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3中华经典文本细读研讨会暨第七届杜甫读书会综述

2024-01-26张月

杜甫研究学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诗史杜诗杜甫

2023年7月1日,由河南大学文学院、杜甫读书会主办的“2023中华经典文本细读研讨会暨第七届杜甫读书会”在河南大学召开。来自福建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出版社的35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河南大学部分硕博研究生旁听了会议。

读书会由河南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刘百陆主持,河南大学副校长傅声雷教授致欢迎辞,并对河南大学近年来发展情况及唐诗整理与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介绍。河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武新军教授致欢迎辞,高度评价了文本细读与杜甫读书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中国杜甫研究会会长、重庆市国学院院长、西南大学文学院刘明华教授致开幕词,指出杜集珍本文献的整理出版、杜甫研究的资料汇编、杜甫传记写作、杜甫的纪录片创作拍摄、杜甫研究课题立项,都很好地展示了杜甫研究的实绩。同时强调杜甫读书会具有“去浮华,讲真话,学术第一”的典范意义。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葛景春研究员作题为《杜甫五言排律研究之我见》的大会报告,对杜甫五排的内容特色、题材数量、用韵粘对以及优长和不足,以数据统计和列表形式进行了详细文本调查,得出切实详赡的结论。河南大学文学院王宏林教授作评议,认为文章从杜甫五言排律体裁的角度让我们对杜诗“诗史”性质有了新的理解。

本次读书会共收到论文27篇,这些论文主要围绕杜甫接受史、杜诗文本体式、杜诗文献注本、杜甫生平家世与传记、中国古典文学经典作家作品等方面展开研究,其中杜甫接受史与杜诗文本体式研究成果最为丰富,表明当前杜甫研究的主要动向仍聚焦传统杜诗研究方面。

一、杜甫接受史研究

本次读书会涉及杜甫接受史研究共有11篇,说明杜甫接受史研究仍为杜甫研究核心话题。首先有4篇文章聚焦中国诗歌史与文学批评史中的“诗史”“诗王”等重要概念。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肖砚凌副教授《论唐诗话“诗史”性质的体现》以唐诗话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唐诗话中“诗史”具体表现的梳理,探究唐诗话对于唐代“詩史”观念的重要价值。文章指出自晚唐孟启《本事诗》起,“诗史”一词开始进入文学批评视野,而唐诗话中除杜甫诗话外,其余诗话材料亦有丰富的“以诗纪史”与“以诗证史”的内容。由此可见唐诗话在“诗史”概念发展中的意义,一方面促成了“诗史”概念在晚唐的提出,另一方面也为“诗史”内涵在后世不断丰富与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河南大学文学院薛蕾副教授认为通过对唐诗话中“诗”与“史”共同纪史、证史这一角度来开展对小说中诗歌叙事研究深有启发:以往主要侧重于诗歌从意向、意境这些方面对小说诗学品质的提升,而此文更能启发读者进一步去思考小说中诗歌的叙事性。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谢贤良博士生《“推见至隐”:孟启“诗史”说探赜——兼论“诗史”概念与〈春秋〉联系》分析了孟启《本事诗》自身的编撰理念和“诗史”一词的原始语境、叙述结构,指出《本事诗》取法于《左传》阐释传统和《诗经》大小序体例,具有寓主观褒贬于客观史事的倾向。《本事诗》论述中的“诗史”观点是孟启有意阐发的观点,其“诗史”概念与《春秋》紧密联系,核心要义在于“推见至隐”的春秋笔法,而后者是“诗史”说兼备抒情与叙事传统的一重视角。河南大学文学院钱振宇副教授在评议中指出两点:其一,要从作者与读者的双重视角来看待“诗史”说,同时注意考察杜甫具有“诗史”性质的诗歌占比对诗史概念以及后人认知的影响;其二,要挖掘“诗史”内蕴,重点关注其与《春秋》《诗经》的内在联系,可舍弃“诗史”概念生成过程中的其他论述。

