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鲁迅作品的乡土情结

2024-01-28李景芬

名家名作 2023年25期
关键词:浙东情结乡土

李景芬

乡情同亲情、友情、爱情一样,是文学艺术最远古也最重要的一个母题。自从人类意识到自己与脚下的这片土地有着特有的、不能分割而又相互依赖的重要联系时,家园观念便形成了。人类与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之间的密切关系,是人与人之间乡土情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前提条件,牵制着人类的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与心理感知。生活在大环境中的鲁迅自然也是如此,他的独特性体现在他作品中所表现的有鲁迅特色的乡土情结:“赤子情怀”与“逆子精神”相互交织、相互矛盾。“赤子情怀”表现为对故乡的热爱与眷恋,而“逆子精神”则表现为对故乡的怨恕与批判。看似矛盾的表现实则源自鲁迅对故乡、对农民深沉的爱。

一、 热爱与眷恋

(一)少年鲁迅的生活现状与故乡情结

鲁迅的故乡是浙江绍兴,这是一个文化历史悠久的江南水乡,乌篷船、绍兴老酒更是历史悠久。从鲁迅诞生于浙东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吮吸着来自家乡故土自耕农式的文化养料。那时在家中操持家务的继祖母蒋氏与母亲鲁瑞,都是土生土长的浙东一带的乡下人。蒋氏的淳朴善良、诙谐幽默,鲁瑞的乐观坚忍、和蔼刚毅,都是与浙东的民性相通的,从小生活于这里的鲁迅便受到了深刻的影响,留在他记忆深处的童年岁月是温馨而怡然的:夏日在大桂树下乘凉,倾听祖母讲诙谐有趣的民间故事;正月里听少年闰土讲述钢叉刺猹、看瓜捕鸟、海边捡贝和沙地看鱼等稀奇事;在安桥头、皇埔庄和农民的孩子自由自在地一起划船、捉鱼、钓虾、欣赏水上夜景,或者到岸上去放鹅、牧牛,享受欢乐;夏夜划船去社庙看戏、煮吃罗汉豆、涂油彩、扮鬼卒等,这些温馨的记忆奠定了鲁迅对故乡的爱与执着。以至于人到中年时,鲁迅还时常记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罗汉豆、菱白、香瓜、菱角等蔬果。这些贮满乡思的杂食,寄寓着童年温馨的记忆,时时敲动着鲁迅的心弦,勾起他对故乡的思念与眷恋。这些在他别离故乡几十年后的身上仍然留有拂之不去的印痕,在其身上形成强烈的“乡土情结”。

鲁迅童年、少年时代对浙东乡土生活的执着与留恋,在他心中不断地碰撞融汇,使其乡土养育成的习性难以更改。这对他后来养成乡土性的情感以及进行乡土化的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鲁迅的记忆中,童年时代满怀眷恋与盛赞的故乡生活是极其美好的。怀念“迎神赛会”的豪奢狂放;想扮演五猖会中出尽风头的“光荣事业”者;羡慕《水浒传》中角色的气魄;“目连戏”中的无常与女吊也吸引着他……浙东的民俗文化绚丽多彩,更是其创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在鲁迅的作品中看到:《好的故事》中的美人美事,以及朦胧缥缈的水光月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声有色、趣味无穷的百草园;《故乡》中碧绿的海边沙地。鲁迅的兴趣曾被这些民间艺术深深地吸引,受地方文化艺术的熏陶逐渐形成了其乡土文学中的思乡情结。

(二)鲁迅乡土文学的写作题材与特色

鲁迅对故土的眷恋,是其对故乡的亲情血缘的维系,也是中国传统伦理的延续。早在氏族社会出现家庭组建时,人类就意识到个体与家的不可分割与相互依存的关系。经长期的文化积淀,对“家”及“家庭成员”的情感持续上升为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并且逐步显现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状态,成为文学中一个永恒的话题。《戛剑生杂记》中将鲁迅浓重的眷恋家园、思念骨肉的离愁别绪推向高潮,将羁旅异地的客愁与对家乡老母弱弟的满腹眷恋表达得淋漓尽致。鲁迅在家道中落、父亲去世、母老弟弱的境况下去异地求学,前途渺茫,多愁善感,因此重返故土与家人团聚的亲情在鲁迅那里表现得异常强烈。在鲁迅笔下,故乡风景、民俗、亲友,以及慈爱的母亲与难舍的幼弟,无不流淌着温馨与欢愉。鲁迅因此而感受到童心未失,以至于其心中稚气的温暖与慰藉感人至深,也成为鲁迅精神上难得的慰藉。鲁迅对故土与农民的爱恋全都倾吐于字里行间,蕴含于对风土人情的描述以及对人、事、物和环境的精心刻画上。

