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现状调查研究

2024-02-02孙红梅

成才之路 2024年2期
关键词:教育数字化师资培养调查研究

孙红梅

摘要: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进党代会报告,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进程,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变革的新使命,职业院校改革发展进入新赛道。文章以全国25所高职院校师生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研及访谈等形式,对高职院校在推进数字化赋能思政课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的实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并据此提出革新教学理念、积极迎接教育数字化的全面转型,创新教学模式、强化数据赋能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加强师资培养、全面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等教学改革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教育数字化;思政课;高职院校;调查研究;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师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02-0049-04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立项课题“高职思政课‘交互递进式’教学体系建构研究”(立项编号:ADDB22219)的研究成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1],为应对数字变革,教育部实施了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以加快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全面转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高职思政课也在推动数字化进程中取得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和困境。本文顺应时代发展和职业教育发展要求,为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2],对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现状开展调查研究,并提出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对策及建议。

拥抱数字化进程,加速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2022年,我国全面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提出联结为先、内容为本、合作为要,即“3C”理念,集成上线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释放数字技术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持续溢出效应,让更多人获得职业发展能力。依托平台,全国有接近55%的职业学校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探索运用数字技术和资源创设教学场景,助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3]。数字化是引领未来的新浪潮,这在客观上要求职业院校教师更新教育理念,突破传统教育方法的局限性,加快推进教师、教材、教法的改革,借助信息技术重塑教学形态,从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等方面着手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在推进数字化进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一是在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方面理念革新不足,重视程度有待提升。二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及教育供给方式缺乏系统化、模式化的建构。三是创设混合学习环境,利用数字技术资源有序组织教学活动、创设网络空间与物理空间融合方面还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优质教学资源的规模化、体系化、多元化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存在学生参与度、交互性不足等问题。四是在运用数字工具采集学业评价数据,实现教学全过程监测,多主体评价、多维度评价、多手段评价等方面还缺乏有效措施。利用数字化工具实时收集学生信息,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进程还未实现。五是利用数字工具收集学生个体间的学习差异,开展个性化、针对性指导还缺乏有效手段。

2022年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高职思政课‘交互递进式’教学体系建构研究”立项,课题组于2023年5月在全国部分职业院校面向师生开展“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效果”问卷调查及“教育数字化背景高职思政课‘交互递进式’教学体系建构研究访谈”抽样调查,研究当前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在思政课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瓶颈,旨在实现高职院校在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师数字素养等方面研究与实践的新突破,探索“交互递进式”教学体系动力模式和实践路径。调研对象来自25所高职院校,其中北京市11所、京外10个省份14所。调研对象包括教师和学生。教师方面包括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及思政课教师共计31人。学生方面是面向北京市11所高职院校发放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077份。问卷调研采用问卷星网站收集调研数据。

高职思政课“交互递进式”教学体系建构研究,主要是基于教育数字化背景的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创新的探索,重点调研近年来高职院校在推进数字化赋能思政课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的实效和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现状与需求情况调研

(1)在“你认为思政课是否重要、对思政课是否感兴趣”的调研中,认为课程很重要,非常感兴趣,主动学习的占63.05%;认为课程很重要,能跟上学习进度,但主动性不够强的占27.67%;认为课程很重要,但上课提不起兴趣的占5.62%;认为对课程不感兴趣的占2.07%;认为无所谓,考试能及格就行的占1.58%。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认为思政课很重要,并对课程充满兴趣,但也有近37%的学生对思政课学习缺乏兴趣。

(2)在“评价你所在班级思政课教学现状”的调研中,认为教师能结合国家大政方针、社会热点和学生关切阐释理论,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占91.2%;认为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互动良好,学生参与度高的占90.8%;认为教学信息化手段丰富,资源平台功能强大,师生间能够实现时时交互学习和指导的占89.5%;认为评价方式多元,教师能利用信息化平台进行全过程考核评价的占88.6%。可以看出,学生对教学工作整体上很认可,同时学生对开展校内外实践教学、利用资源平台实现交互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利用信息化平台进行全过程评价还有较高的期待。

(3)在“你所在班级思政课期末成绩如何评定”的调研中,提出以期中、期末考试成绩评定的占6.12%;提出以实践大作业、学习报告等评定的占6.12%;提出以考试成绩和平时课堂表现共同评定(仅为教师评价)的占34.29%;提出考试成績由覆盖全过程学习评价(有数据平台支撑)的占49.39%;说不清楚的占4.08%。可以看出,考核评价方式改革稳步推进、采用全过程多维度评价的学校占比接近50%,另有半数以上的学校在教学评价方面还处于传统模式,部分学校还缺乏配套平台支撑。

