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少北拳“活态化”传承与发展路径论绎
2024-01-29刘晶王征
刘 晶 王 征
辽宁财贸学院体育学院,辽宁 兴城 125105
2003 年 10 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 32 届大会上通过,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应有之义,是需要全人类共同关照、共同参与、共同解决的国际性问题。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也对“保护”有明确的规定,“保护”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1]而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就是活态传承,既要保护其原真性,又要赋予其“振兴”的生命活力。[2]少北拳经历了几十代的传承与发展,积累了一定的传承与发展经验。当前,受大环境文化的冲击,少北拳传承与发展紧随时代发展脚步,同时,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的重视,颁发了一系列的文件与政策。若干因素都影响着少北拳传承与发展的质量,探寻少北拳“活态化”传承与发展路径对少北拳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少北拳的历史溯源和发展历程
1.1 少北拳的历史溯源
据考证,“少北拳源流系明末清初临济武僧觉空与山东张大奇二师所传”[3],历经六代传承至辽宁锦州张荣时。
觉空大师是少林临济宗的武僧,因张荣时得觉空大师一脉相承,故其源自临济宗。张大奇是少林张松溪的弟子,得先师刚柔相济理论的影响,创滑柔拳和柔立拳,因其师承少林,所创拳种也基于少林,故称之为少林滑画派,经六代后传至张荣时。这也是少北拳源自少林说法的依据。除师承觉空和张大奇外,张荣时还师承医者张乐行。张荣时祖上为安徽亳州人士,是张乐行的族人,第四代时传至张荣时。张荣时集几位老师之大成,以阴阳对立统一为统领,把少林空觉派武功和武当张松溪派张大奇武功完美融合,把百年武术文化和现代社会主旋律完美融合,把古代实战武术和现代自由搏击完美融合,把全民健身和武装自卫之术完美融合,于20 世纪60 年代创编而成。
1.2 少北拳的发展历程
2021 年5 月,少北拳成功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是辽宁武术界第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标志着少北拳在得到国家认可的同时,其传承和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
少北拳自20 世纪60 年代创编以来,在国内鲜为人知。1968 年,张荣时在锦州正式传播少林空觉派武功,并首次树起“少北拳”的旗帜。1968 年—1982 年间,张荣时致力培养少北拳骨干,队伍逐渐壮大到数万人。1982 年,中央新闻记录制片厂为张荣时拍摄大型新闻纪录片《拳师》,并经中宣部、文化部审批在国内外发行放映才得以大范围传播。1986 年后,业余武术馆、青年拳社开始相继出现,葫芦岛少北武术协会得以成立。1996 年,国家体育总局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认为少北拳符合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要求,认定其为中国传统武术的第131 个拳种,评定结论为“源于少林,有别于少林”[4]。后期,为了传播与发展少北拳,少北拳众弟子开始在各大荧幕上展现少北拳的风采,并相继拍摄《少林寺》《燕子李三》《三国演义》《老乡话东北》《少北宗师》等;对少北拳理论进行研究,相继发行《中国少北武术》《少北武术纲要》《中华武藏》《少北武术资料集》《张荣时少北拳学阐微》《传承与发展—国家级非遗项目少北拳发展实录》等;并组织学员参加各种赛事(如,2003 年参加“凤祥杯”全国传统武术交流大会、首届国际传统武术节、云南省举办的全国传统武术交流大会)、承办各级武术赛事和武术活动(如,2003 年“玉皇商城杯”辽宁省武术散打锦标赛、2004 年“渤船重工杯”、六期少北拳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等)。通过少北弟子的不断努力,2008 年,少北拳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5 年,进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8 年,渤海大学被教育部评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021 年葫芦岛市第三实验小学被评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同期成功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少北拳这项源于民间的运动项目,从民间走向全国,无不展现着无穷的生命力。自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国内外已建立40 多个少北拳研究组织,传承人已分布8 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多个省市设立少北武馆、武校;为了促进少北拳的保护和发展,将少北拳融入现实发展中,特推出标准化套路15 套。通过以上种种措施,促使少北拳得到了一定的宣传和传播,但对其有关理论的研究却相对滞后,未形成系统的研究体系,远未赶上现实的发展进度。
