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场景理论视域下城市高架桥下空间的维度建构与更新设计策略研究

2024-01-26张中波郝婷婷

中国名城 2024年1期
关键词:高架桥维度特色

张中波,郝婷婷

引言

现今关于城市高架桥下空间的研究,大多是从城市高架桥下空间的利用价值分析[1]、绿化景观设计[2-3]、空间分类设计[4]、空间利用模式[5]及空间设施功能[6]等方面展开,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物质设施升级的相关研究领域。而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已逐步进入到一种对原有老旧区域重构的城市更新之中,高架桥下空间作为很多城市中大量存在的“灰色空间”,在此背景下成为一种亟待盘活利用的城市存量空间资源。因此北京、上海、深圳等多个城市相继出台了关于城市高架桥下空间更新利用的相关政策,如《北京市桥下空间利用规则设计导则》[7]《闵行区道路桥梁桥下空间管理办法》[8]《深圳市城市桥梁桥下空间利用和管理办法》[9]等,这些政策文件明确指出了城市高架桥下空间更新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办法。但目前城市高架桥下空间多数仍处于低效利用状态,其更新利用工作面临诸多瓶颈问题亟待解决。从场景理论视角出发构建城市高架桥下空间更新设计的维度分析框架,可为城市高架桥下空间更新设计现存问题的结构化分析与系统性解决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从而为城市高架桥下空间更新设计实践提供科学指导,推动城市高架桥下空间的高质量更新。

1 研究的基本范畴

1.1 城市高架桥下空间的内涵与类型

城市高架桥下空间是因城市高架桥的建设而产生的交通附属空间,是指由主体交通构筑物与周边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空间区域[10]。城市高架桥下空间可以被简单看作是由城市高架桥顶板与地面所限定起来的区域,它强调的是城市高架桥下的道路空间,不包括城市高架桥面以上的车辆通行道路。现今大部分关于城市高架桥下空间的研究与实践中,人们还将以城市高架桥桥梁主体为中心,桥梁主体下正投影所覆盖空间区域以外的受其辐射影响的周边区域也划分为城市高架桥下空间[11]。例如大型交通立交枢纽内部的开敞空间、桥下匝道围合的绿岛、匝道与地面道路围合的区域、城市高架桥周边待开发空间等。城市高架桥根据其承载交通类型可分为公路高架桥、轻轨高架桥、人行天桥等高架轨道[12]。本文研究讨论的主要为城区内公共路段供汽车通行的公路高架桥下空间的主体正投影部分,以及周边被其辐射部分的道路交通空间。

1.2 场景理论的内涵及其主客观结构体系

场景理论产生于21世纪的城市社会转型阶段,是由特里·克拉克(Terry Clark)为代表的新芝加哥学派为解决城市的转型和发展动力问题提出的新范式。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以“文化消费”为导向,提出不同要素能够组合形成具有多元文化价值的“特殊场景”,从而刺激城市内生发展动力。在此基础上,场景理论还以整体性的思维框架将理论的结构体系分成了主客观两方面,在客观结构方面,主要通过场景要素来分析解释不同场景的特征表达:邻里/社区,即为空间要素;物质结构,即为空间内的物化设施;多样性人群,即为空间活动的参与主体;多元活动,即为活动的内容及活动主体的行为。以上4个要素组合而产生符号意义和文化价值,后来吴军和特里·克拉克在五要素基础上延伸出公共性、政治和政策[13]。

在主观结构方面,通过邻里/社区、物质结构、多样性人群、多元活动组合而产生的文化价值观,衍生出了真实性、合法性、戏剧性3个维度:真实性是指何者构成事物存在的本源,即所谓的“真”;合法性是指对某些社会存在对错的认同与裁决,即所谓的“善”;戏剧性是指具有吸引力且令人快乐的呈现方式,即所谓的“美”[14]。不同要素组合而成的场景蕴含着不同的文化价值观,而不同的文化价值观能够吸引多元群体参与活动,以此产生更为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念,从而推动区域内形成产业集群,刺激城市区域的更新与发展。

