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叙事理论框架下儿童绘本的多模态语篇分析
2024-02-02王文杰
【摘要】本研究依据视觉叙事理论,以儿童绘本为语料,分析图像符号资源在多模态语篇中人际意义、概念意义和组篇意义的构建,研究发现:儿童绘本中多使用完整表征展现图像人物形象,通过展开关系和背景延续和变化促进故事发展;其次,该语篇多通过主观视角,借用个体类的自然风格,采用高色度和自然度但不同色调的氛围,增强图像人物和读者之间的互动;最后,该语篇文字和图像相互作用较为简洁呈现语篇意义。
【关键词】儿童绘本;多模态语篇;视觉叙事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03-0115-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3.037
一、引言
儿童绘本以其生动的多模态叙事手法备受儿童喜爱,这也为有效开展儿童教育提供了思路。因此,把儿童教育与绘本相结合,是实施儿童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作为多模态语篇,对儿童绘本的研究集中于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为基础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及多模态隐喻的构建。多模态话语分析方法多以Kress和Leeuwen[1]视觉语法探究不同层面图像等视觉符号的语义关系。但是,学者们逐渐认识到视觉语法理论的不足[2]。Painter等人[3]提出视觉叙事理论,该理論包括人际意义、概念意义与组篇意义。视觉叙事框架是对视觉语法的完善和拓展,对于儿童绘本的多模态语篇分析更加清晰、适配。鉴于此,本研究基于Painter等人的视觉叙事理论,从概念意义、人际关系和组篇意义三方面,深入分析儿童性别教育绘本的多模态语篇特征,旨在为优化儿童绘本设计提供参考。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以视觉叙事为理论框架,依据典型性样本选取原则,选取《纸袋公主》和《奥利弗是个娘娘腔》为研究对象,二者均适合4—7岁儿童阅读与欣赏,结合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根据Painter等人的视觉叙事框架的概念意义、人际关系和组篇意义建立三个核心节点进行编码,再根据绘本语言表达细分为不同节点分类,手动进行归类编码,进行定量统计分析,并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图片作定性分析,探究性别教育绘本的图形叙事语言。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性别教育绘本的概念意义建构
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参与者、过程、环境成分三个要素,Painter等人的概念意义框架提出多模态语篇中人物表征特征、事件关系与背景关系特征。
1.人物表征
人物表征由完整表征和转喻表征两种形式构成。前者指对人物面部特征进行具体刻画,以此构建明确的角色身份,后者则是通过动作、身体部位等局部特征表达人物的整体形象。
在《纸袋公主》中,作者多用完整表征来展示纸袋公主和火龙的形象。通过完整展示纸袋公主和火龙形象角色,能够建立明确的角色信息,即火龙体型高大,而公主身形矮小,使读者感受到角色外形的差异,形成视觉冲击。不同于传统童话故事中公主等待王子拯救的形象,绘本中的公主用自己的勇敢智慧打败了火龙,救出王子。如图1,将纸袋公主和恶龙身形完整呈现,能够明显突出二者体能上的悬殊。文字模态补充了火龙和公主的对话,在面对强大的火龙,纸袋公主没有退缩,而是运用自己的智慧,抓住巨龙虚伪的弱点,故意问道巨龙是否真的能一口气火烧十座森林,面对公主的挑衅,火龙骄傲地使出全力喷火证明自己,却不知已耗尽自己全部的能量。从图像模态中可看出火龙骄傲的神情,此时它已经完全沉浸于公主的称赞中逐渐迷失自我。文字模态和图像模态的相互补充,使公主和巨龙的形象更加具体。
