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情感与技术话语:2024年国际传播的热点议题与研究方向前瞻
2024-01-31王沛楠
【内容提要】2 0 2 3年的国际传播研究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与国际传播效能提升、“一带一路”与全球南方发展、全球风险与国家安全、情感化与共情传播、人工智能与C h a t G P T、平臺化与媒介基础设施六大热点议题。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分析2 0 2 3年国际传播研究热点议题与潜在研究进路,并将其归纳为政策话语,情感话语和技术话语为代表的三个主要研究取向。2 0 2 4年的国际传播研究可以在这三个研究取向中进一步发力,深化国际传播研究的理论价值,拓展国际传播的理论视野。
【关键词】国际传播 中国式现代化 “一带一路” 共情传播 媒介基础设施
2023年,全球地缘政治挑战进一步加剧,在巴以冲突升级、乌克兰危机持续、拉美极右翼势力崛起、美国通胀预期走高等背景下,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持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为构建人类文明发展新篇章提供中国方案;促成沙特和伊朗“北京和解”,标志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全球安全倡议的成功实践;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启“一带一路”倡议新十年的合作篇章。2023年中国在国际传播领域的一系列成果凸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支撑新全球化时代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伴随着中国国际传播实践探索的深化,国际传播理论研究并驾齐驱,形成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互构与共融。通过以“国际传播”为关键词在相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归纳,2023年内国际传播研究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与国际传播效能提升、“一带一路”与全球南方发展、全球风险与国家安全、情感化与共情传播、人工智能与ChatGPT、平台化与媒介基础设施等六大热点议题关键词。本文通过概述2023年内相关主题的研究脉络与理论演进,在回顾中提炼问题,挖掘研究进路,为2024年国际传播多元主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启发,并对领域内重点问题进行研判。
一、中国式现代化与国际传播效能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完整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传播研究在不同层面回应和完善了这一理论体系。在微观层面,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拓展了国际传播的叙事范畴。钟新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可以成为中国构筑国际体系叙事、参与全球安全治理实践的话语内核。①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具体实践,构成了中国故事可以吸纳的现实资源,这对于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宏观层面,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构成了中国国际传播的“元话语”(metadiscourse)结构。许向东通过引入元话语的概念,强调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国际传播的元话语,可以解构西方对于“现代化”概念的垄断。②王维佳同样认为,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构筑中国国际传播的叙事,意味着将中国的发展经验确立为多极世界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标志着对“西方中心”的现代化叙事单一方案的超越。③基于此,张慧瑜进一步提出新时代的中国国际传播应当以中国式现代化为讲述中国故事的基本线索,从而有针对性地甄别国际话语环境的变化并及时调整叙事策略。④
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视角出发,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对于提升新时代国际传播效能具有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从效果到效能的转变,在周庆安看来代表着一种超越了普遍意义上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强调需要兼顾效率和效果,通过资源配置和制度优化,最大限度提升国际传播的效率和效果。⑤因此,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新时代国际传播的元叙事,应当为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顶层设计提供话语和理念的支撑。通过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叙事的集中发力点,构筑新时代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动力和能量。