2 场景理论在城市高架桥下空间更新设计中的适用性分析

2.1 场景理论可为城市高架桥下空间更新设计提供“文化消费”的新视角

场景理论认为文化场景的塑造能够促进文化消费,可从文化消费的角度出发,分析各类场景要素如何渗透到不同的场景组合中,从而吸引大量人才参与城市活动,最终起到促进城市发展的作用。因此与传统城市高架桥下空间“植物填空式”或“停车场式”更新手段不同的是,场景理论能从文化消费的角度为城市高架桥下空间的更新设计提供新思路与新方向,通过社区、物质设施、多样性人群、活动等多要素结合引发的文化消费,可为城市高架桥下空间的高质量更新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

2.2 场景理论可为城市高架桥下空间的更新设计提供整体性思维

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城市发展的期许不再只关注物质层面,还日趋关注基于文化与价值观的自我实现需求,文化和价值观对空间发展的影响日渐增强,因此整合城市文化体系因地制宜地进行空间更新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现今城市高架桥下空间的更新设计大多聚焦局部物质设施的升级,这使得城市高架桥下空间与周围环境割裂,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场景。场景理论强调不同要素之间的组合形式及其相互作用的关系,能为城市高架桥下空间的更新设计提供整体性思维,这种整体性思维主要体现在以社区、物质设施、多样性人群、活动、价值观这5个场景维度组合形成的框架体系上。从场景理论的视角出发,以整体性的眼光看待物化设施与其他场景要素的协同配合,有助于使城市高架桥下空间与周边环境更好地融合,从而减轻城市高架桥下空间在整体环境中的突兀感,以达到自然有效的系统更新。

2.3 场景理论可为城市高架桥下空间更新设计提供交互式思维

动态交互式思维主要体现在城市高架桥下空间中各类场景要素间的组合与沟通互动中。现今大多数城市高架桥下空间是以仓储、停车场、景观绿化等静态形式来进行更新利用的,但这难以为空间使用人群提供交互体验,从而导致更新设计难以获得人们的认同。因此城市高架桥下空间的更新设计应挖掘城市文化特色并融入空间的更新设计中,开展形式多样且富有趣味的空间活动,并对不同的空间活动进行组合和搭配,吸引多元的空间使用者参与空间活动并进行文化消费,促进城市高架桥下空间中的物质设施、使用人群、空间活动、空间周边受辐射的区域,以及上述要素组合形成的价值观等场景构成要素之间的动态交互,从而推动城市高架桥下空间更新设计工作的有序开展。

总之,场景理论与我国现阶段正在进行的城市高架桥下空间更新设计工作有着很强的关联性。目前我国城市高架桥下空间利用存在设计同质化、空间使用消极等问题,而仅靠增添基础设施与空间绿化等手段无法从根本上激活空间,实现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城市高架桥下空间的更新设计需要以场景要素组合产生的空间消费来重塑空间活力,增强城市高架桥下空间发展的内生动力。

3 场景理论视域下城市高架桥下空间的维度建构

本场景维度分析框架是基于特里·克拉克及其团队提出的场景建构的五要素,结合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成分(基础设施、人群、行为活动、公共管理制度、地区的文化特色及习俗等),根据2022—2023年对济南、青岛、德州、重庆、成都等地的调研访谈结果和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将城市高架桥下空间分为物理维度、活动维度、社群维度、制度维度、价值观维度5个主维度,在此基础上,根据每个主维度的特征分别设定其次维度,构建由主次维度组成的维度分析框架(表1),为城市高架桥下空间的更新设计提供语法框架与评估依据。