这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有所展现, 如《祝福》《社戏》《故乡》等作品都取材于浙东小镇与乡村的生活场景,选择的地点鲁镇、未庄、庞庄等也都是浙东乡村小镇的别名。鲁迅依照故乡生活的经历,绘制出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风景画和市井百态风俗图。《社戏》中描述:“按照绍兴习俗,凡是出嫁的女儿。如果还未当家,夏季大抵可以回家去消夏。”那时鲁迅跟着母亲住到离海边不远的外祖母家,虽然偏僻,但在他看来却是乐土。因为他不仅可以和安桥头的小朋友们玩耍嬉戏,而且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故乡》中出现的浙东农村特有养鸡器具“狗气杀”等,也是对鲁迅年少时具体生活的写照与特殊生存环境的描述。《祝福》中对预备祝福和祭祀环境的描写,祥林嫂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就注定了其命运的悲惨,而这些恰恰就是在鲁镇四次祝福的习俗中完成的。作者精心描绘的风俗画,不仅完成了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塑造,而且成功地勾勒出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孔乙己》中前三段写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将穿长衫、短衣的不同喝酒方式进行对比,充分显示了农村贫富阶级的对立。而文中孔乙己是唯一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人,也间接地暗示了孔乙己的悲惨结局。若非少年时代耳濡目染,很难凭空构造出这样的生活环境,这同样也是作者少年时乡土生活的写照。《社戏》中以江南水乡为背景的月夜风光令人陶醉,引人遐想;《故乡》中将少年闰土融进优美静谧的背景下,也只有那样的环境才能映衬出稚气的温暖与慰藉。除此之外,鲁迅还特别重视对人情的描写。《社戏》中憨厚、淳朴、善良的村民六一公公,热情、好客的双喜,天真、大方的阿发等,都揭示出了人物的内心美。农村的古朴之风,农民的憨厚之气,铭刻于其内心深处,永远留存于其美好的记忆里。还有对鲁迅人生有深刻影响的阿长,他常常给童年的鲁迅讲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和他所知道的历史,给予鲁迅民俗文化精神的乳汁,使鲁迅与民间文学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阿长不拘于礼教的真性情,以及他对鲁迅母亲般的关爱,是成年鲁迅心底的一抹亮色、一股暖流。

鲁迅对故乡风俗、景物的描写反映了时代风貌,给读者以“视觉”的冲击,从而使人产生精神的愉悦,表达了鲁迅的美学思想。总之,小说中的景色、风俗、人情的描写是鲁迅童年生活的再现,更表达了鲁迅对故乡的热爱与眷恋之情。

二、怨恕与批判

(一)乡土文学塑造的成因

鲁迅在作品中对故乡的表现不止于人情和风俗的渲染,他更是站在一个思想启蒙者的高度对故乡的腐朽和黑暗以及生活于其中麻木的人们做了深切的揭露和决绝的批判。

1893 年,一场家庭大变故使鲁迅从优裕、怡然的少爷生活转为受人白眼、侮蔑、奚落和讥讽的寄居生活,少年鲁迅真正看到了社会冷漠、世态炎凉。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我们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由此,鲁迅开始更加深入地剖解故乡、思索人生,也是鲁迅第一次对生长的故乡抱有怨恕的情绪。“S 城人的脸早已经看熟……总得寻到一类人们去,去寻为S 城人所诟病的人们,无论其为畜生或魔鬼。”鲁迅带着对故乡的怨愤“走异路,逃异地,去寻别样的人们”,离开了家乡。直到1902 年赴日本留学后,他才跳出国土圈子看故乡,此时此刻个人情绪才被搁置在次要地位。鲁迅看到整个祖国在动荡不安的形势下,生长的故土故步自封,衰败、凋谢、零落。故乡,对于他来说已不是古人那样是灵魂疲惫的栖息地,处在封建社会陌路下的故乡,无论在文化上还是精神上都面临着重重危机。童年时代形成的对故园的热爱与眷恋,已经不再是他失重灵魂的归宿和颓废精神的载体。同时受新文化的洗礼,鲁迅开始站在更高的视角审视故乡的旧文化、旧道德。他运用新思想对故乡的文化进行深刻的批评,怀着一颗“赤子”的心去做“逆子”的行为。同时,鲁迅又是在传统文化教育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尽管鲁迅对故乡有不满,发誓即使和“魔鬼”在一起,也比和“故乡”在一起好,决心“逃异地”,“去寻别样的人们”,但当他拿起笔来创作时,写的却仍然是故乡,他以“赤子”的灵魂批判故乡。

