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保健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探索

2024-01-28张瑞萍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34期
关键词:保健思政内容

张瑞萍

(烟台大学体育学院 山东烟台 264005)

体育保健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保健规律与措施的一门新兴的综合应用学科,作为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主干课程,其蕴藏着丰富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然而,通过文献检索发现,目前体育类专业学生的思政教育大多来自于术科课程中的挫折教育、团队精神、冠军精神、中华体育精神和规则意识等[1],对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的思政研究较少,包括体育保健学在内的课程思政建设质量并不乐观。任课教师们应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充分挖掘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将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中华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等内容巧妙有机地融入课程教学中,在授业解惑的同时,实现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引领。

1 体育保健学课程专业学习与思政教育目标的设置

体育保健学的教学内容包括体育卫生、医务监督、运动创伤与防治以及运动康复4 个部分,在立德树人视域下,其教学目标除了让学生掌握专业体育保健理论、技能外,还需要结合当代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特点、意识形态特点来充分融入德育目标,以强化学生的政治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筑牢意识形态领域防线。体育保健学的教学总目标为:使学生系统了解体育保健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让学生熟练掌握不同人群的体育卫生保健措施、医务监督、运动创伤与防治及运动康复等方面的知识,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融会贯通,用所学的理论和技能分析解决运动训练及体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具有对运动训练、体育教学、竞赛组织等活动进行保健指导与医务监督的基本能力,以达到维护和促进体育运动参与者身心健康及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教育学生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健康中国建设及提升全民健康服务,有勇气和决心为大健康与体医融合的推进作出应有的贡献,为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与学校体育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2 德育目标为导向的专业课教师思政育人能力的提升

2.1 以道高德重为成长目标,坚持育人先育己

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教师不再只是授业解惑的教书匠,而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专业课教师应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应坚持“育人先育己”,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理解当前的形势与政策、充分掌握国情与民意[2],不断修养自己的德行,努力成长为让学生尊重的、有较高威信的道高德重之人,这样才能保证课程思政育人的正确方向,以更强的政治担当落实立德树人。

2.2 多元化提升讲授课程思政的软技能

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国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成效明显,同时,课程思政存在“硬融入”“表面化”等现象[3]。原因如下:第一,教师对专业内容中蕴含的思政价值的激发、锁定和延扩能力不足,对课程思政内容判别不清,边界把握不准,不能很好地将思政资源转化为思政价值[4-5],导致思政元素过于空泛或大众化,无法与专业课程内容有效衔接;第二,相比对专业内容的驾轻就熟,教师讲授思政元素时,对其内容缺乏凝练总结,在语言方面锤炼度不够,表述不够熟练,甚至可能出现措辞不当等表述失误的现象;第三,思政内容陈旧,不能紧扣时代时政热点,不能引起学生共鸣。因此,专业课教师除了要修炼自身的政治素养外,还需要拓宽思路,通过多种途径挖掘专业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不断提升思政教学软技能。

2.2.1 精准挖掘专业课程思政资源,避免思政内容的泛化现象

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专业课程中蕴含着大量的“公平竞争精神”“团队协作精神”“中华体育精神”等思政元素,这是天然优势[6],但同时也是学生早已领悟到的道理,频繁的空泛说教常会因内容同质化而引起学生对思政教育的抵触心理[7]。具体到体育保健学课程中,还需要点对点挖掘专业课中蕴含的思政价值,使思政内容和专业内容高度契合。如在“健康概述”部分,讲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的人类发展指数时,除了让学生掌握该指数的3 个主要衡量指标外,还可让学生了解我国目前在全世界的人类指数排名。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人类的发展几乎呈全球性的不可逆转的倒退趋势,超过90%的国家在2020年或2021年的人类发展指数下降,但我国却由2019年的0.761提升至0.768,指数排名也从第85 位跃至第79 位[8]。这样以具体案例作为切入点,润物无声地引入思政元素,不但不会引起学生反感,反而会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2.2.2 科学提炼并正确讲授思政内容,合理把握思政元素引入的“度”

任课教师不能将思政内容不加分析地直接植入专业课程,而应提前进行加工凝练,理清讲解思路,力争做到精准表达。一方面,要不断加强政治学习,正确、规范使用政治语言;另一方面,还需加大备课力度,明确讲解要点并提前进行课堂模拟演练,合理控制思政元素的融入时长、融入深度,讲解需简明扼要,能起到画龙点睛或抛砖引玉的作用为最好。如讲到“运动是良医”时,可列举20 世纪90 年代至今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比逐渐增大的数据,及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沉重医疗费用负担,用几组数据便可引发学生对自己和家人健康状况的审视与思考,理解体医融合国家战略的重要意义。

