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认同视角下乡土情怀融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育人路径研究

2024-02-02李芳芳

成才之路 2024年2期
关键词:幼儿文学文化认同学前教育专业

李芳芳

摘要:“文化认同”作为“乡土情懷”培育的主位因素,起着支配人类行为的思维准则与价值取向的作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存在“乡土教育信念不足,缺乏乡土文化自信”与“寻根意识亟须唤醒,乡土文脉亟须传承”的问题,教师应以“幼儿文学”课程为载体,从儿歌、幼儿诗、童话、绘本等各种体裁入手,唤醒其乡土记忆,追忆其乡土情怀,培育和增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乡土情怀。教师可以以课程为载体,以思政为魂,在“幼儿文学”课程教学中从“目标重塑,融会贯通”“潜移默化,实践育人”“资源组建,群体认同”三方面着手,培育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乡土情怀,增强其乡土文化认同感。

关键词:文化认同;乡土情怀;“幼儿文学”课程;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育人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02-0021-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青年专项课题“文化认同视角下乡土情怀融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育人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2GZQN029)的研究成果

“幼儿文学”作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培养幼儿教师文化底蕴和价值观念的重要课程,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所倡导的精神为学前教育专业育人思路提供了方向。以幼儿文学课程为例,其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实现价值引领,达到“价值育人”的目标。目前,一些乡村幼儿园难以招到专业且优秀的教师。“乡土情怀”作为乡村教师坚守和奉献的情感基础,是专科类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需要关注的重要议题,也是思政元素的具体体现。发挥幼儿文学课程的天然育人功能,将其教学与课程思政教育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在提升幼儿文学素养的同时增强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

“文化认同”是人类对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这种共识与认可是人类对自然认知的升华,并能形成支配人类行为的思维准则与价值取向[1]。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家乡所在地不同,而且各地又有不同的文化体系,因此学生的文化认同也表现为对家乡文化的归属意识。

“乡土”在《古代汉语大辞典》里的解释是故乡、家乡,主要指乡村地区。“情怀”在《现代汉语用法词典》里指对某地、某人、某物和某事的一种情感[2]。乡土情怀是一种源自内心的对乡土的热爱之情,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教师在幼儿文学课程中培育和增强学生的乡土情怀,能够使其变成一种动力,催促学生深入基层、扎根乡土、返乡就业。

同是人类,为什么人们对事物会有不同的伦理观和价值观,甚至还有文化观之间的冲突?在这种现象背后,似乎有一种巨大的力量在支配着乡土文化中人们的行为,而这种力量就是文化认同。文化认同对个人文化行为有重要的影响,也对乡土文化的存在与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乡土情怀作为唤醒深藏于人内心深处的乡土记忆按钮,是回溯乡土文化生命信息的重要桥梁。乡土情怀的培育离不开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同与归属感,乡土文化的认同在特定条件下能决定乡土文化的命运。

乡土情怀源自人的内心深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将乡土情怀融入幼儿文学课程,无论是对乡土文化的弘扬传播、高校课程思政任务的落实,还是对幼儿文学课程育人质量的提质增效,均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1.赓续乡土文化传承的时代要求,丰富幼儿文学课程资源

从历史脉络来看,目前我们所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也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当前,个别大学生对自身原有的文化价值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惑[3]。新时代的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肩负着培养学前教育阶段幼儿的重要任务,高校对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进行乡土情怀培育有利于赓续乡土文化传承。汇集古今中外众多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幼儿文学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它们自带人文价值和思想价值引领作用,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将乡土情怀融入幼儿文学课程,需要挖掘其显性的乡土文化育人路径,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开发和利用具有乡土文化的幼儿文学资源,并将其有机融入教学过程中。

