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送检,其中血清骨钙素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骨硬化蛋白水平采用免疫磁珠流式液相芯技术检测,骨膜蛋白水平采用ELISA 法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血清骨钙素、骨硬化蛋白及骨膜蛋白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 相关。血清骨钙素、骨硬化蛋白及骨膜蛋白水平与精神分裂症合并骨质疏松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骨密度患者血清骨钙素、骨硬化蛋白及骨膜蛋白水平比较 不同骨密度患者血清骨钙素、骨硬化蛋白及骨膜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血清骨钙素、骨硬化蛋白、骨膜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均P<0.05),而骨质疏松组又均高于骨量减少组(均P<0.05),见表2。

2.2 血清骨钙素、骨硬化蛋白及骨膜蛋白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血清骨钙素、骨硬化蛋白、骨膜蛋白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均呈正相关(r=0.498、0.387、0.265,均P<0.05)。

2.3 血清骨钙素、骨硬化蛋白及骨膜蛋白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骨质疏松关系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以血清骨钙素、骨硬化蛋白、骨膜蛋白水平为自变量,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否合并骨质疏松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骨钙素、骨硬化蛋白、骨膜蛋白水平均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63、1.003、2.198,均P<0.05),见表3。

表3 血清骨钙素、骨硬化蛋白及骨膜蛋白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骨质疏松关系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重性精神疾病,其发生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以神经认知功能受损、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10]。骨质疏松是由于多种原因影响骨转换过程而引起的代谢性骨病[11]。近年来研究指出,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骨密度降低及骨折的报道较多,笔者总结精神分裂患者易出现骨质疏松的原因可能有以下3 点:(1)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在室内活动,自主锻炼意愿较低,接受光照不足;(2)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长时间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而这类药物会影响机体内相关激素水平,影响骨吸收,破坏骨组织纤维结构,若同时合并营养不良则骨质疏松情况会加重;(3)精神分裂症状患者认知水平较低,依从性较差,对潜在的并发症及风险缺乏主动防范意识。因此,临床上积极探索有效的生物标志物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对临床具有重要价值。

骨钙素是一种维生素K 依赖性蛋白,由骨细胞产生,可作为骨转化标志物,能有效反映骨形成能力和骨细胞活性;大部分骨钙素存在于骨基质中,当骨基质发生降解时,其会进入血液,促使血液中骨钙素水平升高[12]。骨硬化蛋白是一种骨代谢调节相关糖蛋白,主要由骨细胞高度特异性分泌,其可通过结合LPR5/6 而发挥抑制骨细胞中经典Wnt 信号通路的作用。Wnt 信号通路在细胞内能够发挥调节不对称细胞分裂、纺锤定性、平面细胞极性及Wnt 信号通路4 种途径,其中Wnt 信号通路与骨形成密切相关。Wnt 信号通路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促使骨形成增加等。由此可见,Wnt 信号通路与骨代谢密切相关。骨膜蛋白属于细胞外基质蛋白的一种,由成骨细胞及前体细胞分泌,具有促进细胞黏附、迁移的功能;其参与骨代谢的发生、发展过程,以骨微结构紊乱和破坏、骨矿密度及水平降低为主要病理改变[13]。相关研究指出,骨膜蛋白在骨改进和骨形成过程中发挥多种作用,通过与整合素受体avβ3 等信号通路来调节肌动蛋白、硬化蛋白等下游因子,进而对成骨细胞的增殖、迁移、修复等发挥作用[14]。本研究结果显示,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血清骨钙素、骨硬化蛋白、骨膜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骨质疏松组又均高于骨量减少组,提示在精神分裂症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骨钙素、骨硬化蛋白、骨膜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本研究进一步分析血清骨钙素、骨硬化蛋白、骨膜蛋白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骨质疏松关系,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血清骨钙素、骨硬化蛋白、骨膜蛋白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均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血清骨钙素、骨硬化蛋白、骨膜蛋白水平均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朱静等[15]研究指出,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清骨钙素水平明显升高。杨倩等[16]研究发现,中老年2 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骨钙素水平明显升高。殷雪娇等[17]研究发现,血清骨硬化蛋白水平与老年2 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关系密切,可作为诊断老年2 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有效指标。梁升等[18]研究发现,绝经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骨硬化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该指标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的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相关研究发现,男性2 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骨膜蛋白水平升高[19]。一项动物实验结果显示,骨质疏松大鼠血清中骨膜蛋白水平与骨组织再生有关[20]。

综上所述,血清骨钙素、骨硬化蛋白、骨膜蛋白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均呈正相关,且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

猜你喜欢

骨钙素骨膜骨密度
骨钙素调节糖骨代谢研究进展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骨膜反应对骨病变的诊断价值
2020 年第1 期继续教育选择题
不要轻易给儿童做骨密度检查
孕中期骨钙素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研究
OSTEOSPACE型超声骨密度仪故障案例解析
骨膜外克氏针固定并切开修复Ⅰ区伸肌腱断裂
骨膜蛋白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