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时代数字出版研究新热点与新趋势

2024-02-02秦艳华李一凡

教育传媒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数字融合

秦艳华 李一凡

【内容摘要】本文选取了2023年国内数字出版领域的主要文献,分析发现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数字出版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引发了与之相关论题的大量研究。归纳来看,研究热点包括理论探析、应用探索、转型升级、前沿聚焦、人才培养、安全治理、国际视野等方面;研究视角既包含理论层面的探析,也包含应用层面的反思;研究成果以描述与反思居多,实证分析较少。

【关键词】2023年;数字出版;研究热点;综述

近年来,我国数字出版业快速发展,生产模式逐渐从“相融”转变为“深融”,出版业已经累积了相当体量的数字化建设成果。①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出版强国需要加快出版业深度融合发展,持续推进数字出版业态创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技术赋能,技术赋能需要技术与出版的深度融合。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版业将更加深入地应用这些技术,以提高出版效率和质量,同时拓展出版物的传播渠道和消费群体。

2022年底,随着ChatGPT的火爆出圈,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数字出版带来的颠覆性影响成为研究者普遍关注的前沿议题,引发了大量的讨论。与之相关的,还包括新媒介技术环境下的版权问题、人才培养、出版机构的深度融合实践以及其他国家的出版实践、法律规定等。整体上看,2023年数字出版领域的研究热点既有对理论概念的继续思考,也有围绕出版深度融合和前沿技术展开的系列相关论题。本文选取2023年我国数字出版领域的相关研究,系统梳理研究成果,总结数字出版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热点。

一、理论探析:数字出版理论概念与体系建设

当前,出版学学科建设受到党和国家、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数字出版研究是推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出版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重要议题。出版学科得以立足和发展的根基离不开对概念的界定。研究者指出,数字出版的属性应为出版发展的“新阶段”而非“新业态”,数字出版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出版内容生产智能化、出版内容管理去中心化、出版内容分销“流量化”。②数字出版打破了出版尤其是阅读活动的匿名性,重构了出版各环节中的主体关系。从传播范式层面讲,数字出版使得出版由“撒播”转向“对话”,出版由专业化行为逐渐转变为日常生活化的数字实践。③现有研究已经从产业、读者、数字叙事等不同视角界定了出版的概念。对数字出版而言,虽然这些视角有一定启发意义,但在完备性、自洽性和调适性上存在不足,学界应参考成熟学科形成概念谱系和理论架构的方法,提炼数字出版的本质内涵,并深入探讨其上位概念、下位概念和关联概念,在鼓励多元视角的基础上构建概念共识。④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⑤。近年来,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围绕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这一关键问题展开了系列深入探讨,出版学科也不例外。在学术体系与学术话语的建设上,研究者提出数字出版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应从“元问题”出发,经历“概念化—范畴化—理论化”知识建构过程。⑥在溯清学术体系建设基础和数字出版学术话语的内涵与外延的前提下⑦,强化学术理论建构、完善研究方法体系、推动学术共同体形成等是建设中国特色数字出版学术体系的可行性路径。⑧并且,在数字出版理论研究中应注意坚守中国立场、采用新兴方法工具、重视一线调查解决实际痛点等问题。⑨

二、应用探索: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出版深度融合实践

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是“蕴含文化自信、高质量增长、技术赋能‘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发展”。⑩数字出版产业高质量发展是适应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能够为文化强国建设和数字文化消费注入新动能。但数字出版产业统计工作难度较大,明显滞后于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本身。为客观反映数字出版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新近的研究中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并利用熵值法进行测度,结果表明:2011—2020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协调发展水平呈“W”形上升态势,且贡献率最大;开放发展水平和创新发展水平波动起伏上升;融合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且具有惯性;共享发展水平连年平稳提升。

数字出版产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但也有研究者指出数字出版業呈现出“大而不强,全而不精”的市场格局,“赢家通吃”的垄断行为加剧了数字出版行业分化,数字版权与价值认证体系亟待完善,同时面临技术交融、行业脆弱性上升等风险。出版业融合发展存在出版主体数智化融合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出版物数字化融合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出版业融合发展产业结构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基于历史和国际两个维度,出版强国应以产业维度、事业维度、国际维度、历史维度四方面为考量标准,从强产业、强事业、强对外传播三个维度实现出版强国的战略目标。具体到高质量发展语境下数字出版业的发展,研究者从多个视角指出了可行性路径,包括完善数字出版业顶层设计,构建数字出版行业反垄断治理的法治体系、组织体系、技术体系和制度体系等战略路径,延展数字出版业发展空间,重塑数字出版业生态格局,建设数字出版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等。

