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党领导一切”的探索及其启示*

2024-01-31

观察与思考 2023年12期
关键词:中央文献出版社人民出版社领导

方 涛

提 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实践中,毛泽东顺应中国政治大一统和革命战争年代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历史传统,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理论的基本原理,立足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大变革和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实际需要,多次提及并强化“党领导一切”,对全国执政条件下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进行了探索,初步回答了“党领导一切”的缘由、关键、重点、路径和保障等基本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理论,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为新时代科学理解和把握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提供了重要启示。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理论同党的领导实际相结合,坚决纠正政府工作、经济工作等领域偏离党的领导的倾向,强化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初步回答了全国执政条件下“党领导一切”的有关基本问题。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重申“党领导一切”,强调这是党领导人民“最可宝贵的经验”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年版,第501 页。,将其作为“十四个坚持”的首个基本方略,并写进党章。党的二十大还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的首要原则,放在“五个必由之路”之首,将其上升到“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②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版,第70 页。。梳理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党领导一切”的探索,不仅可以深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理论的学理研究,而且对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具有现实意义。

一、新中国成立后强调坚持“党领导一切”的缘起

根据公开的文献资料,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提到“党领导一切”。第一次是在1953 年12月上旬,针对卫生工作中的缺点,毛泽东强调“党必须领导一切”①《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二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年版,第205 页。。第二次是在1961 年12 月14 日,毛泽东在无锡召开座谈会谈到,他于1962 年工作时强调:“党是领导一切的。”②《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五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年版,第58 页。第三次是在1962 年1月30 日,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③《毛泽东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305 页。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毛泽东先后两次强调“党是领导一切的”,主要考虑是通过加强党的领导,让工农商学兵等各方面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快纠正“大跃进”运动以来的失误。并且在实践中,通过采取一系列举措,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毛泽东之所以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全国执政条件下坚持“党领导一切”,受到理论、实践和时代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从历史维度看,坚持“党领导一切”是中国政治大一统传统和党的一元化领导的惯性使然

党领导人民建立的新中国,是历史合力的产物,不可避免地受我国历史传统的影响。马克思曾指出,人们不是随心所欲和在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历史,而是在“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669 页。。在大的历史传统上,自秦朝开始的2000 多年历史中,中国形成了大一统的政治传统,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近代以来中国遭受的全面危机,强烈要求一个强大的政治力量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重新组织国家与社会,实现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独立,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样一个现代的大一统国家。⑤参见汪仕凯:《资料、知识和理论:浅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教学法》,《复旦政治学评论》,2023 年第1 期。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现代大一统国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缔造的,中枢与权力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在从传统大一统国家向现代大一统国家的转型过程中,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形态,承继了中国政治大一统传统的积极因素和革命战争年代党的一元化领导的革命传统。而走向全国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十分珍视大一统的中华优秀传统和党的坚强领导对于中国革命胜利的宝贵历史经验,坚持革命战争年代就曾多次强调的“党领导一切”,继续保持并加强中国共产党强大的领导力量和领导权威,沿用并加强战争年代形成的一元化领导的制度和传统。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建立的国家政权机构以及凝聚各界的群众组织,他们理所当然地按照既有的和新的制度要求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其中的逻辑是,由于革命历史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强大的领导力是维系国家统一的政治保证,故要求通过“党领导一切”来组织整合社会和管理国家,以重建社会政治秩序。⑥参见陈明明:《在革命与现代化之间——关于党治国家的一个观察与讨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年版,第9 页。

