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
2024-01-28张画
【摘要】根据新课标提出的目标要求,教师应通过开展历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让学生在正确的历史教育中获得成长与发展。文章通过总结过往教学经验、分析新课标内容,提出了三个教学要点,并从学生应具备的五个历史核心素养出发,阐述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历史;历史素养
作者简介:张画(1990—),女,江苏省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借助历史知识的学习,形成五种历史核心素养,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在五种历史核心素养的滋养下,学生能够做到正确认知历史、分析历史,从历史中获得思考与启发。基于此,教师在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活动时,应做到尊重学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进而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核心素养,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新课标背景下培养初中学生历史素养的教学要点
(一)重视营造教学氛围
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部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往往是枯燥、无趣、文字多等,再加上部分教师不重视对教学方法的优化,进一步导致学生无法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对此,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更新、优化,运用影像资料、微课视频、教学课件等教学工具,营造历史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认识历史。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逐渐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进而实现对历史内容的高效掌握。
(二)重视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是否进行了积极主动的思考,是判断学生核心素养形成情况的重要依据。因此,教师要借助教材中的内容和相关的史实资料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根据资料、任务完成对知识的主动思考,以此推动自身核心素养的发展。对学生而言,主动思考既是对自身思维的重新梳理,又是对历史知识的再建构,而这正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过程。
(三)重视运用真实史料
在讲解历史知识、阐述历史观点时,都需要真实史料的佐证,才能确保知识与观点的真实性。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补充和丰富史料,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加强知识的真实性、客观性,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逐渐养成从史料入手思考问题的意识。长此以往,历史教学将不再是单一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活动,而是有真实史料支撑、有学生认真思考的探究式教学活动,这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二、新课标背景下培养初中学生历史素养的教学策略
(一)立足唯物史观,在历史学习中建立科学认知
唯物史观要求学生正确认知历史发展规律、正确看待历史客观基础,做到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阶段矛盾与阶段斗争之间关系的科学认识[1]。因此,在历史课堂上,教师需要借助对历史知识的分析,对学生做出正确的认知引导,帮助学生形成唯物史观。
以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为例,在本节课中,学生应掌握关于休养生息政策的知识。首先,学生应知晓该政策实施的背景:由于秦朝的暴政、秦末的战乱,导致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这就使得人民无法安定,生产也无法得到保障。面对这种混乱的局面,汉高祖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即让士兵还乡务农、将奴婢释放为平民、鼓励农业生产、降低赋税。这样,人民不再流离失所,社会生产也逐渐得到恢复,社会局面逐渐稳定。在上述知识点中,学生可以发现暴政、战乱与社会发展、经济水平之间的关系,这便是建立唯物史观的过程。在进一步分析中,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措施下的具体内容,从而做到对休养生息政策的科學认知。同时,学生需要分析休养生息具体政策与社会稳定、国家发展的关系。在政策中,第一项便与农业相关,即“农,天下之本也……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汉书·景帝纪第五》)”,说明了农业与人们衣食住行的关系,也体现出农业发展对国家有着重要的影响;关于赋税与徭役方面,景帝坚持“三十税一”的政策,而文帝将一年一次的徭役修改为三年一次,以此来推动农业发展。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认识到农业生产、赋税、徭役与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间的关系,从而做到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阶级矛盾与阶级斗争的关系的深入认知、科学认知,逐渐形成唯物史观。
(二)立足时空观念,在历史学习中学会考察历史
时空观念要求学生能够在特定的历史场景下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与历史人物,从而做到对其地位与作用的认知。对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建立时空观,让学生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看待与分析曾经的历史事件、评价其中的历史人物以及人物身上发生的事情。
以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7课“明朝的灭亡”为例,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明朝灭亡的具体原因,建立从不同角度认知朝代更迭的意识;对以李自成为主的农民起义、满族入主中原等内容作出正确认知。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回到”明朝中后期,了解当时明朝发生了哪些事情,导致其最后的灭亡。这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政治方面,明朝中后期的皇帝大多沉迷享乐,疏于朝政,导致许多机构瘫痪,这也为大臣结党、宦官专权提供了机会;在社会方面,由于朝廷内部的争斗,导致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下降,各级地方官贪赃枉法,盘剥百姓,再加上土地兼并的疯狂进行,进一步加剧社会矛盾,使得大量百姓流离失所。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持续加剧了社会矛盾,最终导致明朝的灭亡。学生在分析上述原因时,既要看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朝廷的昏庸腐败,也要看到底层民众的凄惨,可见明朝灭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以李自成为主的农民起义便是在上述背景下出现的。在带领学生进一步认识这次农民起义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民众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这就需要学生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结合社会发展情况进行思考。如当时的社会现状是民众流离失所、备受朝廷权贵欺凌、自己土地被兼并等,而李自成提出的口号是“均田免赋”,让民众重新获得田地,并免除赋税,再加上不准抢掠、不准妄杀的军纪,以及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等一系列措施,与当时的明朝廷形成了鲜明对比,即“得民心”与“失民心”的关系。
