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社会化背景下的传媒经济研究

2024-02-02王欣羽丁汉青

教育传媒研究 2024年1期

王欣羽 丁汉青

【内容摘要】当下人的生存走向全面媒介化的社会背景为传媒经济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考。本文认为,2023年传媒经济研究主要可以分为行为经济视角、产业经济视角和技术经济视角三类。行为经济视角主要关注传媒市场主体的行为以及在主体行为互动中生成的生产机制;产业经济视角关注传媒企业、传媒产业和传媒治理;技术经济视角关注在智能技术与媒介发展互动中衍生出的新的媒介生态和社会生态。未来的传媒经济研究将在充分理解媒介社会化与媒介化生存的大背景下,通过多学科视角的融合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传媒经济;媒介社会化;AI技术

2023年,伴随chatgpt-4及其衍生模型的出现,生成式AI技术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在传播层面,生成式AI技术将引领传统媒介范式的变革,在广泛的人机交互和人机对话中开创出大包大揽的具身化媒介实践模式与区别于传统网络平台的全新操作系统,并最终培养起用户广泛应用生成式AI技术的新惯习,进而改变人类信息沟通的能力与交往途径。①作为一种包括信息、服务、情感和生产支持等功能的社会“基础设施”,生成式AI能以无界的方式全面融入人类实践的所有环节及领域②,推动传媒产业下沉为社会底层结构和基础设施的进程,进而对传媒经济研究也产生深远的影响。

随着生成式AI等智能技术的发展,深度媒介化傳播情境进一步普及,学者们开始关注人的媒介化生存问题,关注技术、媒介与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逻辑。在“万物皆媒”的多元媒介观下,要通过物与人和其他社会要素之间的关系来最终判断某物是否为媒介。③因此,对媒介、技术与人的相互关系的探究是在“何为媒介”的思考之上的进一步延伸。通过分析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媒介的概念与本质,厘清传媒经济研究的外延与内涵,并为传媒经济治理提供依据。

新媒体时代,被数据化的个体意味着人与媒介的深度融合,人的生存走向全面的媒介化。④在身体层面,媒介技术对身体真实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数字媒介技术弥补了旧媒介技术的缺陷,实现了“拟身真实”,改变了人们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框架。⑤在意识层面,通过身体识别、人工神经网络、可穿戴设备和增强赛博人等技术,智能媒介能够实现对人的意识的再造和延伸,在未来促成全息、全知、全能的意识化环境的到来。⑥人工智能技术使得媒介与人、技术与人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也更加复杂,因此,应借鉴突破技术工具论与人类中心主义的“STS”理论⑦,以技术存在论和人机共生的视角重新理解媒介与人机交互关系。

在媒介社会化进程不断深入的背景之下,2023年的传媒经济研究主要从行为视角、产业经济视角和技术经济视角三个范式展开。

一、行为经济视角:传媒市场主体行为与生产机制研究

行为经济视角下的传媒经济研究主要关注传媒市场中不同主体的个体行为及在他们的行为互动之中建构而成的生产机制。

(一)传媒市场主体行为研究

1.新闻从业者的行为研究

受媒介环境和技术迭代的影响,新闻从业者的行为方式较过去而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新闻从业者的行为研究主要包括新闻从业者的行为模式,以及人们对他们的行为期待。行为模式方面,邹欣指出在意义流动、主体混杂的社交平台新闻生产场域中,主流媒体新闻从业者通过“事实属性选择”“创意表达”“用户思维”“多维评价”几个维度上的行为进行信息传播,以重新建立起传受之间的“意义共同体”。⑧陈炜漫等考察了新闻从业者对极端批评的应对,发现新闻从业者构建起包括去正当化、精选评论、预判式调整产制常规以及诉诸职业共同体支持在内等方面的应对策略来维护自身的自主性与权威性。⑨孙信茹等则关注少数民族地区民语媒体人的工作实践,发现其职业身份的塑造与特定的地方情境紧密相关,他们的工作实践内容既包括对汉语内容进行民文翻译的“做新闻”,也包括对当地文化资源进行挖掘的“做文化”。⑩

行为期待方面,王然等人通过网络招聘广告对市场所期待的复合型新闻人才进行了精准画像,发现就业市场对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要求主要体现为专业需求的多样化、软硬胜任力的均衡化、胜任力关系结构的圈层化和能力结构的复合化。卢林艳等人则通过建立机器学习模型研究了人工智能技术对未来媒体技能和行业就业的影响,指出现阶段侧重写作、理解与表达沟通的内容生产类媒体行业从业者的未来技能应更加偏向决策、服务、咨询;媒体行业对从业者的计算机化水平和认知技能水平有一定期待。