在实践应用层面,一些研究人员结合出版社的实际情况重点分析了出版深度融合的现状、难点与策略,这些研究为其他出版机构的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研究既有对多家出版机构的综合性分析,也有对单个出版社的案例分析,如学习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教育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等。研究指出,传统出版社要进一步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提升内容建设水平和服务供给能力,抢占数字时代出版发展的制高点,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要切实把内容优势转化为融合发展优势,通过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深度挖掘出版物内容,构建产品生态圈;要重视营销渠道的开拓,将互联网思维贯穿融合出版产品的策划、开发、营销全过程;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多方解决融合出版问题,以实现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此外,漫画出版、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发展路径也是研究人员探索与思考的话题。

三、转型升级:数字出版的知识服务转向

随着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出版由内容提供向知识服务转型升级。知识概念认知的泛化、知识生产主体的扩张、知识生产要素的重构、知识生产客体的多模态,本质上重塑了知识生产流程与模式,并要求出版业与之相适应。知识服务成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出版知识服务在机制、主体、要素与客体层面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困境。据此,应建立配套管理机制、建设数字出版人才队伍、投入技术与数据要素、改造业务流程与集成资源。在版权保护层面,传统的“法律—技术”版权保护路径,与多维耦合、价值共创的数字出版产业生态多有抵牾。出版知识服务转型需要重构版权保护模式,兼顾公平与效率,关注用户价值,强调经济思维,完善版权资源共享机制与补偿机制,助力版权资源在开放流转中增值。基于用户视角,研究者指出从强化“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协助企业创造价值;优化平台的功能和服务,提升用户使用价值;激励用户知识交流互动,促成知识共建共享三方面为未来出版知识服务实践提供参考。

古籍是知识服务内容的重要构成,知识服务平台强大的转化能力也是古籍内容实现再开发、再利用的有效媒介,古籍数字出版与知识服务平台建设获得了研究者的关注。融合出版背景下,古籍数字化成果初具规模,我国古籍知识服务平台已基本形成以单行(刻)本、善本或孤本—类本或丛书—专题知识库—数字图书馆为主干的内容生产体系,但在平台内容供给与消费、内容生产的时空机制与用户“即时获得”、内容场景与用户多元需求等方面存在矛盾。因此,古籍知识服务平台内容生产将加快实现“三个转向”:从内容提供到知识服务、从“固态加工”到“液态组织”、从数字化再现到数智化。

四、前沿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数字出版的赋能与负能

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数字出版带来了新的变革。以ChatGPT引领的人工智能技术在2022年底火热出圈,对内容生产行业带来了重大影响,实现了“AIGC”的内容生成方式规模化。作为内容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出版在ChatGPT的影响下,其内容创作形态、行业生态、行业构成均产生了突出变化。这也引发了数字出版领域研究者的重点关注与深思。人工智能技術的引入无疑给出版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一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出版领域,具有捕捉、引领出版热点,凸显出版多元化,推动编辑流程高效化等价值优势,为数字出版领域的写作、选题策划、稿件审阅与校对、数字人语料供给、智能客服与销售、机构管理与决策带来新机遇。特别是智能出版能够有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形式、精神、价值等方面进行创造性转化,从而在新时代中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另一方面,在逻辑推理、文化关联、意义挖掘等方面存在不足,致使其内容生成尚未融通正确出版观,挑战出版伦理,知识产权争议不断,还扩大了多元群体信息鸿沟,加剧形成“茧房信息”,加大内容价值甄别难度,抬高用户信息素养门槛。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是值得出版人高度重视的现实问题,也是出版业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内容。出版企业应建立健全数字出版大模型标准体系,积极推动数字出版与大模型融合发展,理性应对技术赋能带来的衍生问题,趋利避害,寻求大模型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之路。