保护与其说是保护事物本身,不如说是在保护一种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再是封闭式的馆藏,而是在传承的过程中,使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通过“活”的传承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振兴少北拳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少北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需要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传承人需要传承平台以及传承土壤来帮助少北拳良性发展。基于此,本研究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进行研究,找出制约少北拳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寻合适的发展路径,促进少北拳良性发展。
2 少北拳“活态化”传承与发展的困境审视
2.1 传承主体审视:传承人才断代、短缺
2.1.1 传承人断代
2006 年,公布的首批中国少北拳弟子群名单中,公布的弟子共有299 人,但实际参加拜师的有352 人。通过对299 名弟子按拜师代数进行整理,发现首代为15 人、第一代为120 人、第二代为161 人、第三代3 人,其中,首代到第二代人数属于激增状态,到第三代传承人出现断层现象。随着少北拳习练人群逐渐增多,不重视新老交替培养下一代传承人,将严重影响少北拳的传承与发展,少北拳第三代传承人培养迫在眉睫。根据实地调研发现,第一代和第二代弟子均是经张荣时亲自选定培养,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境遇的变化,仍在传承和发展少北拳的传承者老龄化严重,已危及到少北拳的传承与发展。目前第三代传承人培养存在“各自为政”现象,未在师承谱系中,且第一代和第二代传承人在不断减少,第三代传承人培养的标准化、规范化亟待加强。
表1 少北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数量统计表(共299 人)
2.1.2 代表性传承人短缺
表2 少北拳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统计表
根据实地走访和数据调查整理,截止目前,获批省、市及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有韩振博、陈健、张金富、杨晓辉、刘天辉、崔思阳、贺玉民、郑钧溅、高金祥共9 名,根据数据显示,少北拳代表性传承人数量极少,严重制约了少北拳的传承与发展。韩振博在《传承与发展—国家级非遗项目少北拳发展实录》中对少北拳的下一步保护提出了9 条措施,却未对少北拳代表性传承人的发展做出规划。代表性传承人作为少北拳传承与发展的核心要素,全面掌握着少北拳的传承知识和核心技能,核心要素的缺失,将对少北拳的传承与发展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在未来的保护措施中,应将培养和申报代表性传承人列入下一步保护计划中,并作为重要措施提上日程。
2.2 传承场域审视:传承空间不足
传承空间是少北拳得以顺利传承的重要因素之一,固定的传承空间有利于少北拳的活态传承,定期、定点的举行少北拳传承活动,有利于民众的参与学习,能有效激发民众的热情。据调查发现,少北拳现有基层组织研究会22 个,带动辐射点数量约150 个,其中有少数地区配备了传承场所,如,辽宁省少北拳研究会带动辐射的渤海大学传承基地、锦州市回民小学、葫芦岛第三实验小学等。但大多数的少北拳传承场所都是自行解决,合适传承场地的缺失以及高昂的场地费用,成为阻碍少北拳有效传承的重要因素之一。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前期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不够,未能根据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进行体育场地的规划和建设,使民众体育场所缺失。
2.3 传承技艺审视:套路多、动作难
表3 少北拳“双攻四术”练习内容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将传承中华优秀体育文化,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作为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之一,少北拳作为辽宁省武术界第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与发展的任务艰巨。在少北拳的推广与发展过程中,其内容主要以“双功四术”为主。其中“双功”是少北拳的两大基本功,分为“阴功九术”(马步、猫功、劈拍、跳行、穿跃、摆腿、奔驰、 打桩、身翻)和“阳功六根”(手、眼、身、腿、步、气),“阴功九术”是“阳功六根”的基础,“阳功六根”是“阴功九术”的展示和发挥,二者循环往复,相促发展;“四术”即为拳术(长拳、短打、破拿、巧遁、长拳术功、短打术功、破拿术功、巧遁术功)、器术(单器、双器)、功术(双绝、十八艺)、巧术(杠、绳、链、地、网、桩、板、杆、人等)四大术法,拳术是其他三种术法的基础,有助于另三术的提升。因此,在习练少北拳时,提倡“双功四术”的综合,系统训练,统筹发展,以达到“互哺”之功效。这也就加大了少北拳的传承与普及的难度,内容体系的完善,大大阻碍了人们求知的欲望,想学势必要从“双功”开始一一学起,逐步组合练习进行“四术”的体悟,从“双功”到“四术”的过渡,本身就需要习练者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没有足够的毅力和精神很难学会少北拳的精髓,最终出现“想学却不知如何学起”的窘状。目前的传承发展体系中,未考虑学习群体本身的身体状态和认知水平,“一视同仁”式的推广,加大了少北拳动作的学习难度,学生群体尤为明显,拿来主义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少北拳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未能结合学习群体建立科学化、标准化的传承体系。