2.大众的媒介使用行为研究

网络媒体和智能技术的发展为大众的媒介使用行为提供了更多选择性与自主性。大众的媒介使用行为对媒介内容、生态乃至社会认知和社会文化都会产生影响。大众媒介使用行为的研究主要包括使用动机、使用体验、使用效果以及使用影响因素几个方面。

使用动机方面,冯菊香等发现喜马拉雅的多数用户是出于求知动机收听人文播客节目,在收听过程中通过社区互动实现了自我确认、社会支持和自我修复三类动机的满足,并实现了社交动机的生成满足。廖圣清等探究了上海大学生多媒介使用的需求动机和使用情境,发现学习、信息、娱乐、社交和习惯需求的动机,以及几种不同的情境分别会带来不同类型的多媒介使用,需求能够比情境带来更多的多媒介使用。

使用体验方面,大众对技术和社交媒体的倦怠,以及大众媒介使用的沉浸感和互动感等成为关注热点。算法疲劳方面,洪杰文等发现性格特质和自我效能等个人因素,信息过载和信息质量等信息因素,以及算法偏见、算法可信度和算法霸权等技术因素的共同影响是导致用户产生算法疲劳的原因。社交媒体倦怠方面,张梅等发现在疫情期间,并行的媒体同步性特征会负向预测用户社交媒体倦怠,符号集的媒体同步性特征和可重复性处理的社交媒体特征会正向预测用户社交媒体倦怠。沉浸感方面,丁汉青等发现随着广告沉浸感的提升,用户的品牌认知、品牌情感和品牌意动也会相应上升,且不同程度的沉浸感在提升品牌情感和品牌意动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刘茜等立足于三项VR实验的实证数据,总结出了“沉浸感”在虚拟现实体验中的作用机制:它并不依赖于技术设备的优良与否,老年人的沉浸体验和感知效果与青年人有所区别以及VR视频材料的精良程度是影响沉浸感的关键因素。互动感方面,张放等研究了政务社交媒体使用拟人化传播策略过程中形成的虚拟人格的传播效果,发现当大众从账号资料、交流内容中感知到适度的务实型人格,同时从表达风格中感知到适度的外向型人格时会构成最优的虚拟人格传播效果。

使用行为方面,除了对常规的媒介使用行为的关注,老年群体的媒介使用行为也进入了研究者视野。常规媒介使用行为的研究中亦引入了新的研究方法,晏齐宏等以眼动追踪为分析方法探究了用户对B站视频的观看行为,发现文字特征、人物影像特征、话语特征、表意明确的封面视觉符号和负面文字封面等均会影响用户关注行为。老年群体的媒介使用方面,吴琳琳等发现老年群体的智能手机使用行为体现为产品、文本和空间的“三重勾连”,利用智能手机,老年人能够满足自己的日常需求,通过文本的消费发展出新的社交关系,并通过其与虚拟空间的勾连突破原有的线下交往空间。

使用效果方面,主要涉及媒介使用对大众的态度、意见以及行为方面的影响。李晓霞等发现社交媒体的广告接触能够正向预测广告态度,同时主观幸福感和社会公平感在这之间起到中介作用。薛天山发现网络媒介使用通过负向影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感提高了公众的在线政治参与度,且公众的政治效能感会调节政府信任感和在线政治参与度之间的关系。

(二)生产机制研究

1.“产消合一”的内容生产机制研究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传统的大众由单纯的消费者转变为“产消者”,媒介生产与媒介消费的机制也发生了变化,两者之间的边界开始变得模糊。在产消合一的内容生产机制下,大众和各种各样的媒体及平台共同作为内容生产者,不同信息内容中主导其生产传播的主体有所不同。禹建强等探究了孟晚舟归国事件的传播主体网络,发现在社交网络中传统媒体占据话语权但活跃度低且缺乏对网络交流的控制力,信息聚合类媒体是信息传播的主力,个人自媒体发挥一定作用但影响力有限。钟智锦等发现微博中娱乐信息的原创帖更多由普通用户提供,而公共信息中的原创帖则更多来自精英用户,两类信息的早期传播和扩散者都是普通用户。

此外,很多大众内容生产行为是在对平台和媒体信息进行消费的过程中产生的,受到平台及主流媒体信息内容导向的影响。杨洸等发现平台提供的启发性线索如果能够契合人们的心理对于激发人们的新闻阅读是有利的,信息有用性感知是促成人们进一步分享偶遇新闻的重要中介变量。廖圣清等发现标题效价与新闻分享呈现“U”型关系,比起中性标题新闻,正面或负面标题新闻的分享量更高;同时,新闻标题和新闻配图均能通过调节新闻阅读间接影响新闻分享行为。

