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组织管理运行模式的探讨

2024-01-27郭学敏

活力 2023年21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创新能力管理

郭学敏

(山西汾西宜兴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吕梁 032300)

引 言

企业组织管理运行模式对于任何企业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不管企业的规模有多大,都必须有自己的管理模式才行,这就决定了企业整体的发展脚步。在目前现代化经济的趋势下,企业要想获得良好的发展,就要根据实际发展状况,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企业组织管理运行方式。唯有不断地创新,才不会被时代遗弃;唯有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才会在现代经济潮流当中立足[1]。

一、企业组织管理运行方式的意义

市场化改革对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意义非同寻常,伴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进行,中国市场经济整体情况在持续好转,对目前状态下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积极影响。

一方面,体制改革的实行给诸多企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另一方面,也产生了机遇和挑战,对企业来说是不可多得的机会,极大地引领着各中小企业的成长过程。但在产生机会及其较好的成长环境时,体制改革却不断加剧着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步形成适者生存的市场经济体制规则。在机会和挑战并存的大背景下,企业要想生存,就必须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加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样,经济市场自身体制对体制改革的进程管控作用就全面地展现了出来,并逐步使中国经济市场向规范性、合理性的方向发展[2]。

另外,体制改革对推进企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体制改革一直在推动着中国经济市场发展和进步,合理且高效率地推动着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也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许多资源优势。此外,归功于体制改革的持续实行,政府部门把更多管理权力下发至企业内部,促使企业本身在运营过程中占有更大的主导权,从而高效地减轻我国发展过程滞后的难题。体制改革也很好地推向了中国新发展理念转变,并且为新发展理念转变给予重要物质基础,成为中国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迈进的一支重要动力。

二、企业组织管理运行模式基本情况

(一)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所有权不存在,对管理的积极性不高

现阶段,企业经济发展作为整个中国经济发展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起着关键性的支撑作用。但是,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管理人员大多数都是根据行政任命去进行管理,这种行为对于企业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损害,对国内经济市场改革进程造成了阻碍。根据行政任命确定企业管理人员意味着企业管理人员实质上并没有企业所有权,在很大程度上讲企业管理人员从事企业管理工作就如同帮助他人经营企业。在这样的状态下,大部分企业管理人员的个人利益和企业核心利益并没紧紧束缚住,这便容易造成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发生重自身利益、轻企业利益的情况。企业管理人员管理企业不积极、担任企业发展重任责任心不强的主要原因还在于企业管理人员并不掌握企业所有权,他们本身的利益与企业核心利益是泾渭分明、互相不涉及的。假如企业管理人员能够掌握企业所有权,他本身的利益和企业核心权益就是紧密结合的,则企业管理者管理企业的积极性一定会进一步提高,整个企业的发展才有一定的保障[3]。

(二)固化的企业组织结构和低下的管理效益

组织结构固化是中国的体制改革环节中很多企业所面临的共同难点。在许多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之中,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间的职权职责是一年四季都一成不变的,企业组织结构并没有随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具体发展进程而出现适应的变化。虽然,这类“稳定”在很大程度上确实有利于企业领导阶层和员工条理清楚、各司其职、权力明确,但如果这种组织结构常年不改变并形成固化状态,时间一长不但不适合企业自身的发展过程,而且还会极大地妨碍企业向前发展。组织结构太过固化,不能及时、灵活、针对企业发展实情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固化了的企业组织结构下,管理者的工作心态是负面的,在管理过程上是推诿的,真正优秀的人才的能力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这样不仅导致了企业管理效率低下的现象,而且也对企业紧跟时代步伐的发展之路构成了很大的阻力[4]。

(三)企业管理观念落后

要想进行企业组织架构管理模式的创新,管理者需要意识到创新管理模式的重要性,然后提高自身的思维创新能力,并且利用现代化的管理观念及管理模式不断完善企业管理流程,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及生产质量。目前,我国部分企业的管理者创新思维能力不强,仍然采用传统的组织管理结构进行企业管理。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发展需求。如果企业管理者不转变管理观念,则会阻碍企业正常的发展进程,影响企业员工的正常发展。还有部分企业的管理者用人观念比较落后,给企业员工布置过量的工作任务,使员工工作效率不高,进而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四)行业竞争激烈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种新型企业都实现了迅速发展,这就使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国逐渐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同时不断加强进出口贸易,这加剧了我国国内市场的竞争,加重了我国本土企业的发展压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应当不断改进生产方式,同时转变发展策略,提高自身创新管理能力水平,使企业可以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不断提高自身行业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可以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及纯洁性。企业可以根据实际发展情况改善自身的发展战略,应用产业升级、技术创新战略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改善自身组织管理模式,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随着当前世界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如果企业不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自身经营管理模式及发展创新技术,那么企业将会丧失竞争能力,从而失去发展地位。

