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食为媒:中华美食文化国际传播的机制与策略

2024-01-31吴璟薇阎庆宜曹伟

对外传播 2024年1期
关键词:情动国际传播中华文化

吴璟薇 阎庆宜 曹伟

【内容提要】中华饮食是中华文化重要的媒介符号和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生动载体。本文综合传播学、符号学和饮食人类学理论及跨文化食物交换的社会美学方法,梳理中华美食文化国际传播的作用机制,并立足中国语境,结合多元传播主体跨文化传播案例,厘清饮食媒介符号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实践路径:通过多感官刺激而打破文化边界,借助各类跨文化交流活动、直播短视频等传播形式触达海外受众,并触动引发其情绪、情感和身体实践等一系列跨模态联觉感知,最终通过情感迁移塑造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华美食文化”國际传播的发展策略和实践路径。

【关键词】中华文化 国际传播 饮食符号 社会美学 情动

民以食为天。食之道,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国家或者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中华饮食作为打通中外文化差异的重要符号,通过连接地方文化观念和全球精神内涵,打破地域阻碍,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华饮食在跨文化交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多次重大主场外交活动的宴会环节中,精心设计的中华美食和极具中华文化意涵的餐具受到了中外媒体广泛关注;李子柒和滇西小哥等中国“网红”博主的原创美食视频,也引发了外国网友对中华美食文化的热烈讨论。

饮食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能够全方位调动人的感官,为激发人的情感体验提供基础。其所代表的文化意蕴由此打破时空界限,通过和受众建立情感共鸣来塑造中华文化的全球认同感。本文立足跨文化食物交换的社会美学等视角,结合中国国际传播中的成功案例,探讨饮食符号国际传播的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华美食文化国际传播策略。

一、饮食作为跨文化传播的媒介符号

饮食不仅能够满足人的基本需求,还能使人的情感产生关联。在媒介与文化分析的物质性转向下,身体被理解为意义、经验和知识的相互交杂的基点,①从而将饮食与身体和感官、情动(affect)和情绪等文化体验相联系,为从感官视角开展跨文化饮食传播研究奠定基础。

(一)跨文化食物交换的社会美学方法

美国瓦萨学院(Vassar College)哲学教授乌玛·纳拉元(Uma Narayan)指出,在跨文化食物交换语境下,味觉享受提供了比知识更强大的纽带。②在此基础上,英国文化历史学家本·海默(Ben Highmore)呼吁在跨文化研究中采用一种跨文化食物交换的社会美学方法,将社会学和感官(sense)、情感(emotion)和情动方法以及社会导向的精神分析工作相结合以探究饮食的能动作用。该方法的核心概念是“美学”。作为研究感性认识的学科,美学和感官体验、品味(taste)等密不可分。感官主要包括认知(cognition)和感觉(sensation)。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在18世纪提出“美学”(aesthetics)概念,并将其原本所指的五官的感受、感觉能力,延伸为对于好与坏品味(taste)的研究。③这意味着,身体体验及感官生活本身就隐含在由品味所建构的社会身份地位中,社会美学与感官、身体是紧密联系的。

在跨文化交往中,饮食提供了一种与“他者”相遇的方式,即饮食的色香味等属性是一系列文化场景中的偶然成分,需要使用更复杂的政治和社会话语元素来阐释。④在这些相遇空间中,感官体验和情感都是经由协商产生,饮食激发的感官体验和情绪具有多种可能性。因而,作为媒介,饮食为接受和理解“他者”开辟一条新路径。在此过程中,饮食本身的物质能动性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海默以自身为例,当他第一次接触香菜时并不喜欢这种食物。一段时间后,他发现香菜可以让他尝到其他食物的不同味道,因而对香菜产生了兴趣。如此来看,香菜作为一种特殊的媒介改变了他的味蕾,亦成为跨文化层面社会变革的推动者,从而改变、甚至重塑了跨文化关系。