2.不同形式媒介内容的生产机制研究

不同形式媒介内容的生产者进行内容生产与建构的逻辑和策略是不同的。短视频的内容生产与建构方面,李佳蔚指出短视频视觉说服的符号呈现策略过程是在表层形成视觉识别,在深层形成概念识别,并通过符号的译解过程在符号叙事机制、符号代言机制、符号衍生机制层面实现统一,通过把握表现力、叙事性、风格化、代入感、话语权等符号化路径能更好地实现这一策略过程;康健等指出评论类短视频意义建构的途径是在场景和议题选择中达成社会概念、角色和情感互动中建构人际意义、修辞和传播过程中呈现语篇意义。

在图像生产方面,王绮等分析指出PLOG的符号景观建构通过形象构建与个性化叙事、平台支撑与文化构建以及情感共鸣与身份认同等策略实现,并且景观呈现逻辑在表达空间、社会交往、审美取向和消费行为上表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付晓燕等指出修图成瘾者进行修图不仅为了变美,也为了争夺有限注意力资源,带来内心的精神满足和社会资本的回报。

3.自组织的信息生产传播机制研究

“自组织”主要指系统无须外部指令自发由无序走向有序,形成结构性系统的过程。自组织的信息生产传播机制相关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多中心、无组织的大众在特定情境下如何通过自组织实现信息互通与资源调配,从而有效连接供需双方。闫岩等考察了疫情早期居民基于微信群进行的自组织信息生产传播行动,发现群聊议程与公共议程有交集但很快分开,自组织行动的参与者角色会在社区领袖、搭便车者和求助者三类身份中流动,自组织结构呈现离而不散的多中心差序形态。史金铭等考察了公共危机中的典型网络自组织信息聚合行动,发现网络自组织的信息聚合主要通过集体性话语协同和分布式组织行动两种逻辑而完成,而其内在的动力机制主要为价值驱动、情感驱动、关系驱动和技术驱动。丁汉青等从礼物交换视角研究了国漫粉丝网络社群自组织性的内容生产与消费机制,指出通过“馈赠—接受—回礼”的互动链,UP主和粉丝维系了关系并实现了国漫粉丝网络社群内部的内容生产与消费的闭环。

二是对智能传播环境下平台信息内容自组织性的生产机制的研究。昝小娜研究了短视频供求索交的自组织机制,指出智能推荐算法通过畅通信息实现了信息生产和供求索交的自动闭环。智能推荐算法的自组织机制保证了以短视频为代表的信息商品和数字产品在平台内部进行自主闭环的交易。丁汉青等以“林徽因”的条目为样本对比研究了百度百科和中文维基两大平台中由网络用户自组织主导的民间记忆建构过程的差异,发现“林徽因”在两大平台中被建构起的形象具有很大的差异,这表明互联网的“圈层”差异可能会造就网络空间中多个版本的民间记忆。

二、产业经济视角:传媒企业与传媒产业发展研究

产业经济学视角下的传媒经济研究主要关注传媒企业、传媒产业及传媒治理问题。

(一)傳媒企业研究

传媒企业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把握产业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帮助企业进行正确的市场决策。在如何获得高绩效方面,王亮等研究了商业模式对传媒上市公司的影响,总结了高绩效传媒公司的五种充分组态下有四种相应的商业模式机制,传媒公司可以此为依据对商业模式进行改进。在如何获取竞争优势方面,王文锋等指出传媒文化企业应努力实现文化资源的资本转换,并遵循生态文化资源依次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的路径,进而实现原生态文化资源价值实现和价值增值。徐海龙指出创意作为一种无形生产要素很难无限地投入生产中,但传媒文化企业可以利用创意能够“无限”重组生产要素的优势,来优化创意成本、降低生产风险。张辉锋等研究发现观影偏好匹配度、观影难度、信任程度、演职人员知名度会影响消费者观影动力,指出片方电影公司应根据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的消费者需求调整电影市场的供需错配问题。

(二)传媒产业发展研究

1.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學者们针对传媒产业中各个细分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电影产业方面,卜彦芳等指出视频平台以其独特的平台经济优势介入到电影业的放映、发行与制作中。动漫产业方面,臧志彭发现中国动漫企业主要通过代工设计和辅助生产嵌入动漫产业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以动漫版权分发与运营方式嵌入中端环节,也有企业采用直接嵌入动漫原创IP高端环节的模式。出版业方面,李岩等指出新发展格局下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在坚持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抓住数字出版发展契机,大力推动中国出版走出去,构建科学的出版文化作品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对出版业业界提出了要求。

