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北信天游的演唱分析

2024-01-30朱磊广西梧州农业学校

艺术品鉴 2023年35期
关键词:信天游陕北民歌

朱磊(广西梧州农业学校)

一、陕北信天游的历史背景、创作来源与意义

19 世纪法国著名艺术史家丹纳在其《艺术哲学》中阐述: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特征、自然气候,深刻地影响着那里的种族特征、民族性格及精神气质,进而影响着那里艺术内容与形式风格的形成。黄土高原由于历史地理的变迁,在地形地貌上显示着群山土城连绵不断、沟壑土丘高低起伏的特征,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气候干旱少雨,交通不便,生存环境非常恶劣。陕北人世世代代面对的是浑黄的苍天,茫茫的黄土源,干硬的风沙,龟裂的河床,昏暗的窑洞,在贫瘠的黄土地上刨食,在生存困难中艰难地挣扎。尽管这块土地是贫瘠的、荒凉的,但陕北人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却有着与生俱来的挚爱,他们用生命的坚韧顽强来抗争上天磨难。陕北的黄土高原由于地理环境的偏远,处在政治的边缘地带,较少受礼教的束缚,又由于生存的困苦艰辛,使得陕北民歌成为黄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在陕北民歌中有不少表现这种浓郁的恋乡情结、乡土意识的作品,产生了大量的讴歌男女自由恋情的歌曲。他们对爱情有着近乎原始的坦露,他们爱得热烈、奔放而又缠绵,甚至把生命的意义、精神的寄托都融入他们对爱情的歌唱中,由此使平淡的生命旅程迸发出辉煌的火焰。黄土高原广袤无垠,一望无际,大山林立,给人民的交通带来了诸多的不便,人与人虽然看着不远,但是要想到达对面却路途遥远,所以人们的沟通基本是要大声吼,称为喊话。这些地理特征对陕北民歌的艺术风格及艺术表现有着微妙的不容忽视的影响。

陕北民歌信天游,顾名思义,是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歌声,它的音乐在旋律上自由奔放,高亢嘹亮,舒展自敞。信天游产生于在陕北榆林一带,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的劳作之中随口歌唱,用来抒发内心情感的表达形式。就像歌词中唱的那样:“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就无法解忧愁”。陕北人民是通过信天游的演唱形式,表达出了劳动人民生活中苦中作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表现出了山区人民淳朴的性格,体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泄着现实对生活的不满与无奈。不管信天游它是诗还是歌,是喜是悲,都能体现出黄土高原那鲜明的人文风情。在歌声中无不体现着黄土高原人民的豪迈,那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乐天的生活态度,对于陕北的民间艺术来说,有着独特的代表性。如《赶牲灵》 《跑旱船》等。信天游是陕北人在无羁无绊的自由生活中的结晶,是黄土高坡人民敢想、敢说、敢干、想咋说就咋说、想咋唱就咋唱,不需要华丽的辞藻,真实天性的展示。

二、陕北信天游的艺术表现形式与艺术风格

(一)信天游的艺术表现形式

信天游是一种以歌唱作为表达的音乐形式,就像它的名字一样“信天游,天中游,在无尽的黄土高原上肆意的游”其旋律宽广悠长、有着无限的回响,时时刻刻都能感觉到在耳边回响。信天游的演唱风格也是无拘无束、随心所欲。歌曲随着演唱者的心境随时会发生变化,在演唱中,高兴时,想让那个乐句上扬,就用假声翻高八度演唱,为旋律增加不一样的色彩。悲伤时,就以典型的陕北直声唱法上扬拉长,增加歌曲悲伤的基调,用自己的感情带动自己的声音,再用声音传递自己的感情,将自己的感情更好的抒发出来。有时用拟声词作为衬托,以虚词做铺垫,让自己的声音更加具有宣泄性,让听众沉浸在歌者的悲伤感叹的状态之中。歌曲的旋律变化跌宕起伏,跳跃性强。如《脚夫调》:《脚夫调》曲调由微、宫、商三个音构成调式的骨架,形成了四度音程的跳进以及双四度的框架结构,这种框架结构的特点是直上直下地跳进,更加贴合于信天游的演唱特点。开头以上行的开放四度跳跃,然后进行反方向的四度反向跳跃。这样的结构使乐曲充满了豪放,显示出了信天游的宽广豪放的风格。同时反向进行的旋律,则增加了歌曲的另一种色彩,可以充分地展现出歌曲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歌曲的旋律以我们的民族调式为主,连续使用的四度的跳进,然后回到主音上,将主音延长,旋律空间性增强,后面的旋律先扬后抑,运用的许多的滑音,就像一道彩虹,划过天际,挂在黄土高原之上。微调式的特点就是旋律的起伏大,歌者在演唱时时而像黄河激流奔腾,时而像小溪涓涓细流,感情的表达非常像自由自在的黄土高坡上人民:放眼望去一群群的牛羊,抬头看看蓝天白云,低头看看脚下广阔的黄土地,把手中的鞭子用力甩响,痛快地呐喊唱几声,发泄一下生活的艰辛与困惑。由于信天游在劳动中产生,它的节奏自由、旋律随心所欲,歌词简单,朗朗上口,贴合生活,只要是陕北人,谁都能唱上几句。所以,在陕北流传这样一句话:“信天游,歌不愁,你想咋唱就咋唱,你想咋游就咋游。”它是陕北人民的生命狂想曲,是人民用生活谱写的交响曲,是人民在前进路上的进行曲,粗犷豪迈,自由自在,在黄土高原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粒沙石、每一棵小草中回荡着。歌唱者在酣畅淋漓的宣泄着自己的情绪的同时,也让自己得到艺术上的升华、将高原人鲜明的个性特征,丰富的感情色彩,淳朴的生活方式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信天游的艺术表现