一些研究者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关注聚焦于更细分的出版领域。在学术出版中,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重塑学术出版流程的同时带来一系列失范问题,但也带来不可忽视的优势。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学术出版的过程中,需要遵守透明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最终目标原则、参与性原则。在教育出版中,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教育出版领域的融合发展已经是必然趋势,虽然为教育出版在AI时代的深融创新提供了诸多机遇,可以打破时空限制,赋能教育出版知识服务活动,但也带来技术本体危害、行业发展危机等问题。教育出版机构应通过新兴技术的驱动与赋能,探索融合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路径:革新理念,立足时代趋势推进技术融合新实践;明确标准,建立科学规范强化行业融合实效;联合共赢,通过跨界协作打造出版融合新生态,加速实现教育信息化甚至是智慧教育目标。

除了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数字出版带来的赋能与负能的探讨外,一些新兴独特的研究视角同样值得关注。有研究者从媒介社会学和文化地理学视角审视了这一现象,认为媒介技术是地方出版文化空间建构和演变的重要表征,且随着技术迭代升级,地方出版文化空间亦会不断进阶递嬗。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最新技术成果,势必会导致地方出版文化空间的解构与重构,但这仍有可能出现不可避免的技术风险和行业挑战,甚至危及其良好生态,亟须重视并采取有效规制手段。基于出版品牌资源建设视角,研究者认为出版品牌资源建设应在定位、营销、估值以及维持诸流程积极发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规划者、创作者、评价者、服务者角色的作用。

整体来看,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突破与能力增强,内容生产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向未来,从主体间性、文本间性和媒介间性视角出发,出版需要积极平衡生产主体之间的替代性与迭代性,加强人类生产者的非替代性和人机协同性;聚焦内容生成的IP化与价值实现,确保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IP化和商业化价值可以持续实现;确定多模态融合的目标受众和具体应用场景,针对不同人群需要采用差异化的多模态融合策略,推动“AIGC+Web3.0”的融合出版。

五、人才培养:新型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与管理

人始终是出版活动的核心主体,人才培养历来受到高度重视。在宏观层面,无论《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或《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都对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提出了高要求。2022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出版”专业由附表进入新版学科专业目录,明确了出版专业人才培养可授予出版博士专业学位。这意味着对出版专业的人才培养重视程度再次提升。在微观层面,新兴技术层出不穷,加速了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和深度融合,尤其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出版行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AIGC对编辑的职业边界、职业认同感、职业素养和业务模式等方面带来新的挑战。在政策指引、技术变革、读者需求等多方面时代发展潮流下,出版主体面临现实压力,出版学界对人才培养的思考是近年来的重点话题。

我国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的现状,存在囿于单学科思维导致培养目标过度技术化、知识结构单一、理实背离等问题。2023年4月,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选取我国28家各类型有代表性的出版单位(有效问卷22份),对有关数字出版从业人员的数量、从业时长、知识结构等情况进行调研,发现我国数字出版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一是信息技术专业人员数量不足,限制数字出版业的技术应用与发展;二是从业人员大多由传统编辑业务转岗而来,计算机应用水平和互联网思维欠缺,同时缺乏新媒体运营经验;三是相关从业人员在出版行业发展受阻,没有合适的职称序列激励并留住人才。基于学科共建背景,由于“政产学研用”多元主体之间存在利益博弈、引导协同的政策制度缺位,出版人才协同培养模式存在诸多现实困境,包括协同主体战略意识的缺乏、各方资源整合度不足、协同培养机制尚未形成等。

在识别现实问题的基础上,研究者提出了人才培养的系统路径,以此推动建立一支“听党指挥、业务精湛”的数字出版人才队伍。编辑是出版物的把关人,也是出版深度融合的践行者,把控着出版整体内容向市场流入的类型、数量和程度。政治能力、编辑业务实践能力和出版经营能力是新时代编辑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数字出版专业生而具有超学科的品格,因而应该基于超学科思维培养贯通多域能力“一专多能”的实践型复合人才,构建“能力—知识—生产—传播—经营—服务”一体化的编辑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从出版大国迈向出版强国储蓄人才力量。在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出版的深度融合中,编辑应该在学术伦理的捍卫者、人机关系的协同者、智能出版的探索者、生成式内容的规范者和生成式写作的引导者五个方面完成角色的转型。

