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艺术传千载 红色基因润童心

2024-01-28孙艳

教育界·A 2023年35期
关键词:小学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铸魂育人的功能。泥塑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象征,又是培育儿童文化认同感、归属感的重要载体。文章认为教师可以通过“情境—任务;知识—素养;单一—多元”的渐进式教学方式落实泥塑课程的教学,在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同时,帮助学生汲取泥塑文化中的精神力量,使学生自觉传承红色基因,用传统文化铺染生命底色。

【关键词】小学;泥塑文化;爱国情感;儿童品格

作者简介:孙艳(1982—),女,江苏省无锡市柏庄实验小学。

“萌发儿童爱祖国的情感”是小学社会领域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立德树人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要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提到“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1]。

泥塑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独特的制作工艺和艺术魅力,其不仅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象征,还是培育儿童文化认同感、归属感的重要载体。泥塑课是小学美术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各个版本、各个年级的美术教材中,都有泥塑课程的内容。从低年级的“捏捏小动物”,到高年级的人物造型、动态的塑造,正是课程设计者们基于儿童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为他们量身定做的、蕴含民间艺术和文化内涵的造型表现类课程。

在实际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学生能实际动手玩泥的时间少之又少。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学生们玩泥巴特别是紫砂泥或陶泥的时候,经常会把衣服或周围的环境弄脏;泥塑材料的准备比较复杂,部分教师和家长们不愿意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参与这项活动;课堂时间有限,而泥塑的准备和整理时间又比较长,从而限制了学生们的创作时间……各种各样的原因限制了小学阶段泥塑课程的开展。

笔者通过多年的美术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特别是有目的性地开展泥塑教学,形成了一些教育教学方面的感悟,并探索出一套“情境—任务;知识—素养;单一—多元”的渐进式教学方式,旨在通过泥塑教学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学生爱国情怀,为学生健康品格的塑造根植红色基因。

一、从情境到任务,让教学入情入心

(一)创设校内环境,营造红色氛围

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有着独特的教育功能。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助于学生健康品格的形成。如笔者所在学校秉承“让环境说话,让环境育人”的原则,把环境创设与泥塑教学巧妙结合,让泥塑文化浸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学生从早上踏进校园的那一刻开始,就潜移默化地接受着泥塑文化的熏陶。如学校大门两侧有两面巨大的“阿福墙”,其中百余位福娃仿佛正和学生说着“早上好”。这一个个憨态可掬的泥娃娃是教师和学生们齐心协力合作完成的,每个泥娃娃都有不一样的表情、服装,寄托了每一位创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穿过长长的走廊,一件件生动有趣的泥塑作品映入眼帘,这里摆放着学生们以中国传统时令“二十四节气”为主题创作的泥塑作品,如针对小暑这个节气创作的泥塑作品,展现了小娃儿和爷爷在自家屋前吃着西瓜,下着象棋的場景;针对大暑这个节气创作的泥塑作品,展现了娃娃们撑起莲蓬,光着脚丫在河边嬉戏玩耍的场景(见图1)……这24件作品不仅仅是泥塑作品,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每一位学生经过这里,都会蹲下身来仔细观察,揣摩作品背后的故事,从而产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学生走进教室,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环顾四周,一件件泥塑作品让人目不暇接,仿佛置身在泥塑的海洋。这里的每一件作品都是学生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创造,凝聚了学生们对于中国历史、自然、艺术的理解与思考。这不仅是一种校园布置,更是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和自信的体现,而这种文化认同和自信也将延续下去,传递给每一位踏进校园的莘莘学子,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红色的种子,让他们为我们的文化骄傲,为自己的祖国自豪。

(二)链接校外资源,拉近生本距离

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教育不仅仅可以发生在学校内、课堂上,家庭、社区、社会、网络都能成为学生学习的课堂与场所。未来学习应该是“全域”“全时”“全人”的学习,教师、家长、社区人员、校外专家等都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因此,教师应积极开拓校外资源,挖掘当地的泥塑文化。

无锡市是惠山泥人的发源地,在这里有许多的泥塑乡土资源。为了让学生近距离地体验泥塑非遗文化的魅力,笔者带领学生参观了惠山泥人博物馆,让学生与名家名作近距离接触:惟妙惟肖的《武松打虎》、粉黛朱唇的《蟠桃仙女》、威风凛凛的《五虎将》直观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这些精美绝伦的作品原本只出现在书本上,这样近在咫尺的欣赏对于学生来说还是头一回。学生们看得激动万分,仔细观察着每件作品的造型、细节、色彩搭配,一起讨论作品的制作工艺,有的学生还把自己的作品和大师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表示自己的作品还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在这里,学生们的思想和百年前的泥塑大师产生了跨越时空的交汇。灵感的碰撞和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的震撼之情,使学生们流连忘返,不少学生拿起画笔,把自己中意的作品临摹到画纸上。回到学校,学生们根据画作,加上自己的感悟,创作出了许多全新的泥塑作品。这样的实地参观活动让学生激发了对泥塑文化的创作激情、对民族艺术的崇拜之情,继而产生要传承发扬泥塑文化的念头,让“红色种子”在学生心中扎根。