(二)从理论维度看,坚持“党领导一切”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理论基本原理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和无产阶级联合的最高形式,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坚持对阶级和群众运动的领导权,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和领导党。⑦参见王沪宁主编:《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第273-278 页。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曾多次论述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坚持共产党的一党领导问题,强调“党是直接执政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是领导者”①《列宁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423、624 页。,“一切政治经济工作”②《列宁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423、624 页。都由共产党领导。作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从1920 年12 月给蔡和森的复信中,就明确赞同其提出的共产党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③《蔡和森文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年版,第57 页。的观点。在延安整风运动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对《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和《论布尔什维克化十二条》的集中学习中,深刻认同党是“无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④《毛泽东年谱(一八九三—一九四九)》(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年版,第411、411-412 页。九一决定,是指1942 年9 月1 日中共中央作出的《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该决定明确提出,党“应该领导一切其他组织”,每个根据地要“有一个统一的领导一切的党的委员会”。(《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版,第423 页)这条布尔什维克化的首要标准。1942 年11 月,毛泽东在西北局高级干部会上还专门对此作了讲解,强调“执行这一条,就要领导一元化,承认中央的九一决定”⑤《毛泽东年谱(一八九三—一九四九)》(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年版,第411、411-412 页。九一决定,是指1942 年9 月1 日中共中央作出的《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该决定明确提出,党“应该领导一切其他组织”,每个根据地要“有一个统一的领导一切的党的委员会”。(《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版,第423 页)。经过延安整风运动的思想教育,全党共同认识到,要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布尔什维克化,首先必须坚持“党领导一切”,这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党是“无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观点的内在要求。此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信并在实践中坚决贯彻。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⑥《毛泽东文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350 页。,必然要求坚持“党领导一切”。为此,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不仅在理论上提出一系列新的创造性论断,还在实践上强化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进而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这一重要理论主张变成全国执政条件下的具体现实。

(三)从实践维度看,坚持“党领导一切”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伟大社会变革的客观需要

作为马克思主义革命党的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领导人民进行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肃清国民党残余力量、剿匪、社会主义改造等伟大社会革命,既要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荡涤旧社会的污泥浊水;又要领导人民建设新社会,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推进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各方面资源极为匮乏,而人口规模庞大,加之常年战争内乱,新中国是在一片废墟、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成立的,又受到西方国家的封锁包围,国家制度体系不健全,社会主体力量不够成熟,是典型的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在这个有史以来最为广泛的社会变革过程中,要求作为国家建设领导核心和治理国家执政力量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强化集中统一领导,以党的坚强领导整合各方面资源,选择政党主导建设现代国家的可行路径,为社会变革、现代化建设提供稳定秩序、动力源泉、有效支撑和中心支柱。而推动社会变革和经济建设的方式,则是沿用党最为熟悉的政治运动,这种政治动员型的发展模式又进一步加强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特别是在向别国学习计划经济的过程中,建立起高度集中统一的政治经济体制,使党进一步集中权力,实现对国家和社会的全面控制,集中力量办大事,实现对西方发达国家的赶超。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反过来又要求进一步强化党的领导以克服危机。⑦参见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331 页。同时,在全国执政条件下,面对全新的环境和任务,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更容易出现作风问题、腐败问题,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经济建设的理论准备、经验都还很不够,党领导各方面组织重要工作的制度和工作机制也不够健全,实践中时常出现脱离、弱化乃至否定党的领导的偏向。为纠正这些偏向,毛泽东坚持问题导向,旗帜鲜明地强调“党领导一切”,以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推进国家的现代化。

二、新中国成立后探索“党领导一切”的主要内容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从多个方面对“党领导一切”进行了探索,在内容上涉及党的领导地位、主体、内容、方式、制度等,回答了为什么要坚持“党领导一切”、怎样坚持“党领导一切”等有关问题。

(一)在党的领导地位上,强调党是领导核心,阐明了“党领导一切”的缘由

对党的领导地位的科学认识,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思想前提,也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理论基础。在这一问题上,毛泽东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无产阶级组织最高形式的基本观点,结合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后的新形势,进一步提出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等新论断,阐明了“党领导一切”的缘由。

在经过28 年的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了全国政权,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1949 年10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建立工人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而人民民主专政,必须经过“共产党领导”①《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1477 页。来实现。1954 年9 月,毛泽东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②《毛泽东文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350 页。1956 年,在党的八大召开期间,他再次强调,“领导我们革命事业的核心是我们的党”③《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87、88、115 页。,“党是一个核心”④《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87、88、115 页。,是“团结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力量”⑤《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87、88、115 页。。1957 年5 月,针对整风运动中出现否定党的领导的错误观点,他进一步强调:“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⑥《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三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年版,第162、266、277、349 页。

