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感器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研究

2024-01-27张冲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2023年6期
关键词:激光雷达物体机器人

张冲

(河南科技大学,河南洛阳,471000)

0 引言

目前,机器人正逐渐成为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工具,机器人的高效、精准和智能,离不开传感器的全方位支持,正是因为有了传感器,机器人才能够感知和理解周围的环境,才能够与外部世界进行有效互动,并自主完成各种复杂任务。但是,随着对机器人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传感器的要求也随之增多,这既带来巨大的技术挑战,也带来无限的创新机会。本文将对传感器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在不同场景中的关键作用,同时探索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希望为广大读者带来参考和启示。

1 传感器简介

1.1 传感器的定义和构成

国家标准《传感器通用术语》(GB/T 7665-2005)[1]对传感器的定义是:能感受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转换元件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被测量转换成适于传输或测量的电信号部分。由于传感器输出信号一般都很微弱,因此传感器输出的信号一般需要进行信号调理与转换、放大、运算与调制,之后才能进行显示和参与控制[2]。

1.2 机器人领域传感器的分类

机器人上传感器是指机器人将对内外环境感知的物理量变换为电量输出的装置,一般分为内部传感器和外部传感器[3]。

内部传感器包括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等,用来感知和监测机器人自身的状态参数,以调整并控制机器人的运动[3],如机器人的运行速度、所处位置信息检测等。

外部传感器包括距离传感器、力觉传感器、听觉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物体识别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等,用来检测机器人周边环境、目标的状态特征等,使机器人根据不同的环境信息进行自动校正和自适应调整,如机器人躲避障碍、规划路线等[3]。

2 基于机器人导航认识传感器在机器人领域的重要性

自主导航是机器人的重要功能,机器人主要依赖传感器、环境感知技术、定位技术和地图构建技术等多种技术来实现导航,可见,传感器是机器人导航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2.1 传感器增强机器人的能力

传感器为机器人提供了一系列的功能,如导航、避障、图文识别和抓取物体等。首先,传感器帮助机器人实现了自主导航,借助于传感器收集的数据,机器人可以知道自己在环境中的位置,并能够规划出通往目标的路径[4]。此外,传感器还允许机器人识别和避免路径中的障碍物,确保其在移动过程中的安全。在抓取和操作物体的任务中,传感器则提供了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等信息,从而指导机器人准确地抓取和使用物体。机器人的环境感知、姿态控制以及与人的安全互动等功能也都离不开传感器的支持。

2.2 传感器在机器人导航中的应用实验

本文设计并实施了激光雷达在机器人导航中使用与否的对照实验,对使用和不使用激光雷达的机器人在导航任务中的表现进行比较,验证激光雷达在机器人导航中的作用。

2.2.1 实验步骤

(1)实验设置

使用一台具备激光雷达的移动机器人A和一台没有激光雷达的移动机器人B;在实验环境中设置一条充满障碍物的路径,包括墙壁、家具等;使用相同的导航算法和控制策略。

(2)数据采集

启动机器人A和B,使其开始在路径上移动,并记录其位置数据。机器人A使用激光雷达传感器获取周围环境的距离和形状信息,并构建环境地图;机器人B没有激光雷达传感器,无法获取详细的环境信息。

(3)结果分析

对比机器人A 和B 在任务中的导航能力,分析引起能力差异的原因;从环境感知、路径规划和避障等方面分析激光雷达在机器人A 导航中的作用。

2.2.2 实验结果

(1)完成路径所需时间:机器人A使用激光雷达,完成路径耗时5分钟;机器人B没有激光雷达,耗时15分钟。

(2)路径规划的准确性:机器人A能够准确地遵循路径规划,到达预定目标;机器人B由于没有详细的环境信息,偶尔会偏离路径或碰到障碍物。

(3)避障能力:机器人A通过激光雷达,能够选择安全路径,成功避开障碍物,且在遇到狭窄通道和复杂环境时表现良好;机器人B没有激光雷达,避障能力较差,容易碰撞到障碍物。