表1 城市高架桥下空间更新设计的维度分析框架

4 场景理论视域下城市高架桥下空间更新设计的现状及问题

依据维度分析框架对现有城市高架桥下空间的更新设计实践进行评价,发现了许多值得借鉴的优秀案例。如位于山东济南历下区二环东路与经十路交叉口的燕山低线立交公园,其空间标识清晰醒目有特色(图1),各种鲜艳颜色的碰撞更能凸显空间的运动主题,公园在入园方式上也结合现代科技元素进行了创新(图2),减少因争夺运动场地而发生矛盾的情况,另外还建设了各类运动休闲场地(图3),补充了缺失的城市区域功能,为了给人们提供便民服务也方便人们对空间提出意见与建议,公园还在空间内设置了服务中心(图4)。类似的实践案例还有安徽宿州市银河一路立交桥下的“口袋”公园、广东佛山市南海区番海大桥下的番海运动公园、广东佛山市海八路跨线桥下的桂城乐骑公园等。

图1 公园标识清晰醒目有特色

图2 扫描二维码开门或进行场馆预订

图3 空间内有各类运动场地

图4 空间的服务中心

又如四川成都武侯区二环人南立交桥下的老成都民俗公园,以城市高架桥下空间为物质载体,强调本土特色元素的同时还考虑到了文化景观的可阅读性。将静态基础设施、景观小品及文化价值观与动态的空间活动相结合,用静态的雕塑、浮雕以及微缩景观向人们生动地展示了老成都的生产生活和历史沿革(图5-7),还将成都特色“坝坝茶”文化融入了动态的空间活动中(图8)。通过基础设施与景观小品的组合形成了具有地区历史文化特色的空间场景,能够使人们产生沉浸式的互动体验,宣扬城市特色与文化价值观的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北京西城区的天宁寺桥下空间、成都川藏和苏坡立交桥下空间等也都开展了此类文化特色型更新设计实践。

图5 空间中的特色铜像雕塑

图6 空间中的特色浮雕

图7 空间中的微缩景观

图8 人们在空间内喝“坝坝茶”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现今城市高架桥下空间的更新设计取得了一些优秀成果,值得借鉴肯定。但现今仍有大量城市高架桥下空间被长期漠视和消极使用,虽然已有很多地区意识到城市高架桥下空间的重要性并开始对其进行更新设计,但效果欠佳,城市高架桥下空间更新设计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4.1 物理维度:使用形式消极,设计缺乏整体性

首先,空间利用形式消极。目前大部分的城市高架桥下空间都被视为“灰色空间”,其主要被用于垃圾的堆放或车辆的停靠,部分地区有小商贩自发地进行摆摊,还出现了违章搭建等空间乱象,这些消极的空间使用方式不仅造成了城市高架桥下空间功能的杂糅,还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图9)。

图9 济南槐荫区经十路辅路高架桥下空间乱象层出不穷

其次,空间设计同质化。大多数城市高架桥下空间的利用形式单一,其更新设计的同质化特征也十分明显,很多门户道路也没有明显的标识特色,大量桥下空间被用作停车场,更新设计采用的手段几乎都是简单的“植物填空”,加之城市高架桥本身材质、颜色、功能的单一,更加剧了这种现象。

最后,割裂区域空间,与周边环境不协调。城市高架桥作为快速城市化的产物,最初对其进行设计时往往缺乏整体性、长远性考虑,起初关注最多的是它的交通功能,这就导致城市高架桥及其桥下空间与周边环境缺乏关联性与互动感,从而使原本整体的区域空间因城市高架桥的建设变得碎片化,产生区域空间的环境割裂问题(图10)。

图10 青岛李沧区遵义路桥下空间将周边区域割裂

4.2 活动维度:空间可进入性差,与人群缺少互动

大部分未进行更新设计的城市高架桥下空间多以封闭或半封闭式的围栏进行围挡,这使得人们难以进入空间进行活动,也无法与空间产生交互,从而使城市高架桥下空间难以有效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而那些经过更新设计的城市高架桥下空间,则多因空间活动的内容形式单一,导致原本设计的空间活动参与度低,取而代之的往往是人们自发进行的各种活动,如摆摊、打牌、跳广场舞等(图11-12)。