2.媒介融合研究

媒介融合是数字媒体时代产业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媒介融合孕育出三种在地化实践模式:在最初媒介融合被理解为传统媒体的转型,后来随着县级融媒体实践的发展体现为横向资源的整合,并在基础融合的过程中带动了“新闻+”实践形式的产生。媒介融合研究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对我国现今的媒体融合历程进行回顾,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黄楚新等指出媒体融合经历了“媒体融合—媒介融合—社会融合”三个阶段,未来的媒体融合应以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和实现主流媒体融入国家治理体系,推动治理的数字化、平台化、互动化,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为目标。方兴东等从专业逻辑、商业逻辑和政治逻辑三个维度回顾互联网30年来的技术演进过程后,得出面向未来的媒介融合路径选择:以数据为核心,重构立足公共利益,转变思维模式,树立正确的融合价值观。

二是对融媒体建设实践的相关研究。王家东关注了技术基础设施对赋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途径,发现媒介融合表征为广播电视技术系统和社交媒体技术系统的互嵌,而技术的最终赋能是通过技术系统和嵌入其中的社会系统互嵌而实现的。袁鸣徽研究了压力型体制下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实践行动策略,发现区别于商业广告逻辑,主流媒体政务宣传的市场空间是在国家意志、地方政府利益和媒体资源需求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

(三)传媒治理研究

传媒业已经与数字平台经济实现了深度连接,因此数字治理和平台治理成为传媒治理研究的关键内容。殷琦等指出应超越静态观下互联网平台的工具论视角,基于互联网平台与社会互动耦合的动态功能观并以整体性、责任观与互利性作为互联网平台治理的原则。顾烨烨等指出对互联网平台进行定性时要超越技术、信息、市场和平台的单一属性,走向以数据为抓手、以社会综合影响为衡量标准的新范式,我国的平台治理应从过去的以内容为中心向以数据为中心转变。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对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球视野下的数字平台的治理研究成为新的关注焦点。王沛楠等指出由于全球未能形成统一的互联网治理框架,凭借渠道霸权西方平台在内容治理层面实现了跨境的“监管套利”,需要推动多元化平台生态和共识性平台治理的形成重构国际传播秩序。刘金河等指出要以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公平正义来弥合冲突,以公共利益为导向,同时尊重各方的私有利益,在公私融合的包容性治理中实现新传播秩序下的网络空间全球治理体系建构。

三、技术经济视角:智能技术的深度影响

技术经济视角下的传媒经济研究关注智能技术与媒介发展互动中衍生出的新的媒介生态和社会生态。受到智能技术的影响,传媒新行为主体出现,传媒业呈现出新业态,同时技术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引发了学者们对智能技术的批判,智能传播技术的治理亦进入研究视野。

(一)人机共生的新行为主体的研究

事实上,随着智能技术日益嵌入到媒介生态之中,智能技术与人类行动者共同在媒介生产与消费之中占据主体位置,并通过双向代理形成了一定的共生关系。黄楚新等指出,在下一代互联网媒介环境中,随着元宇宙形塑出更多链接的媒介化社会,人与技术的关系将进一步融合,人机伴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此视角下,研究者开始关注智能技术作为隐藏的行动主体与人类行动者主体在互动中形成的人—智能技术共生的主体行为。首先是人—算法技术主体视角下的相关研究。王井等指出算法这一“不可见”的行动者,在由“可见”的政策逻辑与“不可见”的商业技术逻辑共同形塑而成的价值观下,通过描绘清晰的用户画像进行短视频分发,使得农村生活具有了新的“可见性”。刘茜等则关注了新闻推荐算法对“信息茧房”的影响效应,发现用户活动和算法逻辑两个层面的人为因素相比新闻算法推荐机制而言对“信息茧房”的影响更多。

随着社交机器人逐渐成为社交媒体议程设置中的重要一员,关于人与社交机器人互动下的媒介行为研究也成为新的焦点。张梦晗等对俄乌冲突中双方“机器部队”的布局交锋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国家利用社交机器人实现政治战略的关键在于能否搭建由计算宣传工具、计算检测技术与计算反制技术共同组成的技术权力矩阵。赵蓓等基于新冠疫情早期Twitter数据探讨了媒介、社交机器人和公众之间的关系,发现媒介议程和社交机器人议程均对公众议程产生影响,且媒介议程会影响社交机器人议程,社交机器人既可以被用于与媒体的合作来增强媒体议程设置作用,也可以被用于与其他媒体的竞争削弱媒体议程设置作用。文远竹等人关注了人机共存的局面下机器人新闻写作可能存在的著作权问题,指出应通过原则共存、完善立法、路径变革和理念革新几种方式让机器人新闻更好地服务于新闻业,实现人机的和谐共存。