(1)歌词。信天游产生于生活劳动之中,所以它的歌词就是陕北人民的生活语言,是口语的艺术化。“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歌词将陕北人民丰富的生活情感完美地体现出来。为了让歌曲的流畅度以及艺术性提升,在后期专业的编创过程中,采用了非常丰富的修辞法,并且加入了作者的创造性跟想象力,最终成为我们现在看到的歌词,增加了歌词的艺术效果,让人感受到歌曲的艺术魅力。(2)曲调。情深意切的信天游,大约有100 多种基本曲调。有的浪漫抒情,有的粗犷嘹亮,不同的曲调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各有各的特点,但不同的曲调之中又互有联系,有着一些相同之处。①曲式结构简单。信天游多为一段体的曲式结构。是工整的上下两句结构体,曲式结构关系明确,非常简单。②调式、音阶多样。信天游基本采用我们的民族五声调式,曲调以徵调式、商调式为主。作品中基本以除单一调式为主,有些歌曲也会出现调式之间的转换,增加歌曲的色彩。(3)演唱。信天游的美,除了旋律之外,还有歌词美。歌词在演唱时多以方言演唱,体现了信天游的方言特点。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地方的方言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声调特点,不同的方言有着不一样的发音方法。所以说,民歌就要用有着地方特色的地道方言来演唱,才是最有味道、最正宗、最能体现当地风土人情的。信天游亦是如此,是一种方言风格特别明显的地方民歌。所以在演唱信天游时采用最朴素的陕北话,在信天游的歌词上,使用着大量的方言俗语,甚至可以说当地的方言不加任何的修饰,就是信天游的歌词。例如:“兰花花”“河弯弯”等叠字的普遍使用,可以让人感受到浓厚的地方特色和亲切生动的感觉。在演唱方面,传统信天游的演唱者给人一种凄凉但却又很有张力的感觉,他们的声音沙哑有力,是信天游风格特点的表现。由于陕北方言发音语调的独特性,使得人们在演唱信天游会时出现一些比较有特点的音色。信天游的演唱中还有另外一种具有标志性的艺术手段——润腔,是一种特殊的发音过程,它是以音高、音色、力度和时值上的细微变化,运用倚、滑、颤、假声等手法,来体现信天游独特的艺术形式。