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王猛老师《元代“诗史”说考论》以元代文人“诗史”阐释为考察对象,明确了元代是“诗史”说等重要杜诗学问题塑造和产生普遍性影响的重要时期,也是杜诗影响力拓展到多地域、多民族文士的发展期。认为“诗史”说在元代的流变,展现着杜诗学历经正统化、经典化、流行化的塑造与演进,逐渐走向中华文学“创作论”与“价值论”的典范。河南大学文学院陈丽丽副教授评议指出选题有价值,但题目“诗史”内涵大于“杜诗诗史”内涵,导致题目与内容存在偏差;作者从7个方面详实列举了文献,但其中有些角度值得商榷,如“风雅而验世变”可以作为“诗史”体现,但“奇伟、雄健”仅可作为杜诗之特征,与“诗史”的直接联系并不紧密。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陈才智研究员《论“诗王”——杜甫接受史的别样视角》通过对“诗王”这一称号文献出处以及后世使用情况的梳理,指出“诗王”是指杜甫而非白居易;白居易被称作“诗王”,可能受《云仙散录》“声振扶桑享天福”的误导;在与李白、王维、白居易等人的称谓对比中,“诗王”这一称谓在不同时期蕴含了对杜诗价值的不同评判,由此可见后人眼中的一朝之内、两代之间诗坛领袖的迁变。王宏林教授评议指出三点:第一,肯定文章对“诗王”何指这一常识辨析的可贵;第二,对“陈芳园”含义提出疑问;第三,认为作者提出白居易被误认为“诗王”除与《云仙散录》“声振扶桑享天福”有关之外,应该涉及白居易诗学观念和诗学地位变化的问题,或许关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白居易地位的认可。

其次,杜甫诗文接受方面有3篇论文。陈丽丽副教授《晚清重臣孙毓汶对杜诗的接受》通过对孙毓汶现存手稿《蜀游日记》中多处引用杜甫诗句且以杜诗为眉批的现象,以及《迟盦集杜百首》中创作的既有田园述怀的传统格调,又有家国时代特色的大型五律集杜组诗的考察,指出杜诗对孙毓汶创作的影响,并由此窥见杜诗在近代的传承与接受。王猛老师指出文章将个体官员与晚清政治相结合,是文史交叉研究的典范;但仍有值得商榷之处,如刻意强调中国历代官员具有较高文学素养与诗文水平这一常识性内容;清代“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集大成时期”这一表述不够准确,建议进一步挖掘孙毓汶仕途经历与晚清政局之间的关系。

河南大学文学院郑学副教授《沿着杜甫的方向出发:易顺鼎对七古文体的突破与革新》则将晚清诗人易顺鼎对七古诗体的突破放置在杜甫所开创的诗体变格背景下进行分析,指出易氏以韩愈、卢仝为参照,依靠文体迁移,移植散文、辞赋中非诗的文体特征入诗,建构出全新的音步节奏与流畅雄肆的美学特征。其创新动力既来自诗坛代际交替过程中的集体选择,也来自易氏本人强调创作主体个性的诗学观念和不安于正统意识的性格特征。四川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陈婷讲师认为此文具有广阔视野,不局限于七古文体的讨论,显示了作者游刃有余的写作能力,但仍有存疑之处:如关于七古文体的界定,可参考王力、葛晓音等相关著述;作者分别阐述“骈文化篇章结构长诗”与“辞赋化短章”似乎存在概念不明的现象;又作者文中所举易氏七古诗的七古特征并不鲜明等。

《杜甫研究学刊》编辑部彭燕研究员《论杜诗对谢灵运诗歌的接受与超越》指出,杜甫学谢首先在语言,其次在结构,第三在精神。二人相似处在于始终怀抱高昂自信和热烈期待,也都能对权力保持适度的藐视和独立姿态,然杜甫高出前辈之处在于他始终关切普通民众,坚持批评立场,更添忧国忧民之情怀,这也是杜甫集大成之所在。另外,由于谢灵运诗见录《文选》,故此文对于《文选》影响唐代文学这一旧问题或可提供一个有效的方法论。河南大学文学院马铁浩副教授首先肯定了文章从接受层面进行推演的清晰结构逻辑,但也指出不足,如杜诗优于谢诗在于“情事足感人”,但二人诗歌内容各有抒情与说理之不同侧重,应该更多将谢诗放置于玄理诗背景之下进行比较挖掘;第二,作者从“忧国忧民”角度谈论杜甫对谢灵运的超越是站在历史时期不同、阶层不同这一基础上进行的,应该回归到杜甫对谢诗语言超越这一话题本身;第三,可对宋代以来典故袭用这一现象进行清理,考察古代注家如何看待杜诗袭用谢诗这一文学现象;另外可参考梅祖林、商友工提出的语言结构批评方法。

