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路径探索

2024-02-02陈志鹏

成才之路 2024年2期
关键词:思政理论课实践能力实践教学

陈志鹏

摘要:高校思政理论课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课程。传统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高校思政课教师有必要探索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路径。教师可以从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加强实践环节设计、提供个性化实践选择、强化实践教学评价等路径入手,有效开展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提升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政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路径;教学效果;思政理论素养;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02-0041-04

高校思政理论课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课程。然而,传统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得思政理论课的实效性受到制约。因此,探索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路径,对提升思政理论课的实效,对提高学生的思政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均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指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通过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思政理论素养及实践能力的提升。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旨在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得良好的参与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定义

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指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养[1]。

2.理论基础

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教育教学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实践是理论的来源和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教育教学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强调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2]。

高校思政理论课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之一。而实践教学作为思政理论课的一种教学手段,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实践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开展实践教学,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的技能。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亲身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了解社会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在企业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了解企业运作机制,锻炼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参与实践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思政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3]。

其次,实践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使学生既能接触到实际问题,又能不断思考、实践,根据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更能与同伴合作,共同实践,从而使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得到锻炼和提升,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最后,实践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思想成长。通过参加实践教学,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强对社会的认知和理解。在实践教学中,学生能够不断反思和思考,形成独立、批判、创新的思维方式,促进自身的思想成长[4]。

1.教学内容单一化

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教学内容单一化的问题。尽管思政理论课有着广泛的覆盖面,但部分教师所讲授的教学内容缺乏多样性,难以使学生对思政理论进行多角度的理解和体验,以致对思政理论认知不全、理解不足。另外,部分教师在思政理论讲解中缺乏对实际案例的引入和分析,无法使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难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实际案例分析内容的缺失,会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得不到提升[5]。

2.教学方法单一化

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还存在教学方法单一化的问题。部分教师开展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时,仍然采用传统的照本宣科、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使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理论知识。教学方法的单一化还会导致学生缺乏思考和探索的空间,失去实践操作的机会,无法在实践中开阔视野、锻炼能力、提升素养,难以真正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教学方法的单一化还体现在课堂上缺乏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教师往往是教学主体,学生是被动接受者,这会使学生变得被动和消极,失去学习热情。

3.学生参与度不高

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但目前存在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这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首先,部分学生对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兴趣不大,认为其内容与形式枯燥乏味,缺乏实际意义,不愿意参与。同时,部分学生只是为完成课程要求而被动参与实践教学,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部分学生对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学生只重视教师的理论知识讲解,重视背诵,以应对考试,却忽视实践教学对理论知识的深化和巩固作用。他们认为实践教学只是辅助性的教学形式,没有必要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最后,部分学生对实践教学的信心不足,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完成实践任务,因而态度消极,这主要是由于其缺乏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和任务不熟悉,存在畏难心理。

4.实践环节薄弱

在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实践环节薄弱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首先,部分高校安排的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时间较少,使学生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同时,有些高校因为缺乏实践教学的经验和资源,难以有效开展实践教学或开展效果不佳。其次,实践教学的形式单一。有些教师开展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时,通常只是采用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方式,缺乏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形式。这不仅容易使学生感到单调乏味,还容易造成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无法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最后,实践教学的效果难以保证。由于实践教学的时间较短,教师难以给予每个学生有效的指导,学生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深入了解和掌握实践内容。此外,有些实践教学内容缺乏具体的评价标准,导致学生难以对实践效果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6]。

1.丰富教学内容

高校思政理论课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课程,该课程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如下措施丰富教学内容,做到教学内容多元化。第一,可以通过引入不同领域的案例和实践经验来丰富教学内容。例如,可以引入社会热点事件、历史事件、科技创新案例等,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了解不同领域的思想道德问题,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思辨能力等。第二,可以通过引入不同学科的知识来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师可以将思政理论课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融合,如与文学、哲学、社会学等学科进行联系,让学生在学习思政理论的同时了解其他学科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第三,可以通过引入不同文化背景的思想理论来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比如,教师可以引入西方哲学、东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不同文化背景的思想理论,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理念,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第四,可以通过引入实践教学活动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社会实践基地、开展社会调研、参与公益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对思政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7]。

2.创新教学方法

为更好地开展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师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来创新教学方法。第一,可以开展案例教学。教师将真实案例引入课堂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思政理论的实际应用。选择案例时,教师应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深入理解思政理论的内涵和实践意义。第二,可以推行小组讨论。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探索。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问题或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们可以互相启发、共同探讨,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第三,可以进行实地考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社会实践基地、企事业单位等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和观察,更直观地感受思政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和作用。第四,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教师可以运用PPT、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工具开展教学,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思政理论课堂更加生动有趣。第五,可以组织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活动,设置相应的场景,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身临其境地体验思政理论所涉及的情境和问题,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六,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区调研等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将思政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从而切实提升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3.提高学生参与度