2.2.3 实验结论

激光雷达在机器人导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提供详细的环境感知信息,使机器人能够更准确地定位、构建地图、规划路径以及避开障碍物,从而提高导航性能和安全性。

3 传感器在机器人领域应用实例

机器人的种类很多,分巡检、搬运、医疗、清洁和特种机器人等,传感器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定位与导航、环境感知、物体检测与识别、触觉反馈、姿态控制等5 个方面。每台机器人一般都要配备环境感知和导航定位传感器,有些机器人会全部配备5 个方面的传感器,这些配套的多个多类传感器的协同运用和传感融合非常重要。

3.1 定位与导航方面

Waymo 是Google 旗下的自动驾驶汽车公司,Waymo公司利用激光雷达、摄像头等多种传感器来获取周围环境数据,并使用这些数据进行高精度定位与导航。激光雷达可以测量车辆周围物体的位置及其与车辆的距离,摄像头可以识别交通标志和标线,而雷达可以探测障碍物。Waymo 的自动驾驶汽车通过实时分析这些传感器数据,结合地图和路径规划,实现了精确定位与导航。

3.2 环境感知方面

木蚁机器人(Mooe Robot)是中国知名的无人驾驶叉车公司,公司利用激光雷达和视觉传感器等多种传感器来感知仓库内的环境。激光雷达可以提供有关周围障碍物的距离和形状信息,视觉传感器可以识别货物、货架和其他机器人。通过综合分析这些传感器数据,木蚁机器人的无人叉车可以规划最佳路径,避免碰撞或与其他机器人进行协作。

3.3 物体检测与识别方面

ABB 公司利用视觉传感器和深度相机等传感器来实现机器人对物体的检测与识别,这些传感器可以捕捉环境中物体的外观和位置信息,利用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算法,ABB 公司的机器人可以对物体进行识别和分类,并根据需要执行相应的任务,比如自动装配和质量检查等。常用的视觉和环境感知传感器为摄像头、雷达(毫米波、激光、超声波等)、红外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GPS)、惯性测量单元(IMU)等,其中摄像头包括普通单目摄像头与双目深度摄像头。

3.4 触觉反馈方面

软银机器人(SoftBank Robotics)公司的机器人配备了触觉传感器阵列,可以感知人体接触和力度,这种触觉反馈能够让机器人更好地与人类进行交互,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和支持。例如,在抓取物体时,机器人可以感知到物体的形状和硬度,并相应地调整抓取力度,以实现更精确的操作。

3.5 姿态控制方面

波士顿动力(Boston Dynamics)公司开发的机器人Atlas 配备了先进的惯性导航传感器,包括加速度计、陀螺仪和磁罗盘等,这些传感器可以测量机器人的加速度、角速度和方向,从而实现对机器人姿态的精确控制。通过对传感器数据的分析和反馈,Atlas 能够实现高度稳定的姿态控制,执行各种复杂的运动任务,如跳跃、行走和爬行等。

4 国内机器人领域传感器面临的挑战

目前,国内传感器在机器人应用中面临一些难点,常见的挑战及可能的解决方法如下:

4.1 精度和稳定性

许多传感器需要高精度高稳定性来提供准确的数据。然而,在恶劣环境下,如温、湿度变化或电磁干扰等,传感器的性能可能会受到影响。解决方法包括:优化传感器设计,提高抗干扰能力;使用温度和湿度补偿技术来校正传感器输出;引入机器学习算法来预测和纠正传感器数据误差。

4.2 多模态融合

在机器人应用中,通常需要使用多个多类传感器来获取不同类型的数据,然而,将多个多类传感器数据进行有效融合和集成是一个挑战。解决方法包括:开发适应性强的融合算法,将不同传感器的数据进行整合,提高感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设计合理的数据处理流程,包括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决策推理等步骤,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各传感器的信息[5]。