作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重要理念,中国式现代化和国际传播效能提升将是未来国际传播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挖掘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中有效的话语资源和叙事框架,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国故事的“母题”,细化其理论内涵中能够与国际社会关切形成共振的内容,探索如何借由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理论内涵输出具有感召力的话语和概念,从而实现国际传播效能的有效提升。
二、“一带一路”与全球南方发展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一带一路”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最为广泛、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合作平台之一,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新格局正在形成。国际传播研究开始密切关注“一带一路”对于国际格局与中国国际传播战略所起到的深远影响,并将“一带一路”与日渐兴起的全球南方视角下的国际传播建立联系。
“一带一路”对于中国国际传播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部分学者将其视作中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丰富和延伸。钟新认为,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中国的全球治理观经历了从区域合作到全球普惠、从设施供给到道路搭建以及从利益纽带到全球公益治理的转变。⑥孙吉胜则将“互联互通”视作“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借助倡议在全球的落地生根,“互联互通”的理念成为重要的中国话语和中国标识,并受到世界各国的充分认可。⑦
还有一部分学者将“一带一路”视作国际传播新秩序建立的基本框架。虞鑫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从意识形态层面解构了西式自由主义价值理念和基于等级的文明观在国际传播中的主导地位,同时还为国际传播秩序的重构提供了切实可靠的信息基础设施。⑧史安斌同样从“数字丝绸之路”为代表的信息基建出发,强调“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南方深入参与国际传播夯实了物质根基。全球南方借助“数字丝绸之路”更加深入地参与国际话语权争夺中,形成了不同于发达国家的“替代性叙事”在国际传播中的扩散。⑨
由此可见,“一带一路”与国际传播研究的视野在未来有两个重要的方向可以深化:一是从信息基建和媒介基础设施的角度理解“一带一路”倡议,挖掘“一带一路”倡议在物质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动全球信息平衡流动层面所作出的贡献;二是聚焦于全球南方的视角,跳出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国的中心视角,从全球南方国家与“一带一路”倡议的互动出发,深入理解“一带一路”倡议对于全球南方发展的现实意义。
三、全球风险与国家安全
乌尔里希·贝克以“全球风险社会”描述了技术理性过度膨胀造成的现代社会的普遍性危机。伴随着乌克兰危机和巴以冲突带来的地缘政治危机扩散,氣候变化问题的日渐凸显以及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造成的公共卫生挑战,全球性风险正在成为当代国际的常态化特征。2023年4月以来,美西方提出“去风险,而非脱钩”这一对华新战略。周庆安认为这种风险话语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的对华话语转向。⑩如何有效应对全球性和区域性风险,维护现实世界和数字空间中的国家安全,逐渐成为国际传播领域新兴且具有迫切现实意义的议题。
在现实层面,在全球风险语境下捍卫总体国家安全成为当务之急。熊澄宇认为,中国“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可以视为是对国际环境、网络空间威胁、技术语境中的大国博弈,以及国家安全问题内部类型和特征变化的战略反应。11史安斌则提出,引入战略传播思维,对于维护话语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基于战略传播的逻辑建立国际安全事件的应急机制,防止意识形态冲突影响全球安全。12
