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特征研究
2024-01-30苗肖丽吕梁市艺术学校
苗肖丽(吕梁市艺术学校)
根据研究者王耀华等人所述,“中国传统音乐是指由中国人民使用其自身独特的技巧和方式创作出来的,以独特的形式展现出中华民族特色的音乐,这不仅仅包含了历史上的古老乐曲,还涵盖了现代人采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创作出来的,具备着民族特性的音乐作品。”
中国的传统文化拥有着丰富的底蕴与漫长的历程,其间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艺术作品及成就。关于传统的划分方式,学者们普遍认同可以将其划归到三个主要的时代范畴内。这方面的观点由著名专家黄翔鹏教授于他的文“论中国传统音乐的保存和发展”做了详细阐释:“在我看来,除去尚需认真探讨的新旧石器时代的早期部分之外,我们可以把古代的中国古典音乐史概括成以下几个重要时段——即始自青铜器的礼仪用鼓声到公元前475 年为止的前期的“金铁之声”;之后就是包括大型舞蹈表演为主体的;最后是基于戏剧性的演出所产生的后来的民间流行歌曲。这些转变的发生都源于社会的重大变动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大量的文本记录加上当代发掘技术的使用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角度来审视这个领域的问题并且让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它们的内涵。
毫无疑问的是,我们需要继续挖掘更多的信息以便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民族遗产及其价值所在。
“传统音乐”这个词语展示了该术语在多个视点下的丰富文化特性。音乐被视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对它进行艺术学、美学、形态学及文化学的深入分析是非常有益的。然而,我们也需要认识到,音乐作为一个广泛存在且涉及人群和社会的现象,它的深层内涵包含了大量的文化和特点。自古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与音乐密不可分,无论是在工作、生活还是民间活动中,都有音乐的存在。因此,音乐不仅是一个传递信息的工具,也是表达情感的方式,同时还起到了强化民族凝聚力的作用。在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尤其是那些重要场合中,如宫廷仪式中的优雅复杂,文人的宁静高贵,民众的质朴纯真,这些都可以看出它们深深扎根于各自独特的文化环境里,并反映出了各种不同的文化特色。
一、历时性的时代标志
在中国传统文化音乐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一种时间的特性——即它的演化过程与社会的需要和人文需求紧密相连,并且这种变化主要集中于部分元素。这使得每一个传统的音乐类型都有一些特定的印记存在其中,这些印记可能源于不同的历史阶段或文化环境的影响。以下几个实例为例:“放风筝”这一河北南皮地区的作品被认为是一种“剪靛花调”的变化形式。尽管该作品仍然遵循着“摔西瓜”的基本架构和长度,但每段旋律的长度均一致,且核心音符也基本相似,仅有第十三小节中“摔西瓜”的主导音“d”变成了“s”,从而使原本简洁直接的故事描述变得更加柔美动人,展现出姊妹们一起在阳光灿烂的三月份外出放风筝时的欢乐情绪。这样的创新不仅保住了原作的基础框架,还为其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另一部名为《江河水》的双管曲目最初源自一首东北民间歌曲,之后演变为一支打击乐器曲子,最后才成为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版本。整首歌曲被划分为三部分,其中包括一段导入,其以无固定节奏的方式呈现出连贯的四度上升跳跃音符,从而从开篇便展现出了整个作品的情感基调。主部则包含四个乐句,具有明显的起、承、转、合特征,进一步提升了整体氛围。然而,这种转变已经迥异于初始版本。接下来的部分采用了来自辽南鼓吹乐中的“梢头”元素构建而成,通常用作曲目末端的部分,但在此案例中却成为过渡环节。最后一部分是对前述两部的重复,通过对力量和速度的调整来产生较大的波动感。尽管如此,这首歌的感情色彩仍然与其最初的形式保持一致,只是经过现代技术手段对其进行了深度挖掘。这表明,古老文化的印记无法完全消除,即无论何时何地,都依然保有过去的文化魅力。
二、共时性的地方差异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空间表现形式中,我们可以看到明显的同步性区域差异。任何一种文化的生存和进步都可能受到诸如社会环境、经济发展、民族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样的,对于音乐文化来说,它也会受到所在地的经济活动、社会构造、民族心态、文化和艺术、民间习俗以及语言等多方面的文化影响,并且会在一定的地理限制条件下产生出同类乐种中的各式音乐类型的特点。例如,由于不同的地区文化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即使都是民歌,它们也有可能会呈现出丰富且多样化的地方特质。比如,内蒙古的《牧歌》以其优美的旋律、响亮的嗓音、宽广的气势以及独特的颤音演唱方式展现了大草原的风光景色及其人民热情奔放、坚定顽强的性格。然而,另一首名为“花儿”的歌曲《上去高山看平原》则有着相似的宽广旋律线条,但在旋律处理方面显得更加直接和坦率。相较于前者,后者的演唱技巧更为直白,这使得它的情感表达更显深刻且充满哀伤之感。这两首民歌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区别,主要是因为受到了民族、地域、风俗等多元文化元素的影响。