(二)新业态发展趋势研究

新业态指顺应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需求,依托技术创新和应用从现有产业和领域中衍生叠加出的新环节、新链条、新活动形态等。智能技术发展是催生新业态的关键因素。孙骊超指出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产业与传媒产业保持着高度的前后向关联使得两者在融合发展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传媒产业能借助区块链技术进一步发展传媒产业平台联盟链新业态。张建中则指出借助电子邮件这种一度被边缘化的信息渠道发展起来的新闻电子邮件平台之所以能够兴起,与他们打破了算法对读者的控制有很大的关系,这种新的新闻订阅商业模式迎合了想要自主选择新闻阅读内容的受众需求。

还有学者在对智能技术发展趋势的展望中试图描绘未来传媒业的新业态,元宇宙產业发展的构想就是其中之一。昝廷全等试图为元宇宙这一崭新的经济形态构建哲理、数理与技理三个层次的经济研究框架。喻国明等认为元宇宙将推动未来媒介生态的巨大变革,具有无缝连接虚拟与现实、与未来圈层化社会组织形态最为契合特性的游戏可以作为探索未来媒介社会形态的预演平台,元宇宙视域下的未来媒介应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者、协同者和保障者。此外,黄合水等试图对未来的广告形态进行探究,认为在未来的广告传播中,消费者愿望被最大程度满足的同时其作用也会被最大程度弱化,AI机器人将凸显出巨大的作用。

(三)智能技术批判研究

伴随数字技术的发展,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到了数字资本主义阶段。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资本利用数字技术生成了新的剥削和积累机制,使得数据成为了新的进行资本积累的工具,并改变了原有的劳动形式。许多学者通过对数字资本主义的批判对智能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反思。这些批判与反思主要包括数字规训、数字异化、数字抵抗和数字不平等几个方面。

1.数字规训研究

平台资本如何利用技术实现对数字劳动者的规训是学者关注的问题之一。吴鼎铭等指出游戏虚拟货币隐蔽地掌控了游戏的商业逻辑,形塑了游戏的经济体制,使得玩家的游戏行为转变为劳动与竞赛。刘亭亭等指出由于小红书平台算法的不可见性、MCN机构的高度介入、平台后的平台的“若隐若现”,不可见的平台运作机制培育出了平台博主抽象的“网感”、流量词、数据化运营等惯习,甚至重塑了他们的时尚想象。翟秀风研究了内容审核产业中数字劳动的运行机制,指出人工智能算法既构成了驱动支配审核员数字劳动的劳动监控体系,也构成了以工具理性为基础的量化审核员数字劳动服从性的劳动评价体系。孙萍则试图跳出平台资本控制论的视角,从平台资本关联论的视角阐释平台的组织与扩张,指出平台主要通过惯习化、组织化和具身化的策略在劝服、合作与规制中连接起各种社会资源与参与者,并最终实现自己的垄断地位。

2.数字异化研究

异化指人们在技术和资本等异己力量的支配影响下丧失了主体性。传媒经济领域对数字异化的研究视域包括数字劳动与数字生活日常。在数字劳动领域的视域下,学者们关注技术与资本合谋下劳动关系和生产关系的异化。杨馨指出在二次元游戏中玩家通过“数字身体”实现与数字角色的数字化的爱欲共鸣,而这种爱欲在游戏重置的商业模式下被异化为一种付费购买的商品。在数字生活日常的视角下,学者们关注媒介化社会中技术对人的生存方式的全面重构导致的异化。崔洁等指出被博弈的社会场域工具化了的技术既促进了人的进化,也导致了人的异化;伴随网络演进的政治经济历程,人们的角色经历了从理想化的政治公民、参与性的社会用户和商品化的数字臣民(异化)的转变。孙珉等则指出“电子榨菜”的文化快餐现象流行与大众抵抗时间焦虑、过度媒介依赖、获取情绪价值等社会因素有关,并反思了其背后存在的休闲异化和自我消解问题,为审视媒介化社会中技术对人的日常生活的重构提供了新的视角。

3.数字抵抗研究

数字抵抗研究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首先是对数字劳动者避免或减少对数字设备使用的研究。胡明鑫等指出意义不足、健康动机和基于资本想象与荒诞社会的社会关系取向是导致用户减少使用的原因,用户通过包括退出社交场域,创造新的使用环境,寻找替代品,技术解决主义的尝试,提升人机交互成本,强化主观意识几种常见的策略抵抗数字依赖。其次是数字劳动者试图在数字平台的控制中获取自主性的研究。丁未等研究了民间车队通过“非正规技术”针对滴滴平台存在的漏洞进行的博弈行为,指这并未构成对平台的实质性威胁,反而引起了后续更严苛的反制手段,还造成了劳动者内部关系的破裂。李玮等基于微信聊天研究了用户倾向于对媒介进行改造的“媒介非使用”实践,指出这种实践在技术实践层面表现为编辑可见、身体重构、时空脱嵌,在想象层面表现为反向示意、慎言取向、坍塌补救。