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国家治理层面,党作为领导国家的中枢,坚持“大权独揽”⑦《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三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年版,第162、266、277、349 页。,把权力“集中于党委、政治局、书记处、常委,只能有一个核心”⑧《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三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年版,第162、266、277、349 页。,行使对重大问题的决策权,由各级党委决定一切主要的、重要的路线方针和重大的政策,审查批准政府部门、下级组织的决议、政策等,重大问题的文件首先要在常委会讨论大纲,反对分散主义、搞独立王国、向党闹独立性等偏向。在执行时“经常注意检查”⑨《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三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年版,第162、266、277、349 页。,检查要直接和下级干部见面,了解情况一起商量,有困难要提出解决办法。特别要注意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按客观情况办事,克服官僚主义、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和离开党委领导的倾向。二是在党群关系上,作为核心的党必须要有群众的支持,既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拜群众为师,又要对广大群众进行教育、说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一道工作”⑩《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88 页。,特别是要团结包括意见不一致的人士及党外人士一起工作。

(二)在党的领导主体上,突出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明确了“党领导一切”的关键

坚持党领导一切,不仅表现在横向方面,权力向同级的党组织集中,党要领导同级其他组织;更表现在纵向方面,权力向上集中,上级要领导下级,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新中国成立后,在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毛泽东积极借鉴别国经验,强化党中央的集中领导,还同时提出要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注意发挥好地方的积极性。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中国开始效仿别国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大力加强党的中央机构,使中央的领导更加集中。1952 年6 月20 日,毛泽东致电联共(布)中央时表示“拟即参考联共(布)中央的经验”①参见《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一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年版,第566 页。加强党的中央机构。8 月4 日,毛泽东审阅刘少奇转送的关于加强党中央办事机构的意见,表示大体同意。此后,根据该意见,党中央从各地抽调干部,加强中央各部、委、办公厅的组织及其工作。为使政府工作避免脱离党中央领导的危险,加强对政府工作的领导,1953 年3 月,中共中央作出决定,规定政府工作中一切主要的和重要的方针政策计划、重大事项,须经党中央讨论和决定或批准后始得执行;撤销中央人民政府党组干事会,政府各部门党组直接受中央领导。1954 年2 月,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党的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强调“党的团结的唯一中心是党的中央”,必须把任何地区、部门党的组织及其工作“看做是在中央统一领导下”的一部分。②参见《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 年10 月—1966 年5 月)》(第十五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年版,第254 页。

1956 年4 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强调要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一方面,必须有中央的强有力的统一领导,有全国的统一计划和纪律;另一方面,又必须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各地都要有适合当地情况的特殊政策,这是为了整体利益和加强全国统一。③参见《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32 页。1958 年6 月,他在审阅修改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各小组通知稿时,专门增写了有关内容,强调“大政方针在政治局”“决定权在党中央”,只有一个“政治设计院”。④参见《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三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年版,第368 页。由此,通过设立领导小组,强化了党中央对重要部门和重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为纠正“大跃进”中权力下放过多造成的混乱,1959 年7 月,毛泽东再次强调统一领导的问题。1961 年1 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调整管理体制的若干暂行规定》,明确“经济管理的大权应该集中到中央”⑤《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 年10 月—1966 年5 月)》(第三十六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年版,第97 页。。

(三)在党的领导内容上,提出要以财经工作为主要议程,确定了“党领导一切”的重点

早在1933 年,毛泽东就曾强调,战争结束后应“以经济建设为一切任务的中心”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123 页。。1949 年3 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要把“恢复和发展城市中的生产事业”作为“中心任务”,各方面工作都要“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个中心工作”。⑦《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1428 页。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胜利前进,毛泽东把注意力逐步转移到经济战线,领导打赢了平抑物价的“歼灭战”,统一全国财经,还成功出国访问,为恢复国民经济、放手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良好外部条件。