(二)从身体到情感:饮食符号国际传播机制

17世纪,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Baruch Spinoza)将情感视为主动或被动的身体感触,从而强调情感与身体的密切关联。此后,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德勒兹(Deleuze)重新阐释了斯宾诺莎对于情感的研究,并创造性地认为情感是非人的(nonhuman),是生成(becoming),是强度(intensity),是纯粹力量的潜在(virtual)变化,⑤并将“affect”真正视为一种“情动”。德勒兹的情动理论表达了一种身体、技术和物质新的形构。⑥他进一步推动了关于身体与感官相联结并影响人的意志或意愿方面的研究。他强调情动表现的“不是被影响、被改变与被触动之后的身体, 而是影响、改变、触动、本身成为身体, 身体就是能影响与被影响的行动力与存在力”。 ⑦受德勒兹的启发,大批学者将情感看作身体感受/影响(affect)和被感受/影响(affected)的能力, 或是身体行动、参与、沟通能力的增强和减弱。⑧

对于情动、情绪、感觉等系列概念的区分与否,一直是学界不同学者之间的争议焦点。尽管有学者探讨了这些概念的区别并作出了相对明确的定义,但也有学者认为这些概念都是围绕着人类的感知和感受产生,并形成混合交叉的“联觉”(synesthesia)现象。⑨实际上,在饮食作为媒介符号的跨文化交往中,情感、感官体验和情绪等感知在身体的场域中相互渗透,共同构建了融合多种感官的跨模态网络。⑩例如,味觉是谈论饮食话题时首先考虑的感觉,但“吃”这一行为也与舌头和嘴巴的触觉敏感性、嗅觉能力、视觉和听觉等息息相关,而每一种感官体验都有激发情感流动的能力。同样,个体既有的认知和情感也会影响感官体验、对食物的感知并激发身体实践。感官、身体实践和感情联觉交织在一起,共同完成了个体的感官知觉和情绪体验。

基于饮食对身体和情感所产生的综合影响,本研究立足于跨文化食物交换社会美学方法,并综合传播学、符号学、社会美学理论的视角,将饮食符号融合到饮食情感、情绪(emotion)、观念(perception) 、11知觉(sensation)、注意力形式、感官世界,以及身体等交互关系中,探讨其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机制(详见图1)。从中华饮食符号国际传播的具体分析路径来看,在中外不同主体的接触和交往中,中华饮食打破文化和时空边界,和不同文化群体相遇。饮食通过刺激感官吸引国际受众的注意力并产生饮食相关活动。在此过程中,人产生情绪、情感、观念等感知。这些相互影响的感知组建跨模态网络,从而改变或形成国际受众对中华饮食的态度和看法,最终影响其对中国及中国人民的认知情绪,增强其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对中国形象的认同。

二、中华美食文化国际传播实践分析

(一)饮食作为符号: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新可能

在国际交往中,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美食文化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创造了新机遇,各类凝练着中华文化的饮食符号在跨文化交流场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政府、企业以及民众等多元主体以“食”为媒,将食物、器具和行为等物质形态和价值观念通过特定方式进行跨文化表达和传递,从而赋予中华饮食的媒介符号功能。在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为代表的国际体育赛事中,北京烤鸭、四川担担面和东坡肉等具有中国特色的风味美食在运动员中“圈粉”无数,并引发全球热议。外籍运动员自发拍摄的“吃播”短视频,吸引海外网友评论、互动,这都是饮食符号搭建异质文化对话空间的生动体现。此外,众多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以其自身硬实力为基础,充分利用饮食的力量打破既有的文化壁垒和传播障碍。作为连接中外桥梁和使者的代表,中国东方航空以外籍员工视角为切口,通过微电影讲述德籍主厨路德维希(Ludwig)飞跃万里“寻味”的个人故事,通过把中国味道转变为世界味道,将东航企业文化、中外饮食交流和国际传播巧妙融合,受到海内外民众的关注与好评。

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中,饮食文化系统建构了特定的“符号域”。美食激发的感官体验充当符号域的边界,如同“过滤膜”般动态控制中华美食及其所属文化进入系统。中外交往、全球化进程和媒介技术的发展使中外饮食文化系统产生了更多的接触和碰撞,中外符号系统的交互更加多元,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创造新的可能。

