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路径探究

2024-02-02赵慧敏

成才之路 2024年2期
关键词:功利化着力点选择

赵慧敏

摘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不仅可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多样、更加务实的实践教育活动,还可以更好地培养和锻炼乡村振兴领域的优秀人才,实现乡村振兴与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共赢。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存在的大学生劳动认识片面化、劳动价值取向功利化、劳动意识薄弱等问题,高校要把乡村振兴战略和劳动教育融入思政教育中,同时以政策宣讲培育大学生的劳动自觉性,并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此将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与国家发展需求相结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乡村振兴;劳动精神;着力点;选择;片面化;功利化;薄弱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02-0125-04

劳动精神是指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一种精神,包括劳动意志、劳动观念、劳动情感等精神品质和价值理念[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赋予劳动精神以新的品质要素和时代内涵,为高校有重点地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培养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现实着力点[2]。乡村振兴战略是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在乡村振兴战略中,高校承担着“精神扶贫”的任务,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是高校劳动教育的创新之举,可帮助大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理念,使其理解劳动与创造美好生活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的态度,并在实际行动中践行勤劳节俭、不懈奋斗、富有创新意识、乐于奉献的劳动精神,勇担时代使命,以此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提供推动力,为实现乡村的全面发展注入新活力[3]。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在分析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的意义、阐述其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现状以及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提出切实可行且具有时代特性的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路径,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提供智力支持。

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精神,不断强化其劳动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使他们以客观、公正、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一切劳动,并尊重每一位普通劳动者,可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事业观,克服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真正认识到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美好的理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4]。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生德行的养成、奋斗精神的培养也始于劳动教育,在具体实践中,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并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让学生理解辛勤劳动对自我发展的重要性,并以辛勤劳动为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劳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推动人类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本质力量。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劳动精神是指体现人类本质特征和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具有普遍性而永恒的精神价值。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是高校完善立德树人教育体系的需要,是全面持续推动乡村振兴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要选择,同时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经之路。

1.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是高校完善立德树人教育体系的着力点

构建立德树人教育体系是新时代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培育大学生的劳动精神是高校完善立德树人教育体系的重要着力点。大学生正处于生命中的关键发展阶段,拥有极强的可塑性和极大的潜力,因此,高校要在这个阶段用心引导和培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今时代,基于科技进步以及新技术、新产品的出现,一些传统的体力劳动被取而代之,社会上出现轻视体力劳动的不正确的思想和观念。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高校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教育,还要注重学生的劳动精神等综合素质培养,使其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但部分高校对劳动教育存在缺位和忽视、弱化和淡化等情况,这不但局限了大学生对劳动价值的正确认知,也加剧了大学生对劳动及其价值的认识异化。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更多机会,为高校劳动精神培育提供了有效载体。高校可根据《意见》的指导原则,秉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实践观和人才观,积极推动并创建“三下乡”“三支一扶”等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项目,让大学生有机会参与乡村的生产劳动、智力支持、志愿服务以及各种技能培训的实践活动[5]。这一系列实践活动不仅可使大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紧密结合,体现思想与行为的一致性、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还有利于完善高校的立德树人教育体系,为乡村振兴和国家发展贡献人才力量。

2.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是全面持续推动乡村振兴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要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在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农村承担了最具挑战性和重要性的任务,将农村建设成宜居宜业的现代化美丽家园,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环节。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中国梦的实现不仅需要国家的意志,更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青年大学生作为我国高素质人才的主力军,是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組织、生态振兴的重要活力和后备力量,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有助于塑造符合国家需要、时代需要的青年人才,有助于全面持续推动乡村振兴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6]。不同时代孕育出不同类型的人才,而这些人才的培养与其所处的时代环境应密切相关,使其思想、行为符合时代的需求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乡村振兴需要一批具备坚定理想信念、卓越劳动技能并乐于付出的青年大学生,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阵地,不仅要履行培养人才的职责,更应积极肩负起向社会输送优秀人才的历史使命,基于乡村振兴背景培育大学生的劳动精神,增强大学生对乡村的认同感,培养大学生为乡村服务的责任感[7]。在这样的认知下,大学生会自发地关注新时代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方针,思考乡村振兴所需的创新动力和策略,意识到乡村振兴战略对推动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和规模化的重要性,从而更加坚定地立志为乡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另外,通过参与劳动活动,大学生还会以辩证的方式思考如何运用自己的资源和创新思维来改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乡村振兴,成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和创新创业人才。