在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至关重要,教师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第一,创设互动性的学习环境。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微信群、QQ群等与学生进行课外互动,引导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和讨论。第二,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例如,可以为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提供深入拓展的学习材料和课外阅读推荐,可以为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提供额外的辅导。

4.加强实践环节设计

对于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来说,教学环节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对教学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教师要重视教学环节的设计,可以采取如下策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设计。第一,强化实践环节设计。在课程设置中,要充分考虑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强化实践环节设计,将实践教学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实践任务时,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实际需求,确保任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第二,设计多元化的实践形式。实践教学不应局限于实地调研和实验,还应包括社会实践、实习实训、项目研究等多种形式。设计多元化的实践形式,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增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第三,强化实践指导。在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实践的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定期提供实践指导材料、指导学生的实践方案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践任务的目标和要求,提高实践效果。第四,重视实践评价。实践教学的评价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评价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全面考查,教师可以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如实践报告、实践成果展示、实践经验总结等。还要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帮助其发现不足并改进。第五,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实践教学应该是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教师在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中融入其他学科的知识,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教师可以与其他专业的教师合作,共同设计和指导实践任务,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第六,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在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不断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如问题导向实践教学模式等。通过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8]。

5.提供个性化实践选择

第一,提供多元化实践选择。为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教师应提供多样化的实践选择。例如,可以开设不同主题的实践课程,如社会实践课程、科研实践课程、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相应实践项目。第二,强化实践导向。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团队合作、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锻炼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第三,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在思政理论教学中,教师要将其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践中。第四,建立实践基地。建立实践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保障。高校可以与相关企业、社区、文化機构等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实践机会。

6.強化实践教学评价

实践教学评价是对实践教学活动进行系统性评估和诊断,以改进实践教学过程,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教师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实践教学评价。第一,确定评价指标。实践教学评价指标应该根据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设计。评价指标应该包括实践教学内容的合理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实践场所的安全性、实践成果的创新性、实践指导教师的专业性等。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全面了解实践教学的水平和质量。第二,注重过程评价。实践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实践成果,更要注重实践过程。过程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态度、参与度、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及时纠正和指导。第三,建立评价反馈机制。实践教学评价应该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以便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和教师。通过反馈,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进而发扬或改正,教师则可以了解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加以解决,不断优化教学过程。第四,强化评价监督。实践教学评价应该建立有效的评价监督机制,确保评价工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评价监督机制应包括评价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评价流程的规范性、评价结果的透明度等。强化评价监督,有利于获取学生对实践教学的信任和支持。

综上所述,高校思政理论课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之一,而实践教学作为思政理论课的一种教学手段,具有重要的价值,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思想成长。当前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教学内容单一化、教学方法单一化、学生参与度不高、实践环节薄弱等问题。为有效提升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教师应该从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加强实践环节设计、提供个性化实践选择、强化实践教学评价等路径入手开展教学,同时还要不断探索实践教学的实效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王虎丹,易荣伟.关于提升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06):55-57.

[2]王周刚,温贻芳.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价值纬度和路径创新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3(03):1-4.

[3]方学军.高校思政理论课深度学习实践路径探析———以混合式教学模式为例[J].吉林教育,2022(32):85-87.

[4]钟金贵.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路径探索与实践———“贵州省‘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专题研讨会”会议综述[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2,24(03):42-45.

[5]秦睿,刘小燕.边疆地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劳动育人路径探索———以文山学院为例[J].文山学院学报,2022,35(01):84-89.

[6]陈俊.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协同发展的路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18):31-33.

[7]孔令先,李丹,刘秀英.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效路径研究[J].大学,2022(09):113-116.

[8]赵晓妮,杨娇娇,赵晋鹤.高校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多重逻辑[J].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21,38(01):42-47.

Explora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Path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Chen Zhipeng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 Jiangsu Province, Yancheng 224006, China)

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course to cultivat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ies,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socialist core value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often fails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and initiative in learning. It is necessary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ers in universities to explore effective paths for practical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Teachers can effectively carry out practical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practical teaching, and further enhanc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literacy and practical ability by enriching teaching content, innovating teaching methods, improving student participation, strengthening practical link design, providing personalized practical choices, and strengthening practical teaching evaluation.

Key words: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practical teaching; path;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theorycompetence;practicalability

猜你喜欢

思政理论课实践能力实践教学
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创新研究
微媒体与高校思政理论课创新探析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