(二)从触达到触动:中华美食文化国际传播机制建构

中华美食在和海外民众相遇的基础上,通过激发感官体验建构跨模态联觉感知网络,改变或形成受众对该饮食的态度看法,最终使其形成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从而构建完整的中华美食文化国际传播机制。

1.触达:跨文化交流中的美食邂逅

作为中华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名片,中华美食在全球化趋势加快、“走出去”战略稳步推进等背景下,通过精选中华美食符号、搭建国际传播载体、设置全球性议题、拓宽海外传播渠道等多种方式和途径,主动触达世界人民,与全球文化相融。

一方面,体育盛会和国际会议等备受关注的主场外交活动成为饮食符号触达受众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大量中华美食出现在国际盛会中:北京2022年冬奥会组委会为各国运动员准备了近700道精心烹制的特色菜肴,在冬奥村中上演了一场中华美食品鉴大会;2023年的成都大运会和杭州亚运会仍保持了高水准的中式美味,为全球运动员们提供了地道独特的中国味道,并通过社交媒体圈层化传播和中外媒体报道迅速走红世界。

另一方面,新媒体的数字虚拟场域也成为中华美食文化的重要传播路径。例如,中国热门游戏《原神》发布的美食纪录片《璃月食集》通过精美的画面,详细展现了游戏中部分中华美食的制作流程。片中通过对中国特色食材的处理、菜谱搭配,加之使用了饱含东方意蕴的拍摄手法、分镜以及意象隐喻,使游戏本身在玩家中塑造的文化认同,再次通过美食触达的方式在国际社会产生了现象级传播效应。这些在新技术支撑下涌现的跨文化传播案例,不断触达并吸引众多海外受众开始接受、关注中华美食及其蕴含的中华文化意蕴。

2.触发到触动:饮食符号在国际传播中的能动效应

成功触达海外受众后,中华饮食符号会发挥其媒介能动性,在各类跨文化场域中依托全球性的议题表达、全球化的传播手段,激发海外受众的多感官高度卷入和独特的情感实践,从而建构对中华美食文化的积极情感及正面态度。

借助北京2022年冬奥会这一国际文化交流场域,各国运动员在品尝中国美食后,通过味蕾刺激感受到了中国味道,在以第一视角拍摄的短视频和媒体采访镜头中,他们享用美食后的微笑、点头等身体行为都是情绪的体现,生动形象地展现出饮食符号在国际传播中的能动作用。特别是马耳他运动员珍妮斯·斯皮泰里(Jenise Spiteri)对豆包的喜爱生动诠释了从触发到触动这一联觉传播机制。珍妮斯在比赛失误后等待成绩时,拿出了半个豆包对着直播镜头认真吃完,完成了一场冬奥赛场全球“吃播”。她表示,这种红豆馅的包子是我在冬奥村中最喜欢的食物。在等成绩时發现了豆包,决定治愈一下自己,给自己一点甜。在“饮食摄入—味觉刺激—情感流动—身体实践”的跨模态饮食传播机制中,豆包的“甜”通过刺激味觉被赋予感觉、情感和情绪意义。

除在现场活动带动情感互动外,数字新媒体场域内的饮食传播活动中也会激发受众感知和情感流动。在中国东方航空联合中、意、德三国高校开展“东航直播间·走进航食”直播交流活动中,为了让参与者们切身领略中外饮食文化的“和而不同”,中德两位厨师现场以苹果为食材,分别制作出德式苹果卷和中式苹果玫瑰挞两道甜点。同一食材却蕴含中德两种风味,激起了德国参与者们对中华饮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来自康斯坦茨应用技术大学的学生温森特· 格德(Vinzent Gaede)询问路德维希主厨:“您尝试做过最难的中国菜是什么?”路德维希主厨坦率地回答:“我觉得中国面食的制作难度很高,我尝试制作过饺子和面条,这种手艺可不是练习一天两天就能掌握的。”饺子和面条这两种欧洲人熟悉的食物却成为德国大厨的中餐烹饪挑战,这更加激发了德国师生们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兴趣。