3.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经之路

人只有在所有方面都实现了和谐、充分的发展时,才能够真正获得支配自然和积极参与社会的自由。为促进青年大学生全面发展,高校必须在教育全过程对大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五方面的培育,其中在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方面,可将社会实践活动,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三下乡”“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纳入其中[8]。以服务性劳动为途径的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可使大学生在情感上得到充实,在精神层面获得满足,深刻地认识到劳动的社会价值及其重要性。这样的体验可进一步激发大学生未来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愿望,深化其对国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认同,拓展其认知视野,使大学生形成更坚强的意志、更坚韧的品格,并将这些体验、意志、品格用于服务社会和他人方面,进一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文化交流多元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要与时俱进,但目前社会、家庭和学校对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存在缺失,导致大学生存在劳动认知片面化、劳动价值取向功利化以及劳动意识淡薄等问题。

1.大学生对劳动认识片面化

目前,部分大学生对劳动的认知存在片面化,即对劳动价值、意义、内涵的认识存在局限性,未全面把握劳动的本质。有的大学生则将劳动视为一种单纯挣钱的手段,将其奋斗目标局限于享受生活。有的大学生认为,虽然体力劳动更加辛苦,但脑力劳动的价值高于体力劳动,所以体力劳动获得的报酬和社会受尊重度相对要低。很明显,上述对劳动的认知都过于肤浅,对劳动本质的理解也相对片面,与劳动本身价值的回归和人们对劳动尊重、热爱的初衷背道而驰。

2.大学生对劳动价值取向功利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复杂化,导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离,并引发不同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和社会地位的不平等。部分大学生很容易受到直接的、可量化的经济利益影响,简单地将劳动视为提高个人物质生活水平的手段,过于强调劳动的功利性质,而忽视劳动本身的内在价值,不愿意到基层最需要人才的艰苦岗位上工作,导致乡村基层人才缺失,振兴乏力。

3.大学生的劳动意识薄弱化

劳动意识在个体劳动精神的构建、劳动能力的持续提升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其由劳动认知、劳动意识、劳动动机和劳动情感等因素共同作用、塑造。近年来,受不良思想,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影响,部分大学生的劳动意识薄弱,幻想以短平快的方式获得高收入。另外,部分家庭和学校过于注重成绩,不重视学生劳动素养的培养,导致部分大学生存在劳动意识薄弱、劳动能力不强等问题,或不愿意从事劳动、不具备劳动技能、对劳动成果缺乏珍惜之心,遇到困难时退缩心理严重,这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拼搏创新奋斗的劳动精神养成。

1.把乡村振兴战略和劳动教育融入大思政课教育中

“大思政课”是一种先进的育人理念和教学方法,其独特之处在于从历史、现实、未来和实践等多个维度出发,注重把握“大背景”,构建“大格局”,打造“大课堂”,引导大学生紧密关联现实,积极融入社会,融入国家整体发展中。乡村振兴背景下,“留住人才”是一项重要工作,为此,高校应全面落实劳动教育课程,明确其教学目标,并运用主题式、表演式、辩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实现劳动教育与思政理论课程的有效融合。其中,主题式教学可以涵盖各种主题教学活动,如生活性劳动、专业技能培训、公益服务以及劳模精神学习等。表演式教学活动可让大学生扮演不同职业的劳动者,如导游、销售员、工人、农民等。辩论式教学可鼓励大学生讨论各种有关劳动的议题,如有关“人工智能的利与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比较”“乡村振兴是否需要体力劳动参与”的议题等。这些教学活动可帮助大学生理解不同时代的劳动形式,感受到劳动者的伟大,认识到乡村振兴对不同类型人才的强烈需求等。在教学中,教师可借助以上教学活动,牢牢抓住乡村振兴视域下的劳动教育核心,培养大学生的劳动情感和对乡土的热爱之情,凝聚起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力量。同时,高校要鼓励思政课教师深入探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要求,确保其能全面深刻地讲解这些内容,并深挖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榜样模范,邀请榜样现身说法,使大学生对乡村振兴和劳动产生情感共鸣,树立“劳动最光荣”的理念[9]。另外,教师要依托实践课程,积极策划、组织服务性的劳动技能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开阔视野,学习本领,唤起大学生内心深处的劳动情感,使其体验和理解劳动的辛苦与美好,感受到劳动的创造性、吸引力,从而激发出更强烈的参与劳动的兴趣和意愿。