再次是杜甫其人其诗之图像接受方面,共有2篇论文。陈婷老师《杜甫〈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在绘画中的接受与传播》从绘画角度对被注家忽视的杜诗予以关注,此诗在思想、形式、诗法上无甚突出,难以跻身杜诗佳作之列。但画家们以“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句为对象创作出众多“荷净纳凉”诗意图,造成了此诗在接受史上不可磨灭的图像记忆,也能清晰看到诗、画艺术的不同表现功能:前者表现了京城贵族公子的宴饮风流,后者以文人纳凉为主题表现南宗山水的趣味。郑学副教授指出杜甫是题画诗发展过程中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杜甫题画诗多写某人画某物,而其他宋人题画诗则多写画某图;又因为宋人作为最早画“荷净纳凉图”的群体,聚焦其从诗到画转化过程背后的心理因素和艺术理念,意义重大,因此文章可加强对后者的阐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馬旭编辑《杜甫题画诗与杜甫诗意图的同质论》认为杜甫题画诗与诗意图具有同质性,杜甫题画诗是杜诗题材中的一种,以“言志”“表真”的方式描述绘画,提升了杜诗的价值,成为开此体之先锋者;杜甫诗意图是指宋以后画家或文人取材杜甫诗句、诗篇或者意象而创作的图像,二者是诗画结合的具体表现,其兼具的“再现”功能和“寄托”诗学观促进了杜诗的经典化进程。《杜甫研究学刊》编辑部张月编辑首先肯定了文章选题跳出了以往诗与画各自为营的研究框架,让人耳目一新;其次提出文章存在暧昧不明之处,应增加对“同质论”等专业术语的界定;再次应对文章结构层次进行细化,理顺各部分逻辑顺序,突出主要逻辑链条,这样更能体现作者的叙述构思与叙述视角。

马铁浩副教授《从细读出发——邓绍基〈杜诗别解〉的治学方法》对当代学者邓绍基先生注解杜诗的治学方法进行了详赡阐述,总结出先生以“明诗意为宗旨”的治学理念,实事求是、谦和平正的学术风格,以及重视内证外证结合、古典今典参照、对异文择善而从等杜诗解读之法。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王燕飞副教授认为研究当代学者的治学方法对当下学风建设意义重大,将视角聚焦在当代学者身上可以重新发现前辈学者的学术贡献。同时指出结构上可以将第三部分提前,起到对《杜诗别解》一书进行全面介绍的作用;避免文不对题现象,尽量做到小标题与内容的统一;作者对于书中存在商榷之处应加以辨析补充,可参考萧涤非、王朝华等先生的不同观点。

张月《杜甫“讥陶说”公案的还原考察》指出在陶渊明其人其诗经典化进程中,围绕杜诗“未必能达道”生出杜甫“讥陶说”的文学公案在宋、清两代演绎讨论最盛。然而杜甫此诗未有嘲讽之意,乃借陶自况。杜甫所言之“道”当是其从儒家思想与天师道两相结合角度对陶渊明做出的恰当评价,与郭沫若所谓陶杜二人之家族门阀观念无涉。马旭老师评议此文符合文本细读且文献扎实,有问题意识并予以解决问题,建议将此组诗与杜甫《遣兴三首》对比考察,分析异同;对于杜甫在人格思想方面对陶渊明的尊崇部分可补充分析,避免头重脚轻;最后关于第四部分郭沫若评价陶渊明“未达道”的观点稍显画蛇添足,游离于主论点之外,建议此部分单独成文。

