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语:聊聊修改

2024-01-31汪雨萌

青春 2023年12期
关键词:学理文学语言散文

汪雨萌

在本年度的最后一期,我选用了我自己学生施岳宏的论文。倒不是说他写得特别好,而是因为这篇论文我参与了选题的讨论,也参与了他完成论文之后的修改环节。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经验。一篇文学论文的完成过程与文学作品的完成过程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都要经过提纲的确定和修正、正文的写作以及正文的修改。其实从这次指导施岳宏写作的经历来看,我觉得修改这件事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在我逐字逐句帮他修改之前,我曾经在审阅后给过他两次整体性的修改意见:第一次是给了他一些文章中我觉得比较需要,然而他没有使用的理论依据,让他进一步查找和阅读,以便增加文章的整体理论链路;第二次是对论文层次的修整。施岳宏的初稿虽然也像现在的完稿一样分为了三个层次,但当时他对三个层次的把握不是非常清晰,小标题虽然界定还比较明确,但在具体论述的时候还是有比较多的交叉性和重复性,三个层次也比较平面,没有太多的纵深感。当然,其中也穿插了一些对具体词句的修改意见。可见虽然在他还没有进行撰写的时候,我们就对论文的整体框架和章节层级做了把握和建构,但在学生的论文写作实操中,还是难免会因为学理水平、思维水平和写作水平的限制而跑偏。然而,这两次整体性的修改意见对施岳宏的帮助并不是很大,虽然他后来修改之后给我的版本打眼一看还不错,但当我再仔细阅读的时候,仍然发现了很多学生自己不会认为是问题的问题。

就施岳宏这个单篇案例而言,后期修改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学术语言和学术语法的建立。施岳宏是一个出色的诗人,散文写得也挺不错,他对文学语言的熟悉程度远高于学术语言,因此他的文章虽然看起来很美,但是其中却有两个对研究文章而言较为“致命”的问题:一是他试图对他熟悉的文学语言进行学理赋能,我在文章中看到了大量修辞性的、描绘性的语言,我也能从这些词汇和句式中隐约感受到他想要表达的思想,然而因为文学语言本身必须具备的含混属性,他的思考和观点没能准确地输出;二是长期的诗歌写作与散文写作造成了他写作逻辑的断裂和跳跃。这两个写作思维模式对诗歌与散文而言是助力,对学术写作而言却很可能成为败笔。我在早前几期曾经聊过学术文章的审美需求,这当然是不可或缺的,但显然和真正的文学创作的审美需求还是有很大的区别。连贯、流畅、清晰是学术文章审美的基础性要求,毕竟把观点讲清楚、有说服力才是这类文章的终极目标。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选择准确的、具有力量的甚至是具有修辞属性的词汇和句法,这能够给已经实现了清晰表述的学术文章的审美锦上添花,但反过来以语言的优美作为优先级则是本末倒置。因此最后我可以说是逐字逐句地对他的文章进行了审阅和调整,并和他讨论我的修改是不是符合他想要表述的观点。这是整个写作过程中我认为最有效的一个阶段。

因此把修改的职责完全交给学生,我想并不是对他们进行学术锻炼的最优解,因为他们可能正处在自己的信息茧房和认知误区里,靠自己的力量是很难走出来的。所以同学们如果对自己的论文不自信,请毫无歉疚地赶快寻找你的指导老师,毕竟他/她才是那个写文章经验更多的人,他/她该帮助你的。

猜你喜欢

学理文学语言散文
现代网络文学语言的审美维度研究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浅谈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双回单训释教学新法的学理依据
“新常态”概念的演进与学理支撑
20世纪现代汉语文学语言整合现状简析
翻译学名实诘难与学理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