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校—培—企”育训共同体育人模式探索
2024-01-31顾伟国
*本文系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一般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青年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及支持体系研究”(23ZXZB0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在界定“校—培—企”育训共同体的内涵意蕴,厘清“校—培—企”育训共同体的架构思路的基础上,以苏州某职业院校(简称ITS)为例进行基于“校—培—企”育训共同体培育技术技能人才的实践探索。通过育训载体融合、教考评价融合、研修成效融合、实习就业融合等方式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培育的路径优化,为培育德技兼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校—培—企”育训共同体;技术技能人才培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52-0047-05
【作者简介】顾伟国,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园区分院(江苏苏州,215123)副院长,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其关键在于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校—培—企”育训共同体培育技术技能人才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育模式,既是促进技术技能人才培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又是实现职业教育自身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构建“校—培—企”育训共同体的背景意义与价值取向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培育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路径,也是当下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和痛点问题。引入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作为校企合作的媒介主体,创新构建“校—培—企”育训共同体,可以解决诸多校企异质主体导致的矛盾障碍,理顺校企共育技术技能人才的机制,从而为促進技术技能人才高质量发展、为职业院校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校培企和谐共生的良好生态开辟新路径。
首先,构建“校—培—企”育训共同体是促进技术技能人才培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从化解制约因素的视角考虑建立技术技能人才培育融合机制,探索基于“校—培—企”育训共同体的技术技能人才培育模式,是解决当前校企合作难题和实现校培企三元共生的重要方法,也是促进技术技能人才培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其次,构建“校—培—企”育训共同体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职业院校、企业与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在职业教育中都具有重要功能,探索构建“校—培—企”育训共同体能充分发挥三者的独特效能,在促进职业培训转向科学化、系统化的同时助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最后,构建“校—培—企”育训共同体有利于形成产教深度融合的良好生态。职业教育自身的整合性、跨界性和职业性以及职业知识与学科知识相比所体现的时代性、开放性和发展性意味着职业院校必须与产业行业同频共振。
二、“校—培—企”育训共同体培育技术技能人才的内涵意蕴和实践逻辑
1.“校—培—企”育训共同体的理论意涵
“校—培—企”育训共同体的意涵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内化的知识技能与外化的工作行为的融合。将完成工作任务与灵活运用并巩固升华专业知识技能相融合,帮助学生将多种单一的技能升华为综合化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1],发挥职业院校的育人功能、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技能技术传递价值与行业企业的用人价值导向,以此帮助学生专业高效地掌握职业技能和提升职业素养,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才的身份转变,进而为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和提供切实的资源保障。二是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企业等培育主体的多元融合。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根据企业岗位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动态调整技术技能考核标准,同时协助职业院校及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进而真正打破校企双方的壁垒。各育人主体和资源从相对分离、异质到融合趋同,使职业院校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相吻合。三是组织生态的融合。打破传统职业教育发展和服务的局限性,即超越主体属性和利益界限,建立政治、经济、文化、资源共建共享的联结网络[2],强调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企业间的身份归属和共同体意识,塑造互联互通、和谐共生的良性育人循环机制,形成各培养主体之间依存交融、育训资源优势互补、内容渗透重组的技术技能人才培育三元共生发展的良好生态[3]。
2.“校—培—企”育训共同体培育技术技能人才的实践逻辑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然而,职业院校与企业的融合育人模式无法兼顾彼此利益,其实效性和可持续性并不高。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作为培训类企业本身兼具培育技术技能人才和顾及经济利益实现的内在特质,有与产业企业和职业院校进行校企合作的理念价值和切实需求,因而能较好地平衡职业院校的育人诉求和企业的用人需求,也能较好地关切多方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从而实现“校—培—企”育训共同体培育技术技能人才的可持续性。因此,职业院校在承担自身办学职能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同时,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与行业企业的融合,构建“校—培—企”育训共同体,推动技术技能人才培育的高质量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3.“校—培—企”育训共同体培育技术技能人才的实践思路