2.唤起学生对乡村教育的敬畏,使其萌发返璞归真的意愿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乡土情怀形成文化认同的核心,是增强其乡土文化认同意识、乡土文化自觉及乡土文化自信。教师在幼儿文学课程中以文化认同视角为切入点,从儿歌、幼儿诗、童话、绘本等幼儿文学体裁入手,可以使学生在感悟、搜集、创作并传播乡土情怀作品的过程中激起热爱自然、回归乡土、返璞归真的意愿,唤起对乡村教育的敬畏,从而培育和增强学生的乡土情怀。这种情感和意念能够化作无形的动力使学生深入基层、扎根乡土、返乡就业。

1.乡土教育信念不足,缺乏乡土文化自信

乡土情怀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尤其是高职高专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情怀。教师在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学习具有乡土气息的文学作品时,很多学生会显露出欣喜与感叹的神色,但仍有很多学生在大学第一年起便着手做专升本、考取多个教师资格证的准备,甚至在定向师范生群体中亦有此种现象。通过对这些学生的访谈可以发现,这些学生这样做的背后实则反映出其对未来回到乡村工作的排斥心理。这种“潜意识的排斥行为”映射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乡土文化缺乏自信。可见,“乡土教育信念不足,缺乏乡土文化自信”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典型表现之一。

2.寻根意识亟须唤醒,乡土文脉亟须传承

“根”,深埋于人类内心,牵动着人类的行为与选择。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有自己的根,这种根可以从内心深处唤醒其对故土历史的记忆、风景名胜及物产资源的怀念、风土人情的骄傲之感。“寻根意识淡薄”是当前多元化文化格局带给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乡土文化认同的挑战之一。而“儿歌”“童话”“绘本”等均是幼儿文学课程中能够唤起学生“寻根意识”的有效载体。相关调查显示,不少学生对家乡的乡土文化特色并未有充分的了解。家乡的民俗文化、名胜古迹、美食佳肴、名人轶事等均是人类自出生起就刻在生命里的记忆,可称为乡土文脉,而乡土文脉是需要传承的,尤其是对于来自乡土终将会回归乡土的教育者而言。支月英、张桂梅等“最美乡村教师”的文化传承精神及坚守乡村教育的乡土情怀是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亟须获取的精神源泉[4]。

有人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5]。随着社会的变迁,“土气”似乎成了贬义词,“乡”也似乎成为大学生毕业后不愿意选择的工作去处。基于此,教师可以尝试从文化认同理论中的“文化认同循环作用过程”入手,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方案、乡村学前教育所需人才及乡土情怀的基本内涵,利用幼儿文学课程帮助学生形成“仁爱之心”“使命感”“奉献精神”“文化传承”与“包容之怀”等特质。而这五种特质便是能够扎根、坚守乡村教育的教育者必备的五项要素。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幼儿文学课程开展如下教学。师生共同搜集学生家乡的民间儿歌,以欣赏、诵读与创编等形式体会乡土文化的趣味性,让学生对家乡的乡土文化进行传承;师生共同搜集和欣赏乡土情感类幼儿诗,感受诗人笔下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了解诗人的生平与创作过程,使学生萌发对乡土文化的热爱之情,形成“奉献精神”“仁爱之心”“文化传承”等特质,并使其植入心灵、深入骨髓。

厘清乡土情怀“为何融入”和“融入什么”到幼儿文学这门课程中的问题,就可以探寻如何去做的问题了。乡土情怀在幼儿文学课程中的有机融入,涉及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则、方法与路径等,教师可以依循“各模块理论讲解与实践创造相结合”“线上线下相互补充”“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相互协同”“课堂显性与环境隐性相互融通”的原则,重点通过“理论讲授与引导”“乡土文化熏陶”“乡土文化幼儿文学作品创作”“实践感悟”等路径,实现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乡土情怀的培养。