2.交互平台建设及使用情况调研

(1)在“你所在学校有哪些可供使用的思政课在线学习资源”的调研中,所在学校仅提供教学PTT及有关阅读资料的占42.86%;提供在线优质课程资源的占28.98%;提供在线优质课程资源及在线案例库、数字展馆、虚拟仿真设施的占24.08%;无其他资源提供的占0.41%;说不清楚的占3.67%。可以看出,提供思政课在线学习资源的占比较高,但利用数字技术资源有序组织教学活动存在良莠不齐的现状,优质教学资源的规模化、体系化、多元化建设还不充分。

(2)在“你习惯通过何种设备查阅学习资料、上网浏览信息”的调研中,84.08%的学生选择手机,11.84%的学生选择笔记本电脑,2.04%的学生选择平板电脑,选择其他设备的学生较少。在“你常用什么APP或软件来获取新闻信息”的调研中,75.51%的学生选择抖音、快手,62.86%的学生选择微信,46.94%的学生选择“学习强国”,48.16%的学生选择微博,41.63%的学生选择B站,43.27%的学生选择媒体官方公众号(如人民日报、央视网),31.84%的学生选择学习通平台,9.39%的学生选择其他平台。可以看出,学生日常学习和获取新闻信息主要依靠手机。

(3)在思政课信息化教学现状调研中,69.8%的学生认为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平台具有很大的优势,60.41%的学生通过学习通、蓝墨云班课等软件讨论问题,进行师生互动,48.98%的学生认为现有资源不能满足课内外学习需要,49.39%的学生认为教学中得不到及时的评价与反馈,46.94%的学生认为学习平台还不够关注自己的思想状态和认知变化,不能提供及时的帮助和解惑,49.8%的学生认为师生不能实现课堂内外全过程的互动、答疑、评论和点赞等,36.94%的学生认为不能有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开展自主探究和小组协作学习等。可以看出,运用多媒体平台开展教学是大势所趋,高职院校在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中取得了进展,较多学校建立了学习平台,很多学生认为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平台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同时在多媒体平台使用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如优质资源提供不充分、过程评价和反馈不及时、平台的交互功能运用不足,学生个性化培养、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不能有效实现等。

3.学习效果递进提升情况调研

(1)在对学校在线学习平台建设及提供学习资源的调研中,已建学习平台占比为76.69%,没有学习平台占比为15.03%。在建有学习平台的学校中,34.93%的学生认为学习平台资源很丰富,对理解课程内容有很大帮助,会经常查看;41.76%的学生表示需要时才会去查看。可以看出,推动思政课数字化建设已受到多数学校的重视,在已建平台学校中34.93%学生经常去平台查看学习资源,但仍有较大一部分学生认为平台提供的资料不吸引他们,利用率不高。同时,还有少部分学校对学习平台不够重视,还未建立。

(2)在对学校思政课教学需要哪些方面进行改进的调研中,73.06%的学生提出需要了解学生感兴趣的理论热点、难点问题和典型案例,开展针对性的教学;62.45%的学生提出应提供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拓展课堂学习内容;63.27%的学生提出应加强师生间的教学互动,以调动学生兴趣;59.18%的学生提出应将教学内容与所学专业进行有效结合;60%的学生提出应提供更多社会实践的机会。可以看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时代性是学生最关切的,学生希望提供在线优质教学资源,拓展课堂学习内容,加强教学互动,注重理论与实践、所学专业相结合。

4.教师访谈情况调研

(1)对学情摸排情况。在对25所高职院校马院院长及思政课教师的访谈中,77.42%的受访者表示学校开展思政课教学前会对学情进行初步摸排,掌握学生基本情況。可见,大部分学校能够做到对学情进行摸排,这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掌握学情,进行因材施教,但同时在学情数据采集方面缺乏有效工具,还达不到精准识别。

(2)对混合式教学组织情况。90.32%的受访者表示学校在资源建设方面予以经费支持,67.74%的学校已经或正在创设混合式学习环境,并建有思政课资源库或课程平台。48.39%的受访者表示已经利用数字平台组织教学活动,但成效还需提升。22.58%的受访者表示有平台但利用率低。51.61%的受访者表示使用数字工具收集学生反馈效果不佳。80.6%的受访者表示无法使用数字技术呈现学生学习差异。可见,学校在混合式教学改革方面都非常重视,但在组织教学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3)对课程考核评价情况。48.39%的受访者表示运用数字工具采集学业评价数据,38.71%的受访者表示部分平台可以做到,6.45%的受访者表示有平台但未使用,6.45%的受访者表示不具备条件。 22.58%的受访者表示选用合适的数据分析模型开展学业数据分析,51.61%的受访者表示此项工作不够理想,25.81%的受访者表示未开展此项工作。可见,部分学校在运用数字工具采集学业评价数据,实现教学全过程监测,多主体、多维度、多手段评价方面缺乏有效措施。