在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发挥企业和学校双主体作用,以育训共同体理论为基本遵循,以职业院校和企业对于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和需求为导向,依托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构建基于“校—培—企”育训共同体的技术技能人才培育模式。第一,针对企业对口岗位毕业生输送渠道不通畅等问题,“校—培—企”育训共同体及时为企业“送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关键是能够及时满足其用人需求。职业院校凭借其社会影响力,依托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市场化运作,能够及时协助企业招聘并培训急需且合格的技术技能人才,以满足企业用人的核心诉求,提升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和可持续性。
第二,针对培训学员技术技能提升内训力量不足等问题,“校—培—企”育训共同体开展融合“育才”。一是职业院校牵头在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对照相关工种技能等级鉴定的要求,按照企业新型学徒制模式研创“单项技能上岗培训、多技能综合培养”的培训模块,帮助学员获取技能等级鉴定证书。二是在企业实施“分阶段培养、多岗位轮训”的现代学徒制,组建企业定向学徒班,企业课程导入、企业导师传授、企业车间实践,最后由企业进行考核评价,最终实现多方技术技能人才培育资源的整合,提升实践育人效果。
第三,针对企业一线技术技能人才流动性大和培训成本高等问题,“校—培—企”育训共同体推动实施1+X证书模式,为企业“留才”。企业技术技能人才的继续教育主要包括“1”与“X”,职业院校主要帮助企业技术技能人才提升学历的“1”,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更侧重于技术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的“X”,并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继续教育学历作为企业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维系企业技术技能人才的身份和价值归属,在持续培养岗位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提升员工的成就感和职业获得感,帮助企业留住技术技能人才。
第四,针对初次就业的企业一线新员工遇到技术技能恐慌等问题,“校—培—企”育训共同体帮助企业“用才”。职业院校联合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研发针对有技术技能提升需要的职业人才的各类学徒制培训项目,将技能深化、技能传承、TWI培训等统合成培训包,以培训包作为拓宽专业知识渠道的载体,保障职业人才技术技能提升和技术技能人才培育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校—培—企”育训共同体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塑造三擎并驱、融合互联的育人生态。由职业院校牵头,以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为媒介,高度关注和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和核心诉求,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形成了“送才、育才、留才、用才”四位一体的技术技能人才培育新思路,源源不断地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校—培—企”育训共同体培育技术技能人才的实践探索
“校—培—企”育训共同体培育技术技能人才既是一种理论创新,更需要实践检验。苏州某职业院校(以下简称ITS)以“为学生发展服务”和“为企业发展服务”为产教融合之本,积极开展“校—培—企”育训共同体培育技术技能人才的实践探索。ITS践行“建设学校环境中的企业和企业环境中的学校”的产教融合理念,与多家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企业共建育训共同体,支持并引导开展学徒制培养、产业学院共建、技能人才评价、技能研修和竞赛等多方面工作,发挥各自优势全力打造命运与利益共同体,持续推进校企合作,实现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1.育训载体融合,积极创设技术技能人才培育新路径
在产教融合环境下,职业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育以实践为导向,这决定了其人才培育必须通过必要的实践环节来实现。ITS和企业双方有选择地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媒介桥梁作用整合各方优质资源,不断优化学生校内外实训实习环境,通过订单班、现代学徒制、联合培养、企业建校及创新平台,形成了链式对接,贯穿企业的规划、研发、生产、销售与售后的动态全过程,实现了职业院校与企业深度协同育人。ITS不仅在整个育人过程中深入学习和深度参与,掌握技术知识,熟悉流通渠道,更重要的是以全局性眼光和整体性思维,加强校企间的协调配合、分工合作、优势互补,从而形成系统、高效的有机整体,助推地方产业技术发展引领新专业课程的开发,共同服务于技术技能人才培育。同时,ITS与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协同互联,遵循价值共创理念,在面向社会提供个性化差异化培训服务的同时,鼓励其自有开放实训平台成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有机组成部分,弥补了资金投入不足、专业教学不系统的缺陷,使得教学资源高度融合共享,从而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其次,ITS充分利用政府投建的技术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采用“引企入校”方式,以企业投入为重要主导,围绕智能制造产业关键技术,先后建成精密加工、半导体加工、数控传感等一批“没有围墙”的产业学院,大幅缩小了人才培育与产业需求的差距。再次,ITS首创“接力培养”模式,最大程度发挥了产业学院人才培育“蓄水池”效应,校际合作吸引区外职业院校甚至中西部地区院校相关专业学生来苏实训实习,接受产业学院的技术技能培训。学生通过双选进入产业学院参加企业开展工学交替的实习、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培训和技能鉴定,从而全面确保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并最终实现本地就业,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培养与输送紧缺合格的技术技能人才。
2.教考评价融合,科学探索技术技能人才评价新机制