(五)互联网信息的影响

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加快了信息的传播,互联网信息也成了企业创新管理的重要部分。在当前信息开放、平等、自由传播的背景下,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资源的传播及更新,降低企业发展和宣传成本。同时,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改进自身管理模式,促进企业的创新化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企业应当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不断增强自身创新能力及行业影响力。此外,企业还应当遵守行业发展规范,避免利用互联网进行非法交易,积极、健康地提高自身的发展能力,营造一个和谐、积极、融洽的工作环境,进而促进企业员工自由、全面、健康发展[5]。

三、国有企业组织管理的运行模式创新

在国有企业组织运行的过程当中,想要全面地提高企业组织管理运行模式的水平,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对企业组织运行模式的方法进行更新,从而推动企业组织管理效果。以下对企业组织管理模式运行的创新要点进行探讨。

(一)企业管理理念的革新促进了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热情

在市场化改革的过程当中,企业管理理念创新已是刻不容缓,必须对企业管理理念加以创新,从根本上转变企业管理者本身利益和企业核心利益的关系。企业要想在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生存下去,创新管理理念至关重要。只有转变管理理念,使管理者和企业有更紧密的利益共享,使企业管理者真正把企业核心利益作为自己工作的重点,不断地为此而奋斗,才可以从根本上推动企业发展。

(二)企业组织结构的革新与管理效率的提升

对于企业组织结构固化所造成的企业管理效率低下这一现象,企业应该进行积极的改善。企业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对企业内部组织机构进行全面调整,把一些缺乏足够能力的管理者排除在管理阶层之外,大批起用年轻而富有朝气的领导干部,这是因为青年思想活跃,看时代经济视野比较超前,但又比较具有创新能力与发展前途。也要对一些领导者进行恰当的职位调整,努力把他们按照自己的长处安排在能够发挥出最大价值的职位上,从而能够物尽其用,最大限度地利用人才在企业内部的优势,另外,企业也要定期对组织结构进行相关的考核与评价,努力让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履行职责时能够灵活转换,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管理阶层的推诿扯皮现象,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管理的效率,从根源上解决了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固化这一难题,加速了企业的发展速度[6]。

(三)增强企业领导阶层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当代经济潮流下,技术创新能力是提高竞争实力的关键所在,想要在市场改革创新化的过程当中壮大整体实力,那就需要企业不断增强创新意识。企业创新意识与创新力提升具体表现为企业领导阶层创新意识与水平提高。所以,企业有关管理部门要对企业管理阶层进行集中培训,将创新能力对企业成长的重要意义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使企业领导阶层能够通过培训有效地认识到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并在思想方面着手关心企业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只有当企业领导阶层具有足够的创新精神时,他们的相关管理模式与管理方法才能够获得切实提高,企业组织管理运行模式才可以慢慢进行创新和改变。

(四)提高组织结构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企业管理者可以进行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来提高企业员工的专业化水平,加强员工创新能力及专业能力的培养,完善企业组织架构管理模式。同时,管理者还可以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化发展方式,为企业发展创造新式组织架构环境,保障企业高效、健康、快速发展。通过提高组织结构管理的专业化水平,还可以改善员工的工作状态,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员工的工作能力及集体责任感,促进企业人力资源合理规划。管理人员可以根据企业实际发展状况进行适合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在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科学化管理水平。企业还可以改善用人选拔制度,提高不同部门员工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化技术团队。企业还可以借鉴国内外企业的发展经验,不断完善企业组织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工作优势,保障工作人员的全面、健康发展[7]。

(五)加强企业组织架构部门管理配置的创新

管理人员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完善组织架构安排,进行部门管理配置的创新。

管理人员应当在企业内部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提高工作人员的创新能力,同时为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这样可以改善企业组织架构管理模式,增强员工的工作能力,为员工日常工作提供动力,进而增强员工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在当前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企业需要不断挖掘员工的潜能,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管理者应当改变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用更加长远的发展眼光进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同时,管理人员应当重视各个部门的协调合作,重视员工个人的发展规划,建立企业和员工共享发展成果、共担发展风险的机制,提高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度及忠诚度。

(六)营造创新学习的工作环境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发展需求制订员工的学习计划,营造创新学习的工作环境,调整企业组织架构管理模式,从而有效地利用企业交流空间打造员工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使各部门员工都能在同一发展环境下共同提高专业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工作人员的创造力及主观能动性,为企业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良好的发展环境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保障各部门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一个长期、健康发展的管理平台[8-9]。管理部门还可以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保障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动态平衡,提高企业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发展。企业可以根据实际发展制度进行创新管理,规定员工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建立良好的创新学习型组织,进而促进企业组织架构管理模式的创新。

结 语

在体制改革的历程中,需要不断地创新自身的管理机制,力求和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同步,只有这样才可以为当代经济市场保留落脚的地方。根据上文的探索可知,我国企业体制改革历程中具有了较舒适的环境,但在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唯有快速提升管理人员创新精神和能力,持续改变创新企业经营理念,从容应对企业内部组织架构固化难题,才可以真正促进企业组织管理运行模式的创新,不断加强竞争实力,以自身优势适时掌握发展机遇,实现更长远的发展。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创新能力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