在数字层面,媒体战、信息战和网络战开始成为国际传播研究的新议题。伴随着数字技术对现实世界的嵌入日益加深,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在跨国冲突中扮演的角色也开始变得重要。胡泳将这一过程概括为社交媒体的“武器化”和战争的“数字化”,用以描述社交媒体所营造的情感政治环境和跨国公司对数字地缘政治的影响。13在赵永华看来,社交媒体时代“观念政治”超越“生物政治”和“信息地缘政治”,对于跨国冲突的走向起到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数字化公共外交、国际传播体系建设等途径增强信息作战能力。14
在地缘政治风险增加,国际政治格局变化莫测的背景下,国际传播需要“安全”这一框架进一步纳入自身的研究视野中。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框架下,包括意识形态渗透、文化渗透和信息技术渗透在内的一系列安全问题将逐渐成为未来国家安全的防卫重点,同样也将成为研究所关注的重点,特别是现实环境下跨国危机中的叙事建构,以及数字空间中的话语权争夺议题。未来的研究可以在全球风险社会的框架下进一步延伸,围绕典型案例讨论国际安全事件的风险叙事应对,同时密切关注跨国危机中的数字地缘冲突和数据信息安全问题。
四、情感化与共情传播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围绕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塑造,情感与共情传播开始成为国际传播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钟新发现,相比于“公共外交”“软实力”等宏观国际关系理论在国际传播研究中的收缩,以共情传播为代表的微观心理视角在近几年开始进入国际传播领域,并且得到了学者广泛的关注和讨论。15
对于共情传播的研究集中在如何利用情感化的叙事模式推动“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塑造。吴飞认为,共情是个体跨越文化差异、建立情感联系和互动的重要机制,唤醒受众共情是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路径。16朱鸿军则进一步提出,共情传播包含“情感-态度-行动”的不同层次,有效的共情传播应当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国际传播中的情绪感染效果和态度认同程度。17虽然情感化能够起到良好的传播效果,但杨奇光强调应当警惕因信息过载和过度共情而可能引发的情感消耗,面向全球交往的国际传播应进一步把控共情传播的合理边界。18
还有学者将视野聚焦在国际新闻这一细分领域,围绕平台化语境下数字新闻叙事的变迁强化情感化在国际新闻中的作用。姬德强认为,当前数字平台化与新闻情感化的互构趋势明显,国际传播应当充分利用这一趋势,打造广泛而有效的情感网络。19何天平则聚焦于短视频新闻这一情感化色彩鲜明的新闻形态,强调情感性与技术性结合的短视频能够为国际传播效能的提升提供精准而高效的技术保障。20因此,未来的国际传播可以在数字新闻与共情传播的交叉点发力,推动国际新闻话语样态多元化,表达方式情感化,形成更具吸引力和感召力的传播。
基于共情传播研究在国际传播领域所受到的关注,沈悦认为未来国际传播可以将软实力转化为以情感驱动的“暖实力”,通过各个领域融化隔阂、扩大交流、增进合作、互利共赢的共通话语,减少话语对立与博弈,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认同。21在这个领域内,国际传播研究一方面可以从数字新闻叙事的角度出发,挖掘共情传播的叙事模式与传播机制;另一方面形成与认知心理学的交叉,分析怎样的叙事和内容能够更有效实现与海外受众的心理情感共融,从认知科学的角度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塑造提供学理支撑。
五、人工智能与ChatGPT
2023年媒介技术领域最为重要的变革莫过于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崛起。ChatGPT能够在信息检索、内容生产和情感陪伴层面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从而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传统媒介生产和信息交互的方式。何天平在分析AIGC对于国际传播的影响时认为,其强大的语际转换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其成为影响国际传播的重要技术力量。22但是,西方科技企业对这一技术的掌控使得ChatGPT对于国际传播格局带来潜在的风险和冲击。
从微观层面,ChatGPT可能带来国际传播的技术和信息风险。韦路认为ChatGPT存在技术垄断与偏见、信息污染与失序、技术依赖与专业失守等一系列问题,可能使其成为强大而不受控制的认知战工具。23王沛楠则从知识权力的角度出发,强调ChatGPT作为一种嵌入国际传播的公共知识生产工具,会造成一种由技术操纵和驱动的话语权力转型,进而对当前的国际传播的知识生产方式形成冲击。 24
相较而言,ChatGPT在宏观层面可能造成的不平等国际传播秩序的延续会带来更为严峻的挑战。任孟山认为,ChatGPT的诞生使盎格鲁文化圈的国际传播主导地位更加稳固,全球南方国家虽然在传播中拥有道义优势,但目前仍然难以摆脱受到新技术宰制的困境。25常江则从技术宰制的角度出发,强调人工智能将会是未来国际传播博弈的重要场域,同时也是捍卫网络主权和治理网络空间的重要技术资源。26只有强化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跨境信息治理和技术博弈,才能够为中国和全球南方的国际传播提供有力的支撑。