图11 济南槐荫区经十路辅路高架桥下空间中人们自发摆摊

图12 济南槐荫区经十路辅路高架桥下空间中人们聚集在一起打牌

4.3 社群维度:人群参与不足,彼此间联动性弱

一方面,城市高架桥下空间更新设计过程中当地居民缺乏有效参与,更新设计工作对当地居民、外来游客等主要使用人群的意见与想法考虑不足,导致更新设计成果难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使得人们对城市高架桥下空间的好感度较低。另一方面,城市高架桥下空间更新设计工作涉及的政府部门、设计团体、企业等其他社群未履行好各自职责,各类群体间未形成良好的联动机制,这也极大制约着城市高架桥下空间更新设计工作效能的发挥。

4.4 制度维度:制度建设不完善

城市高架桥下空间的更新设计缺少系统的制度保障与政策支持,更新过程缺少资金保障。现今少有政府及相关单位制定系统性的考核评价机制以及针对更新设计服务单位与个人的激励政策。很少有地区长期安排专人对城市高架桥下空间利用中的失范行为进行监督管理,许多城市高架桥下空间更新的设计与建设工作结束后缺乏有效的后续维护工作。

4.5 价值观维度:本土特色缺失,文化内涵缺乏

就真实性层面而言,现今很多城市高架桥下空间的更新设计未能深入了解人们的物质与心理需求,缺乏对在地特色文化的挖掘利用,导致更新设计工作多停留于肤浅的“空间装饰”层面。就戏剧性层面而言,更新设计工作缺乏对各类特色活动的策划设计,具有互动性的物化设施和环境场地营造不足,导致空间无法与人群形成良好的互动交流,难以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就合法性层面而言,更新设计成果多缺少与当地文化特色和地区记忆相匹配的独特场景氛围,空间文化内涵亟待提升,这导致人们对更新设计工作的认可度较低。

5 场景理论视域下城市高架桥下空间的更新设计策略

针对城市高架桥下空间更新设计存在的问题,应从物理、活动、社群、制度、价值观5个维度采取针对性的更新设计策略,以促进城市高架桥下空间更新设计工作的有力有序开展。

5.1 物理维度:利用形式活态化,更新设计整体化

针对当前城市高架桥下空间利用形式消极、设计同质化、空间设计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等问题,可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首先,对城市高架桥下空间的基础设施进行修复和更新。空间的更新设计需要在保证使用人群安全的基础上进行,要对城市高架桥下空间原本的大框架进行排查与修整,消除安全隐患。尤其是要对桥体的承载能力进行测试,以免后期在对柱体和空间顶面进行装饰时留下安全隐患。在阴暗处需增加照明设备,以增强人们在空间内的安全感。

其次,根据城市高架桥下空间原有的空间布局和尺度,活化空间利用形式。依据空间的具体尺度划分空间界限并设置物化设施,将生产、生活、生态、文化、商业等多种功能类型的空间进行选择、规划与联动,依据各类空间所需要的基础条件分配空间的功能位置。

再次,打造特色植物景观,提高空间美观度。可以基于空间主题特色选择季节性各异的绿化植被打造特色植物景观,并根据不同植被的颜色、高度、特性安排种植层次。例如上海长宁区延安西路高架桥下空间的更新设计,就经常采用不同特性的植物与景观小品装点空间,以主题花境的形式丰富空间,如“火烈鸟”主题花境、“百年历程红色记忆”主题花境等(图13-14)。另外,还可利用垂直绿化和海绵城市[15]等技术方法来提高空间的生态性。

图13 “火烈鸟”主题花境

图14 “百年历程红色记忆”主题花境

最后,挖掘城市特色文化,将其提炼后进行艺术化处理,运用到基础设施和空间装饰的更新设计中,彰显城市高架桥下空间的地域文化特色。例如北京顺义区仁和镇顺平路高架桥下空间的更新设计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其除了完善非机动车道彩铺、过街等候区域等桥区周边慢行系统,设置非机动车停放区外,还提取了当地的文化风貌和历史文化元素,设计了富有顺义文化特色的“顺义八景”文化墙等,为了使桥下环境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桥下还增加了花箱围墙。