新中国成立初,毛泽东多次发表讲话,并致电各地,要求加快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推动工作中心的转移。尤其是从1949 年12 月至1950 年5 月,毛泽东在主持会议、考察或致电各地负责人时表示,中央政治局几乎每次会议都要讨论财经工作,财经工作已成为中央的主要议程,各中央局、省、市、区党委应认真研究财政经济工作,学会管理城市,保护管理好工厂,集中力量领导经济工作,并且必须由各级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经济工作。1950 年6 月6 日至9 日,毛泽东主持召开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以财经问题为中心议题,确定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目标任务,这标志着全党工作重心已由革命战争转到经济建设。在“三反”“五反”运动中,他始终没有忘记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这一中心任务,要求其他一切工作都必须服从这个大局。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为加快工业化进程、迅速发展经济,1956 年起,毛泽东的工作重点和注意力进一步向经济建设特别是工业建设转移,提出要进行技术革命,向科学技术进军。1956 年,党的八大作出国内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的判断,明确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1958 年年初,毛泽东强调,“把党的工作的着重点放到技术革命上去”①《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351 页。,这必须引起全党注意。4 月4 日,他在主持武汉会议时说:生产为中心,带动其他工作前进。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也支持抓革命、促生产,强调“把国民经济搞上去”②《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年版,第556、404 页。。

在领导经济工作的同时,毛泽东十分注意总结经验教训,强调要尊重经济规律。对于党领导经济建设中的困难,毛泽东是有预计的,认为这“是比较新的事情”,“希望建设中所犯的错误”不要像革命中犯的那么多、时间那么长。③参见《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101 页。他强调,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要学会按照经济办法(而不是按行政方法)改进工业管理体制,按经济渠道经营管理商业,打破省、地、县界。针对“大跃进”中忽视价值法则、“共产风”的现象,他指出,社会主义条件下,价值法则还是存在的,要利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法则为社会主义服务;发展自给性的生产和商品生产,有计划地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要会算政治账,一定也要算经济账,这是统一的。他还强调,要“紧紧跟上客观情况”,“按客观可能办到的就办,不可能办到的就不办”,④《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五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年版,第481 页。经济事业要越搞越细密,越搞越实际越科学,计划工作必须坚持综合平衡,要精打细算、量力而行、留有余地。

(四)在党的领导方式上,加强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领导,明确了“党领导一切”的路径

认真吸收革命战争年代党的领导的丰富经验,强调加强党的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强化党员、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以增强党的组织领导,对全国执政条件下党如何领导一切进行了有益探索。

1.“依靠政治来领导”,为“党领导一切”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

党领导一切,最主要的是政治上的领导,就是提出符合实际和人民根本利益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做好各项工作提供正确方向和根本遵循。在领导的过程中,要进行两条战线的斗争,既反对“左”,也反对右,⑤参见《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二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年版,第361 页。纠正错误偏向,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路线是纲,纲举目张。路线决定一切,路线正确就有一切。⑥《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年版,第556、404 页。在路线的指导下,制定并实施正确的方针政策,是实现党的政治领导的基本条件。毛泽东根据中国实际,先后领导制定了经济恢复时期的“四面八方”政策,即“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经济政策和“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的长期发展战略,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不要四面出击”的策略;抗美援朝开始后确定“边抗、边稳、边建”的方针;制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6 年发表《论十大关系》,初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总体思路。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中,毛泽东还多次提醒并纠正忽视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左”倾急躁冒进,“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中的“共产风”、浮夸风等偏向。

在经历“大跃进”的教训后,毛泽东更加认识到,在总路线下,还要有具体的方针政策。之所以发生失误,是因为经验还不足,没有来得及、也没有可能规定一整套适合情况的具体方针、政策和办法,因而干部和群众得不到系统的政策教育,也就不可能真正有统一的认识和行动。1962 年1 月,他提出各方面“都应当好好地总结经验,制定一整套的方针、政策和办法”①《毛泽东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304 页。。之后,党中央陆续制定农业、工业、商业、教育、科学等方面的工作条例,分别规定各项具体政策,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调整和巩固。而要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研究,对工作中成功的和失败的经验作历史的考察,找出客观事物所固有的而不是人们主观臆造的规律。1961 年起,毛泽东再次强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他指出,不根据调查研究来制定方针、政策是不可靠的、很危险,要亲身作系统的、由历史到现状的调查研究,成绩、缺点要两面听,全面总结经验,弄清楚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