伴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逐渐在国际传播领域崭露头角,相关研究也需要从概念和趋势的讨论进一步细化,揭示技术对于特定议题内容生产的价值偏向与叙事框架。未来的研究可以从微观视角揭示ChatGPT的算法“黑箱”,呈现其在不同主题和内容层面意识形态的偏向性,也可以从宏观层面分析民族国家与科技企业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博弈,并以此来理解新一轮全球数字科技竞赛背后的国际传播秩序争夺。
六、平台化与媒介基础设施
2023年,平台化与基础设施化正在成为国际传播研究中一个难以忽视的方向。无论是抖音国际版(TikTok)、希音(Shein)和拼多多海外版(Temu)为代表的中国平台“出海”渐成趋势,还是ChatGPT作为信息基础设施的地位凸显,抑或是全球信息战中脸书和推特等传统数字平台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都说明数字平台和媒介基础设施对于未来国际传播研究的现实意义。
当前,一部分研究延续“平台化”的分析框架,分析数字平台对国际传播所产生的现实影响。张志安关注平台在国际舆论博弈中扮演的角色,认为平台中的国际舆论博弈面临越来越显著的平台操纵问题,未来的国际舆论博弈将面對议题泛政治化、平台寡头化和技术智能化的挑战。27王沛楠则从平台用户条款的实践这一微观视角出发,强调数字平台借助用户条款的强制同意形成了对平台内容排他性和垄断性的私治理,形成了跳脱出全球互联网治理的“监管套利”,进而获得了对国际传播信息流动的把控权力。28
除了对平台本身的分析,还有学者将视野延伸到物质性的媒介基础设施对于国际传播的影响。胡泳围绕“高精地图”的技术架构展开分析,认为此类位置媒介的基础设施化从根本上是一场开展于大国相争、巨头角逐之竞技场的技术实践。29对于这种关键性媒介基础设施的争夺,将会是未来国际传播理论和实践需要密切关注的方向。史安斌将跨国数字基础设施的自主化视作中国国际传播叙事自主性的支点,强调跨国数字基础设施对于全球信息流动和叙事竞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0
当少数数字平台逐渐成为媒介基础设施,对于全球数据、信息和资源流动形成实质性把关,立足于平台化和媒介基础设施视角的国际传播研究需要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在这一领域,未来的研究一方面可以关注中国互联网平台“出海”的案例,分析平台作为基础设施如何驱动中国文化和话语走出去;另一方面国际传播研究也需要尝试与媒介物质性研究对话,关注作为技术物的媒介基础设施建设与争夺对于国际传播秩序和格局的结构性影响。
七、总结与展望
回溯2023年的国际传播研究,政策、情感和技术可以被视作三个核心话语,主导了中国国际传播研究的走向。在2024年,政策话语、情感话语和技术话语仍将是国际传播研究着墨甚多的三个方面。
在政策话语层面,中国式现代化、国际传播效能、“一带一路”、总体国家安全观等国家重大战略和理念成为研究的热点和焦点,形成了理论探索与国际传播实践的共振。2024年政策话语的研究应当进一步形成国家重大战略与国际传播话语策略的接合,将“三个共同体”“三个全球倡议”和“一带一路”倡议等涉及国家体系和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政策置于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建设的核心位置,探索政策话语如何与海外舆论关切与国际社会热点议题形成更好的呼应与对话,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中国在国际体系叙事和国家叙事层面的“元话语”。同时,国际传播研究也需要引入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以风险和安全为主轴拓展研究的对象和理论视野。
在情感话语层面,共情传播成为国际传播新兴的增长点,勾连了认知心理和认知传播这样相对微观的研究视角,有助于从实证层面提升国际传播研究的科学性和系统性。2024年情感话语的研究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拓展实证研究的深度,围绕典型个案分析“情绪”在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增强国际传播话语感召力层面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则需要基于实证研究提供的基础,形成国际传播情感话语的理论框架,超越当前个案为主的研究,为如何在国际传播中增强情感话语的感召力建立更具系统性的理论,并以此形成对国际传播实践的指导与对话。
在技术话语层面,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数字平台和媒介基础设施开始进入国际传播的研究视野,推动国际传播研究超越文本生产和符号互动的视角,将技术视作影响国际传播格局的重要变量。2024年技术话语的研究需要尝试跳出技术决定和制度/文化决定的窠臼,将人工智能、数字平台和信息基础设施的问题置于国际传播新秩序建立的宏观框架下,以民族国家、行业组织、科技企业、用户受众等多利益攸关方的视角理解日新月异的技术及其背后的技术权力博弈,并以此为基础分析数字时代全球传播新秩序建立的方向与可能。