六、安全治理:新技术环境下的版权问题

版权保护是数字出版研究领域多年来的热门议题。数字版权是与数字出版紧密相连的核心概念,版权保护是数字出版的外在保障。数字化时代,技术的突飞猛进给数字版权保护带来了新的难题。AIGC和NFT是当前数字领域的两个重要概念,2023年学界重点关注与其相关联的版权问题。

首先,由AIGC引发的版权问题。2023年1月底,盖蒂圖片社(Getty Images)在伦敦高等法院起诉“Stability AI”,成为首位起诉AI侵权的“楷模”。盖蒂图片社认为“Stable Diffusion”(“Stability AI”旗下的训练模型)非法复制和处理数百万受版权保护的图像,是“一个复杂的拼贴工具”(a complex collage tool)。同期美国三名艺术家也加入阵营,联合律师状告“Stable Diffusion”,从网上采集近60亿张图像训练其AI侵犯了数百万艺术家版权。这是全球首例AIGC侵权案,引发业界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版权侵权风险问题的争论。AIGC训练数据缺乏透明度、算法“黑箱化”等引发了版权风险,给既有版权立法与司法认定带来新的风险与挑战。其一,对生成式AI是否构成著作权法上的“作者”“作品”的创作层面认定。含有AIGC的智能出版物是否可版权化仍无定论,AIGC的版权归属现阶段也没有明确。必须明确作者与作品之间的相关性,即人类的智力贡献成为衔接创作主体与客体概念内涵的融贯性纽带。其二,对生成式AI生成内容版权侵权层面的认定。主要涉及侵权构成与侵权类型,人类创作贡献成为其版权侵权认定考量因素。有研究对英国、美国等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版权监管新动态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不同的版权监管路径,为我国出版产业服从政府版权监管、应对AI赋能出版业智能升级带来的版权风险,提出立法和司法应该统筹版权保护与AI出版传播业态利益等可行性建议。

其次,对数字藏品版权问题的思考。NFT(Non-Fungible Token)加密技术已经以“数字藏品”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为数字内容NFT化提供了前瞻性探索。这一现象体现了网络空间中数字出版商业模式的新趋势。从技术批判理论视角来看,“技术代码”“参与者的利益”两个重要历史性概念为我们理解NFT新技术提供了“从内部定位和辨识意识形态与技术发展相结合的有益视角”。如何让数字出版NFT化进程中的更多参与者加入以及其所倡导的价值规范得到体现,又能规避技术可能带来的风险,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NFT技术不仅可以用来验证数字内容的所有权,还可以实现真实可信的数字化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有利于驱动数字出版创作者经济的形成,也引发了数字版权新问题。随着2022年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国内“NFT第一案”落下帷幕,判决当中,法院以不满足有形载体要件为由否定了发行权及其权利用尽规则在NFT数字藏品交易中的适用,这激起了学界的讨论。发行权是版权中的一项财产权利,研究者认为NFT数字藏品突破了传统作品发行中有形载体要件的存在基础,为数字网络空间下发行权的扩张适用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性土壤与合法性空间。未来司法裁判应当明确以发行权作为NFT数字藏品交易的规范路径,并认可发行权用尽规则在数字藏品后续流转中的适用,为未来数字藏品市场的健康运行与数字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充分的法律保障。此外,在NFT数字出版平台侵权行为难以通过“通知—删除”措施予以有效遏制的情况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将必要措施义务作为当前相关法律制度的必然选择。然而这将使NFT数字出版平台履行必要措施义务的负担较大,导致其运营成本增加,阻碍其健康发展。对此,相关部门应以比例原则为指导,对NFT数字出版平台侵权行为中必要措施认定的量化规则进行优化。

NFT也为近年深陷“版权困境”中的数字出版产业提供了新的解困思路,例如将数字版权管理嵌入NFT交易生态系统中,在搭建的数字出版物联盟链中可对数字出版物形成全方位的、高阶的版权保护机制,有效缓解数字出版物在版权保护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信用治理作为传统版权治理路径的协同与补充,在数字出版平台中的融入将在版权保护中引入长效保护机制,通过平台版权信用自治与版权信用社会治理两大各司其职又互相融合的机制,有效纾解数字出版平台的版权治理困局,并给出有针对性的回应。建立版权管理的数字化平台、做好版权风险防范工作、提高注意义务等也是智能时代应对版权风险的有力举措。