1.目标重塑,融会贯通

幼儿文学理论教学是乡土情怀融入学前教育专业育人路径的主战场。在文化认同视角下,教师可以在对幼儿文学课程整体设计、对课程知识点所蕴含的乡土情怀元素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个人修养”“职业素养”“理想信念”三个层面拟定乡土情怀融入幼儿文学课程教学的目标,以课程建设目标为起点,在课程章节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时刻以重塑目标为方向,引导学生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加深对乡土文化的了解,逐渐生成乡土情怀。以儿歌为例,其涉及乡土情怀的要素为文化传承,所以乡土情怀培养目标应是通过师生共同搜集、欣赏、诵读与创编民间儿歌来体会乡土文化的趣味性。以幼儿诗为例,其涉及乡土情怀的要素为奉献精神、仁爱之心、文化传承、吃苦耐劳,所以乡土情怀培养目标应是通过师生共同搜集、感受乡土情感类幼儿诗中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过程,萌发对乡土文化的热爱之情。以幼儿图画故事(绘本)为例,其涉及乡土情怀的要素为文化传承、使命担当、服务意识,所以乡土情怀培养目标应是通过师生共同搜集、欣赏和创作富含乡土文化气息的绘本来感受乡土文化的趣味性,增强服务家乡的使命担当和服务意识。以文化认同为视角,对幼儿文学课程进行目标重塑,融会贯通乡土情怀培养,能够起到整体引领的作用。

2.潜移默化,实践育人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认同涉及人类文化活动的方方面面,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文化过程[6]。从心理结构来看,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根据形成与运行过程,大学生文化认同的机制可以分为外在机制与内在机制[7]。作为文化认同外在机制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对文化认同的形成、发展和内化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是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基本路径。教师从外在的文学体裁形式及教学手段入手,可以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形成正确的乡土认知、真挚的热爱乡土的情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文学课程汇集着古今中外众多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主要包括儿歌、幼儿诗、童话、幼儿散文等体裁。教师在幼儿文学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应以文化认同为视角,贯彻“全过程育人”理念,按照课程模块和项目实施过程,遵循教育教学和学生成长的规律,将育人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

课前,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能力。教师可以借助学习通平台发布学习任务,设计讨论话题,对课堂上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启发引导。以“儿歌”这一章节为例,教师可以提前在学习通上布置任务,让学生将搜集到的家乡的民间儿歌上传至学习通平台,然后发布讨论话题:你搜集到的儿歌有什么特色?这些儿歌体现出你家乡的什么风俗习惯?这些儿歌是否触动了你儿时的乡土记忆?

课中,主要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挑选学生上传到学习通平台的具有典型乡土气息的儿歌,教师需要从音韵、节奏、篇幅、形象及趣味性等方面分析和筛选儿歌。儿歌历经千百年来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一些形式比较固定、表现手法比较特殊的深受幼儿喜爱的艺术形式,如问答歌、连锁调、颠倒歌、谜语歌等[8]。第二个环节是让幼儿朗诵自己搜集到的儿歌,朗诵完之后,还要讲述一些自己家乡的有趣的风土人情。虽然乡土情怀是抽象的,但其生成和培养却是有迹可循的[9],学生在课堂上以家乡语言朗诵自己搜集到的儿歌,既能将自己家乡的乡土人情自豪地展现给同学,又能回想起养育自己的家乡,从而增强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第三个环节是“立足乡土文化,创编乡土儿歌”。儿歌篇幅短小、节奏鲜明、句式多样,教师引导学生创编乡土儿歌前,应先让学生选取一种自己家乡所特有的“物象”。以宜春市为例,“禾家菜”“虾公”“黄荆”等均为山间田野常见物象,教师便可以让学生以这些物象为着力点,并以自己搜集到的家乡乡土儿歌为参照,创编出属于自己家乡的乡土韵味气息的儿歌。以上三个环节的有效落实,能够极大增强学生对家乡乡土文化的认同感。

课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自己创作出来的儿歌上传到学习通平台,供教师和同学欣赏、品鉴。教师和其他学生则可以在平台留言,发表自己对儿歌作品的见解和感想,让乡土文化得以更好传播。

3.资源组建,群体认同

文化认同的最基本的载体是个人,无数个人对文化的认同,可以构成一个群体对该文化的认同。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堂上,要想增强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必然需要由“个人认同”上升到“群体认同”,反过来“群体认同”有助于个体更进一步感受到文化对人产生的重要影响,从而进一步增强个体对文化的认同感。