三、共通性的社会功能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普遍性和深度是通过它的社交特性体现出来的——这是它在中国文化和属性的展示上的显著特点之一。这一种共享的社会行为曾有人说:“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这样一个稳定的群体社区,他们拥有相同的历史背景(如同一母语),地理位置相近且有着相似的生活方式及对社会的认知态度等因素的影响下产生了他们的独特思维模式和社会结构体系”,换句话说就是中国的音律艺术具有两层含义:第一层面是指乐曲本身及其相关的其他形式之间的相互联系关系;第二则是包括了非旋律类别的其他各类别之间存在的关联之处。
我们首先要探讨的是,关于音乐文化的普遍性和关联性。中国的古典音乐体系涵盖了许多种类,其中包括深厚的文化背景和长远的传承史,因此它的划分可以概括为:“中国民谣、民间舞蹈、叙事歌曲、戏剧音乐、民族乐器等”。这六个领域相互促进并协同成长,它们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且互补。首当其冲的就是民谣,它是我国最基本的音乐形态之一,紧密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在人们之间广为传播,成为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次就是民间舞蹈,它的起源可追溯至古代时期,当时的人们通过模仿动物动作来创作出这种表演方式,这就是最早的舞蹈雏形。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歌与舞逐渐分离,但始终无法割舍彼此的关系。再者就是叙事歌曲,这是由民歌和舞蹈进一步演化而来,同时也是戏剧音乐的基础。为了使这些艺术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器乐被引入进来作为重要的补充元素。
那么,音乐文化和其他各类文化的共性在哪里呢?
自远古以来,人类文明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石器时期、青铜器时代等等。这期间产生了新的旧石器文化、青铜文化,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文化的悠久历史。此外,我们还观察到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观念对民间艺术有着深远影响。这种影响力体现在了诸如风俗习惯和各种仪式活动中,展现出其重要的社会作用。为了理解古代的艺术作品,我们需要借助文物、古代遗址以及建筑形态、设计风格和装饰特征等方面来获取信息。同时,这也需要我们运用考古学、图形学、历史学等多门学科的专业知识。音乐艺术文化通常与其文学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演出过程中,演员的化妆和舞台布置也与美术密切关联。由此可见,这一系列共享的社会职能体现了各类文化在古典音乐文化中的映射。
四、类型性的模式结构
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以其独特的模式构造为其音乐形态所特有的特点。这一特性通过展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长期性和相对稳定的性质来呈现于音乐形态上。从具体的例子来看,这些特性最直接地体现在各个音乐种类中的主奏、合奏和伴奏乐器的配置方式,以及不同乐队的构建模型中;也包括了固定音高乐器和宫调式的构成模式,还有不同的戏曲类别和剧目的歌唱旋律结构及其演出技艺的风貌等。
对于戏剧而言,主要由歌舞和管弦组成的部分被视为核心元素,因此,什么类型的素材可以作为稳固的基础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例如,我们可以在一部名为"宝剑纪事:夜晚逃跑"的作品里找到答案——这是一部采用北方传统歌曲形式创作的作品。这种艺术表现方式强调的是力量、直接性和刚毅感等特质,这使得该类题材无法轻易地发生变化或者偏离原本的核心价值取向。如果这样的特性消失不见的话,那这部表演将会丧失掉应有的魅力所在。此外,这一类的演唱通常会呈现一种紧密相连的关系模式并且伴随很少量的衬句支持,同时主角也往往是一个独立完成整场演出的人物类型-如一位擅长演出的男性角色的例子就是如此。
在整个舞台架构方面来看,开头序幕及结尾都是以自由节奏的形式存在着,而在主体环节当中则包括了一种混合式的组合形态,一半是以无规律的方式来展现自己风采的一面(也就是所谓的不规则),而另一边则是通过固定节拍的表现手法去展示自己的才华之处(比如说是一般常用的常规套路),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变换因素出现于整体之中,这是一种多样化的表达方法的存在状态。