4.3 功耗和尺寸

对于移动机器人来说,功耗和尺寸是关键的考虑因素。传统的高性能传感器往往功耗较高,尺寸较大,不适合嵌入式应用。解决方法包括:开发低功耗的传感器芯片和集成电路,减少传感器功耗和尺寸;探索新型的纳米材料和微纳技术,以实现传感器小型化和低功耗化。

4.4 数据处理和算法开发

传感器产生的原始数据通常需要进行复杂的处理和分析才能提取有用的信息,这对于资源受限的嵌入式系统是一项挑战。解决方法包括:开发高效的数据处理算法,如数据压缩、降噪和特征提取等;将部分数据处理任务卸载到云端进行,通过云计算提供更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

5 机器人领域传感器的发展方向展望

未来,机器人需要更加敏锐的感知能力和控制能力来完成更加复杂和精细的任务,所以对传感器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未来几年,预计机器人领域传感器会有以下几个发展方向:

5.1 集成化

过去,每个传感器基本只具备单一功能,随着机器人对于传感器多元化需求的不断增加,其集成化趋势也愈发凸显,集成化的传感器可以同时感知不同环境信息,获取和传输多种数据,能够展现出更高的作用和价值。

同时,随着传感器的集成和新材料的应用,制造商可以制造更小的传感器,其性能可以与毫米级和微波级的电子元器件一样高,并且随着硅用量的减少,成本将大幅降低。集成化后,传感器的能耗将大幅降低,并为机器人释放更多空间,机器人的功能将更加强大。

5.2 智能化

当前,在人工智能的催动下,智慧医疗、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安防等概念纷纷走向落地,机器人也愈发智能化,在此背景下,作为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件,传感器智能化也将是大势所趋。

传感器的智能化,主要表现在自主感知、自主决策、快速响应等方面能力的升级和增强,同时与人之间也建立流畅的交互。智能传感器能够与机器人业态相融合,为各领域的机器人智能化应用提供坚实支撑,现阶段,我国已经初步形成智能传感器产品体系,未来有待进一步发展。

5.3 高精度

随着机器人应用范围的扩大,未来的传感器将更加精细化和高精度化,能够实现微小动作的感知和反应。例如,在工业机器人领域,需要高精度的位置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来实现高精度的加工和装配任务;在医疗机器人领域,需要更精准、更可靠的传感器来完成如血管疏通、胃肠手术等高精度手术。

5.4 柔性化

柔性传感器是指采用柔性材料制成的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延展性,可以自由弯曲甚至折叠[6]。柔性传感器采用了柔性基板,通常采用聚酰亚胺、聚酯、聚二甲基硅氧烷等材料制成,由于灵活性和柔韧性,柔性传感器可以根据机器人应用场景任意布置,能够非常方便地对复杂的被测量进行检测。

在机器人领域,柔性传感器主要用作触觉传感器(如电子皮肤)、压力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等。电子皮肤的基本特征是将各种电子元器件集成在柔性基板之上从而形成皮肤状的电路板,像皮肤一样具有很高的柔韧性和弹性[6]。电子皮肤能赋予机器人类似人类皮肤的敏感性,以及触觉、视觉、听觉和嗅觉等感知能力,可广泛应用于手术机器人领域,医生佩戴电子皮肤可使手术机器人获取实时信息,让手术更精准。目前,我国的机器人柔性传感器仍处于早期开发阶段,未来,柔性传感器将拥有更多创新应用。

6 结束语

传感器是机器人的重要部件,能帮助机器人实现导航、图文识别、避障和交互等。随着机器人的发展,传感器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技术创新,如精度和稳定性、多模态融合、功耗和尺寸、数据处理和算法开发等,传感器的未来发展方向是集成化、智能化、高精度和柔性化。只要我们持续投入研发,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传感器将为机器人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猜你喜欢

激光雷达物体机器人
手持激光雷达应用解决方案
法雷奥第二代SCALA?激光雷达
深刻理解物体的平衡
基于激光雷达通信的地面特征识别技术
我们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基于激光雷达的多旋翼无人机室内定位与避障研究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