处理好政治和业务的关系,实现政治和业务的统一。毛泽东指出,干部领导群众靠两条,一靠政策,一靠技术。这两条,实质就是政治和业务,为实现党的正确领导提供基本条件。一方面,他多次批评政府、业务部门不注意政治、不讲政治、缺少党的政治领导的偏向,批评所谓“党委不懂、就不能去管”和“外行不能领导内行”等错误观点,反对“专而不红”、成天忙于事务而迷失方向,强调不要忘记政治,政治是主要的、第一位的,是业务的保证,要为经济基础服务,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领导工作,首先就是要“做政治工作”,要“依靠政治来领导”,②《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二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年版,第205 页。用政治统帅业务,引导各级领导关心政治,加强党对业务、科学技术工作的领导。另一方面,单有“红”还不行,还要懂得业务、技术,打好科学技术这一仗。要反对不懂业务和脱离实际的空头政治家,防止“红而不专”的危险。坚持“各方去办”③《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355 页。,具体业务要让业务部门承担,充分发挥专家、科学家、知识分子的作用,经过党员在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同非党员接触、商量、研究去办。

2.不放松党的思想领导,为“党领导一切”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思想领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④《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77 页。。毛泽东多次纠正缺少思想领导、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偏向,强调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正确的科学理论,这是进行思想领导的前提。1956 年4 月,鉴于苏共二十大的不良影响,毛泽东提出,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行第二次结合。但是,这种结合并不容易,往往要在经历失误、获得经验教训后才能实现。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共产党缺少经验,思想理论准备不够。在经历了“大跃进”的教训后,毛泽东意识到,“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认识,必须有一个过程”,方能逐步克服盲目性,从而获得自由。①参见《毛泽东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300 页。尽管在探索中发生失误,但他还是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理论成果。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针对不断出现的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和思想问题,毛泽东认为,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斗争是长期的,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除了学习专业之外,还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时事政治。各级党委,特别是省、市和自治区一级的第一书记,一定要管思想工作,了解思想政治动向,各个部门都要负起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每省要有一位宣传部长、一位教育厅长亲自抓学校政治思想教育,赋予教育部以领导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对于如何开展思想教育,毛泽东强调,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思想改造、解决思想和精神方面的问题,要采取民主、平等、长期教育的方法,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更多地争取群众。要建设一支强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宣传,培养一批马列主义的能写文章的人。要办好报纸、理论刊物,写好文章,正确开展思想斗争。

3.加强组织、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为“党领导一切”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党领导一切,具体通过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来实现,这就需要坚持党要管党,加强党的组织、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健全党的组织体系。为加强党中央对政府的领导,统一并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1949年11 月,毛泽东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并通过关于在中央人民政府内组织党委会、建立党组的决定,以保证执行“党中央一切有关政府工作的决定”②《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 年10 月—1966 年5 月)》(第一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年版,第77 页。。1955 年10 月,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组织部的工作报告,决定在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建立“分口”领导政府工作的机构和制度。此外,1953 年开始,为加强财经部门党的政治工作和组织工作,在跨地域性的交通运输部门及工作基础薄弱、流动性较大的建筑工程单位建立政治工作机构。为加强政治工作,1963 年12 月,毛泽东致信建议从解放军调几批好的干部去工业部门做政治工作。

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形成一批马克思主义的有理论基础的核心骨干。1953 年,随着“一五”计划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启动,毛泽东一再强调加强经济战线的领导力量,要求坚决地从各方面抽调优秀干部到工业战线。此后,为适应干部队伍和组织机构迅速扩大增多、专业干部需求增强的需要,党中央逐步建立在中央及各级党委统一领导下,在各级组织部统一管理下的分部、分级管理干部的制度。1956 年后,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他进一步提出,中央委员会中应该有许多工程师、科学家。要学习科学、文化、技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钻进去,精通业务和技术,使自己成为内行、又红又专,成为精通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的专家,更多地懂得客观世界的规律,按规律领导业务工作,少犯主观主义错误。他带头并推动领导干部学习政治经济学,提出要重新教育和训练干部,讲清楚按劳分配、价值法则、等价交换等,把具体政策搞清楚。1964 年,他还提出无产阶级事业接班人的五条标准。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仍提出,要用各种人,“左”、中、右都要发生联系,注意老、中、青三结合。