2.加强政策宣讲,引导大学生形成自觉的劳动精神

深刻理解乡村振兴的政策、方向,对于激励大学生将个人职业抱负与国家发展战略相结合至关重要。乡村振兴需要一批具有奋斗、创新、奉献、勤俭等劳动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此,高校可邀请制定、了解乡村政策的相关专家,为大学生详细解释当前的乡村发展政策、方向,以及乡村就业和创业政策,鼓励大学生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找到个人的职业生涯方向。同时,还可邀请在乡村扎根的大学毕业生回到校园,让其分享自身的成长故事和劳动经验,以此引导在校大学生全面了解乡村发展的现状,增强他们愿意承担乡村振兴任务的自觉性,使大学生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积极力量。

3.开展多样化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培育大学生的劳动精神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堂上掌握的知识最终要在社会实践中加以验证和应用。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是相辅相成的,社会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乡村振兴视域下所需的劳动教育资源,高校则通过课堂教学向社会输送大量高质量人才。如果劳动教育与社会脱节,就会产生“有劳动而无教育”或“有教育而无实际劳动”的问题。可见,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与合作。而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将课本知识应用于真实生活并進一步提升综合能力的过程。为积极响应、支持乡村振兴战略,高校应抓住时机,深化与乡村的联系,以校内定位和人才培养需求为基础,确保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有明确去向,如鼓励大学生在假期积极参与“三下乡“”乡村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前往国家急需人才的地方,深入基层,与乡土紧密融合[10]。通过这样的乡村实践活动,大学生可全面了解乡村发展状况,形成勤俭节约以及艰苦奋斗等品格,并提高创新性劳动能力,增强就业和创业能力,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另外,校企合作也是重要的实践活动。高校可与企业合作制订人才培养计划,让大学生在企业亲身体验工作过程,提前了解科技的不断更新、产业的快速变革以及劳动的不断演进,从而形成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为未来的就业、创业做好准备。在校企合作中,高校要积极探索,将企业的先进技术及先进员工的工作经验引入学校教育中,打造一支双师型队伍,即企业员工与劳动教育教师共同授课,帮助大学生掌握多种生产技能,制订自己的职业规划,在将来为乡村振兴提供服务打下坚实基础。在乡土锻炼中,大学生还能获得快乐,增强身体素质,完善人格,锤炼意志。这种经历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意识,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个性、坚韧的意志,成为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

总之,劳动铸就美好未来,劳动精神点亮精彩人生。乡村振兴战略为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提供了丰富而有意义的机遇。在此背景下,高校应将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办学的初衷和使命,积极优化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工作,确保大学生不仅是劳动精神的实践者,还能获得精神上的成长,为乡村振兴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郑娓娜.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价值意蕴及其实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9):94-96.

[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2020-03-26)[2023-02-10].https://www.gov.cn/zhe ngce/2020-03/26/content_5495977.htm.

[3]唐万辉,曾豪.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五位一体”劳动教育模式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34(07):270-272+279.

[4]肖将,李洪,杨文娟.高校视域下劳动精神培育的困境和对策探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01):48-50.

[5]孟鹏涛,王雅懿.新时代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的价值意蕴及其实践路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5(06):109-113.

[6]韩娟.“大思政”育人视域下高校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策略探讨[J].就业与保障,2022,(06):52-54.

[7]曹国妮.高校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探讨[J].吉林教育,2022,(08): 77-79.

[8]宋广军.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劳动精神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及培育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37(03):156-160.

[9]国宏.实践育人视角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路径研究[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02): 119-121.

[10]马其南,衣永红.新时代劳动精神的理论传承、深刻内涵及时代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20,(11):128-133.

Exploration of the Path of Cultivating the Labor Spirit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Zhao Huimin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aoning Province, Shenyang 110847, China)

Abstract: Cultivating the spirit of labor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contex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can not only provide them with more diverse and practical practical educational activities, but also better cultivate and exercise outstanding talents in the fiel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chieving a win-win development between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the cultivation of labor spirit among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the problems of one-sided labor awareness, utilitarian labor value orientation, and weak labor consciousness in the cultivation of labor spirit among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universities should integrat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nd labor education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policies should be promoted to cultivate the labor conscious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rich and colorful social practice activities should be carried out to align the cultivation of labor spirit among college students with the need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injecting new vitality into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 ruralrevitalization;labor spirit; focuspoints; select; onesidedness;utilitarianization;weak

猜你喜欢

功利化着力点选择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解决大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的创新机制研究
把治污的着力点放到基层去
对“无功利化阅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