(三)从触动到情动:以饮食符号塑造文化认同

饮食文化作为国家或地区文化的象征符号和重要载体,常常发挥着涵化作用。12受众享受美食激发的感官体验如同与其所属的地方和人民进行某种程度上的亲密接触,这种感性、立体的互动方式带给人的体验直接而强烈,形成饮食与地方之间的形象认知,建立模糊的情感联系。在中华饮食国际传播的语境下,海外受众对饮食的积极感受会发挥情感迁移及公共教育功能,引导受众产生对中华文化和中国国家形象的积极评价。

珍妮斯喜爱的豆包作为“情感发生器”,有效触发和调节了珍妮斯和中国之间的情感实践。除此之外,北京冬奥会中中国美食为各国运动员留下了深刻而独特的情感记忆,他们纷纷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表示对中国筹办此次冬奥会的赞赏和感激,如美国运动员特莎·莫德(Tessa Maud)在照片墙(Instagram)上发文:“我非常喜欢这里的人民、食物和文化。谢谢你们支持我。”海外网友也对运动员们的推文作出积极回应,“令人印象深刻的美食”“中国拥有正确的氛围和正能量”“中国办任何事几乎都是最好的”。由此,海外民众的关注点从美食延伸至对中国能力与中国态度的正反馈和正认同,也使饮食符号在国际传播作用机制中到达了最后一环,即建构文化认同。

在东航跨国航食直播中,饮食符号还搭建了中、意、德青年情感传播空间,为情感迁移提供了可能。在直播间中,德维希主厨向大家介绍了他喜欢的中国菜,并且表示自己特别喜欢吃辣,想去成都看看。现场很多德国同学纷纷表示,虽然没去过中国,但对这些中国名菜都有所耳闻,甚至可能已经在当地的中餐馆品尝过。德维希主厨的介绍唤起了他们对中国菜的记忆,并加强了他们对中华饮食的积极感知,特别是“辣”这种在德国饮食中相对少见的口味,更加激起了大家到中国品尝正宗成都辣味的欲望以及对中华美食的向往。

三、以食为媒:中华美食文化的国际传播策略

作为人类生理活动的饮食是日常的、基础的,以至于人们往往忽略了饮食所承载的丰厚文化意义,及其超越生理满足与感官愉悦的媒介能动性特征。本文将饮食视为文化媒介符号,分析其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中如何打破文化隔阂,以感官刺激及其联觉体验建构中华文化认同的作用机制。通过分析饮食作为媒介符号的价值意义,关注传播学研究中的饮食盲点。从感官体验切入,探索饮食活动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媒介作用,尝试改变感官学在饮食跨文化传播研究中被忽视的现象。

近年来,中华美食在世界各国的传播力影响力日益增强,多元主体建构了丰富多彩的中华美食文化国际传播景观。但“美食外交”风潮发展至今,已不仅是通过“制造相遇”来增强中华民族或中华美食的全球存在感,而是以食为媒,通过讲好饮食故事建构中国国家形象,进而促进“他者”对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认同。

一是深度发掘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饮食符号体系,并解读其中所蕴含的中华文化内涵。目前,中华美食在世界持续走俏,但海外民众对中华美食的喜爱主要是由美食活动所激发的感官体验产生,对饮食背后的中华文化了解较为有限。这需要中华美食国际传播的重点从“美食本体”深入到“文化阐释”,以增强文化内容在传播机制中的黏性作用。例如,杭州亚运会中杭州名吃“定胜糕”凭借其美好的寓意,得到了运动员的喜爱。对于借助北京冬奥会成功出圈的饺子和烤鸭等中国特色美食,未来可聚焦于宣介其所承载的中华文化故事与民族情感,延续并创新体育赛事中的中华美食叙事,提升海外民众对中华文化的好感度、认同感。