七、国际视野:域外出版实践与“走出去”路径

出版深度融合在国内是文化积累、创新和提升国民文化素养、政治素养等的重要工程,于国际是展现中华文明大国地位与加强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关键举措。《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要求:加强重要成果展示交流。出版深度融合的国际化发展,不仅是要学习国际化的丰富经验,更是在融合探索中探寻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出版之路,为我国出版“走出去”奠定基础。

一项针对美国、英国、俄罗斯、西班牙、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七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的数字出版产业调研显示,国际数字出版发展的总体趋势为数字出版内容的本土化、数字出版产品的人工智能化、数字出版营销的社区化、数字出版阅读和使用的大平台化。具体来看,新冠疫情为各国数字出版产业带来了新发展机遇;各国数字出版产业受众需求不同,在数字阅读习惯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性;跨国公司抢占市场主体地位,助推数字出版全球化;数字出版产业对技术平台产生较强依赖;各国在盗版、成本控制、数字鸿沟等方面面临共同问题。其他研究人员则聚焦单一国家案例,总结其实践经验,并思考中国图书出版市场可参考之处。西班牙图书市场通过搭建立体营销渠道、优化图书出版模式、完善图书贸易规制、调适经营环境等策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荷兰的学术数据库规模大、种类全、具有相当大的学术影响力和学术话语权。在其“走出去”过程中,政策支持、内容产品、运营策略和人才技术成为其在全球独占鳌头的关键。日本出版发行业为破解既有出版流通体系的低效能等问题,积极展开全流程数智化探索,实现了跨行业的企业之间、不同出版发行企业之间、不同出版流程之间的数据共享,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深层次地应用到内容生产、用户生活方式和阅读行为分析、优化产品定位、优化出版流程等出版流通的各个环节,提升了出版效能与效果。无论是整体性的产业报告或个案研究,都为提升本土数字出版能力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出版物的国际传播是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构成,当前我国出版走出去在产业规模、地域范围和国际评价等方面均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以“尼山馆藏”海外推广项目为例,作为尼山书屋的子项目,通过充分利用政策、采取“哑铃”商业模式、整合渠道出版资源、依托尼山书屋精准向用户营销、创新出版产品和传播模式等方式助力馆藏经典落地,这为数字出版产品“走出去”提供了政策、内容、运营模式、传播渠道等方面的启示。从线性中心化到互动去中心化的文化格局、从文本到元宇宙的技术进步、从容器到熔炉的传播范式,是数字出版走出去必须回应的现实背景。提升中国数字出版国际影响力的路径包括紧抓目标市场、打造多形态的数字出版物、构建多维出版海外话语等。当前数字出版物形式主要包括电子书、有声书、数字期刊以及各种形式的在线自助出版,每种形态的数字出版物对应不同的生产与营销路径。例如,电子书应以定价策略激发内容生产积极性;有声书成为技术与内容结合的新增长点;自出版推动传统与互联网的资源整合与互赢;学术期刊依托体制优势提升国际影响力。此外,随着“Z世代”规模的增长,出版企业应积极拓展“Z世代”数字出版国际传播的多种平台和载体,加强统筹兼顾,推出“Z世代”数字出版国际传播更多精品力作。

八、结语

纵观2023年数字出版领域的研究,研究视角较为丰富,既包含理论层面的探析,也包含实际应用层面的反思;既有对国内出版机构实践应用的总结,也有对国际出版强国、知名出版机构的学习。与2022年数字出版的研究热点相比,2023年的研究延续了对理论概念、版权保护、技术赋能、出版“走出去”等议题的探讨,但更多的是基于对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的相关延伸议题的思考。技术变革为出版深度融合发展领域带来了新的可能,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研究人员围绕前沿技术议题,多数展开了对技术应用于数字出版中的描述、反思与展望,并为如何善用技术提出了建议。在理论研究层面,数字出版理论体系构建仍有较大空间,对基础理论类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部分研究虽然从理论视角切入,但仍缺乏更全面、深入的理论框架来分析数字出版中具体的研究问题。在研究方法上,仍以阐述思考为主,阐释性研究虽然对于深入分析官方文件、提供政策建议具有重要作用,但基于深入调查研究而形成的能够准确反映当下数字出版发展现状、问题的实证性研究成果仍相对匮乏。

