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运动干预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研究

2024-01-26林亮江西省萍乡市上栗中学

体育风尚 2023年24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课外心理健康

林亮 江西省萍乡市上栗中学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由于父母背井离乡去城市打工,这些孩子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导致性格孤僻、心理抑郁等问题。体育运动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可以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增进身体健康,提高自信心,缓解心理压力,改善焦虑、抑郁等情绪体验,最终促进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有利于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除此之外,体育运动还可以帮助孩子们减少社交障碍,增强社交能力,促进孩子之间建立友谊和信任关系,从而改善孤独感和社交能力。本文研究则是充分发挥体育运动的特点,通过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帮助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农村地区体育教学发展。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的是SL 中学的留守儿童展开研究,通过SCL-90 健康状况自评表了解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现状。在此基础上,重点对农村中学体育设施建设情况、体育器材数量及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对留守儿童所在家庭体育活动参与方式进行调查。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文献研究法是一种通过查阅和分析已有文献资料进行研究的方法,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收集和筛选“体育运动干预农村儿童”的相关文献,阅读和理解文献,掌握领域内的前沿理论和方法。进一步拓宽自己的理论基础,确保论文的科学性。

1.2.2 问卷调查法

调查目的:通过问卷的发放,初步了解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现状、学校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学校体育设施建设现状、留守儿童所在家庭体育活动参与方式,为进一步研究体育运动干预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问卷设计:为了调查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采用了SCL-90 健康状况自评表,该量表分5 级评定(1 →5),得分越高表示心理健康问题越严重,该量表在许多心理问题研究都有应用的案例,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从SL 中学高一年级学生抽查100 人,收回98 份,回收率98%,其中有效问卷98 份,有效率98%。

1.2.3 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运用统计软件对回收的数据进行整理,利用spss17.0 和EXCEL 表格对所获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

2.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体育运动的调查研究

2.1 体育课开设情况

留守儿童在体育活动中面临着许多问题,体育活动选择相对较为有限。据调查显示,男生主要喜欢打乒乓球和篮球等项目,而女生则更喜欢跳皮筋、跳绳和踢毽子等活动。然而,大多数受调查的留守儿童在体育活动选择上几乎没有区别,只有个别家庭经济条件较好才有更多的选择。这种情况表明,留守儿童在体育活动方面面临着资源不足的问题。由于生活在相对较为闭塞的环境中,体育设施不足,参与多样化的活动的机会相对较少,对于学生体育兴趣发展极为不利。

2.2 留守儿童在体育课上的表现

留守儿童在参加体育活动时的积极性相对较低,与非留守学生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在体育锻炼中表现得相对拘谨,害怕与其他同学竞争。在展示活动中,更多的留守学生选择悄悄地模仿学习,而不是大胆展示自己的才能。如果没有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留守儿童容易产生自卑感,觉得自己被人看不起、讨厌。往往一个人躲在某个角落,不敢大胆地参与集体活动。这样的行为表现通常伴随着易惊恐、焦虑的情绪。一方面是因为在家庭里面长时间缺少父母的关爱;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学习生涯中缺少和同学互动导致的自卑心理有关。

2.3 留守儿童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方式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留守儿童选择与周围的玩伴或班上的同学一起参与学校组织的集体体育活动,只有少部分人选择独自活动,而与家人一起活动的人数较少。数据表明76%的留守儿童愿意参加小于3 人的游戏或活动,20.5%的人愿意独自玩耍,女孩尤其明显。这表明了留守儿童在课外训练时,缺乏自主积极性,不愿意单独尝试学校布置的体育活动。尤其是女孩子,在回家后更愿意参与家务、看电视等活动;男孩子回家后更愿意参与电子游戏等活动。

2.4 留守儿童每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频数

结果表明在学校生活中,参加课余运动的频率为1 周2 次的学生,占42.3%;1 周3 次的学生有29.8%。尽管每个留守儿童都参加了课余体育活动,但仍有14.7%的留守儿童只参加了一次课余体育活动,而且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间隔期很长。

