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建设共同富裕基层实践与居民增收探索研究

2024-01-31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课题组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23年12期
关键词:共富共同富裕浙江

□ 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课题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和全局高度,就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指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普遍达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的一种社会状态。

浙江始终立足于人民至上理念,走在改革前沿,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基层实践道路,尤其自2021 年被赋予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历史使命以来,浙江更是先试先行,深入推进共同富裕基层改革试点,率先形成了一系列共同富裕基层实践成果,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居民增收致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浙江居民增收与共同富裕建设实践之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人民积极探索实践,率先推进改革开放,摆脱贫困迈入小康,在经济社会发展、居民增收与建设共同富裕道路上,走出了符合浙江实际、富有浙江特色的发展道路,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经济社会发展打基础时期(1949—1978 年)

新中国成立后,浙江全面恢复工农业生产,逐步进入了有计划发展国民经济和全面实行社会主义改造阶段。到1956 年底,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在全省范围内开始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浙江发展道路曲折,但在实现初步工业化和消除贫困方面依然取得了较大成就。1978年,全省生产总值(GDP)达到123.7 亿元,与1949 年相比增长5.6 倍;人均GDP 为332 元,年均增长4.6%;全省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分别为332元和165 元。

(二)经济与收入快速增长时期(1979—2002 年)

1978 年12 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浙江从实际出发,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不断吸纳集聚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从纺织到小家电,从袜子到低压电器,从皮革到化纤等,富有特色的块状经济、产业集群、专业市场逐步形成。2002 年,全省GDP 增至8041亿元,人均GDP增至16918元。城乡居民收入也显著增长,2002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升至11716元,比1978 年增长34 倍,年均增长率为16.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升至4940 元,比1978 年增长29倍,年均增长率为15.2%。

(三)经济社会发展与居民增收迈入新起点时期(2003—2012年)

2003 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总结浙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八八战略”,打开了浙江发展的新通道。同年,“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乡村建设工程拉开序幕。新一代浙商发扬“新四千精神”,在义乌创建了全球最大小商品市场,形成了富民强市的“义乌经验”。2012年,全省GDP增至34382亿元,人 均GDP 增 至61097 元。2003—2012 年期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升至34550 元和14552 元,年均增长率为11.4%。

(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时期(2013 年至今)

2012 年12 月,浙江省先后出台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四换三名”“四边三化”“一打三整治”市场主体升级和特色小镇建设等一系列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为居民稳定就业和增收打下扎实的产业基础。2021 年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赋予浙江重要示范改革任务。按照“两阶段发展目标”,浙江制定《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 年)》,加快突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2022 年,全省GDP增至77715 亿元,人均GDP 增至118496 元。2022 年,浙江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跨入6 万元门槛,达到60302 元,城乡收入倍差降至1.9,家庭可支配收入10万—50 万元、20 万—60 万的群体比例分别达到74.0%和34.6%,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持续扩大。

| 共同富裕基层实践促增收的典型案例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以来,浙江各地不断开展创新性探索,涌现出一批共同富裕基层实践的典型案例,本文选取丽水市“大搬快聚”共富工程、永嘉县“薯道飘香”共富工坊和萧山区“南阳伞”共富工坊,意在通过分析提炼各地在共同富裕基层实践中的优秀举措,总结出可供参考、借鉴的经验启示。

(一)丽水市“大搬快聚”共富工程:城乡统筹发展促共富

“大搬快聚”是丽水跨山统筹探索山区城乡共富新场景的实践模式,是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典型案例。自2019 年启动实施以来,全市以“搬得出、稳得住、富得起”为目标,通过打通部门、地区、城乡、产业之间要素流动的渠道,有力推动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从而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生活条件改善、山区经济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图1)。

图1 丽水市“大搬快聚”共富工程经营模式架构

1.健全帮扶机制,夯实兜底保障根基。政府层面通过成立大搬快聚公司,依托国有银行融资授信137 亿元的专项贷款作为扶贫资金注入,全盘谋划安置点融资项目,同时借助省、市、县三档搬迁补助,以完善的补助政策体系为山区居民搬迁后的生活保障提供兜底。2019 年启动搬迁以来,累计搬迁5.2 万户、14.3 万人。在此基础上,对搬迁后的山区居民在就业创业端加大金融扶持力度,通过推行农户联保贷款、专门性的普惠金融贷款等多种信贷形式支持搬迁居民就业创业。2019 年以来,搬迁居民累计获得金融普惠性贷款40.8亿元,带动3.3 万人就业。