4.数字不平等研究

信息技术并不一定带来更多的社会包容,还可能加剧某些方面的数字排斥,加剧在性别、年龄、地区、行业和雇佣关系等方面的数字不平等现象。何映霏等探讨了新闻记者数字资本的性别差异,发现记者的数字资本确实存在性别差异,男性记者更易于将自己的数字资本转化为文化资本,而新闻场域第二道性别数字鸿沟主要表现在内容创作、掌握高阶数字技能和使用情况等方面。黄月琴等则指出粉丝在公益传播中应用的“时空套利”策略导向了“数字不平等”的结果,使得弱势群体被提取了多重资源,被异化为数据生产的原材料。李春雷等指出,作为数字弱势群体留守老年人面对无法融入的数字困境选择了通过用原先的经验和符号构建的意义系统来对接数字系统的方式进行隐性抵抗,理应关照留守老年人的心理困境,推动媒介适老性的发展。

(四)智能技术治理研究

智能技术的发展冲击了媒介生态和社会生态,带来新的危机与风险,需要构建科学的治理体系。张文祥等指出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信息失序问题需要构建复合型AI信息治理法律框架,实现技术真正服务于社会价值和公共利益的图景并构建生成式人工智能流域化治理模式。胡正荣等指出面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重构下的传播格局,需要明确其在信息传播中的算法伦理、用户个人信息和数据隐私等现实难题以及亟待完善的体制机制建设,进而建构起一套契合当今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媒介环境特性和行业发展现状的人工智能新闻规范观念体系。谢梅等指出面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风险可以从开展AI数据的镜像审查治理、促进算法和内容的同步治理、推动生成内容的对象治理转向智能平台的生态治理、实施内容生成和渠道推广的风险共担治理等几个方面应对。

四、结语

随着媒介不断下沉为社会基础设施,媒介社会化进程对人的日常生活和思维认知方式的影响都日益增大。传媒经济的生产和实践亦受到媒介社会化进程的影响。建立在智能技术发展之上的媒介社会化深刻影响着传媒市场主体的行为和生产机制,影响着传媒企业和传媒产业的发展与治理,并促成了传媒市场新主体的生成和传媒产业新业态的发展,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智能技术负面影响的批判,人们开始思考如何构建科学的智能技术治理体系。

2023年的传媒经济研究大致可以分为行为经济视角、产业经济视角和技术经济视角三类。但这三类研究视角在理论应用之上并不泾渭分明,而是呈现出互相融合交织的趋势。除了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媒介生态学、社会研究、文化研究和国际传播等领域的相关理论亦被传媒经济研究用于理论框架构建。未来的传媒经济研究将在充分理解媒介社会化与媒介化生存的大背景下,通过多学科视角的融合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①陈龙、经羽伦:《生成式AI的道与术及其对媒介实践的影响》,《当代传播》2023年第4期。

②喻国明、苏健威:《生成式AI的崛起与未来传播的新生态》,《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1月10日。

③④彭兰:《原点再思: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及人—媒介—内容关系》,《当代传播》 2023年第1期。

⑤杨霞、姜文静:《媒介技术对学习场域中身体真实的再生产——基于补偿性媒介理论视角》,《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10月27日。

⑥邵婉霞、徐啸:《智能媒介对人类意识的延伸与再造机制》,《编辑之友》2023年第9期。

⑦喻国明、苏芳:《范式重构、人机共融与技术伴随:智能传播时代理解人机关系的路径》,《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3年第4期。

⑧邹欣:《“意义共同体”建构:社交平台中主流媒体新闻从业者生产行为模式研究》,《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年第3期。

⑨陈炜漫、李红涛:《在公众警觉的目光下“做新闻”——新闻从业者对极端批评的阐释分化与动态调适》,《新闻记者》2023年第9期。

⑩孙信茹、王妮:《“做新闻”与“做文化”:嵌入地方的民语媒体人职业实践研究》,《新闻春秋》2023年第2期。

王然、李逸尧、严利华、杨航苏、王诗月:《“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岗位胜任力的市场期待研究——基于789,311则市场招聘大数据的分析》,《新闻大学》2023年第6期。

卢林艳、李玉端、王成军:《人工智能对媒体行业技能与未来就业的影响——基于机器学习和网络分析的方法》,《新闻大学》2023年第1期。

冯菊香、耿叔豪:《人文类播客节目的用户收听动机研究——基于喜马拉雅平台用户评论的考察》,《新闻大学》2023年第7期。

廖圣清、李清睿:《受众需求、使用情境与媒介多任务使用——以上海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