在国际关系充满风险与不确定性、中国的国际传播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紧扣政策、情感和技术的研究视野,以政策话语为基底回应国家战略的关切,以情感话语为纽带拓展学科交叉的方向,以技术话语为支撑探索国际传播格局的变迁,对于2024年以至更长远的国际传播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平台基础设施视域下互联网国际传播的生态与模式研究”(23YJC860026)的阶段性成果。
王沛楠系清华大学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
「注释」
①钟新、金圣钧:《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共同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国际传播的核心叙事》,《对外传播》2023年第3期,第9页。
②许向东、丁兆钰:《中国式现代化元话语的建构及其国际传播》,《对外传播》2023年第9期,第9页。
③王维佳:《全球文明倡议与国际传播的新境界》,《对外传播》2023年第8期,第18页。
④张慧瑜、陈昱坤:《中国式现代化的叙事体系与国际传播策略》,《对外传播》2023年第3期,第13页。
⑤周庆安、刘勇亮:《以中国为方法:全球化格局下国际传播效能再探讨》,《中国出版》2023年第13期,第14页。
⑥钟新、金圣钧、宋思怡等:《贡献全球治理的公共产品:“一带一路”10周年核心话语的内涵变迁与国际传播》,《传媒观察》2023年第9期,第9-11页。
⑦孙吉胜:《数字时代“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传播》,《当代世界》2023年第9期,第14页。
⑧虞鑫、王刚:《多种声音,共同世界:“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传播秩序重构》,《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第75页。
⑨史安斌、朱泓宇:《国际传播叙事的“南方转向”——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媒体的扎根研究》,《传媒观察》2023年第9期,第25页。
⑩周庆安、李慧韬、刘勇亮等:《从“安全化”到“去风险”:国际政治中的风险话语研究》,《对外传播》2023年第9期,第61页。
11熊澄宇、张虹:《类型特征与过程机制:新媒介语境中的总体国家安全问题》,《国际新闻界》2023年第4期,第10页。
12史安斌、童桐:《全球安全治理视域下的战略传播:历史、理论与实践》,《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第17页。
13胡泳、刘纯懿:《战争中的社交媒体:社交媒体的武器化与数字化战争的到来》,《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年第6期,第131页。
14赵永华、窦书棋、赵家琦:《观念政治下的网络战:社交媒体时代信息战的观念更迭与范式转换》,《当代传播》2023年第5期,第23-27页。
15钟新、蒋贤成、沈静等:《从“媒体独白”迈向“全民共情”:中国国际传播10年研究的多元谱系与未来路径》,《传媒观察》2023年第2期,第28页。
16吴飞、王舒婷、陈海华:《提升中国国际传播中的共情力》,《对外传播》2023年第6期,第14页。
17朱鸿军、汪文:《人工智能技术在国际传播中的共情应用探析》,《对外传播》2023年第6期,第5-6页。
18杨奇光、左潇:《国际传播中的共情:理论、策略与省思》,《对外传播》2023年第6期,第38页。
19姬德强、李喆:《国际新闻的情感逻辑:价值、平台与实践》,《中国出版》2023年第12期,第10页。
20何天平、蒋贤成:《“共情”作为动力机制:国际传播视野下短视频新闻的语态变革与情感化策略》,《中国出版》2023年第12期,第18页。
21沈悦、金圣钧:《从软实力到“暖实力”:中国国际传播理念创新的话语、维度与愿景》,《东岳论丛》2023年第2期,第67页。
22何天平、蒋贤成:《国际传播视野下的ChatGPT:应用场景、风险隐忧与走向省思》,《对外传播》2023年第3期,第66页。
23韦路、陈曦:《AIGC时代国际传播的新挑战与新机遇》,《中国出版》2023年第17期,第14页。
24王沛楠、邓诗晴:《内容、算法与知识权力:国际传播视角下ChatGPT的风险与应对》,《对外传播》2023年第4期,第40页。
25任孟山、李呈野:《从电报到ChatGPT:技术演进脉络下的国际传播格局史论》,《新闻与写作》2023年第5期,第46页。
26常江、罗雅琴:《人工智能时代的国际传播:应用、趋势与反思》,《对外传播》2023年第4期,第31页。
27张志安、杨洋:《互聯网平台对国际舆论博弈的影响:机制与趋势》,《新闻与写作》2023年第2期,第32页。
28王沛楠、彭修彬:《西方数字平台的内容治理:理解互联网国际传播中的平台权力》,《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年第4期,第76页。
29胡泳、张文杰:《位置媒介基础设施化的技术政治反思——从中国布局“高精地图”谈起》,《南京社会科学》2023年第4期,第125页。
30史安斌、俞雅芸:《人机共生时代国际传播的理念升维与自主叙事体系构建》,《对外传播》2023年第4期,第12页。
责编:霍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