二、从知识到素养,让教学更具设计感

(一)优化教学设计,打造立体课堂

布鲁纳说:“任何学科的任何知识,都可以用智力上诚实的方式,教给任何阶段的任何儿童。”这实际上就是强调了教学过程的设计感。课堂上,教师需要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完成教学任务。部分教师在上泥塑课时,考虑到材料的特殊性,往往选择按部就班的教学方法,即教师教一个步骤,学生跟着做一个步骤。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虽然能够学到一些搓、捏的技能,但其呈现的作品是千篇一律的,并不是学生基于自我内心表达的外在呈现,对于健康品格的形成作用不大。好的教育,应该是能够激发学生心底向上的力量,展现生命勃发与精彩的过程。单一的教学模式显然制约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教师要优化教学设计,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

比如,在教学泥塑课《我心中的红色英雄》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党史,笔者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形式进行潜移默化的教学,如让学生走进红色基地、观看红色电影、阅读红色故事、讲述英雄事迹、表演经典故事等。小萝卜头、二小放牛郎、小兵张嘎、刘胡兰等英雄人物临危不惧、机智勇敢、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主义情怀让学生感触极深。学生们也在“看、听、说、演”的过程中形成了浓浓的爱国之情,最终凝聚成一种坚定的文化自信。接着,笔者带领学生投入泥塑创作中,让他们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创作中。学生们塑造得格外认真,仿佛是把对英雄、对祖国的爱融入了没有生命的泥土中。

(二)融合民族文化,激发爱国情怀

鲁迅曾经说过:“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中国有56个民族,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样态,从服饰装扮、外形特征到文化内涵等各方面都体现出各自的魅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少数民族的知识知之甚少。因此,笔者将泥塑课程和少数民族文化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泥塑制作的同时,感知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和精彩。

在进行泥塑课程教学时,笔者特意设计了《我是中国人》系列课程,旨在通过本课,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知识,感受少数民族文化魅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课前,笔者让学生们搜集少数民族资料,用小报的形式进行展示交流。学生搜集资料的过程也是自我学习少数民族文化知识的过程。课上,笔者用播放视频、展示图片和实物、交流等方式,全方位介绍各少数民族的文化。通过学习,学生们见识了回族的开斋节、傣族的泼水节;观看了维吾尔族的手鼓舞、傣族的孔雀舞;阅读了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等英雄史诗……一幅幅生动的少数民族画卷在学生们的眼前徐徐展开,大家赞叹于少数民族的文化魅力,纷纷拿起泥巴,选择自己喜欢的民族人物进行塑造。在制作时,学生紧抓少数民族造型特点,如苗族帽饰、傣族服装等,把不同民族的人物特征刻画入微(如图2)。经过这次体验,学生对中华传统泥塑文化又有了新的感悟,对国家、对民族有了更深切的爱,“红色种子”已经在学生心里悄悄伸展了嫩芽。

三、从单一到多元,让教学从“平面”到“多棱”

(一)牵手非遗传人,体验文化自信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如果不能经常目睹伟大崇高,道德教育便无从谈起。”泥塑体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有的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的原始艺术,其本身形式丰富多彩,艺术风格质朴自然,有的是为了满足当时人们的物质生活的需要,有的是为了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是劳动者原始个性、情感狀态、理想追求最本真的流露。在当今的泥塑课堂中,部分教师追求的更多是学生对外在造型的模仿,忽略了泥塑背后的故事和历史内涵。这也导致部分学生对于泥塑只是觉得好玩,并没有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泥塑的魅力,笔者所在学校邀请惠山泥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赵建高每周一次来校为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和讲解。在赵建高的手中,泥巴并不只是泥巴,而是有生命和温度的宝物,在它的身上藏着太多的故事:原来惠山泥人所用的泥不是普通的紫砂泥,而是无锡惠山脚底下稻田里的黑泥,产量稀少且极其昂贵;惠山泥人还分粗货和细货两大类,粗货简单稚拙,主要供儿童玩耍,细货造型生动、色彩艳丽,更加精美;惠山泥人还有不同的流派、不同的风格……在赵建高的讲述中,惠山泥人不仅造型优美,同时还有深刻的内涵,渗透着江南特有的风土人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生动的讲授课,学生不仅学会了做泥塑,心底还油然升起了一股自豪之感:原来我们的泥塑并不“普通”,而是蕴含着伟大的文化内涵,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瑰宝。

(二)搭建展示平台,坚定传承决心

为了让泥塑文化能够真正在学生心底生根发芽,教师需要搭建有效的展示平台,组织各项活动丰富学生的体验,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首先,笔者所在学校在每个教室都设立了一个“泥塑角”,在这里,学生们可以摆上自己得意的泥塑作品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交流泥塑创作的乐趣;其次,笔者还让学生轮流充当“小小泥塑讲解员”,为每一位来到教室参观的教师和家长介绍自己班级的成果;最后,笔者所在学校还将学生的作品送到了全国艺术展演的舞台,向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进行展示,把传承泥塑文化的种子播撒到每一个角落。此外,笔者所在学校还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手机微信平台上创设二维码,让大家通过扫码就可以感受到泥塑艺术的魅力。展示平台的全方位搭建,让学生们收获了许多赞许和肯定,更加坚定了把泥塑艺术传承下去的决心,而绚烂的艺术之花终将在学生的心里开花结果。

结语

总之,培养学生健康的品格尤为重要。“少年强则国强”,学校、教师应该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铸魂育人功能,挖掘泥塑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探寻让泥塑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健康品格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责任担当意识,让传统文化铺染学生的生命底色。

【参考文献】

[1]邹春安.传承家国情怀 绽放艺术之花:培智学校美术爱国主义教学实践研究[J].教育观察,2019,8(29):142,144.

猜你喜欢

小学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导入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