同样的情况也可以出现在北京话语体系中二簧调子里的主题声音就是由一把名叫“jinghu”(译者注:北京地方特色的一种拉琴工具名称)”所发出来的,并使用了一个叫作‘soul re’和‘sool mee’”的标准配置方案。再进一步来说明一下这个问题吧——当谈到空城计,我们发现无论是哪一家流派都可以对这段经典之作做出精彩演绎,但是他们却都会选择把一段没有配器的26 个字母的长度加上一个小小的前缀,从而形成统一的基本格式化样貌。这个稳固特性同样可以在民间艺术作品里找到踪迹。河北省内的音乐主要分布于该省的中部地区如保定和石家庄等地,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分化成两个流派“南方音乐会”与“北方音乐会”,它们的组合规格非常严谨,“北方音乐会”有两支长笛、两支笙、两面云锣、一面鼓,然而“南方音乐会”则具有多元化的吹管乐器、笙、喇叭等特点。他们都根据自己的独特风格进行演出编排,这些元素都是稳定的。正因为有了这种类型的声学结构才能形成并出现在我国各地,呈现出不同特色且富有魅力的音乐特征。
五、兼容性的更新发展
作为一种文明成果的表现形式,其始终贯穿于过去和现在的人类社会的每个时期及各族群的发展历程之中,同时也是构成整个中华民族文化和各种形态的基础元素之一——即它的诞生、成长、变化乃至消亡过程都在其中发生着作用并被记录下来。而保持这一连续性和持续存在的关键因素就是对传统文化遗产的支持及其继承关系的存在方式:因为它是一种由一代又一代人所传递下来的特殊的社会活动模式和社会行为表现的形式,所以对于新事物的接受或创新必须以保护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前提来实现才行。这就是我们中华古典乐曲之所以能够历经数千年而永恒的原因所在。当然,我们的古代音律也并非一成不变地沿袭至今,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调整自身适应新的环境从而得以存活下去并且继续发扬光大。这是由于我们在追求前行的过程中并没有忘记回顾过去的经验教训。
在这部名为《炎黄风情》的作品里,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民俗元素被融入了当代创作之中;无论是其主题还是构成方式都反映出了对传统文化内涵及其未来发展的展望。其中的一首由唢呐改编而来的乐曲——“Five Bamboo Drums(五个竹鼓)”是基于山西省地方戏种“Two People's Theatre(两人剧团)”的一个调式衍生出来的。这首乐曲以强烈的表现形式突出了它的原始风貌:如使用独特的吹口技术来产生丰富的声音效果并利用各种装饰性的手法使之更具特色。同时还强调了一系列包括滑音和其他特殊技术的应用,这无疑是对这一领域独特技能的一种完美诠释。但是正如其他领域的进步一样,封闭式的创新并不是唯一的道路选择。从1978年“开创性和变革”的理念提出之后,中国的各个方面都在积极寻求新的突破点并且不断向前迈步前进。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我国古代的历史长河当中,比如东晋南北朝至宋辽金元的交融互通现象就十分明显且具有代表意义。另外还有像南北方之间的文化和语言差异也是一种重要的影响因素。总之无论是在哪个年代或何样的社会环境之下,我们的祖先们始终保持一颗向上的心并在不断地尝试探索的过程中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在创作了《地图》这一部作品后,谭盾成功地融合了中国的民俗音乐和西方的编曲及管弦乐队的演奏方式,并利用当代的作曲技巧把东西方音乐元素结合在一起。这不仅仅给全球听众带来一场"心灵盛宴",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中国传统的音乐文化以新活力。国际间的音乐文化交融被视为推进人世间进步的重要力量,同样也被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新动能。
“所有的事物都是互相关联的,没有任何独立的存在”。同理,中国的音乐文化也遵循这一规律。随着时光荏苒,岁月变迁,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在不断地演进和变化。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它们的共同特性。这表明了时代的变迁、地理位置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关联性。而在中国传统的音乐文化中,我们也能看到一种相对稳定且具有多种模式特性的结构,这些都是在时间和空间的交织下产生的。因为这个原因,一个古老的音乐形式或者种类可能包含多个模式结构的特点,这也是各个音乐类型的继承和变异的结果。
虽然历经一些抑制、文人墨客的轻视及改良,但民众的创新能力依然源远流长。我们可以看到,即使面对这些挑战,民间音乐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展望未来,伴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文素养提升,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必将在更广阔的空间中获得持续且深远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