5.2 活动维度:形式生活化,增加人群场景互动

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类活动,有助于吸引多元人群参与城市高架桥下空间活动,从而提高空间活力。当然,在城市高架桥下空间举办各类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要贴近民众日常生活,应富有地方特色并兼具休闲、娱乐、文化、购物、社交等多元功能,以增加人们与空间场景的互动频次,增强空间使用人群的参与感和情感体验。举办生活化的空间活动应深入剖析城市高架桥下空间使用主体的年龄结构、身份职业等用户特征,进而明确其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据此因地制宜地确定举办活动的类型、内容、形式及场次等。例如,针对儿童群体,可在运动型的功能空间内举办趣味体育游戏、艺术专题或文化特色讲座等活动;针对中年群体,可以举办休闲娱乐类的棋牌比赛等活动;针对老年群体,可举办广场舞、太极武术表演或比赛等活动;针对游客,可举办地区特色文化体验、创意集市活动。

5.3 社群维度:共同参与、通力协作、成果共享

城市高架桥下空间更新工作涉及的人群十分多元,包括居民群体、游客、政府部门、设计团体和其他社会群体等。居民群体主要指在城市高架桥附近长期居住的人群,这类人群是城市高架桥下空间最重要的用户群体,故而也是城市高架桥下空间更新设计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因此城市高架桥下空间更新设计的关键是要以居民群体为中心,构建共同参与、共同评价、成果共享的空间更新机制,积极引导人们对更新设计工作建言献策,以提升居民群体后续的空间使用满意度。政府部门主要指城市高架桥下空间更新设计有关政策的制定者和监督者,以及更新设计活动的主管部门和出资者。较高层级的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更新设计的政策制度,构建更新设计的政策体系,实现从设计、建设到运营维护的整个更新过程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而地方政府部门则应根据上级制定的相关政策,结合本地城市高架桥下空间更新设计的实际情况,出台细化、具体化、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推动更新设计政策的落地见效。设计团体主要包括专业设计师或设计团队、艺术设计类院校师生等,这类群体除了要完成城市高架桥下空间更新的设计任务外,还应积极参与后续的建设、运营维护等环节,根据用户使用满意度反馈,协助相关部门适时、动态调整设计方案,推动空间的持续更新。其他社会群体主要指社会企业,这类群体在更新设计过程中主要负责开展空间的开发、建设、宣传及运营维护等工作。

5.4 制度维度:完善监管制度,增强后续跟进

目前,城市高架桥下空间的相关政策措施主要集中在空间的管理整治方面,与空间更新设计有关的政策措施较少。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城市高架桥下空间更新设计的制度体系,细化相关政策措施,以更为有效地指导城市高架桥下空间的更新设计工作。首先,稳定的财政支持是开展城市高架桥下空间更新设计工作的重要保障,可通过设立专项资金、鼓励企业投资等方式,为更新设计工作提供资金保障。其次,要对城市高架桥下空间更新设计过程中的失范行为及时进行监督和制止,通过及时有效的监督反馈确保更新设计工作的质量。再次,要落实好城市高架桥下空间更新设计工作的激励政策,尤其要进一步细化落实对更新设计服务单位和个人的奖励政策,提高更新设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最后,要强化地区各部门间的协同合作,完善更新设计前期规划审核、更新设计过程监督、更新设计成果质量检验等更新设计监督制度,保障制度执行,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高架桥下空间更新设计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5.5 价值观维度:尊重在地人文,提升空间品质