2.强化数字赋能,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将数字治理充分融入“大搬快聚”共富工程,打造“大搬快聚易居通”应用,实现搬迁数据全摸清、动态流程全掌握、补助资金可追溯、搬迁安置有保障、公共服务全覆盖,对群众从提出搬迁申请到完成安置进行全过程服务,使居民从“要我搬”转变为“我要搬”。同时加快完善安置小区及周边配套基础设施,提升安置点整体承载能力,以优质的公共服务体系为安置居民创造优良的生产生活条件。2019 年以来,共建成57 个安置小区,覆盖561 个行政村、1018 个自然村,实现14.3 万居民搬迁。

3.特色产业驱动,巩固稳岗就业基础。依托各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加快实现优势产业覆盖山区搬迁居民所在安置点,形成产业资源和劳动要素双向对流,带动居民稳岗就业,促进增收致富。如松阳县利用本地农业支柱茶产业,有效引导和吸纳近5000 余名山区搬迁居民从事茶叶种植、采摘、加工等工作,其中茶叶种植户均每年增收约5 万元,茶叶加工户均每年增收约18 万元。又如景宁县积极对接本地澄照民族创业园内企业用工需求,引导山区搬迁居民“下山入园”,截至2023 年8 月,民族创业园已引进49 家企业入驻,预计可提供就业岗位1000 多个,实现户均就业1 人以上,月收入5000元以上。

(二)永嘉县“薯道飘香”共富工坊:一产带动促共富

“薯道飘香”共富工坊积极探索“党支部+企业+党员+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依托温州地方特色美食“番薯枣”,由当地民营企业通过“种—产—销”一体化模式,直接带动当地及周边邻近村番薯种植户种有所收,同时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低收入农户家门口就业,从而形成“助企、富民、强村”多方共赢的局面。

1.特色产业加持,企业经营效益可观。永嘉谢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 年,主营“番薯枣”加工,先后获得浙江农业博览会优质产品优质奖等荣誉称号。该企业负责人介绍,共富工坊项目有效解决了企业产能扩张和山区农民就业的双重问题,在特色产业的基础上,企业通过打造“楠溪湖头山番薯枣”“谢氏薯道”等特色自主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取得市场良好反响,产量从2009 年的日加工番薯仅1.5 吨增长到2022 年的60 吨,年销售额突破2300 万元。

2.区域集聚带动,促农增收成效明显。一方面,由谢氏公司提供适合加工的种子并指导农户规范化种植,并以保底价格统一收购。2022 年共带动周边农户种植1230亩,累计收购支出约240 万元,充分保障小农户的经济利益。据某种植户表示,该户2022 年实际种植番薯6 亩,年实际利润近2 万元,远高于原先自主耕种收益。另一方面,谢氏公司通过党员帮带、技能培训等措施帮助村内剩余劳动力上岗就业。蒸晒、打包等长期用工平均工资为4500 元/月,番薯削皮、切片等需要大量临时用工,采用计件模式,生产旺季可雇佣超200 人。全年发放工资超300 万元,有效带动农民稳岗增收。

3.开源集体经济,有效增强造血功能。项目所在的鹤阳村是典型山区村,青壮年劳力大多外出务工,留守的老人和妇女主要以农业种植、个体经营和打零工为生,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共富工坊项目不仅破解 “项目难进”的问题,也有助于增强村集体的“造血”功能,例如租赁村集体闲置用房,设置加工车间2470 平方米,总投资1000 多万元,每年可增加村集体资产收入20 余万元。下阶段,村企还将协商采用村集体参股、企业分成合作、农户分红等方式,引导企业把产业增值环节更多留在农村、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三)萧山区“南阳伞”共富工坊:二、三产业协同发展促共富