3 少北拳“活态化”传承与发展的现实诉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于历史,活于当代,传承发展于未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武术自产生以来,围绕自身技艺的创新性发展始终没有停止,为了自身的延续,始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发展。回眸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忙时农耕,闲时创拳”亦是对军事武艺的“再创新”;随着时代的变迁,太极拳技击功能的弱化,健身功能随着人类的需求开始凸显,太极拳再一次进行了健身性创新,进行简化太极拳的创编,随着慢性病的高发,太极拳进行了康复性的创新。太极拳创新性的发展,为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谋求了新的道路。纵观少北拳的发展,张荣时在传承过程中,将古典哲学融入少北拳,摒弃了封闭的家传、保守的单传和只强调功法传承的不足,强调“三个保持,四个转变”的传承理念。“三个保持”指:其一,保持少北拳技击性;其二,保持择徒标准,将少北拳武德守则作为选材标准;其三,保持少北拳学校传承的成功经验。“四个转变”指:由传统的传承方式向培养传承人团队转变、由“民间”向“民族”转变、由“体育”向“文化”传承转变、由“守正”向“创新”转变。少北拳的传承理念恰恰与“活态化”传承相吻合,均是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流变性、功能性、本土性特点,在适应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前提下,通过传承人及传承群体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适度创新,并在社会的共同参与下,实现代际间的纵向传递。[5]少北拳在之后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亦可根据自身拳术特征借鉴太极拳的创新之路,将少北拳技击功能弱化,进行健身性创新,创编适合大众健身的拳械套路,亦可将少北拳的健身养生内容与药理、病理等内容相融合,为自身“活态化”传承开辟新路径。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传承方式已无法满足传承的需求,尤其是中国武术,仅仅依赖典籍传承和实物传承已影响到我们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和广度,对于传统方式无法传承的文明,人们更喜欢采用口传身授的方式对其实施“活态化”传承。而活态传承的首要要素是“人”,“人是一切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6],由此可知,少北拳传承人之于少北拳的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少北拳传承人作为少北拳文化的核心与灵魂,肩负着少北拳文化延续的使命。少北拳传承人将“静态”的图文演绎为“动态”的身体文化,通过口传身授的传承方式,搭建文化交流学习的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少北拳,少北拳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在多种参与的文化传播和体验价值过程中得以延续。
4 “活态化”传承下少北拳发展路径
“活态化”传承是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新思路,少北拳的“活态化”传承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通过对一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发现少北拳活态传承仍面临着传承主体缺失、传承空间不足以及套路多、动作难等深层问题亟需解决。未来,只有传承人、政府以及社会力量的整合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少北拳的“活态化”传承与发展。
4.1 建立保护机制,赓续活态载体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跨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导致少北拳的传承与发展现状不容乐观,而传承人作为少北拳传承与发展的活性载体,对其进行保护性研究尤为重要。基于此,建立传承人保护机制,赓续少北拳“活态化”传承载体已刻不容缓。
4.1.1 建立少北拳传承人精神与物质激励机制
截止目前,少北拳在传承过程中已经出现传承人断代和老龄化问题,究其原因,少北拳丧失了生存的外部环境,随着大环境的改变,徒有一身技艺的拳师无法靠少北拳谋生,这也直接导致少北拳的习练者逐渐减少。在对传承人走访调查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传承人在生活中存在实际困难,例如,收入和价值观认同等方面,现实情况让人堪忧;传承人心理不平衡,认为自己功夫不差,少北组织既不发工资又不提干。因此,为保障少北拳有序传承,国家相关部门应在多种渠道上对少北拳传承人做好扶持与帮助。例如,定期向传承人发放补助津贴、组织传承人进行比赛交流、增加对传承人的宣传力度,减轻少北拳传承人的生活压力,让其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少北拳的传承工作中。在机制建立过程中,各级政府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金纳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做到专款专用,并按一定比例对存在传承困难的传承人进行适度倾斜,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到少北拳传承工作中,拓宽传承资金来源;完善传承人资金保障机制,溯源资金流动方向,保障资金真正做到专款专用,例如:发放资金日期审查、按期上报资金比例、根据事件重要性实报实销等;对少北拳传承有突出贡献的传承人,给予省级以上表彰,满足其精神需求,并利用专款资助其传习技艺、培养传承人。