(二)怨恕与批判反映了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现状

在批判故乡的作品中,鲁迅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浙东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进行了深层的剖析。

一方面,鲁迅浸透了对土地、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旧中国儿女的理解,决不因本身苦涩而灰色的回忆失去自己对家乡的赤子之心。作品中有写少年闰土的纯洁以及祥林嫂的勤俭节约,而对于阿Q 的真能做、对于爱姑的抗争,甚至对于孔乙己的干脆利落,鲁迅都表示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和赞赏;对于闰土苦得像一个木乃伊的凄惨的晚景,对于祥林嫂默默无声地离开人世,对他们遭受的苦难与不幸寄予深切的同情;即使在对阿Q、孔乙己的讽刺性描写中,在笑声中我们也能感受到鲁迅心口的伤和眼中的泪花。

另一方面,鲁迅在作品中本着自己理性世界的精神堤防,跳出童年心疼、跳出故乡之外,置身于世界文明大潮的本位来观察故乡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鲁迅不仅对故乡人们“哀其不幸”,同情劳动人民和家庭妇女的疾苦,而且“怒其不争”,揭示他们的愚昧与麻木不仁且带有大众性。鲁迅在《故乡》《阿Q 正传》中描摹了农民日常生活的心酸悲苦与麻木不仁,而在《祝福》《离婚》《明天》中,更是刻画了农村妇女地位的低下和命运的悲惨以及在生活中的麻木与挣扎。对于自己深爱的家乡的人们,对于曾给予自己美好回忆的家乡,鲁迅爱之深、责之切。他把封建文化堪称与自己势不两立、不共戴天的敌人,与之做决绝的斗争。他要叫醒故乡这一无门无窗的“铁屋子”中熟睡的他深爱的人们,唤醒他们为微弱的希望而奋斗。鲁迅揭示国民的弱点,目的是为了改造国民性,启蒙他们觉悟,振兴中华民族。鲁迅注重从思想上进行改造,写阿Q 突出精神胜利法,暴露出中国农村与农民的弱点与劣根性等问题,从而走上开始反省的道路,这才是他所追求的。

鲁迅反映故乡生活的文学,在20 世纪20 年代成为乡土文学中独树一帜的存在,其重要原因就在于鲁迅不为温馨所蛊惑,不为自己的情感所左右,以知识者的理性重新审视故乡的一切,以冷峻的批判表达对故乡深沉的爱恋。

三、乡土情结对鲁迅创作的影响

(一)乡土情结来源于生活

生活并不会随着人们的主观能动性而改变。在日积月累中,浙东人民的生活习惯和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鲁迅。对故乡热爱与眷恋的“赤子情怀”与对故乡怨恕与批判的“逆子精神”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就连浙东独特的小桥流水都构造成了鲁迅强烈的乡土情结。而这“情结”又刻画成为无意识的创作意象,深深地渗透于鲁迅的文学作品中。鲁迅年少时的农村乡土生活,是作品主要描写的内容,是他笔下重要的素材。鲁迅离开故土数年后,握笔给家乡农民和生活画肖像时,昔日的生活画面,几乎无意识地流落笔尖,形之于文。比如说阿Q 的勤劳能干、闰土的老实淳朴、祥林嫂的善良坚韧、单四嫂子的单纯慈爱等,这些故乡农民的种种美德,也正是这些小人物的魅力所在。鲁迅力求笔下形象能再现故乡农民的固有特征并严格要求有惊人的准确性,因此在小说创作方法上坚持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

(二)乡土情结在创作上的启示

在创作手法上,鲁迅凭借着自己少年时在故乡生活的经历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故乡》中的金色月夜,《社戏》中河畔迷人而朦胧、祥和而清新的月色,这都源于作者对故乡风情的那种浓烈的情感宣泄,这种乡野的田园风光、民间的社戏,得到近乎“仙境”一般的表现。但这似乎又只是作为一种陪衬,力透纸背地凸现的是那些农家伙伴们的淳朴、憨厚、善良的品质。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来自鲁迅内心对浙江绍兴乡土人情的恳切与真挚的情感——这就是他的乡土情结。

猜你喜欢

浙东情结乡土
清代浙东曲家补考
渐渐淡出那儿时的情结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告别“GDP情结”
浙东沿海地区台风脉动风速时程模拟研究
难舍难分的情结
渐渐淡出那儿时的情结
芬芳乡土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