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质健康研究全景图谱:脉络、主题与前瞻
2024-01-28郑华坤张益铭刘骞
郑华坤 张益铭 刘骞
(四川农业大学体育学院 四川雅安 625014)
2016 年10 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要覆盖全生命周期,针对生命各阶段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强化干预,并对学生群体首次提出了“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秀率25%以上”的明确目标[1]。结合第8 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来看,大学生(19~22 岁)身体素质下滑,呈现出随年龄增长优良率逐步下降的态势[2],其体质水平已成为我国学生群体的健康短板。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其体质健康状况是我国长期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众多研究对大学生健康状况的分析依赖于体质测试和数据上报[3],研究重点主要在高校范畴内探讨促进健康的方法和手段,而未从我国大学生体质研究领域的脉络审视入手,对于学生体质健康制约因素的全面认识值得商榷。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日益复杂。大学生体质健康有何研究阶段与热点嬗变?研究主题呈现何种分布态势?大学生体质健康研究发展方向如何?回答上述问题,是厘清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困顿不前的理论基础。故本研究通过量化回溯已有文献,绘制相关知识图谱,进而系统梳理大学生体质健康领域的研究进展,概述大学生体质健康研究领域主题分布,为大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的发展方向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检索策略
以“大学生体质健康”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CNKI)进行数据检索,检索时间为2023 年5 月15 日,该检索条件下首篇相关文献产出于1987年,故设定范围为1987—2023 年,初次检索得到相关文献3 447 篇,随后对收集的文献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去重和合并文献主题词中的同义词,最终得到2 857 篇文献,其中核心期刊来源(北大核心、CSSCI、CSCD)347 篇。由于在软件测试中发现研究机构、文献共被引等节点类型的数据研究意义不大,故本研究将节点类型设定为关键词。
1.2 研究工具与方法
本研究利用CiteSpace 6.2R2 软件在关键节点、突变词检测方面的优势绘制可视化图谱。时间切片设置为1 年,采用“TopN”算法,阈值设为50,选择“Burstness”节点以呈现大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的突发性节点和演变趋势。同时,结合VOSviewer 1.6.1.8软件在文献共现分布具体特征方面以及文献共被引精准程度更高等方面的独特优势[4],采用cooccurrence 功能进行分析,对2 857 篇大学生体质健康主题文献中共现频次≥5 次的409个关键词进行聚类,以形成对该领域研究的整体性认识。
在科学研究中,常用各类文献的数量比例作为反映科学发展规律的重要指标[5]。本研究以各年份的发文量及其指数关系作为评判研究阶段及增长趋势的重要决策。其中,科学文献数量随时间增长的指数规律用“普赖斯指数增长曲线”表示,公式为:F(t)=aebt(a>0,b>o),其中:t为时间,以年为单位;a为条件常数,即统计的初始时刻的文献数量;e为自然对数的底(e=2.718...);b为时间常数,即持续增长率。
2 知识生产与演进
2.1 知识产量
对2 857篇相关文献分布进行历时性统计分析(见图1),发现36 年间年度平均值为162.69 篇,其中该领域核心期刊作者共发文347篇,占文献总量的12.15%,文献分载于428个期刊(包括核心期刊94个)。
图1 知识生产趋势图
结合年累计发文量与其指数函数的关系来看,该曲线的决定系数R2为0.9 788,可见拟合程度可靠性高,符合普赖斯指数增长曲线。依据普赖斯文献增长规律的4 个阶段:前期缓慢发展—中前期加速度发展—中后期减速度发展—后期饱和发展[5],国内大学生体质健康研究在经历了初始探索阶段(1987—2003 年)、快速拓展阶段(2004—2014 年)后,目前正处于深化成熟阶段(2015年至今)。
2.2 研究脉络
图2为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突发关键词可视化图,结合上述研究阶段,该领域研究侧重点由“大学生体质健康”转变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而演化至“体质健康促进”。
图2 知识生产突发性词汇
(1)以“大学生体质健康”为主题的初始探索阶段(1987—2003年)。“体质”“健康”作为关键词,热度持续长达10 年,突现强度达到14 以上,在该研究领域占据核心地位。该阶段,原国家教委于1990年颁布实施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在落实体育教育目标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部分学者依据此标准的测试数据,指出大学生体质健康举步维艰的阻碍主要是应试教育[6-7],应进一步研制大、中、小学相衔接的一体化课程体系[8],实现增强体质的目标[9]。此阶段研究侧重点为大学生体质现状,逐步认识到通过学校体育实现增强体质的目标。
(2)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主题的快速拓展阶段(2004—2014 年)。“测试”“分析”“健康标准”等词共同凝聚成该阶段的研究热点。2002 年教育部出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在试行5 年的基础上,于2007年和2014年相继完成2次修订,最终更名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作为体质测试的权威标准沿用至今。然而,《标准》的实施并未取得良好的效果,大学生体质测试结果仍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10],推动了研究力量对于大学生健康问题的关注,以及对《标准》的实施细则提出优化建议[11]。
(3)以“体质健康促进”为主题的深化成熟阶段(2015 年至今)。“健康中国”“体育锻炼”“健康促进”等关键词平均突现强度达到6.20,成为当前的热点前沿。2016 年10 月,《纲要》设定了到2030 年实现“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秀率25%以上”的具体目标。基于目标导向,“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成为新的研究着力点。但由于缺乏主动健康促进的长效管理运行机制[12],学生与主动锻炼之间尚存在知行错位的现象。
3 知识聚类分布