二、杜诗文本体式研究

有关杜诗文本体式研究共有5篇论文。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谷曙光教授《诗文一理、聚观通证:杜甫诗与文章学关系综论》着重挖掘杜诗与文章学的密切关联,认为杜诗具有很强的日常应用性,故能在一定程度上兼备文章众体,极大拓展诗国疆域。文章在研讨文法论杜的同时,聚焦杜诗“太史公笔法”与“最擅叙事”两个维度,认为杜甫及其诗乃是践行诗文一理、聚观通证的典型代表,杜甫既是诗学之典范,亦成为文章学榜样。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曾绍皇教授评议集中在两点:其一指出文章关注到了杜甫诗文与文章学之间的关系,这包括杜甫诗文本身、后世对杜甫诗文的关注两个方面,从这个角度回归杜甫重大问题的探讨,或许更能推动杜甫研究纵深发展;其二,结构方面可优化调整,如文章第二部分与第七部分更似总论,与其余五个部分不在同一逻辑层面。

南京大学杨弈婷博士生、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张家壮副教授的《“草圣”义释》由杜甫《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饮中八仙歌》两诗中“草圣”或指张旭亦或指张旭草书的二种歧义出发,展开对“草圣”词含义的探究。“草圣”经历了由书家美称之本义到书体引申义的产生,再由二义并存演变到本义单行的流变之后,造成清末将历代“草圣”含义均理解为对书法家的美称从而引起一系列误读现象。文章最后提出应认识到“草圣”一词的动态性和历史性,避免陷入误读的尴尬境地,这对与之相关的文学、艺术著作有重要意义。

王宏林教授《杜甫〈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异文校订》一文指出杜集祖本二王本对“义有兼通”的杜诗异文通常以“一作”“一云”“旧作”“刊作”的方式予以标示。由于杜诗年代邈渺,鲁鱼亥豕,难以确考,故文章试图以《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为例,结合历史、地理、典章、制度、语法及其他作品的使用,对此诗15处异文从上下文意义、对仗、诗歌写作规范、表达效果等各个方面逐一辨析,判定异文是非、选择优胜者,以求对诗歌主旨的准确把握。陈才智研究员对文章表现出的细致文献校勘功力表示钦佩,建议可以引入新时代杜诗校勘新成果,以期在细读基础上有所提升;同时也指出文章存在衍字、字体不一、标点讹误等现象。

王燕飞副教授《杜甫的仆人书写及其文学史意义》聚焦杜甫“仆人书写”这一话题,认为杜甫是较早较多创作仆人诗的诗人,其仆人诗涉及“獠奴”“竖子”“女奴”“小奴”等17种类型。与先唐诗歌中仆人只起到陪衬、点缀甚至是被嘲谑、讽刺不同,杜甫对仆人的关注和关心,是他敬重生命、民胞物与的仁者情怀的具体体现,故能将前人极少关注的仆人当作歌咏对象,从而扩大了古典诗歌题材内容,启发了中唐尤其是宋人诗歌的日常化书写,其仆人书写影响甚至远至朝鲜半岛。马铁浩副教授表示文章做到了小题大做、推源溯流,特别是第三部分精准概括了“仆人书写”这一主题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同时提出两点意见:第一,可进一步细化研究。如文章将杜诗仆人分为17种类型,但应结合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再作具体化、历史化的细分;建议使用“称谓”代替“类型”;注意区分羽林郎、霍家奴与下层奴隶的区别,不能一概而论;朝鲜半岛因为历史文化原因仆人地位更加低下,故对其拟作应加以具体分析。第二,考虑到文献文本的不同性质与差异。如可对“獠奴”作专题研究,但同时需注意史书与杜诗两种不同文本类型中对“獠奴”的不同看法与立场。刘明华教授补充目前重庆綦江因出土一通獠碑而重点挖掘獠人文化,因獠人民族性不甚鲜明,尚有不少值得研究之处。