4.1.2 完善少北拳传承人认定管理机制
传承人作为传承的主体,在传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调研中发现,少北拳在对传承人培养过程中存在“各自为政”现象,未能结合少北拳的拳法风格和特征进行标准化传承,极大损害了少北拳的发展。由此可见,国家及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少北拳的精细化管理,鼓励少北拳习练者积极申报少北拳传承人和少北拳代表性传承人,并完善少北拳传承人认定制度。
其一,在对少北拳代表性传承人认定过程中,要合理的将“代表性、权威性和有影响力”的传承人认定为代表性传承人,这样有利于代表性传承人发挥地区优势,从而推动少北拳更好的发展,能有效避免传承人之间因代表性传承人认定问题产生纠纷而影响整个项目的传承。其二,国家及各级政府的相关部门应对传承人的认定、申报、评审、资助进行规范化,对考核设立相应的指标。比如:在申报环节中将本人的信息、传承年限以及对传承做出的贡献纳入到考核标准中,并对申报人前期传承贡献进行实地考核,防止出现不是传承人却占用传承人名额的事件;在认定阶段中对传承人的传承能力进行考核,并将申报者的传承套路进行标准化对比(标准化教学视频),以防在传承过程中出现不同种类的少北拳。其三,针对少北拳传承过程中代表性传承人传承绩效进行考核,组织专家定期对代表性传承人的资质和传承能力以及传承绩效进行考评,对考评认定为不具备相应传承资质和能力的传承人实施退出机制。曾经对项目作出重要贡献的传承人进行省级以上表彰。
4.2 重塑传承场域,活用传承空间
少北拳作为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身体活动,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均受制于周围的生态环境,该活动的实践过程依赖于物理空间。
4.2.1 建设“家-校-社”协同共育,拓宽传承空间
在调研期间,当前少北拳的传承场域空间不足,新一代青少年对于少北拳的认知出现断崖式下降。少北拳作为辽宁省的特有拳种,在现有传承空间的基础上,应将其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融合,建立“家-校-社”协同共育,活用传承空间促进少北拳的传承与发展。在“家-校-社”协同共育中,家和校代表现代传承空间,社代表传统传承空间,家和校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传承空间的不足。“家-校-社”是青少年成长成才的重要场域,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家-校-社”共育具有重要的价值。对于“家-校-社”协同共育,达成共识是首要目标,“家-校-社”三方思想的统一,有助于落实少北拳政策制度。
少北拳建设“家-校-社”协同共育过程中,首先,应提升学校、家庭和社区对“家-校-社”协同共育的认知程度,以及“家-校-社”协同共育对于学生发展和少北拳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其次,明确各方责任,各司其职。学校教育作为“家-校-社”协同共育的主体,应对少北拳融入学校教育进行顶层设计、建立相应保障制度、合理分配教学资源,确保少北拳在学校中顺利传承;家庭教育作为“家-校-社”协同共育的基础,应积极配合学校制度和体系的建立,积极主动的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并督促鼓励子女完成少北拳教学目标;社区教育作为“家-校-社”协同共育的辅助,应保障好校外资源,提供少北拳适宜的练习场所并根据少北拳教育目标,提供科学合理的练习指导。
4.2.2 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擢升传承空间
纵观少北拳的发展,“线下”传播是少北拳传承的主要方式,截止目前,少北拳已经取得显著的成绩。前期,少北拳通过建立青年拳社、保安培训学校、武馆、俱乐部促进少北拳的传承与发展;中期为了开辟少北拳的发展路径,将少北拳带入葫芦岛市各中小学开始推广;后期,为了推动少北拳事业的发展,积极承办各级武术赛事和武术活动等,以上种种行为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少北拳的传播,但仍然存在普及面窄、不精准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化、网络化应运而生,近年来,“线上”传播发展迅猛,因其具有受众群体广、传播速度快、推广具有针对性以及交互性和纵深性强等特点,深受推广者与传播者的喜爱。基于此,构建以媒体为依托的“线上”传播模式某种意义上是对“线下”模式的补充。首先,由葫芦岛市少北拳研究院牵头开通微信公众号,有计划的推送少北拳相关故事、视频、演练心得、功法介绍、赛事规程以及文件(在建设过程中,可借鉴健身气功的公众号),促进读者多维度的了解和认识少北拳;其次,以政府牵头或与政府协作,设计独属于自己的少北拳门户网站,网站中可根据主题设计板块,譬如,源流有序、申遗之路、会议纪要、技理技法的研究补充等,既可以实时推送少北拳的实时动态,又可以解读技法原理,更能有效记录少北拳的传承与发展轨迹。最后,少北拳的习练者可通过“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进行直播或发布视频,其内容可以是对少北拳功法的演练、技术的讲解与教学、也可以是对少北拳文化的释微,在其构建与发展过程中,可先有效模仿其他博主的风格,在模仿中寻求自身的发展之路。观其脉络,要想促进少北拳良性发展,让少北拳与时代结合走入大众视野,单纯依赖“线下”模式是不现实的,构建“线上-线下”混合传播模式,是少北拳传承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4.3 强化文化认同,创建多元符号