二是以数字化赋能中华饮食符号国际传播机制,充分运用新媒介技术创新饮食感官体验模态。高速发展的互联网和数字媒介技术正重塑全球传播格局,这为讲好“中华美食故事”带来了全新机遇。目前,我国各传播主体已从内容、形式及渠道等方面对“中华美食+数字技术”的传播机制展开了初步探索,例如,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中,我国外交部、文化和旅游部的矩阵账号时常发文向全球推介中国美食,以东航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开展了系列美食文化直播活动、中华美食主题短视频和纪录片相继“走红”等。但仍需进一步推动中华饮食传播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以数字技术驱动中华饮食传播的策、采、编、审、发、评全流程、全链条变革,并在数字媒介生态下探索出中华饮食全球传播的实践路径和理论机制。

三是在多符号域网络中充分发挥各符号的联动功能,使饮食传播效果最大化。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是一个复杂、变动的过程体系,饮食符号与其他符号在其中相互影响、彼此作用。海外群体对中华饮食的感官体验还受既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干扰和影响。此外,对一国饮食的喜爱情感,也不完全会迁移至饮食所属国家。例如,墨西哥玉米饼和土耳其烤肉风靡全球,但两种食物所属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播却相对逊色。因此,在中华美食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还应考虑经济、社会及受众文化背景等多种符号域的共同影响。只有以硬实力为基,以数字技术为驱,以文化为轮,才能真正以饮食为轴,有效提升中华文明在全球的传播力和国际影响力,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四是带动多元主体,参与中华饮食文化符号的推广。进一步融合国际传播、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等多渠道传播平台,依托饮食作为媒介来搭建外国公众与中华饮食之间的关联,让更多人与中华饮食相遇,从而激发他们的多感官体验,进而在情感上形成触动,改变他们的看法并构建认同。除官方组织机构外,中国企业和在海外的公众都是推动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主体。

结语

中华美食文化国际传播机制具有一定可复制性。从符号的文化价值提炼与跨文化传播中的能动作用,到触发受众的情动实践,这一套完整的中华饮食符号对外话语体系对中华文化其他符号国际传播具有借鉴意义。通过对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符号进行选择与重组,基于社交媒体化与视频化的国际传播格局,不断提升包括中华美食、服饰、武术、传统非遗等符号在内的国际知名度与好感度,借助文化符号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实现国际传播中的触达、触动与情动,将受众暂时的、感性的联觉体验转变为理性认知,并延伸至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及认同,最终推动构建完整的中华文化对外话语体系。

吳璟薇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阎庆宜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曹伟系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党组宣传部媒体关系分部高级经理

「注释」

①Highmore, B., “Affect, food, and social aesthetics,” in Gregg, M., & Seigworth, G. J., eds., The affect theory reader,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10, pp. 118-137.

②Narayan, U., “Eating cultures: Incorporation, identity and Indian food,”Social Identities, vol. 1, no. 1, 1995, pp. 63-86.

③Baumgarten, Alexander, ‘‘Aesthetics,’’ in Charles Harrison, Paul Wood, and Jason Gaiger, eds., Art in Theory 1648-1815: An anthology of changing ideas, Malden: Blackwell, 2000, p.489.

④Highmore, B., “Alimentary agents: Food, cultural theory and multiculturalism,”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Studies, vol. 29, no. 4, 2008, pp.381-398.

⑤郝强:《从“感觉结构”到“情感转向”——雷蒙·威廉斯与当代西方情感理论的关系》,《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8期,第12-19页。

⑥汪民安、郭晓彦:《德勒兹与情动》,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74页。

⑦杨凯麟:《分裂分析德勒兹》,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103页。

⑧Kim, H., & Bianco, J., The affective turn: Theorizing the social,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7, p.1.

⑨联觉是一种感知现象,指一类感官通道的刺激引起了另一类感官通道的自动化体验。这个词来自希腊文,由联合和感官两个词组合。

⑩同④。

11在《牛津词典》中,“perception”包含“通过感官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看待、理解或解释某事物的方式”兩种含义。作者认为这里是指第二种,译为“观念”。

12张楠:《以食为媒:饮食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新闻爱好者》2020年第4期,第61-64页。

责编:荆江

猜你喜欢

情动国际传播中华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缀文须情动,情动而辞发——谈考场作文基础等级之“感情真挚”
书铺站读,情动老人
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
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情动瞬间
情动七夕“夕阳再晨”架鹊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