建立无产阶级的知识分子队伍,形成庞大的技术队伍和理论队伍。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深感无产阶级知识分子之不足,强调为了建成社会主义,工人阶级必须有自己的技术干部队伍。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和全体人民都要努力学技术、学业务、学理论,努力争取成为无产阶级知识分子。要培养一批懂得理论的人才,造就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新部队。要学会用人,善于用其长处,帮助克服其短处。要改善共产党与知识分子的关系,争取知识分子入党。知识分子入党条件不能太高,须纠正关门主义倾向,已加入民主党派的可以跨党。

(五)在党的领导制度上,完善请示报告制、民主集中制等,夯实了“党领导一切”的基础

在领导的实践探索中,毛泽东进一步认识到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认为“解决制度问题比解决思想问题更重要”①《毛泽东传》(第四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版,第1434 页。,及时对领导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以推动领导制度的完善,夯实了全国执政条件下“党领导一切”的制度基础。

1.贯彻请示报告制度,加强对各部门和重要工作的领导

针对贯彻请示报告制度不力的偏向,毛泽东亲自督促,特别是将其贯彻到党领导国家政权机关的实践中,以此领导推进有关重要工作、重要部署,还把有关要求写入党章。1953 年3 月,党中央作出决定,加强中央人民政府系统各部门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此外,毛泽东还多次批评政府、财经和党的有关部门不及时请示报告重要情况和工作推进情况的问题,要求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以加强党中央对各部门工作的领导。通过请示报告制度,毛泽东密切掌握各项重要工作的进程,及时纠正偏差,推广典型经验,领导推动重要工作。如:1952 年2 月14 日,天津市委在给中央的请示报告中反映了“三反”“五反”运动一度造成社会上紧张气氛、私营企业生产下降和失业工人增多等问题,认为在不影响运动的条件下必须兼顾经济工作。这份报告引起毛泽东高度重视。第二天,他以中共中央的名义发出指示,要求应“注意维持经济生活的正常进行”②《毛泽东文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195 页。。他还常把上报中央的先进经验批转各地、各部门,以推动工作的开展。

2.发扬民主,正确处理民主和集中的关系

针对贯彻民主集中制中出现的民主不够的情况,毛泽东把“又有集中又有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要目标,提出要定期召开会议、健全党内外民主生活等,处理好民主和集中的关系。

定期召开有关会议,更好听取各方面意见,发扬民主,加强监督。1950 年5 月,毛泽东在主持召开一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时指出:以后不管有无问题,常委会要定期开。他还提议至少每月开一次,作为一条法规定下来。表示“欢迎各方面多提出一些议案,把政府工作者的毛病、人民不欢喜的事情都提出来,正确的就采纳,不正确的就解释”③《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一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年版,第144 页。。此后,1955 年3 月31 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作结论时再次指出:定期召开会议,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是一种同志间互相监督,促使党和国家事业迅速进步的好办法。④参见 《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二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年版,第361 页。

充分发扬民主,听取各方面意见。毛泽东把中共中央比作一个加工厂,强调原料从工人、农民那里来。①参见《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三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年版,第189 页。新中国成立初的重大决策和工作的推进,包括土地改革中对待富农策略、抗美援朝、制定宪法等,毛泽东十分注意发扬民主,倾心听取各方面意见,纠正偏差。针对“大跃进”期间有些领导干部搞“一言堂”、容不下不同意见等问题,他强调,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正确的集中,就不可能制定出好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办法。凡属大政方针的制定和执行,一定要征求基层干部、积极分子和群众的意见。共产党人应该更能兼听,兼听则明,多谋善断,解除封锁,上下通气,系统地总结群众中的先进经验,特别要多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注意个别人的反对意见,从中吸取智慧,形成统一意志。不要搞“一言堂”,要让人家讲话,让不同的意见能充分发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实行不戴帽子、不抓辫子、不打棍子。