未来,数字出版研究应继续保持研究视野的开阔性,拓宽研究方法,在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注重对新技术具体应用实践层面的研究,助力出版深度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①王诗秒:《精准人文视阈下出版深度融合发展探析》,《中国出版》2023年第17期。

②方卿、丁靖佳:《数字出版三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中国出版》2023年第10期。

③刘大年、刘广东:《作为变革动因的数字出版:基于三组关系的讨论》,《科技与出版》2023年第4期。

④⑨王鹏涛:《数字出版理论研究创新探析》,《中国出版》2023年第10期。

⑤《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国教育新闻网,http://www.jyb.cn/rmtzgjyb/202204/t20220427_690873.html,2023年11月29日。

⑥丛挺、李锦田:《数字出版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与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策略优化研究》,《出版广角》2023年第4期。

⑦王嘉昀、余清楚:《数字出版学术话语:内涵界定与外延解析》,《编辑之友》2023年第6期。

⑧刘璐、辛谏:《中国特色数字出版学术体系建设分析:理论·方法·共同体》,《编辑之友》2023年第10期。

⑩张新新:《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概念界定与基本特征》,《编辑之友》2023年第3期。

范军、樊伟、陈默:《文化强国背景下数字出版统计的要点、难点与切入点》,《科技與出版》2023年第2期。

冀素琛:《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统计的困境与突破研究》,《出版发行研究》2023年第5期。

杨方铭、刘满成、童安慧:《数字出版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构建与测度》,《中国出版》2023年第2期。

陈放:《数字出版平台垄断行为的表现、成因及治理路径》,《重庆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

廖秉宜、李姝虹、张晓姚:《高质量发展语境下我国数字出版业创新路径研究》,《中国编辑》2023年第7期。

陈嫦娥、田方斌:《新形势下出版业融合发展路径探析》,《出版广角》2023年第17期。

魏玉山:《关于建设出版强国的历史考察与思考》,《编辑之友》2023年第8期。

孟仁振、孙晓翠:《高质量发展视域下数字出版产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科技与出版》2023年第7期。

王关义、杨荣、胥力伟:《出版上市公司加快深度融合着力点探析》,《中国出版》2023年第9期。

陈启榆:《关于高质量做好主题出版工作的思考——以学习出版社为例》,《出版广角》2023年第4期。

王娟:《我国出版业数字化转型路径分析——以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为例》,《出版广角》2023年第16期。

姜树彪:《智慧教育时代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机遇和实施路径》,《中国编辑》2023年第8期。

冯莉:《融媒体时代高校出版社融合出版发展的思考》,《出版广角》2023年第5期。

李颖:《数字时代传统出版社的融合发展策略》,《出版广角》2023年第16期。

王若扬:《从“数字化”到“智能化”:漫画出版的发展路径探究》,《科技与出版》2023年第2期。

王天芹:《关于传统教辅提升融合出版能力的探索与思考》,《编辑学刊》2023年第6期。

刘欣、袁也:《数字智能时代的知识秩序与出版范式转型探析》,《出版科学》2023年第2期。

张窈:《知识生产视域下出版知识服务问题反思与进路探析》,《编辑之友》2023年第11期。

马瑞洁、戚德祥:《产业生态视阈下出版知识服务版权保护机制探究》,《科技与出版》2023年第4期。

黄凯健、田常清、李成林:《用户需求驱动出版知识服务优化框架构建与实证研究——以专业出版为视角》,《科技与出版》2023年第4期。

雷珏莹、王晓光:《数字人文视域下古籍出版的内容价值增值》,《科技与出版》2023年第3期。

胡骞:《融合出版背景下古籍知识服务平台的内容生产与转向》,《出版发行研究》2023年第9期。

秦艳华、闫玲玲、李一凡:《媒介可供性视角下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应用于出版业的对策研究》,《出版与印刷》2023年第3期。

谢泽杭、李武:《从赋能到融合:生成式AI出版的价值、困境与发展图景》,《编辑学刊》2023年第6期。

冯媛:《人工智能在出版领域的应用前景及风险应对》,《编辑学刊》2023年第6期。

张宁、西蒙·马奥尼:《大语言模型赋能数字出版的机遇与挑战》,《编辑之友》2023年第11期。

揭其涛、黄三乐:《智能出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逻辑机理、实践进路与未来愿景》,《科技与出版》2023年第8期。