在《奥利弗是个娘娘腔》中,作者利用完整表征呈现男孩奥利弗的形象,奥利弗是个特殊的男孩子,他不喜欢足球、篮球等激烈的对抗运动,相反,他钟情于跳绳、画画、纸偶娃娃、独自在森林散步以及跳舞。这些与众不同的行为使他受到了其他男孩的嘲笑、排挤。幸好,奥利弗拥有一双踢踏舞鞋,让他可以在舞蹈课上尽情地发挥自己的长处,勇敢地追寻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如图2,完整呈现了奥利弗和其他男孩的不同形象,奥利弗是一个温柔细腻、喜欢独自欣赏花草的男孩,而其他男生热衷于球场上的激烈对抗。通过直观的对比,作者构建了不同的男孩角色,他们既可以拥有热情好动的性情,也可以是安静沉默的形象。该绘本倡导和尊重多元男性气质,而通过阅读此类绘本也有助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与发展。
2.事件关系
事件关系关注不同事件的联系,包括展开和投射关系。事件展开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先后发生或同时发生;事件投射关系包括真实的视觉投射和想象的投射。
《纸袋公主》和《奥利弗是个娘娘腔》均采用展开关系呈现事件的发生。在纸袋公主智斗火龙过程中,先后呈现了火龙用尽全力喷火到最后剩的火连肉丸都烤不熟的状态,随着画面的展开,也描述了公主计策的成功。《奥利弗是个娘娘腔》中同样多用展开关系,如图3展示了奥利弗参加完才艺表演后,学校墙上那句“奥利弗是个娘娘腔”被同学们改成了“奥利弗是个大明星”以此展开叙事了故事中男孩子对奥利弗态度的转变。奥利弗默默努力,专注自己热爱的事情,赢得了同学们的认可,从别人眼中的异类,变成了一个闪闪发光的正常人。图像模态的展开关系,也向读者展现了绘本中的纸袋公主和奥利弗是如何打破性别刻板印象,用自己的勇气和坚持,战胜成长道路上的挫折,哪怕是一只强大的火龙抑或是一座偏见的大山。
3.背景关系
背景关系是指事件发生情景的延续和变化。相同的背景或变换视角表示事件发展过程中情景的延续,选择新的背景或去掉背景表示事件进程中的情景的转换。
《纸袋公主》主要依靠视角转换推动叙事语篇情节的发展,该绘本故事主要聚焦于三个场景:美丽的城堡,被火烧后的树林以及关押王子的洞穴。美丽的城堡象征着美好的舒适区,火烧后的森林意味着公主一无所有的状态,关押王子的洞穴则表示公主要面临的挑战。情景间的转换和对比,有助于推动整个叙事语篇故事情节的发展,也能让读者感受到纸袋公主的睿智与独立、勇敢与坚强,公主拯救落魄王子的过程,也是成功自救的过程。
《奥利弗是个娘娘腔》中情景的改变同样推动情节递进。背景多为简单的纯色背景,干净的棕色、蓝色背景能够将读者的视觉聚焦于人物的表情及动作上,能够凸显出奥利弗独处时内心的平静和他对于所爱之物的坚持。非纯色背景交代了奥利弗比赛的舞台背景,以及图3所示的校园墙背景。这两个场景的更替,展现了奥利弗自身的转变和周围人对他态度的改观,一方面,奥利弗能够忽略外界的指手画脚,坚持所爱,自信向观众展现自己喜爱的踢踏舞,另一方面,勇敢展现自我的奥利弗也在打破性别偏见,成功摆脱了“娘娘腔”的标签。
(二)性别教育绘本的人际意义建构
视觉叙事理论的人际意义关注图像与读者的互动,包括聚焦系统、情感系统和氛围系统三方面。
1.聚焦系统
聚焦系统关注读者是否与图像人物产生互动以及读者以何种视角参与图像叙事。
《纸袋公主》多采用主观视角,让图像中的人物与读者产生互动关系,在文字的配合下构建更加丰富的人际意义。如图1,在图像叙事中,作者采用接触类主观视角,展现公主与火龙的博弈。作者通过纸袋公主伸向火龙的手臂,形成矢量,引导读者从纸袋公主的视角,观察火龙此时骄傲自负的神情,以此呈现火龙已经中计。此外,作者用文字叙述了公主是如何利用火龙的虚荣心击败火龙,救出王子的过程。她故意夸赞火龙的智慧与能力,让火龙放松警惕以此耗尽它的体力。文字与接触类主观视角的结合,使读者以图像人物的视角参与到绘本叙事中,增强了互动效果。图四中采用客观视角呈现王子指责公主的情景,画面中的人物没有与读者产生互动,儿童作为客观的观察者能够从此视角冷静分析出孰对孰错,通过客观观察,能够培养儿童在人际交往中的判断能力。
《奥利弗是个娘娘腔》包含主观视角和客观视角。主观视角叙述奥利弗遭受他人的嘲笑和非议,作者从奥利弗的视角展现了他被男孩子欺负时场景,从奥利弗的视角,读者可以看到被男孩子们扔到空中的踢踏舞鞋,可以感受到奥利弗当时的无措和恐惧。客观视角展示奥利弗独处时的场景,比如文字信息叙述了奥利弗毫不松懈练习舞蹈的情节,图片信息则从客观视角展现了奥利弗独处时默默努力的场景。通过主客观视角的灵活转换,既能让读者从奥利弗的视角感受被排挤的窒息感又能以客观的角度见证奥利弗的成长,使图片人物与读者形成较好的互动,增强了视觉叙事的感染力。
2.情感系统
情感系统从介入和异化来建构读者与图像人物的情感关系。