至此,学生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明朝灭亡、李自成起义成功的原因,并做到结合当时的历史分析历史事件,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时空观念的建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进步。
(三)立足史料实证,在历史学习中有效认知历史
史料实证要求学生学会运用真实史料认知历史,从史料中获取历史知识、分析历史问题,形成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2]。在历史课堂中,教师应重视对史料的引用,引导学生分析史料,推动学生做到有效认知历史。
以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为例。在本课学习中,学生需要学习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掌握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情况。比如,在认知玄奘西行的历史知识时,学生可在史料的帮助下,从西行原因、困难、贡献三个方面进行学习。在分析西行原因时,学生可以依据刘昫《旧唐书》中所记载“僧玄奘……大业末出家,博涉经论。尝谓翻译者多有讹谬,故就西域,广求异本以参验之”的史实进行分析,即玄奘认为本土人士翻译的经书有许多错误之处,故而想去西域寻求一些其他版本,参照学习。根据这一史料,可以看出玄奘对真知的追求、对佛法的信念。在了解西行困难时,有两处史料可参考:其一是玄奘《大唐西域记》中记载的“经途险阻……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其二是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记载的“是时四夜五日无一滴沾喉;口腹干燋,几将殒绝,不能复进”。这两则史料说明,玄奘在西行中不仅面临着恶劣的自然环境,还面临着没有食物、缺少水源等问题。在介绍玄奘西行的贡献时,教师可以引用智升《开元释教录》、赵莹《旧唐书·僧玄奘传》等史料中的部分内容。根据材料记载,学生得出玄奘主要的贡献有促进佛教发展、撰写《大唐西域记》、促进中印文化交流等。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史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分析历史事件,这样做既能让学生深入掌握历史,也能锻炼学生的材料分析与提炼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四)立足历史解释,在历史学习中合理表达看法
历史解释要求学生能够做到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对历史的观点与看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并指导学生认真区分史实与解释,促使学生能够在准确认知客观历史的前提下,做到合理、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
以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洋务运动”为例,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应认真了解洋务运动内容,并在课程结束后,尝试运用辩证的思维表达自己对洋务运动的看法。学生需要构建表达的思维框架,如从洋务运动的优势与不足两方面阐述自己的看法。这就要求学生在听课时,对洋务运动的内容进行分类整理,为框架填充做好内容的准备。首先,在军事工业方面,洋务运动时期出现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企业,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进步,为实现“自强”迈出重要一步;其次,在民用工业方面,出现了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企业,这一部分企业在“求富”口号的支撑下,为努力改变国内落后局面作出了贡献;再次,在两次鸦片战争过程中,清政府认识到发展新式海陆军的重要性,先是由使用传统冷兵器转变为使用新式洋枪,而后又组建新式海军,初步建成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海军,使得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变化;最后,在教育方面,开始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派遣学生出国深造等。上述内容是洋务运动的积极一面,这些措施的落实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也客观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此外,学生还可以在自己的见解中加入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从而保证观点的辩证性、逻辑性。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基于洋务运动的基本内容,阐述其积极的一面,同时根据最终的结果,阐述其历史受限的一面,從而做到观点的完整表达。
(五)立足家国情怀,在历史学习中强化民族认同
家国情怀要求学生建立民族认同感、文化自信心,做到有理想、有担当。基于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民族、家国等内容的讲解,激发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能够从心底建立民族认同感[3]。
以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例。在学习本课时,学生已经完成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等一系列重要事件的学习,这时学生再分析抗日战争的胜利,便会有较为深刻的体会,能够深入认识到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体会到先烈们为使中国不再受到屈辱作出了怎样的伟大牺牲。在了解这部分历史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真实的历史图片,如“八路军进攻新保安”“八路军解放张家口”“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以及投降书内容”等图片,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同时,教师还可以引用步平、王建朗《中国抗日战争史》中的一段话,让学生对抗日战争的发展有更清晰的认知,即“抗战中,正面战场先后进行了22次大型会战,重要战斗1100余次,小规模战斗近5万次。陆军伤亡、失踪近320万人……”。此外,教师还可以提供一部分数据供学生了解,如“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按1937年的币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通过这些数据,学生更能感受到中国军民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所作出的努力。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历史图片、数据统计等内容,认识到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的伤害,以及抗日战争过程中所有中国军民的不懈努力、顽强斗争和必胜信念,进而充分建立起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应遵循新课标的要求进行教学,积极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让学生在每一次历史课程中都能取得进步。同时,在落实培养核心素养目标时,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历史素养进行有侧重的落实和强化。
【参考文献】
[1]黄军.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素养培养初探[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2(12):30-31.
[2]常俊红.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探究[J].学周刊,2022(17):169-171.
[3]李艳真.以史明鉴 照亮未来: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J].试题与研究,2022(2):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