萧山区南阳街道潮都未来社区共富工坊以“企业有订单需求、农民有增收呼声、村社有闲置资源、项目有准入条件、产品有市场前景”为结合点,自主开发“南阳young”区域品牌,形成原材料供应、伞架生产、印花、包装、出口代理等一条龙的产业链,产品畅销国内各大城市以及东南亚多个国家,有效带动辖内企业增资扩产,本地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1.企业整合集聚,有效促进稳岗增收。成立南阳街道伞业协会,组织规模以上企业赴余杭艺尚小镇考察平台经济,探索利用南阳伞业集聚的优势将伞业上下游产业集中到一个平台上,做强南阳伞业整体品牌。通过低小散企业的关停腾退,对空间进行整合梳理,打造横蓬园区伞业电商园,引导雨伞企业规模化经营,推动块状发展。截至2023年6 月,南阳已有制伞及相关配套企业近150 余家,年产值约60 亿元,本地有70%—80%的农户参与到雨伞生产缝制,平均每年每户可增收2 万元。

2.强化人才培育,加快数字改造提升。政府及时出台政策,对实施品牌出海、跨境电商实务操作人才培养的企业给予专项补助,并组织银行对雨伞企业联合开展行业授信,同时充分利用政府平台优势,为企业开展直播带货,拓宽销售渠道。同时,加快数字化改造进度,邀请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教授团队以及市内行业知名智能改造团队,联合第三方专业服务公司大力推进品牌出海战略,抢先挖掘东南亚、美洲海外市场商机,目前已经培育西子红叶、雨宝、花姿雨、布尔享伞业等4 家雨伞标杆企业,并在阿里巴巴旗下东南亚B2C 电商平台上销售产品,总体销量增幅超8%。

3.完善配套设施,带动产业协同发展。结合南阳特色伞文化以及现有配套设施基础,打造一条伞文化主题街区,进一步发挥文化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具有南阳特色辨识度的文化地景。通过对街区商业整体规划,对伞乡陈列馆、共享吧等公共服务配套进行改造和数字化提升,满足居民综合消费、会客交往等日常需求,打造网红打卡地,以发展特色产业为核心,融合旅游、服务业、物流业等多产业协同发展。

| 经验及问题

(一)经验启示

1.突出政府引导作用,加强要素支撑。共同富裕基层实践的探索,重点在于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政府牵引有效整合企业、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农合联、村集体等组织资源、发展要素,全面激发出党建引领带富效能。上述案例中,政府结合项目实际通过不同程度的资金奖补、平台建设、机制构建等方式对项目进行引导支持,科学配置和集约利用土地、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发展资源,从而加快实现服务链与产业链、资金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将党和政府的引领组织优势成功转化为居民增收的发展优势。

2.着眼重塑供需关系,推动模式创新。共同富裕基层实践主要以“政府+企业+居民”新模式组成的联盟为纽带,将各自领域内的资源有机结合,发挥好乘数效应,如政府层面主要通过政策扶持重构供给侧(居民)和需求侧(企业)的生产关系,剥离生产加工中间环节;企业层面引进资金和项目,盘活村集体闲置资源,创造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居民层面在享受资产盘活带来终端收益的基础上,直接应聘具体项目岗位或以产业为带动赋能创业活动。不仅有效提升整体抗风险能力,更进一步激发内生发展动力,实现政府、企业和居民三方共赢。

3.融合本地优势产业,提升品牌效应。产业是共同富裕基层实践的核心要素,要着重根据本地所特有的资源优势、地域优势带动居民可持续增收。例如对于永嘉县偏远山区的农户家庭来说,番薯因其高产量、易种植以及可观收益等优势,是能力范围内的增收优选;萧山区南阳街道的制伞业在本地起步较早,相关配套设施基础齐全,已经形成集聚优势;丽水市各县域则分别以茶产业、众创空间等项目为山区搬迁居民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在充分发挥本地特色产业的优势基础上,进一步打造品牌影响力,有效巩固居民持续增收的基础。

4.强化数字经济赋能,搭好协作平台。发展产业链的延长是产业保持活力、走出本地的重要因素。在“互联网+”时代,充分借助数字经济优势,能有效打破时间和空间辐射范围上的局限性,扩大居民增收面。如丽水 “大搬快聚易居通”应用、永嘉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和番薯枣网上营销平台、萧山“南阳伞”电商销售平台等,都是通过挖掘并利用优质数字化资源来搭建平台,驱动产业发展、提升管理效能,为居民增收扩面开辟出新路径。