洪杰文、王怡:《移动新媒体用户算法疲劳影响因素研究》,《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年第1期。

张梅、崔锦一、张广宇、张巍:《媒体同步性特征对社交媒体倦怠的影响:新冠疫情风险认知的调节作用》,《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年第1期。

丁汉青、李圳楠:《沉浸感越强越好吗?——广告沉浸感对用户品牌态度的影响》,《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2023年第1期。

刘茜、刘子维、汤清扬:《系统沉浸vs.心理沉浸——基于三项虚拟现实传播效果实验的综合探讨》,《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2023年第1期。

张放、甘浩辰:《政务社交媒体拟人化互动中的感知人格类型效果研究——基于政务微博实验数据的调节与中介效应检验》,《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年第7期。

晏齐宏:《公共议题中用户对短视频封面的感知及接受研究——基于B站视频封面观看行为的眼动实验》,《新闻大学》2023年第7期。

吴琳琳、杨晨伟:《产品、文本与空间: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的三重勾连》,《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年第3期。

李晓霞、陶文冲:《社交媒体广告接触对态度形成的影响:社会公平和主觀幸福感的链式中介作用》,《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3年第8期。

薛天山:《网络媒介使用如何影响在线政治参与?——基于“心理倾向—情境认知”框架的分析》,《国际新闻界》2023年第2期。

禹建强、解晴晴:《主体弱化与公共重塑:对微博平台孟晚舟归国事件的社会网络分析》,《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年第3期。

钟智锦、周金金、徐铭达、缪旭、许小可:《娱乐信息与公共信息的扩散竞争:网络结构和传播主体视角》,《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年第3期。

杨洸、佘佳玲:《社交媒体中的新闻偶遇:平台启发式线索对用户新闻参与的影响》,《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年第3期。

廖圣清、舒瑾涵:《标题效价对新媒体平台新闻分享的影响》,《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年第3期。

李佳蔚:《短视频视觉说服的符号化机制研究》,《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年第2期。

康健、田由甲:《语域视角下评论类短视频的要素构成及意义建构——基于一项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年第7期。

王琦、徐金玉:《消费社会视域下PLOG的符号景观构建与逻辑呈现》,《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年第8期。

付晓燕、罗蔼彤:《媒介化社会中的照片投资——18位修图成瘾者的科技生活史研究》,《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年第1期。

陈伟东、李雪萍:《社区自组织的要素与价值》,《江汉论坛》2004年第3期。

闫岩、时元皓、舒畅、张婧玮、张皖疆:《聚沙成塔:新冠疫情早期的居民自组织行动——武汉某小区业主微信群的组织传播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年第6期。

史金铭、汤景泰:《深度媒介化进程中的传播型构:论公共危机中的网络自组织行动》,《当代传播》2023年第3期。

丁汉青、杨立奇、余冰玥:《赠礼与回礼:“UP主-粉丝”间的礼物交换机制研究》,《新闻春秋》2022年第1期。

昝小娜:《短视频供求索交的自组织机制与模型研究》,《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年第2期。

丁汉青、张曼琦:《数字时代集体记忆的媒介重构——网络百科条目分析》,《全球传媒学刊》2023年第2期。

王亮、申玲玲:《商业模式如何影响上市传媒公司绩效?——基于NCA和QCA方法的因素与机制研究》,《新闻大学》2023年第3期。

王文锋、张佳博:《文化资源的资本转换:概念流变与价值实现》,《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年第4期。

徐海龙:《创意不会导致“生产要素拥挤”?——试论文化生产中的创意成本及风险》,《国际新闻界》2023年第5期。

张辉锋、景恬:《基于消费者理性决策的电影消费需求评估方法研究》,《新闻大学》2023年第8期。

卜彦芳、唐嘉楠:《平台经济视角下电影线上发行模式创新分析》,《当代电影》2023年第11期。

臧志彭、胡译文:《中国动漫产业全球价值链嵌入路径与升级策略》,《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2023年第1期。

李岩、王海平:《在新发展格局中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中国编辑》2023年第10期。

赵瑜、周江伟:《转型、整合与“新闻+”:中国媒体融合的三种在地化实践》,《新闻界》2023年11月20日。

黄楚新、许可:《融合十年:从新闻传播现代化到国家治理现代化》,《新闻与写作》2023年第11期。

方兴东、顾烨烨、钟祥铭:《中国媒体融合30年研究》,《新闻大学》2023年第1期。

王家东:《基础设施的互嵌:技术怎样赋能县级融媒体中心》,《新闻记者》2023年第10期。

袁鸣徽:《大宣传战略下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实践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年第7期。