《纸袋公主》和《奥利弗是个娘娘腔》中均采用了个体类的自然风格,作者通过栩栩如生人物刻画提高介入表征的使用,如图4,王子因为公主衣衫褴褛而指责公主,从纸袋公主愤恨的表情中可以看出,她对王子的失望,结合纸袋公主对王子回应的文字模态“你看起来真像个王子,但你是个没用的家伙”,更能让读者感受到公主面对他人的无端贬低时清醒的自我认知和果断的态度。自然风格的叙事,将王子的刻薄和虚荣与公主的独立和勇敢形成鲜明对比,能够引起读者的共情和反思,同时也能帮助儿童建立正确价值观。在《奥利弗是个娘娘腔》中作者利用自然风格,尤其注重对奥利弗神情、动作的刻画,从他的眼神中不仅传达出他对于踢踏舞的热爱,也让读者感受到奥利弗不受外界影响,坚定内心所爱的信念。图像中建立读者和纸袋公主以及奥利弗的情感关系,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男生和女生性别的多样化,女生可以勇敢且坚定地追求幸福,男生也可以安静地舞蹈,更能引发读者对打破性别刻板印象的思考。
3.氛围系统
颜色有助于视觉叙事语篇构建氛围,奠定情感基调。在氛围系统中,色彩明度和纯度的搭配可以激发或缓和故事中情绪,并将彩色图像分为色度、色调和自然度三个维度。
《纸袋公主》中多搭配使用高色度、暖色调以及丰富的自然表现,烘托了图像中敢于斗争、积极追求幸福的情感基调。如图1,即使是与巨龙对峙的画面,图像仍然与前后保持一致,呈现暖色调,营造出公主在与火龙对抗时的镇静。图4中,利用鲜艳的颜色烘托王子与公主之间的争吵,氛围系统激发了故事中激烈的情绪,紧接着绘本以冉冉升起的太阳作为背景,公主手舞足蹈地奔向洒满阳光的道路,也预示着公主摆脱世俗的羁绊,从容洒脱追求自己的幸福。《奥利弗是个娘娘腔》中采用高色度和高自然度,主要基调为冷色调,一方面生动表现出奥利弗独处时的温和安静,另一方面,冷色调也展现出奥利弗被嘲笑时的难堪、苦恼和失望。通过选用不同的色调,两本绘本奠定了不同的感情基调,也增强了绘本的感染力。
(三)性别教育绘本的组篇意义建构
Painter等对Martinec和Salway[4]的图文关系框架进行了整合和修订,他们提出了视觉叙事语篇中图像与文字的布局关系,包括融合和互补两种类型。
1.融合
融合型版面指文字和图像相互融合,包括投射和扩展两种语义关系。本文所选中,《纸袋公主》未出现融合型版面布局,《奥利弗是个娘娘腔》中文字和图像的融合型版面布局使用不多,其中多以扩展的版面分布出现,如图3,图像结合文字,视觉叙事展示了奥利弗看到墙壁上的“娘娘腔”被改成“大明星”后的吃惊和感动,文字在画面中被放大,更具视觉冲击。
2.互补
互补型版面布局是指图像和文字各占一部分空间,通過位置特征来表达图文之间的语义关系。《纸袋公主》和《奥利弗是个娘娘腔》的文字和图片整体布局多采用互补性语义关系,分布较为单一。如图1,文字和图像呈对称分布,有明显分隔。图像符号资源与和文字资源相互相补充,简洁明了构成组篇意义。文字信息叙述了纸袋公主用计耗尽火龙的体力,图像资源则展现了火龙喷火后精疲力竭的形象,两种资源相互作用,共同构建了语篇上的图文衔接关系。
四、结语
本文以Painter等人的视觉叙事理论框架为理论,讨论多模态儿童性别教育绘本中的人际意义、概念意义和语篇意义的构建,发现该多模态语篇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该多模态语篇多用完整表征构建图像人物形象,用展开关系呈现事件的发生,背景的延续和变化实现时间和空间的转换;其次,为增强图像人物和读者之间的互动,该语篇多通过主观视角,借用个体类的自然风格,使读者更真切参与图片角色的叙事,根据图片人物的不同叙事,采用高色度和自然度但不同色调的氛围,使读者共情;最后,该语篇的版面布局较为单一,文字和图像多采用互补分布,能够清晰构建语义。
参考文献:
[1]KRESS G,T.VAN LEEUWEN.Reading Images:
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M].London:Routledge, 1996:5.
[2]冯德正.视觉语法的新发展:基于图画书的视觉叙事分析框架[J].外语教学,2015,(03):23-27.
[3]PAINTER C,J.R.MARTIN,L.UNSWORTH.Reading Visual Narratives:Image Analysis of Children's Picture Books[M].London:Equinox,2013.
[4]Martinec,R.,A.Salway.A system for image-text relations in new(and old)media[J].Visual Communication, 2005,(4):337-371.
作者简介:
王文杰,女,汉族,河南周口人,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2021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