(二)发展困境

1.项目同质化现象明显,资源缺乏合理开发利用。政府作为共同富裕基层实践的重要牵引,只有因地制宜引导、开发、扶持适合在本地持续发展的产业,才能夯实居民增收扩面的根基。但是个别地区未充分考虑本地实际,在引进和打造共富项目中“照搬照抄”,重模仿轻创意,主题不突出、个性不鲜明,缺乏与本地特色的深度融合,项目同质化严重缺乏竞争力,同时本地一些特色资源又得不到合理开发和利用,对居民可持续增收带来负面影响。

2.持续竞争力不强,后续发展动能不足。企业作为共同富裕基层实践的重要载体,只有不断激活其发展动能,才能持续在稳岗就业端发挥有效作用。但在各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大背景下,外部市场竞争激烈,外地针对特定产业和有潜力企业所提供的招引政策优惠幅度更大,同时外地部分行业具有的先天优势在本地难以弥补,导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3.居民收入来源不稳固,持续增收难度犹存。居民作为共同富裕基层实践的最终受益端,只有逐步实现岗位从无到有、从有到稳、从稳到好的过渡,才能达到持续增收的目的。但是当前不少基层的共富项目都是依托于当地特色农业产品,而农业生产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导致部分农村劳动力存在就业“空档期”。同时,受限于农村居民自身低文化、低技能限制,就业基本处于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环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可替代性强,不仅薪酬水平难以突破,就业的不稳定因素更多。

| 进一步推进共同富裕基层实践的建议

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以来,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共同富裕基层实践典型,但也面临着问题和挑战。下一步应继续发挥先行优势,促进共同富裕建设提质增效。

(一)积极鼓励基层实践创新

一是立足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在基层实践的领导核心作用,激励基层担当作为,落实思想指引,切实增强基层实践创新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二是积极引导基层结合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域特色,发挥优势、挖掘潜能、识别短板,找准核心资源禀赋,确定适合地区发展的共同富裕建设目标定位及实践路径。三是聚焦资源相对匮乏、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地区,持续实践“山海协作”“双向飞地”等新型发展模式,以共富项目合作为中心,鼓励基层积极探索跨地区协作、互惠双赢的发展路径。

(二)依托产业巩固共富基础

一是立足地区优势,优化特色产业布局,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加快构建地域优势凸显、产业链条完整、创新创业活跃的共富产业体系。二是持续探索强村公司分级管理机制,以村集体经营的共富项目为依托,推进纵向专业分工和横向经济协作相结合,壮大产业集群规模。三是充分发挥共富项目辐射带动作用,吸引接纳产业化龙头企业向本地优势区域集聚,将企业的资本、技术、管理与村庄的土地、人工、资源等要素有机结合,引导企业与本地村社、农户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实现村企共同发展。

(三)强化品牌激活发展动能

一是立足浙江先行优势及现有项目基础,联合地区共富工坊打造重点产品,强化品牌意识、找准品牌定位、加强品牌塑造,提升品牌附加值。二是支持中小品牌整合发展,持续形成集群效应,打造更大范围、更有竞争力、更有影响力的极具特色产业优势的区域公共品牌。三是充分发挥浙江数字经济优势,大力实施“互联网+”产品行动,加大品牌传播营销力度。培育一批专业化、本土化的区域电子商务平台,扶持产品直供、直播、直销电商企业,完善产品网络销售供应链体系。

(四)聚焦增收共享实践成效

一是立足各地基层实践特色产业,开展有针对性的多领域技能培训,提高本地居民干事创业的能力和水平。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和用工需求对接,推动邻近地区用工岗位、劳动力资源互通共享。二是完善共富项目制度建设、优化集体经济治理机制,保障本地居民工资、分红等收益同步落实。支持居民对共富项目的入股再投资,扩大共富项目带动本地居民增收致富的能力。三是扩大公共服务供给的覆盖面,逐步实现公共服务供给的均等化。将集体经济成果向本地区低收入户及困难群体适度倾斜,推进实现本地收入均衡发展。

猜你喜欢

共富共同富裕浙江
柯桥成校创新+品牌培育“共富夜校”发展核
“萧滨一体化”:打造区域协作共富升级版
共同富裕
一图读懂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
凝聚共富力量 谱写发展新篇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