由此可见,留守儿童的课外体育活动参与频率相对较低,可能与学生所处的环境和资源有关,留守儿童往往在农村地区生活,面临着有限的体育设施和资源的问题。这导致了他们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机会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2.5 留守儿童每次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持续时间

参加一项体育运动的时长可以作为衡量一项体育运动的强度和体能能否获得有效训练的依据。根据对农村留守调研数据统计结果可知,其中大部分儿童的参与时长都在21 至30min 之间,占37.1%。其次是31 ~60min,所占的比例为25.6%;时间最短的时间为20min,为16.1%;在与部分留守儿童的谈话中我们得知,许多儿童在课后不仅要完成作业,而且还得干家务,或是要照看弟弟妹妹等,因此很难有闲暇去参加体育锻炼。

基于这些调查结果和交谈的了解,得出以下结论:留守儿童难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长时间的体育活动。可能与家庭责任和日常事务有关,在放学后要完成的任务较多,无法腾出更多的时间来进行体育活动。

3.农村留守儿童体育运动干预研究

3.1 体育干预理论分析

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呈现自卑、内向、性格孤僻、缺乏归属感等问题。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再借鉴以往的研究成果,构建一种家校社联合的多维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将以教学课程作为根基,以群体关系作为组织形式,以游戏比赛营造活动氛围,从而实现对留守儿童的体育干预。在干预内容方面,为了让留守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应多安排乡土化的体育游戏和比赛。这些活动可以让留守儿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乡文化,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同时在干预活动的选择上,应多采取集体性项目,如踩高跷、接力赛等。这些活动可以让留守儿童在团队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除此之外,团体比赛的开展也可以让留守儿童学会协作,获得认同感和群体归属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价值以及融入集体。

3.2 体育运动干预实验实施

方法:选择SL 高一年级50 名留守儿童参与本次课题的实验,被试的平均年龄为16.4 岁,标准差为0.68 岁。由专门的体育教师对实验组的留守儿童实施体育干预教学。

程序:

(1)对学校的体育课进行了完善,增加了踩高跷、跳绳和五步拳的内容,增强体育运动的趣味性。

(2)在大课间进行体育竞赛,积极举办羽毛球,乒乓球,拔河,羽毛球,羽毛球等比赛。

(3)对课外体育运动进行了合理的规划,引导同学们在户外开展爬山、野战、荡秋千等运动,成立了留守儿童运动中心,确保学生每天至少有3 个课时,且有一定的运动强度。

时间:2022 年10 月至2022 年12 月。

数据收集:运用SCL-90 健康自评表,测量实验对象的心理健康,并通过身体素质考试,进行身体素质的检测。

3.3 体育运动干预效果分析

3.3.1 干预前后心理健康的对比分析

如表1 所示,在进行了三个月的体育干预实验之后,在各项目的分数上都出现了一定的下降,特别是在抑郁、焦虑和人际关系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躯体、人际关系、两个因子上的分数都有了很大的下降,与全国常模进行了对比,表明通过体育干预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要比全国常模好。结果表明体育运动干预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改善效果显著。

表1 实验前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对比(n=50)

3.3.2 干预前后体质健康的对比分析

实验结束后,对留守儿童的体质状况项目测试,从表2 的数据可知,在参与了3 个月的体育活动以后所有留守儿童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女生在50 米、立定跳远、800 米跑及坐位体前屈这四个项目中的效果明显,男生在1000 米跑成绩提升比较明显。

表2 实验前后留守儿童体质健康状况

4.结论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留守儿童面临的特殊时代背景和家庭环境,缺乏家庭的关爱和指导,更容易受到不良社会影响。更容易产生孤独、焦虑、抑郁等情绪,从而影响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如果长期得不到关注和疏导,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体育运动的情况不容乐观,留守儿童的体育活动内容、形式单一,参与积极性普遍低,锻炼所持续的时间较短,缺乏正常的体育运动训练。而应试教育大环境下体育课、体育教师不被重视等外在因素制约留守儿童体育活动的开展。

体育干预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实验研究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干预模式,能够让留守儿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以及体质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课外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