另外葛景春研究员《杜甫五言排律研究之我见》同样属于杜诗文本体式研究,此不赘言。

三、杜诗文献注本研究

有关杜诗文献注本研究共有4篇。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曾祥波教授《〈钱注杜诗〉整理刍议》对钱注本的文献版本进行了新的考述,指出台湾傅斯年图书馆藏《钱注杜诗》稿本,应是钱注初刻本(季振宜静思堂本)的源头稿本,利用此稿本将有可能还原钱谦益所使用的吴若本原貌,解决钱注杜诗底本问题。通过对比宋注,指出钱注“拣择宋注之善”者占全书百分之七十,“沿袭宋注之误以及另立新说之误”者占百分之二十,其“辩证宋注之误”具有原创性的注文不到百分之二十,认为“杜诗研究应以宋代注文为起点,不应以清代注文为起点”。彭燕研究员首先表示了对此书的期待,指出书籍的出版定能使研究者对钱注有更清晰的认识,同时改变宋代杜诗注本无现代整理本的现状,这也符合杜诗研究应回归本源以宋本为起点的基本研究思路。彭老师提出钱注对吴若本编次调整、改字、增注等现象,说明钱氏所用的底本吴若本并非版本学上严格意义的一个单纯的底本,而应该是一个全新的底本。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河南大学特聘教授刘跃进老师补充评议钱谦益绛云楼藏书充满迷雾,而曾老师此书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宋注与钱注一一剥离,工作量虽大但成就亦大。刘明华老师也补充发言表示其目前在做的一项工作即宋本杜集异文汇校同样旨在为学界提供一个可靠的宋代注杜汇校本。

曾绍皇教授《徐昂发杜诗批点二种考论》指出作为清初“江左十五子”重要成员的徐昂发曾批点杜诗,但未见历代书目记载,经其目验湖南省图书馆藏清代稀见的徐昂发批点杜诗过录本两种,可见徐氏批点杜诗具有辨析杜诗渊源流变、剖释杜诗律法之妙、重视杜诗审字析句等鲜明批评特征,兼具杜诗学史和文学批评史的双重价值。西南大学文学院杨理论教授提出徐昂发曾批点苏轼诗作,如加以考察将有益于完整挖掘徐昂发诗文批点价值,另外需注意清人汪琬注杜主要以驳斥杜诗为主。

杨理论教授《〈杜律发挥〉本源发覆举隅》属于域外杜集范畴,文章对日本大典禅师《杜律发挥》书中十首七律进行本源疏证与评价,并据此接受个案的微观剖析,发掘大典禅师注杜或全盘接受,或见解精辟,或郢书燕说的阐释心态与特征。又通过考察大典禅师评点的中国源流及其迥异于中国文化视野的异域解读阐释,洞见日本学者接受中国经典的微观历程。河南大学文学院亓晴副教授表示从文章的“凡例”和“疏证”可窥见此书的宏大面貌,指出作者三点用心良苦之处:第一,材料丰富,纵观“本源疏证”中征引的各注家之阐释,可知此书编纂涉及到大量资料的梳理;第二,此书编排既科学性又人性化,可将大典禅师之前的《唐诗集注》中的相关材料一并辑录,方便读者阅读;第三,除对源流有明晰疏证外还有考辨与评价,兼具专业性与可读性。

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刘欢老师的《秘密藏的破译:赵次公对杜诗“来处”的多维阐释》认为赵次公对杜诗“字字皆有来处”的认识出自宋人“以故为新”的创作理念。赵次公把“来处”细分为“字”“语”“势”“事”,涉及词语、句式、诗法、典故等多种类型,且从字面和意义、祖出和孙出、分用和合用等多个层面详细剖析杜诗转化前人语词典故的方式方法和造语过程。最后通过分析杜诗所用语词在历史上的使用范例,展示诗歌语词诗法的流变,充分展现了以黄庭坚为代表的宋诗学特色。河南大学文学院焦体检副教授表示深受启发,引发其对赵次公注杜“无一字无來处”的关注,思考此现象是赵次公个例还是宋人注杜的通病,对此刘欢老师回应:赵次公注杜呈现的“无一字无来处”现象最为集中与明显,这与赵次公本人注释理念与风格有关。