本研究运用VOSviewer聚类功能,对各聚类选出的排名前5的高频术语进行剖析,提出大学生体质健康3个维度的核心研究聚类: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体质现状与成因分析、健康促进及干预策略。知识生产主题高频关键词排行见表1。
表1 知识生产主题高频关键词排行
3.1 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研究
自2002 年试行学生体质测试标准到2014 年最终修订,国家期望《标准》能够作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教育手段[13]。为有效推行体质健康测试,《标准》规定了较严厉的负向激励措施,如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毕业时,体质健康水平测试的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或肄业处理。然而,在测试项目日趋简化、及格标准也在不断降低的情况下[14],大学生身体素质逐年下降的趋势仍未有效遏制。部分学者指出《标准》本身身体锻炼功能逐渐减弱,对学生体质测试数据的分析、反馈和对后期运动干预与指导形同虚设[19],建议增加过程性评估指标来提高评估结果的决策参考[16]。因此,现今《标准》面临若干促进功能失效的现象,缺乏反馈的有效性和科学的指导性是体质测试存在的主要问题。
3.2 大学生体质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大学生群体面临生活节律失调、亚健康状态以及负面情绪等诸多问题[17],其中不良生活方式是各类健康问题的重要致因[18]。大学阶段,学生开始独立生活,但由于缺乏自理能力和自制能力,其饮食习惯不规律,经常出现暴饮暴食、过度节食甚至酗酒等不良行为[19]。同时,生活方式也会间接影响到学生心理健康。久坐等不良行为方式一方面会导致身体活动不足,另一方面也对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心理负担,进而引发一系列亚健康问题[20]。在行为因素中,体力活动不足是导致各类疾病发生的关键诱因,已成为威胁人类死亡的四大危险因素之一,仅次于高血压、吸烟和高血糖,如何让学生主动利用空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来调节心理压力与改善体质健康,是未来应持续发力的“着力点”。
3.3 健康促进与干预策略相关研究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我国的体育事业和健康工作,并强调:“要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21]目前,我国实施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阳光体育运动”等措施都过度依赖体育主管部门,尚未建立由体育、卫生、教育等多个系统广泛参与的协同机制[22]。由此,有学者提出健康促进实施方案应由学校、社区和家庭构成综合一体化的体育网络[23]。同时,高校应发挥主力军作用[24],构建运行—激励—监督三维主动健康促进管理机制,应对学生“被动健康”问题[12]。因此,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整合医疗卫生、体育、社区、教育、家庭等部门力量和资源,共设融合目标,让运动促进健康在学生的主动实践中落地。
4 展望
4.1 完善体质测试项目及反馈
《标准》作为衡量大学生健康水平的基本标尺,其评价指标与结果反馈在新时代仍需与时俱进地修缮。现行《标准》及其体质测试对大学生而言只是一种象征或等级,缺乏对测试结果的正确解读,使得个体对其认识缺乏深刻的自觉感知。体质测试体系应尽快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档案,例如,追溯大一新生生源地,并借助第三方机构进行联合测试等多元性过程评价,让大一新生了解到自身在各项测试指标的动态变化,并找出亟待提升的关键部分。同时,《标准》也亟须进一步优化测试指标的效度。例如,全国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合格率最低的项目——引体向上,合格率仅为18.7%[25],其首要原因是测试成绩受体重的影响过大[26]。因此,肌力测试应克服体型因素的影响并优化评分等级。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标准”需间隔5 年进行周期性的修订[27],现有《标准》不仅需要对指标的评价效能进行优化,也需进一步完善结果反馈及运动处方干预,建立完善的以体质健康水平为重点的“监测—评估—反馈—干预—保障”闭环体系。
4.2 深化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衔接体系的建构逻辑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线,保障各学段体质水平稳固上升。由此,高校体育应完善顶层设计,深化教学内容。研究涵盖了课程标准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价的实施等方面,并加强不同学段和不同类型学校体育课程标准研制组和教材编写组之间的联系。横向上,突出本学段的阶段性,立足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开展符合本学段的课堂教学。纵向上,各个学段之间的授课内容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具有层次性,例如小学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中学阶段则注重培养学生各个运动项目的准专项化运动能力;而大学阶段则更加重视专项化运动能力的培养,并进一步丰富相应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竞赛、文化活动与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3 夯实体育素养的培养路径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学生时期是体育素养形成的关键阶段,这种素养能力的培养亦是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动力[28]。学校体育的总目标应聚焦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素养,使学生在步入社会后依旧能将终身体育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其培养策略上,高校体育课程在普及体育健康功效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运动作为治疗疾病和康复的认知理念。同时制定相应的反馈评价体系,将课堂内的健康教育知识下沉到课外活动实践上。另外,通过组织相应的“第二课堂”活动以及校园跑APP 的运动反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身体活动,同时加强运动指导和科学健身知识普及。通过监督、评价和反馈机制来统筹协调各部门利益主体,将有效的实践方法落到个体,从而推动学生更有效、科学地实施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塑造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