(4)对教学效果评价情况。29.03%的受访者认为思政课教学平台能满足教学需求,51.61%的受访者认为只能部分满足教学需求,12.9%的受访者表示不能满足教学需求,6.45%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平台。对于思政课教学效果,9.68%的受访者表示满意,认为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理想;58.06%的受访者表示比较满意,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化需求还做不到;29.03%的受访者表示效果一般,主要是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没有找到更有效的办法;3.23%的受访者表示不满意,认为调动不起学生学习兴趣。可见,教师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还不高,90%以上的受访者提出提升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的措施,例如关注个体差异和个性化需求、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等。

(5)对教学改革建议情况。87.1%的受访者提出借助数字化平台创设师生间交互性学习情境,83.87%的受访者提出开展学情调研,以便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64.52%的受访者提出创设混合式教学环境,以提高学生参与度,61.29%的受访者提出借助数字化手段发现学生学习差异,开展针对性指导,51.61%的受访者提出借助数字化平台对学生实施全过程评价,41.94%的受访者提出提高教师的信息化能力和数字化素养。

通過以上调研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在推动思政课数字化教学改革方面受到学校党委的重视,也初步建立起数字化教学平台,但在精准开展学情调研、借助数字化平台创设师生间交互性学习情境、借助数据工具开展个性化指导、实施全过程科学化评价等方面还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同时在提升教师数字化素养和信息化能力方面也需要加强。

1.革新教学理念,积极迎接教育数字化的全面转型

数字化是引领未来教育改革的新浪潮,它将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创造出数字教育的新形态。未来的数字变革与教育变革,将推动教育教学多样化、多元化,推动教学评价科学化和个性化,将借助海量的数据形成学习者画像和教育知识的图谱,以更好地因材施教,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数字技术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阶梯,发展数字教育,能够进行学情智能诊断、丰富智能教室、自适应学习、智慧课堂评价等场景应用,推动线上线下融合互动,增强教学过程的启发性、体验性、创造性和互动性,撬动传统课堂教学发生更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变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4],为实现更高质量的教育提供强大动能。

2.创新教学模式,强化数据赋能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

数字教育在个性化地学、差异化地教、科学化地评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有利于重塑人类教育新形态,能够通过数字技术描绘出学生成长的轨迹,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育培养方案。这就要求思政课创新教学模式,强化数据赋能提升教学实效,如基于知识图谱的在线课程在课程建设阶段要实现思政课知识结构可视化、课程资源科学组织、知识点精准建设,并且在课程实施和运行阶段通过智能学习助手、精准考核评估、教学资源智能推送、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课程数据高质量采集、课程报告多维度分析等方面,实现课程教学的精准、高效,最后通过大数据收集来实现思政课评价的科学化、多维化和个性化。

3.加强师资培养,全面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

应对教育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赋能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关键在教师。教育部发布的《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有利于教师提升运用数字技术优化、变革和创新教学活动的意识与能力。高校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加强师资培养。第一,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培训,帮助教师革新教育理念,提升数字素养和教学能力,从学生学习方式、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及教师教学方式等方面着手,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第二,加大教育投入,借助信息技术重塑教育教学新形态,为教师科学化、个性化开展教学和评价提供数字化平台,积极建设和运用优质教学资源。第三,加强对数字教育环境下思政课教学体系与评价体系的研究,帮助思政课教师提高数字素养及教学能力,增强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针对性[5]。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Z]. 2019.

[3]怀进鹏.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N].中国教师报,2023-02-15(01).

[4]陈子季.深入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依法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16):5-12.

[5]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的通知[Z].2020.

Survey and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ing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igital Education

Sun Hongmei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lege, Beijing 100015, China)

Abstract: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for the first time included "promoting the digitization of education" in the report of the Party Congress, promoting the digitalization proces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becoming a new mission for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entered a new track. The article takes teachers and students from 25 vocational colleges across the country as research objects.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s and interviews, it investigates the effectivenes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in promoting digital empower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form. Based on this, it proposes innovative teaching concepts, actively embracing the comprehensive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 digitization, innovating teaching models, strengthening data empowermen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strengthening teacher training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of teachers’ digital teaching ability and other teaching reform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digitalization of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teachingphilosophy;teachingmode;teacher training

猜你喜欢

教育数字化师资培养调查研究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郭绍青:教育数字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高级发展阶段
建设教育强国 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研究
企业管理视角下村级财务人员素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