四、杜甫生平家世与传记研究

涉及杜甫生平家世与传记研究共有2篇。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胡永杰研究员《杜甫、杜佑家族房分歧异及世系相混之问题考辨》关注到杜甫与杜佑两个家族世系问题,杜甫家族出于杜预子杜耽,为襄阳房;杜佑家族出于杜预子杜尹,乃京兆房,但《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却误载杜佑一系为襄阳房,严重干扰了后人对杜甫世系的认识。文章认为《新表》当是依据杜信(杜佑从兄)等撰修的《杜氏家谱》,为最初撰者唐代杜信有意冒认,是杜甫在宋代地位日益隆盛背景下杜佑后人的弥补之举。这一问题的厘清对准确认识杜甫、杜佑、杜牧等重要文人的家世大有裨益,对认识杜甫在唐代士族关系中的境遇也有启发性。杨理论教授认为此文是胡老师近年来致力于杜甫家族考辨研究的成果,证据充分、条理清晰;但指出两点存疑之处:一是句读与脱文方面,如“西南五里之礼也”与“北邙山之礼也”两处“之”后是否均有脱文;一是从高位冒认到低位是否符合常规逻辑,杜信本为京兆房,缘何会冒认为至低位的襄阳房。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李煜东博士后《〈两唐书·杜甫传〉史源研究——兼谈两传在杜诗学研究上的性质》对两《唐书·杜甫传》史源进行了梳理,得出《旧唐书·杜甫传》主要源自元稹所撰杜甫墓系铭、樊晃《杜工部小集序》、中晚唐笔记小说中的逸闻故事、杜甫诗文和当时的社会共识。《新唐书·杜甫传》在继承《旧唐书》基础上,根据王洙《杜工部集记》、杜甫诗文和逸闻故事进行了修正和增补。两传所依据的材料基本都在今日可见史料范围内,缺乏发掘隐微的原创性贡献,并存在误读文献等情况,实不能作为论说、辨析杜甫行止之证据。此种现象也提示学界不能盲从旧日注家设定的议题,需以杜甫诗文作为研究杜甫生平的根本依据。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尹玉珊教授认为文章结论比较可靠,但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深思:如“黄精”通行含义为“黄独”,文中解释为芋头的一种是否可信;又,对史料溯源工作应更彻底,如唐宋笔记小说中有关杜甫内容可靠度的占比可进行一个摸排比较;文章提出利用杜诗文本作为杜甫研究的根本依据,但“诗无达诂”,故如何最大限度避免歧义的产生而追寻本意是研究者面临的难题。

五、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另外有5篇论文涉及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尹玉珊教授《述作之间:徐幹对〈論语〉的新解及活用》从“引用”角度讨论徐幹对《论语》的阐释方法,指出徐幹应时代之需创作新主题,又不能违背孔子“述而不作”的精神,因此他写作《中论》时努力弱化“述”与“作”的矛盾:在自己新创的主题中大量引用《论语》文本并做新解,以圣人之言捍卫自己的新观点;同时以圣人思想的卫道者自居,一面大力阐发《论语》大义,一面廓清时人对孔子思想的误解,驳斥他人质疑。李煜东博士后从四个方面评价了此文的学术价值:展现了文本引用另一文本的研究模式、深入理解了徐幹及其《中论》的思想、丰富了汉魏之际“论语学”的样貌、提示了汉魏之际的时代风貌等。但也建议不必引用徐仁甫观点为己张目,如徐仁甫认为《汉书·吾丘寿王传》存在对《论语》的断章取义,但这不能完全等同于《汉书》的断章取义;又徐仁甫在讨论“引书与原文异义”时并没有提到《中论》,《中论》实则与徐仁甫语境下的“引书与原文异义”并无过多连接。

焦体检副教授《中唐格律诗的新变》认为杜甫而后,经历了从代宗、德宗到宪宗元和中期前后长达40余年的艰难探索,元和诗坛迎来了格律诗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杜甫以其对七律题材境界的开拓以及杜诗“虚实自对”的原则极大影响了格律诗发展,表现为中唐格律诗在体格、品格、风格三个方面的新变。刘欢老师从选题角度指出“中唐格律诗新变”是诗歌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又结合自身研究指出杜诗中存在大量“偏枯对”现象。但也提出两点疑问即杜甫做出这样的突破源于有意识地将诗歌从严格对仗解放出来还是创作中对“不以文害意”而作的迁就?今人对格律的认识与唐宋人的认识是否一致?比如“吴体”就很难以常用的古近体划分标准进行定义,以至于赵次公对杜诗分体甚至有“古近体”一说。