“文化认同是个体对于所属文化或文化群体的归属感”,武术作为一种文化,需要文化的认同和归属。而少北拳作为众多武术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之一,其自身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人们对于文化的认同和归属。
4.3.1 化繁为简,整合少北拳核心技术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以传统武术、竞技表演和民俗活动为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群体性特征。崔家宝在《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影响因素及路径选择》中也提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始功能应在当地民众的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只有当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为当地民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时,才能真正实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活态传承”。[5]
因此,社会支持对于少北拳活态传承尤为重要。通过对少北拳传承与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发现,民众对少北拳的认知度不高,加之其核心内容和表现形式与当下主流的健身休闲需求匹配度不高,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欠佳,仅靠代表性传承人和传承群体的努力无法实现项目的活态传承。少北拳的传承与发展应在保持“原知味”的同时,创新性发展。曾如俗语所言:“没有实战就没有武术,没有技击技巧的功夫也不叫武术”,由此审视,少北拳的实战功能发挥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们当前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对少北拳进行价值转化,在保留少北拳技击性的同时,强化少北拳的健身性。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将少北拳引入大众视线,形成本地特色的民族民间健身项目。但是,少北拳传承内容丰富,不利于在大众中普及传播,如何将少北拳引入大众视线,是少北拳活态传承的关键所在。因此,保护工作者应加大对少北拳拳理套路的研究,借鉴太极拳的发展路径,将少北拳的核心技术进行整合凝练,创编适合大众的“短、简、精”的健身套路,既保留少北拳的核心技术,又能让少北拳走入大众视野,并在此基础上,对少北拳的文化价值和健身价值进行大力宣传,加快少北拳现代化发展。通过对少北拳元素的创编,打造本地区特色体育项目,深入民间,扎根民间,培养当地居民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
4.3.2 创新发展,构建少北拳段位制度
少北拳走学校传承之路是自身经验的总结,学校已经成为少北拳人才培养和人才输送地,新时代少北拳的传承与发展的主阵地之一必然在学校。因此,要站在新起点、新高度认识少北拳传承与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少北拳此前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为了促使少北拳标准化发展,将技术更好地传承,2022 年5月7 日,少北拳研究院理事会四届四次工作会议通过《少北拳弟子晋段制度》(试行),在该制度体系中,将晋段技术类别分为师门弟子和卫门弟子段前级和段位两个部分。通过对《少北拳弟子晋段制度》(试行)进行研读和分析,目前少北拳的晋段制度只是在现有技术理论基础上将“双功四术”和基础理论按先后顺序归拢放置在段位制中,比如,二级(武生)考评标准中所阐述“凡取得段前资格一级达一年以上,年满7周岁,晋级资格技术考评成绩合格,包括五种步型动态转换良好,“阴功九术”(马步、猫功、劈拍、跳行、穿跃、摆腿、奔驰、 打桩、身翻),八部短拳套路(三形根、四部手、七功炮、二十四幡子、阴八步、阳八步、连环腿、摆莲腿)中一部考核成绩合格,了解少北拳简单源流,熟记少北拳武德三大原则,可取得段前二级”。从以上理论阐述中,较为明显地体现出目前少北拳段位制的弊端:八部短拳的技术体系是否一致,是否与“阴功九术”(猫功)具有一致性,这都有待我们一一分析。要使少北拳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良性发展,就要促使少北拳标准化、正规化,而少北拳标准化、正规化的前提需要制度的保障, 构建科学、统一的《少北拳晋段制度》迫在眉睫。《少北拳晋段制度》的构建,势必会对少北拳文化符号进行重新整合,依据武术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在晋段套路的创新创编过程中应体现传统武术“练打结合”的特色,将少北拳的演练形式呈现为单练、对打和实战,为了有效区分不同段级的差异,应从技术元素(踢、打、摔、拿、靠)、动作数量和动作难度三个方面标准化制定段位制套路,按照逐段增加技术元素、动作数量和难度制定的段位标准,便于习练者明确段级间的差距,有利于少北拳标准化发展,也更加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随着段级的晋升,会逐渐地掌握少北拳的技术体系,以此来促进少北拳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