3.坚持集体领导,做到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

把集体领导作为最高原则,明确要建立一定的制度来保证“集体领导的贯彻实施”②《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19、355 页。,依靠集体的政治经验和智慧“保证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③《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年版,第2036 页。,决不可不适当地过分强调任何个人的英雄作用。④参见《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二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年版,第199-200 页。

针对党委领导中出现的个人独断、个人包办现象,毛泽东多次强调集体领导原则,认为“党委的领导,是集体领导,不是第一书记个人独断”,第一书记一个人说了就算“是很错误的”,第一书记同其他书记、委员间的关系“是少数服从多数”,“只要是大事,就得集体讨论”。⑤《毛泽东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294-295 页。对于“大权独揽”,他解释为“主要权力应当集中于中央和地方党委的集体”⑥《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19、355 页。。坚持集体领导,还要有个人负责,两者对立统一、缺一不可,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毛泽东认为,单讲集体领导不讲个人负责,或者单讲个人负责不讲集体领导,都很危险。在集体领导基础上的个人负责制,“和违反集体领导原则的个人独裁,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⑦《毛泽东文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392 页。。1961 年起,在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中,党中央领导制定了一系列意见和条例,相关条例都把“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规定下来,明确重大问题要开会集体讨论决定。

毛泽东还多次纠正对他本人的个人崇拜现象。早在1950 年5 月20 日,他在审阅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铸造毛泽东铜像的公函时,就批示“铸铜像影响不好,故不应铸”,“只有讽刺意义”。⑧《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一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年版,第143 页。1952 年起,他在审阅或修改有关文件、材料时,多次把“毛泽东思想”删去,把“毛主席”“主席”改为“毛泽东同志”,或删去“毛主席认为”“毛主席指出”等字样。1956 年8 月,他在审阅修改八大政治报告初稿讲集体领导处,批注“反个人崇拜”⑨《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二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年版,第599 页。。1958 年12 月,他在审阅1959 年国民经济计划决议草案时,将稿子两句中的“教导”和“指示”都改为“告诉”。“文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一再要求,不要用“最高最活”“顶峰”“最高指示”“绝对权威”“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等提法,制止塑造毛主席巨像等形式主义、浮夸浪费的做法。

三、新中国成立后对“党领导一切”探索的启示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党领导一切”的实践中取得了重要历史经验。但由于1957 年后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的发展,对“党领导一切”的理解与执行出现了偏差,“党领导一切”在实践中成了“党管一切”,使其偏离了正确的轨道。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经验教训,深化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明确提出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强调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针对一段时期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的问题,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深化了对党的领导作用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使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新中国成立后探索“党领导一切”中取得的成果,为新时代新征程上如何正确理解和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做到“两个维护”、拥护“两个确立”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一)“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中的“党”,不是指书记个人,而是指领导集体

在党的领导实践中,对“党领导一切”的理解时常有党员干部出现偏差,认为党领导一切的主体是书记个人,这是违反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不符合党的集体领导制度。对此,毛泽东曾多次提出过批评,并于1948 年起草健全党委制的决定,以防止个人包办。新时代,习近平同志也多次强调坚持集体领导,认为这“是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关键环节”①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年版,第551、403 页。,要求既要发挥“领导集体的核心作用,又使班子成员都能够各负其责、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②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年版,第551、403 页。集体领导“不是个人领导”③《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年版,第130 页。,要“坚决反对和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④《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年版,第353 页。。发挥领导班子的作用,不是说不需要“一把手”,“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⑤《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310 页。。习近平同志曾形象地用乐队来作比喻,强调一个乐队“只能有一个指挥”,“一把手”应该成为技艺高超的乐队指挥,巧妙精致地指挥乐队,善于把“多种声音”协调为“一首乐曲”,齐奏一曲悦耳动听的交响乐。⑥参见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年版,第552 页。要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处理好“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⑦《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6 年版,第45、95 页。的关系,各级“一把手”要“自觉坚持集体领导”,⑧《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6 年版,第45、95 页。处理好“一把手”个人与领导班子集体的关系,充分发扬民主,发挥班子成员的政治智慧,在民主的基础上正确集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也是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的有机结合的,既要贯彻落实党的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集体决策部署,又要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从结构上看,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领导核心和领导集体的统一。特别是在新征程“两个大局”加速演进的条件下,逆全球化趋势有所抬头,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我国的改革、发展、稳定,党的自身建设仍面临不少问题,不确定、难预料的因素增多,这迫切要求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通过加强和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确保党的团结统一,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最大确定性和根本政治保证,使中国式现代化锚定目标,行稳致远。