钱振宇副教授《苏轼“两登进士举”考辩》综合苏轼《谢韩舍人启》、傅藻《东坡纪年录》和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以及学界已有研究成果,定论苏轼“两登进士举”,一是指嘉祐二年考中进士举,一是指嘉祐二年考中说书举。而苏轼之所以自述“两登进士举”,是因为考中说书举在功效上等同考中进士举。孔平仲《谈苑》“是时,中两科者例升一等”,苏轼即属“中两科者”,可以“例升一等”,故其进士举的殿试成绩最终由丙科第五甲升为乙科第四甲,由此证实了傅藻《东坡纪年录》“殿试,中丙科,升一甲”的真实性和合理性。谢贤良博士从选题新颖、逻辑清晰、论证细致等三个方面评议了此文,同时建议可对“苏轼是否‘赋被黜落的讨论”“苏轼进士科名次升等的原因”“说书举与‘蜀学关系”等重要论题进行进一步探讨。

郑慧霞副教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本义探微》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从《念奴娇·赤壁怀古》之“赤壁想象”“江山如画”“人道是”三个维度重新对此词本义进行了研判。以往学界多从“怀抱”立论,关注到词人因“英雄”情结而生“人生/人间如梦”的感叹。但于“英雄”情结而生“如梦”感叹的情感过渡之迹即词人如何在词作中实现由功业难成的郁结向“人生如梦”旷达的转变,尚需立足于词作文本内部进行深细化考察,因此了解苏轼元丰五年的身心剧痛与无可言说的被摧折伤害,是探求《念奴娇·赤壁怀古》“怀抱”即本义的关键要素。肖砚凌副教授认为此文呈现了文学作品审美价值,带来审美的阅读体验,属于文学批评范畴;内容旁涉广泛,既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又体现了古代文学的现代意义转化。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即材料丰富导致核心研究思路被淹没,建议对材料进行删选并突出核心论点及结论。

薛蕾副教授的《论〈搜神记〉“五行志型”故事幻中有真的审美特点》指出《搜神记》与正史《五行志》存在显著的互文现象,形成贯通文学与史学的“五行志型”故事,并在文学叙事与历史叙事的交融中,蕴含着独特的审美特点。其借助历史叙事的形式,呈现出“文有史衣”的历史真实,达到奇不失真的艺术真实,又以儒家政治哲学神学化为思想基础,蕴含着深刻的现实思考,推动了志怪小说民族文化特色的叙事传统。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孙微教授作闭幕式大会总结发言,他总结了此次读书会四大特色:第一,体现了文本细读、回归文本的特点;第二,集中关注文献与杜诗接受史,但较少关注杜诗“承前”方面,杜甫对初唐诗人的学习应是以后杜诗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第三,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的更新;第四,对旧有文献进一步的发掘和阐发。刘跃进教授致闭幕辞,他首先回顾了9年来历届“杜甫读书会”的概况,强调“杜甫读书会”并非坐而论道,而有丰硕成果,如编纂《杜集珍本文献集成》、出版“杜诗宋元注本丛书”等。其次指出文学研究具有历史和文学的双重属性。研究文学史,解读文学作品,需要我们回到历史现场,真正理解文学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在此思路的指导下,“亚洲文化论坛”“北京·中国当代史读书会”“周秦汉唐读书会”“杜甫读书会”“《文选》读书会”陆续成立,彰显着学术风尚的巨大变化。最后对“杜甫读书会”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提出建议:第一,搭建更大的平台,如在河南成立杜甫文化研究院,加强研究力量。第二,强化综合研究,综合其他文献走出杜甫。第三,强化融媒体的创新,如与“杜甫国际诗歌节”一道将杜甫研究、杜甫普及等工作拓展开来,使书斋里的学术与大众学术相结合,最终希望能借助学术共同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为人民述学立论,为历史留下成果。

责任编辑  贾  兵

作者简介:张月,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2022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杜甫研究学刊》编辑,610072。

猜你喜欢

诗史杜诗杜甫
百年诗史巨著——《百年诗颂》
“东亚汉诗史(多卷本)”简介
杜甫改诗
篆刻杜诗记
杜甫与五柳鱼
杜诗“诗史”说检讨
清初杜诗研究二题——钱谦益《解闷》诗笺与仇兆鳌“四句分截”说
杜甫的维稳观
《杜诗详注》和清代学者的杜诗研究
阐释距离的微妙把握与阐释体验的差异性生成——以“杜诗”阐释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