三、如何演唱陕北信天游

(1)陕北信天游的发声特点。由于陕北有着不同于其他地区的自然环境,常年的干旱,地处高原,紫外线强,植被覆盖率低,多风沙。陕北的人们常年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劳作,承受着比其他地方更加严峻的气候条件。这样的生存环境导致许多人患有咽炎或鼻炎,影响了人们的发声。具体表现为:声音有杂音,音质不干净,音色不圆润,发音不清晰,n 和 ng 在陕北统一被念成 ng。演唱时的音色和说话音色一致,怎么说怎么唱。此外陕北田间地头的信天游歌者们,常年的在陕北的特殊的气候环境下生活,练就了他们不寻常的呼吸系统,呼吸能力异常强大,这些都是那些田间地头的陕北人演唱时别人所没有的特点。其次田间地头的陕北人在演唱时的方法也是非常简单,没有任何的方法技巧可言,运用自己的嗓子唱出来。(2)陕北信天游的发声技巧。在演唱方法方面,陕北信天游以真声演唱为主,真假声相互结合,按照歌曲音区的不同,真假声的比例也可适当调整。由于陕北人在平常讲话时有拉长音的习惯,特别是在呼叫远距离的人时,往往会在长音的最后面加一个语气词作为重音。而这个重音经常以倚音的表现形式出现,这种音往往时值较短,音域较高作为一个短的装饰音,这种就是平常讲话语言习惯的体现。在演唱这种短装饰音时,跟讲话一样拉长音之后突然收音,将最后的尾音甩出去,要像甩东西一样把音甩出去,像这又短又重的装饰音,就基本上使用假声演唱,在演唱时要特别气息与头腔的配合使用。这种演唱方式既体现了陕北语言特有的语气特点,使长音听起来婉转悠扬,倚音结尾重点突出,声音穿透力强,又能使自己的声音可以传送到很远的地方。由于陕北信天游产生的特点独特,所以它因音域较宽,通常能横跨三个音区。就导致了音与音之间的跨度大,旋律起伏大。而在演唱这些不同音区的乐句时就需要用不同的音色来表现出来,或婉转悠扬,或豪放粗犷。这就是信天游演唱风格的特点。而演唱这些不同音色时,就需要演唱者真假声的变化,在不同音区真假声的交替使用来表现。而陕北人粗犷、豪放的性格又决定了它音乐的直白性与旋律线的大起大落、直上直下。由于陕北民歌大音程跨度居多在发声方面,演唱者都用真声演唱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优秀的民歌手往往真假声结合,听不出任何痕迹。要想学习好陕北信天游的演唱技巧,首先要对信天游的演唱者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对它在演唱时,歌者的声音控制原理,真、假声结合的方法,呼吸、着力点、共鸣腔体的运用等等的原理进行认真分析,在保证原生态发声方法的前提之下,结合运用现代民歌与美声的声乐技巧和方法,能掌握好陕北民歌的唱法。特别是信天游特有的方言,直白不加修饰的修饰声音、真假声混合,那种充满当地人真实生活情感和特点的嗓音,在学习信天游演唱的吐字上,掌握陕北人民在咬字、吐字方面的特点:歌词基本保持着原有的陕北方言语音特色,以生活中的大白话为主。只有少数歌词在经过艺术的处理之后,才会在咬字吐字方式上有所变化。除此之外,还要切身地体会到演唱者的歌唱心理,土生土长的信天游演唱者,以蓝天为背景,以黄土为舞台,歌曲欢快唱,歌声随风扬。不在意音高,能高则高,不能高就换个调。没有标准的约束,能痛快的抒发情感就是标准、自己的心情就是标准。而作为我们学习者来说,如何来正确的理解分析歌曲是能不能唱好的关键,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更多的积累。

四、信天游的保护与传承

陕北信天游作为陕北文化中源远流长、传播最为广泛而又长盛不衰的演唱形式,已经深深地刻进了陕北人民的骨子里,是陕北人民精神思想的寄托,与陕北人民在劳动生活中的情感融为一体,是劳动人民抒发内心感情最好的表达方式,体现陕北人民的人文精神,客观的记录着陕北人民在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是陕北文化发展的一部有声的历史书卷,是我们国家民歌中不可或缺的一首。我们不能因为信天游是陕北民歌的宝藏,是陕北的民俗文化大全,就故步自封,不创新,不发展。没有继承就没有革新,没有革新就没有进步,我们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更加深入的研究陕北民歌的创新和发展,兼收并蓄,为陕北民歌注入新鲜的血液,融入时代的步伐,并汇入到优秀的传统文化当中去。要结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要求的提升,发扬传统陕北民歌,改进发展新民歌,让大众所接受。发扬传承首先要研究传统的陕北信天游的表现手法与艺术风格,把它能够经久不息的流传,深得人民喜爱的魅力挖掘,从中找到原因,将有艺术价值的有优秀部分继续传承发扬。其次要深入群众生活,到生活中去挖掘艺术的素材,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同时要了解并掌握现阶段的社会民意及群众思想观念的变化,从而创作出更加符合现阶段国家特色的歌曲。随着网络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信天游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地流传起来,人们在不同的场合传播着我们的信天游,有原生态歌手站在黄土高坡上肆意歌唱,也有歌唱家在音乐厅中放声高歌,我们要想将它发扬光大,在保持原民歌风格的基础上,还要大胆学习借鉴了西方歌剧的发声方法,让陕北信天游听起来更加悦耳动听,为更多人所接受。但不论演唱方法如何改进,都不能丢掉最基本的东西。既要学习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改进,又要保持最原始的民歌风格,既要体现时代感又要保持质朴、高亢、粗犷的本质。作为现在的我们,如何使民间的艺术瑰宝更好地传承下去,就需要我们做出更多的努力,让信天游响彻中华大地,走上更多更大的舞台,让世人都能认识了解到这块民歌的瑰宝,相信在陕北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巨大变化的今天,信天游会以更强的艺术生命力,唱响陕北人民幸福生活的明天。

猜你喜欢

信天游陕北民歌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信天游故里靖边的《信天游》
信天游唱给亲爱的党
咏退休族
我的大陕北
党建地图·陕北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信天游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