(二)“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中的“一切工作”,不是指所有的具体工作,而是重大决策部署

实践中,时常出现片面理解“一切工作”的情况,认为“一切工作”就是包括所有事无巨细、细枝末节、十分琐碎的工作,以致党委实际上成为无所不抓、无所不管的党委,而忽视了党的自身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群众工作等,消解了政党本该具备的利益表达、利益综合、联系群众、服务引领等职能,以致出现党的国家化、行政化、国家政权机构权威不足等问题。对此,1957 年,身处政府工作一线的周恩来深有体会,指出党领导一切“不等于一切具体工作都要由共产党直接管理”①《中共党史参考资料》(八),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年版,第620 页。。为此,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了“改善党的领导”的命题,明确“各级党组织应该把大量日常行政工作、业务工作,尽可能交给政府、业务部门承担”。②参见《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365 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加强党对有关重大工作和各项事业的领导时,实际上也解释了“一切”的具体内容,明确指出要“议大事、抓大事”,要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这主要是指重大决策部署。从具体内容看,包括全面领导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方面工作,着力加强党对财经、政法、外事、军队、农村、宣传思想、意识形态、科技、教育、审计等重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代表与表达、分配与整合、服务与引领等功能作用,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主要加强对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事关全局的大政方针的全面领导,而不是直接去开展具体的业务工作等。在新征程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必须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发挥党中央举旗定向、掌舵领航的作用,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加强党对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推动国家制度和法治体系更加完善,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培育现代社会,保障党员和公民的合法权利,发挥人民主体作用,有效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汇集全体人民的智慧,凝聚起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指引、制度保证和不竭动力。

(三)“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中的“领导”,不同于“管理”,而是要做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领导,就是要引领和导向,而不是直接干预甚至代替包办应由国家、社会等其他组织负责的具体业务工作,具体主要通过政治、思想、组织上的领导,加强顶层设计、战略谋划、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等,决定方针政策和重要部署,坚持党要管党、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等原则,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武装和群众工作,加强党员、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作用,使党组织成为领导核心,并充分发挥政府、司法、人民团体等其他组织的作用,防止党组织代替包办,防止党代行国家功能、超越国家法律,防止政治权力对社会生产和公民个人生活的全面渗透。对此,毛泽东明确提出了“党委决定、各方去办”的原则,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由党委决定,具体执行和操作层面的业务工作则由其他组织进行,特别是要发挥政府业务部门、专家、知识分子的作用,而不是由党组织直接代替他们去做。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强调“处理好党政关系,首先要坚持党的领导,在这个大前提下才是各有分工”①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年版,第231、204 页。。对于党的领导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尤其看重的是党的政治领导,强调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的领导,最根本的最高原则,首先就是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而其中“最关键的是政治领导”②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年版,第231、204 页。。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最重要的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③《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391 页。和“处理好各种复杂的政治关系”④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年版,第505 页。。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坚持党领导各项工作的体制机制,确保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在新征程上,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必须加强政治引领,科学谋划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战略举措,提高领导干部政治能力,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加强思想引领,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持续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不断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基础;加强组织引领,以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最高原则,不断健全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完善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建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猜你喜欢

中央文献出版社人民出版社领导
主题类图书质量提升对策研究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2016重要领导变更
抉择
人民出版社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书讯
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