殷琦、国秋华:《从静态机构到动态功能:互联网平台的内涵演变与治理转向》,《现代传播(中國传媒大学学报)》2023年第4期。

顾烨烨、方兴东、钟祥铭:《深度媒介化视角下平台治理的范式转变——“守门人”理念下技术、媒介与制度的耦合进程》,《新闻与写作》2023年第3期。

王沛楠、彭修彬:《西方数字平台的内容治理:理解互联网国际传播中的平台权力》,《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年第4期。

刘金河、崔保国:《论网络空间全球治理的范式创新》,《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年第7期。

张岩松、孙少晶:《人—算法共生主体:计算新闻生产网络中的主体创新》,《编辑之友》2022年第3期。

黄楚新、陈伊高:《元宇宙:形塑人机伴生的媒介化社会》,《新闻与写作》2023年第2期。

王井、孙涵阅:《不可见的行动者:助农短视频的算法分发策略及双价值逻辑》,《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年第4期。

刘茜、汤清扬、闵勇、傅晨波、赵芸伟:《新闻推荐必然导致“茧房”效应吗?——基于模拟新闻平台的实验研究》,《新闻大学》2023年第2期。

张梦晗、陈泽:《信息迷雾视域下社交机器人对战时宣传的控制及影响》,《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年第6期。

刘茜、汤清扬、闵勇、傅晨波、赵芸伟:《新闻推荐必然导致“茧房”效应吗?——基于模拟新闻平台的实验研究》,《新闻大学》2023年第2期。

文远竹、沈颖仪:《人机共存的困惑:机器人新闻的著作权归属与侵权危机探析》,《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年第9期。

李军:《媒体融合视角下传媒业新业态动因探析》,《传媒》2018年第6期。

孙骊超:《基于区块链技术应用的传媒产业关联及技术扩散效应实证分析》,《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2023年第1期。

张建中:《新闻电子邮件驱动的商业模式创新——基于Substack的元新闻话语研究》,《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年第5期。

昝廷全、刘伟达:《元宇宙经济的基本哲理框架》,《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年第5期。

喻国明:《元宇宙、游戏与未来媒介》,《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

黄合水、静思宇:《未来广告形态探索》,《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年第1期。

吴鼎铭、吴洁宜:《情感生产、时间重塑与游戏的工厂化:作为媒介物的游戏虚拟货币研究》,《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年第5期。

刘亭亭、许德娅:《作为时尚文化基础设施的小红书与时尚观念的重塑——基于三类时尚博主的田野研究》,《国际新闻界》2023年第6期。

翟秀凤:《中国网络内容审核产业中的劳动关系和运行机制研究》,《国际新闻界》2023年第6期。

孙萍:《从“监控资本”到“关联资本”?中国数字平台的媒介化与组织化》,《国际新闻界》2023年第6期。

杨馨:《赛博空间中的“爱情买卖”——“二次元手游”玩家的数字身体与爱欲张力研究》,《新闻记者》2023年第7期。

崔洁、童清艳:《网络媒介演进中“人”的进化与异化: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分析》,《全球传媒学刊》2023年第3期。

孙珉、吕雯思:《日常生活媒介化:基于“电子榨菜”的思考》,《当代传播》2023年第3期。

胡明鑫:《用户如何走向抵抗?——从数字依赖到数字排毒的人技互动关系》,《新闻记者》2023年第6期。

丁未:《平台盗猎者:民间车队的媒介战术与空间生产——以“深圳微信车队”为个案》,《国际新闻界》2023年第6期。

李玮、刘兴澳:《从技术实践到想象实践:微信聊天中的“媒介非使用”研究》,《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年第6期。

姬德强、蒋效妹、朱泓宇:《重思数字不平等》,《新闻与写作》2023年第9期。

何映霏、张国良:《被遮蔽的数字鸿沟:新闻场域中女性记者的数字资本及其转换效果》,《新闻大学》2023年第2期。

黄月琴、黄宪成:《粉丝公益传播中的时空套利与“数据人”异化:数据主义批判的视角》,《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年第7期。

李春雷、柯高雅:《数字抵抗:现代性背景下留守老年人媒介实践中的剥夺感知——基于广东省三市的实证研究》,《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年第4期。

张文祥、沈天健、孙熙遥:《从失序到再序:生成式人工智能下的信息秩序变局与治理》,《新闻界》2023年第10期。

胡正荣、李涵舒:《颠覆与重构:AIGC的效用危机与媒介生态格局转化》,《新闻与写作》2023年第8期。

谢梅、王世龙:《ChatGPT出圈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风险类型及其治理》,《新闻界》2023年第8期。

(作者王欣羽系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丁汉青系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