就真实性层面而言,城市高架桥下空间更新设计应展现地域文化,彰显空间本土性特征。因此,开展城市高架桥下空间更新设计工作,需要对城市特色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深入的梳理与挖掘,并从中提取本土化的特色文化元素,将其有机融入城市高架桥下空间的服务设施、空间装饰、活动举办中,如可吸引地区老字号店铺入驻城市高架桥下空间,以打造特色功能空间,提高空间的文化与商业价值。对于那些地处中心门户路段的城市高架桥下空间,可以本土化的文化设计要素塑造特色地标,在夜间还可配合灯光进行气氛的渲染烘托,提升空间的场景氛围。如四川成都青羊区清江中路西端与三环路交叉处的苏坡立交文化广场,就深挖了本土的传统川剧文化,将川剧文化元素有机融入城市高架桥下空间的更新设计,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川剧长廊”。该空间利用川剧脸谱、服饰等川剧文化元素对桥体、桥柱、灯具等进行装饰,创意性展现了地方川剧文化。苏坡立交文化广场吸引了大量当地居民、外来游客的到来,在提升自身知名度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区域的繁荣发展,促进了苏坡立交文化广场与周边区域的良性互动,增加了城市可使用空间面积,促进了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提升了成都的城市形象。

就戏剧性层面而言,城市高架桥下空间的更新设计要在尊重本土性的基础上,将人们的行为活动与空间特色场景进行组合,以丰富多彩且具有风格特色的活动促使居民、游客等在空间内获得互动式的情感体验,从而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如位于上海徐汇区漕溪路、三汇路和中山西路高架桥围合三角地块内的申城乐汇小游园,围绕“碳中和”“水循环”“城市生态”等主题,在园区内设置互动体验项目,人们进入园区就如同进入了“生态课堂”,在游玩的同时也学习了生态知识,增强了人群参与式与互动式的沉浸体验。而空间装饰方面,要尽量选择能够体现区域风格特色的主题元素,如上海汶水东路广纪路交叉路口的中环线桥柱就以上海市花白玉兰作为主题装饰元素,白玉兰形状的灯具装饰于“Y”形的绿植装饰桥柱上,装饰绿植与白玉兰相映成趣,到了晚上城市高架桥下空间中的灯带与白玉兰灯具亮起时,又给夜晚单调的交通空间增添了一丝情调,创意性展示了白玉兰这一上海的特色城市文化名片。

就合法性层面而言,就是要获得空间使用者对空间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具体而言,应对城市自然、历史、文化、生产生活、城市精神等进行梳理分析,从中提取具有代表性的要素,将其符号化后应用于城市高架桥下空间各维度要素的组合中,以场景的组合形成具有风格特色的场景氛围,进而激发空间使用者的情感共鸣,获得人们对城市高架桥下空间更新设计的认同。如四川成都武侯区二环人民南路立交桥下的老成都民俗公园,将成都特色“坝坝茶”文化融入景观小品和日常文化活动中,使人们在喝“坝坝茶”和观赏相关景观小品时能够潜移默化地了解地区文化风俗,不但增强了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也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具有地区特色的场景氛围。另外,城市高架桥下空间的名称也映射着民众的空间认知与地方认同,因此城市高架桥下空间命名应综合考虑空间的区位、功能、自然与人文特色等因素,使空间名称在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便于识记的同时,能体现地域文脉特征,凸显空间特色。

6 结语

城市高架桥下空间作为伴随城市交通发展而产生的附属空间,长期以来被人们视为城市内的“灰色空间”“失落空间”,这导致多数城市高架桥下空间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从而造成空间资源的闲置与浪费。针对城市高架桥下空间利用存在的问题,从城市高架桥下空间的5个维度入手对其开展系统性的更新设计工作,有助于盘活这一城市存量公共空间资源,提升空间形象,重塑空间活力,完善城市公共服务,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需要指出的是,本文研究还存在一定不足,如本文主要为定性研究,且研究论述的城市高架桥下空间多位于平原和丘陵地区,对处于山地等多元地形地貌的城市高架桥下空间的特殊性考虑欠缺,后续有待于根据城市高架桥下空间的五维度分析框架开展进一步的定量研究,并对处于山地等多元地形地貌的城市高架桥下空间开展进一步的拓展与深化研究,以提升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现实指导性。

猜你喜欢

高架桥维度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中医的特色
福州高架桥上的“红色飘带”
完美的特色党建
拆除高速路
拆除高速路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