幼兒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了解并掌握幼儿文学的基本理论,提高学生对幼儿文学的鉴赏能力和改编、创编能力。为此,教师可以以儿歌、幼儿诗、童话、绘本、幼儿散文、幼儿戏剧等为载体,以乡土情怀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仿编、创编幼儿文学作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仿编、创编的过程中能够创作许多有意义的乡土幼儿文学作品,这些作品经过“精心挑选”“认真打磨”“地区重组”和“电子资料包收藏或装订打印”之后,能够成为一整套以地区为单位的乡土情怀幼儿文学作品集。作品集的创作,可以使个体化为群体,实现乡土文化认同效果双倍或更多倍的增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欣赏全年级学生共同参与创作的各种体裁的乡土情怀幼儿文学作品集时,其群体认同感必然会油然而生。

以“绘本”这一章节为例,学前教育定向师范生作为准幼儿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绘本开发与制作能力。在幼儿文学课程中,绘本在培育学生乡土情怀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江西省宜春市及其下属县市区有着多样的乡土特色,如宜丰牌楼神狮舞、高安上湖灯彩与高安采茶戏等,这些富有当地特色的“乡土文化”承载着学前教育定向师范生的“根”。“根”有着心理学和文学方面的色彩,它是深埋于人类内心的乡土记忆[10]。教师可以以“地区重组”组建学生合作小组,让各小组绘制具有自己家乡乡土文化气息的绘本,这一过程其实是学生对自己家乡乡土文化价值选择与趋同的过程,会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萌生出对家乡的热爱、责任感及自豪感。在学生的努力下,《橙子旅行记》(赣州)、《红色的印记》(吉安)、《瓦罐汤的记忆》(南昌)等自创主题绘本通过他们的双手变成了一本本精美的绘本。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绘制属于自己家乡的乡土文化绘本的过程中,会形成对乡土大自然的归属感,会加深对故乡特色与文化的情感,进一步增强乡土情怀。

参考文献:

[1]郑晓云.文化认同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3.

[2]候耀宗.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乡土情怀培育研究[D].桂林: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21.

[3]马丽萍.大学生文化认同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21:2.

[4]杨旭,曾丽,陈世芳[J].新时代定向师范生乡土情怀培育路径研究[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2(07):68.

[5]费孝通.乡土中国[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9:7.

[6]郑晓云.文化认同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48.

[7]马丽萍.大学生文化认同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21:74.

[8]王丹丹.幼儿文学:理论与应用[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33.

[9]龙瑶.乡村教师的乡土情怀及其生成路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19.

[10]罗碧琼,唐松林.乡村教师定向培养中的寻根教学[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1(03):108.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al Path of Integrating Rural Emotions into Preschool Education Curriculu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Identity

———Taking the Course of "Preschool Literature" as an Example

Li Fangfang

(College of Preschool Education, Yichun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College, Jiangxi Province, Yichun 336000, China)

Abstract: "Cultural identity", as a thematic factor in cultivating "local sentiment", plays a role in controlling the thinking principles and value orientations of human behavior. Students majoring in preschool education face the problems of "insufficient belief in local education, lack of confidence in local culture" and "urgent need to awaken root seeking consciousness, and inheritance of local culture". Teachers should use the "preschool literature" course as a carrier, starting from various genres such as nursery rhymes, children’s poetry, fairy tales, picture books, etc., to awaken their local memory, recall their local feelings, and cultivate and enhance the local feelings of preschool education students. Teachers can use the curriculum as the carrier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the soul, and in the teaching of the "preschool literature" course, start from three aspects:"goal reshaping, integration," "subtle influence, practical education," "resource formation, and group identification," to cultivate the local senti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students and enhance their sense of local cultural identity.

Key words: cultural identity; local sentiment; "preschool literature"course;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normal students; educationalpath

猜你喜欢

幼儿文学文化认同学前教育专业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铜仁市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科学素养现状的调查
强化幼儿文学“二次创作”能力培养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