职业院校学生在学习时不能仅发展某一技能,而应努力掌握多项相关的技术技能,职业院校也应积极探索多元综合的人才评价新机制。技术技能人才评价是“育才”的关键部分,也是技术技能人才发展的核心环节,在技术技能人才评价由政府部门转向市场主体的过程中,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技能人才评价已逐渐形成体系,以技术技能人才培训服务为主要工作职能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更要作为第三方评价机构发挥积极作用。ITS联合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打破了固有的鉴定评价模式,以技能等级认定题库开发为先导,在实操考试标准化上下功夫,打通技能等级考试培训资源,建立起专业化考评员队伍,并紧随产业集群发展步调滚动开发新职业新工种的人才评价方案,形成良好的教考评价新机制。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在学生参与实习实训的过程中,通过质性和量化等多重手段,从岗位需求、职业内容、学习方法、活动场域等要素深入分析,“反向”促进专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为把职业院校学生培育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打下扎实基础。
3.研修成果融合,始终面向技术技能人才发展新趋向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不仅仅只关注技术技能的提升,而是要从关注培训本身转向关注技术技能人才的价值使命和企业发展战略,将解决技术技能人才职业价值观和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作为培训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打破“课堂结束培训即终止”的观念[4]。技术技能培训应以服务高质量发展和企业发展为目的,转化成实际生产力。针对技术技能研修产生的人才链、产业链价值难以显化的难点痛点,一方面,ITS与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发挥产教融合优势,提炼出“多快好省”的技术培训成果转化评价方式,进一步优化“育才”过程,即在开展培训的同时,要求学员选取培训后开展的技术项目,并将项目归纳为四类:一类项目产量多,有助于产线的产能提升;二类项目周转快,有助于快速流通,提升资金周转率;三类项目品质好,有助于产品的品質提升;四类项目成本省,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ITS与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融合,通过创新研修方式,分类设计计算模型以获得每个技术技能研修项目的可量化经济价值,将岗位研修项目向生产实践延伸,推动研修成果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从而提升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在所在企业的贡献度,进一步促进技术技能人才价值感的获得,增进其与企业的情感联系,实现“留才”,充分彰显职业院校培育技术技能人才的优势和特色。
4.实习就业融合,努力确保技术技能人才稳就业
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鲜明特征,高质量高薪就业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和办学治校的直接体现[5]。ITS在遵循办学规律、做好培育技术技能人才和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通过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的理念与实践,与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联合,在化解技术技能人才培育供给侧和产业人才需求侧全方位融合的瓶颈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依托苏州工业园区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依靠自身的优势特点走市场化发展之路,实现自主发展,赢得了学校、企业、社会和学员的多方共赢。第一,ITS以“送才”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育的重点目标,依托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先后与150余家知名企业形成深入的校企合作关系,既保障了职业院校学生的优质就业,也及时为企业输送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第二,ITS与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联合招聘培训新员工,为新员工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学徒制培训包,促进企业更好地“用才”,鼓励学员实现技术技能的传承和深化。此外,为了保证技术技能人才在企业发展的稳定性,职业院校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不断提升企业员工的岗位实践能力,还为其提供学历晋升的通道,促进“留才”目标的实现,有效提升技术技能人才与企业之间的黏合度,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稳定性与留存率,最终实现了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企业的融合共贏发展,为区域技术技能人才培育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力量,为产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支撑。
【参考文献】
[1]李少兰,吴南中.职业教育育训并举人才培育模式的逻辑起点、形成机理与支持条件[J].教育与职业,2021(23):27-34.
[2]贺书霞,冀涛.基于共享发展理念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建构[J].职业技术教育,2021,42(4):35-41.
[3]孙兵,周启忠.职业教育育训共同体的构建与实践探索[J].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4):79-85.
[4]谢册,刘俊英,周晓新,等.基于供给侧改革视域的职业培训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以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25):72-76.
[5]胡烨丹,王玉龙,江南.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优质就业路径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31):88-92.
责任编辑:张 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