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RDW-SD、RPR和RLR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评估价值

2024-02-02黄秀香霍明思刘金艳李广丽叶迎宾吕广波党殿杰

重庆医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代偿血常规进展

黄秀香,霍明思,李 雪,刘金艳,李广丽,叶迎宾△,吕广波,党殿杰

(邯郸市传染病医院:1.肝病科;2.检验科;3.影像科,河北邯郸 056002)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的病理特征是以胆汁淤积为主,其严重程度随着病情的进展和病理分期程度增加而相应增加。同时,受到免疫功能变化的影响,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肝硬化,严重者甚至会形成肝衰竭[1-2]。PBC患者多存在铁负荷和炎性应激,是造成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升高及引起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3]。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standard deviation,RDW-SD)与血小板比值(RDW-SD/platelet ratio,RPR)是用于诊断肝脏疾病患者病理学分期的指标[4],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与淋巴细胞比值(RDW-SD/lymphocyte ratio,RLR)可以对肝硬化发展程度进行预判[5]。本研究探讨RDW-SD、RPR、RLR对PBC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评估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PBC肝硬化患者68例,男12例,女56例;年龄35~78岁,平均(60.7±9.8)岁;代偿期36例,失代偿期32例。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制定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21)》[6]。纳入标准:(1)符合PBC临床诊断标准;(2)PBC肝硬化分组准确且血常规检测数据完整;(3)年龄>18岁。排除标准:(1)除外其他肝病,如自身免疫性肝炎、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癌、药物性肝损伤等;(2)合并严重的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免疫系统或内分泌系统异常;(3)合并感染。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审批号20221518),患者及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PBC肝硬化患者在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2 mL,注入含有ETDA-K2的血常规真空管,充分颠倒混匀8~10次,采用Sysmex-900i全自动血常规分析仪进行检测,包括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RDW-SD、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rophil,N#)、淋巴细胞绝对值(lymphocyte,L#)、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latelet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PDW),计算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to-lymphocyte ratio,PLR)、RPR、RLR。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基本情况

PBC肝硬化患者血常规指标检查结果见表1。

表1 PBC肝硬化患者血常规检查结果

2.2 单因素分析

两组患者年龄、RBC、Hb、HCT、RDW-SD、L#、PLT、RPR、RL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单因素分析

2.3 多因素分析

以PBC肝硬化患者是否为失代偿期作为因变量,将表2中P<0.05的变量作为自变量代入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年龄、RDW-SD及RLR是进展为PBC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见表3。

表3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PBC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影响因素

2.4 RDW-SD、RPR和RLR诊断PBC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价值

ROC曲线分析显示,RDW-SD、RPR和RLR诊断PBC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6、0.778和0.798,诊断效能较高,见图1、表4。RDW-SD与RLR单独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61,P>0.05),RDW-SD与RPR单独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16,P>0.05),RLR与RPR单独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62,P>0.05)。

图1 RDW-SD、RPR和RLR诊断PBC失代偿期的ROC曲线

表4 RDW-SD、RPR和RLR对PBC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诊断效能

3 讨 论

由于肝硬化患者的脾功能亢进加速了红细胞的破坏,促使骨髓释放出更多的未成熟的网织红细胞进入外周血[7],引起RDW-SD升高。邓宝茹等[8]通过Scheuer分期分析发现,病理进展期(3、4期)的PBC肝硬化患者的RDW明显高于早期(1、2期)患者。 RDW-SD升高可能预示PBC患者进展为肝硬化,对PBC患者病情的恶性进展具有一定预测价值[9]。本研究结果显示,PBC肝硬化失代偿期的RDW-SD高于代偿期,RDW-SD是进展为失代偿期的独立影响因素;随着RDW-SD升高,PBC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发展为失代偿期的风险增高了14.4%。同时,RDW-SD诊断PBC肝硬化失代偿期的AUC为0.726,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提示RDW-SD变化是PBC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病程变化的重要指标。

与PBC肝硬化代偿期相比,失代偿期患者的PLT减少,其主要原因是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合成和代谢功能降低,影响促血小板生成素(TPO)的产生[10]。本研究显示,PBC肝硬化失代偿期的RPR是代偿期的2倍(P<0.05),升高趋势相对明显,提示RPR随病情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呈升高趋势。RPR可作为PBC患者组织学严重程度的无创有效预测指标[1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PR不是PBC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独立影响因素。可能原因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样本量小,对统计分析有偏差,因此需要增加样本量来进一步验证。RPR诊断PBC肝硬化失代偿期的AUC为0.778,高于文献[8]报道的诊断进展期(Scheuer 3、4期)PBC的AUC(0.740),可能是绘制ROC曲线选择的参考对象不同所致;RPR诊断PBC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特异度为69.4%,低于文献[12]在诊断PBC肝硬化的81.6%,可能由于绘制ROC曲线时所选择的患者病程状况不同,导致其诊断效能有差异。但是这些差异并未影响RPR的升高对PBC病情发展趋势的研判,高RPR也可作为18个月死亡率的预后指标[13]。

RLR被应用于预测和评估乙型肝炎肝硬化[14]及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的程度[15]。有文献[16]报道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患者RLR明显高于无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提示肝硬化病情进展加重RLR升高。本研究显示,PBC肝硬化失代偿期的RLR明显高于代偿期(P<0.01),提示RLR随着病程发展呈升高趋势,与上述文献报道一致。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LR是进展为PBC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BC代偿期患者的RLR逐渐升高,转变为失代偿期的风险增高4.1%;RLR诊断PBC肝硬化失代偿期的AUC为0.798,诊断效能较高。RLR具有可重复、易测量、成本低等特点,易在临床中运用[17]。RDW-SD、RPR、RLR的AUC无差别(P>0.05),说明对PBC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诊断价值接近。本研究结果证实年龄也是 PBC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每增长1岁,PBC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发展为失代偿期的风险就提升8.7%。

综上所述,临床中可以通过定期监测RDW-SD、RPR、RLR对患者进行病情发展预测,及时发现治疗反应欠佳的患者并调整治疗策略。

猜你喜欢

代偿血常规进展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血常规解读
关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的几个问题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大脑中动脉闭塞诊断及侧支循环观察中的作用
寄生胎的诊治进展
Sumf2与Sumf1可能存在代偿性的相互作用以维持硫酸酯酶的活性不变
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