2.2.3 发展教师教学机智,重视思政内容的及时更新与生活化

教学机智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况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机智体现在精准把握教学契机,给予学生足够的情感引导,促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以达成教学目的[9]。教师应提高政治敏锐性,紧跟当前社会热点,在思政内容中融入党和国家的最新方针政策,这样才能保持思政内容的生动性,凸显时代性,才能使思政教学变得立体,从而提高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10-11]。另外,专业思政元素的设计要秉承生活化原则。课程思政的元素来自生活,如果将其视为静止、机械、僵化的东西,课程思政的生动性就无从谈起,课程思政主体也会被物化[12]。无论何种教学研究与改革创新,课程实效性始终是关键问题[13]。欲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效性,思政内容必须落地,主动对接学生的现实关切与诉求。如关于运动性晕厥的处理,需要将患者头转向一侧,以免舌后坠堵塞气道。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舌后坠带来的致命危害,可播放央视网《天下足球》栏目中名为《足球制造:是对手也是救命恩人》的视频,这是在乌克兰联赛中出现的惊险一幕,一名球员发生了意外,幸亏对方球员及时发现,避免了一场意外。短短54 s,形象的视觉冲击既可加深学生对专业内容的理解,也可带给他们强烈的心灵震撼,运动场上,运动员突破文化和语言差异的藩篱,弘扬了奥林匹克精神的真谛,且将这种精神延伸至每个人的心底。

3 课程思政教学素材的多元化梳理

体育保健学课程内容可分为体育卫生、医务监督、运动创伤与防治以及运动康复4 个单元模块,针对不同模块,教师可结合相关历史背景、名人事迹、社会事件、典型案例等,挖掘思政教育价值性资源[14]。同时,教师要做好顶层设计,找准切入点,将这些思政素材融入教学大纲及教案(见表1)。

表1 体育保健学课程思政教学素材梳理

4 基于全方位育人视角的课程教学模式构建

4.1 线下线上相结合,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

体育保健学课程内容涉及的领域广阔,除了课上讲解外,有些内容需要学生课后自学完成,这使得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成为必需,教师可以利用线上平台补充学科最新研究进展资料,发布相关思政素材,以拓宽学生视野,延长思政教育时效。教师可通过线上课堂(如学习通),把专业内容中包括思政元素的相关话题作为讨论题目列出,给足学生考虑、讨论发言的时间和空间。如通过“体育运动对人体健康是一把‘双刃剑’”这一话题,引导学生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又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人数占世界所有死亡人数的63%,在主要风险因子中,体力活动不足是第一独立危险因素。这一结论对你会有什么样的启示?”通过讨论,不仅让学生牢牢记住了这一研究结果,还可引导学生积极关注人类健康与慢性疾病,让学生明白体力活动不足给人类健康和国家经济造成的巨大损失,培养其身体力行推广“运动是良医”理念的使命感,塑造生命至上的情怀,理解“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意义。同时,教师应对学生的讨论给予及时关注和记录,并从中发现其在专业学习及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便针对性、个别化地辅导,这样可以大大拓展教育教学的时空范围,使学生由“单向被动型”学习向“双向互动型”学习转变[15]。

4.2 课内课外相结合,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模式

当前,我国思政课建设已进入注重质量与内涵发展的阶段,要着力建设“大思政课”,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11]。本质上来看,学校课程建设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课程思政建设意义之根本既来源于社会问题,又必须回馈于社会实践[6]。因此,体育院校大学生必须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大课堂,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真正将“以体报国”的理想抱负转化为实际行动。教师可以利用各种为社会进行实践服务的机会,如去当地社区或养老院为人民群众送温暖等,当面传授保健按摩、养生体育等知识,培养学生的为民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也可以联系当地专业运动队,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运动医务监督等知识应用到实际训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16]。

5 结语

体育保健学的课程思政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框架搭好便可一劳永逸的,这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构建过程。首先,专业内容理论体系的不断更新,各种新兴教学手段的广泛运用,决定了课程教学改革也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中;其次,当今国际形势复杂,我国处于这种经纬万端、变幻莫测的国际关系中,民族国家间的竞争与角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新媒体的传播等,都使当代大学生的意识形态面临巨大考验,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也更具有挑战性和不确定性,因此,体育保健学课程思政建设也应根据时代发展和学生成长特点,在实践探索中不断优化改进。

猜你喜欢

保健思政内容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