崔海教、魏婧:《大模型时代数字出版发展路径研究》,《出版广角》2023年第17期。

蒋雪颖、刘欣、许静:《基于ChatGPT在学术期刊出版中的应用分析》,《出版广角》2023年第11期。

Niels Peter Thomas:《人工智能环境下的学术出版》,《图书情报知识》2023年第4期。

聂静、宗利永:《内容生成式AI赋能教育出版知识服务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出版广角》2023年第15期。

杨凡:《AI时代的教育出版研究——以生成式AI为技术驱动力》,《出版广角》2023年第16期。

陈如华:《生成式AI与地方出版文化空间构建》,《编辑学刊》2023年第5期。

彭昱剑、范军:《生成式人工智能视角下的出版品牌资源建设》,《科技与出版》2023年第9期。

周荣庭、周慎:《AIGC+Web 3.0:面向未来的出版多模态融合》,《中国出版》2023年第10期。

罗飞宁、刘壮、谢文亮:《AIGC时代编辑的身份挑战与角色转型》,《出版广角》2023年第15期。

郑东方、周安平:《超学科视域下我国数字出版人才培养前瞻》,《出版发行研究》2023年第9期。

孙寿山:《完善培养考核评价机制  建强数字出版人才队伍》,《科技与出版》2023年第6期。

黄先蓉、严贝贝:《学科共建背景下出版人才协同培养的路径研究》,《出版广角》2023年第4期。

龙杰、孙莹:《出版新业态下编辑人才队伍建设的创新路径》,《中国编辑》2023年第3期。

秦瑜明、白晓晴:《数字出版专业人才的胜任力模型建构研究》,《现代出版》2023年第2期。

宋伟锋:《生成式AI传播范式:AI生成内容版权风险与规制建构——以全球首例AIGC侵权案为缘由》,《新闻界》2023年第10期。

种晓明:《AIGC赋能出版业背景下版权监管新路径研究》,《科技与出版》2023年第8期。

宋润婕、高璐:《从技术代码到设计代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的进步与局限》,《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

谭雪芳:《偏好、风险与治理:数字出版NFT化的技术批判分析》,《现代出版》2023年第1期。

王鑫、宋伟:《数字出版NFT模式下发行权穷竭规则适用探讨》,《科技与出版》2023年第3期。

林妍池:《论NFT数字藏品交易中发行权的扩张——基于对“NFT第一案”的反思》,《科技与出版》2023年第5期。

陈和芳:《NFT数字出版平台必要措施认定的量化规则——以比例原则为指导》,《出版广角》2023年第6期。

张晶:《数字版权管理协同非同质化权益凭证助力版权保护发展新路径研究》,《中国出版》2023年第8期。

刘瑛、高正:《数字出版平台版权保护困局中的信用治理路径》,《出版广角》2023年第10期。

姚鹤徽:《智能时代出版者版权风险与防范之策》,《编辑之友》2023年第4期。

国际数字出版产业调研报告课题组、林晓芳、王壮:《国际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出版发行研究》2023年第6期。

沈悦、孙露铭、林子洋:《西班牙图书出版业转型探索与启示》,《出版发行研究》2023年第1期。

裴永刚、索煜祺:《荷兰学术数据库“走出去”的国际经验及启示》,《编辑之友》2023年第3期。

陈雅赛:《日本出版流通体系的数智化探索创新与启示》,《编辑之友》2023年第6期。

张岩:《中国出版物国际传播渠道建设创新研究》,《中国出版》2023年第8期。

裴永刚、袁金龙:《数字出版精品走出去的思考——以“尼山馆藏”海外推广项目为例》,《出版广角》2023年第17期。

许哲、余人:《数字出版走出去:现实、理论与实践》,《出版广角》2023年第18期。

陈洁:《文化强国建设背景下的数字出版走出去进路》,《编辑学刊》2023年第2期。

杜斌:《关于加强“Z世代”数字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出版广角》2023年第2期。

秦艳华、李一凡:《2022年数字出版研究综述》,《教育传媒研究》2023年第1期。

(作者秦艳华系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一凡系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責任编辑:谢敏】

猜你喜欢

数字融合
一次函数“四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融合》
数字
答数字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