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生活活动观察记录文本分析*
2024-01-26王晓芬吴桢
王晓芬 吴桢
(1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南通,226019)(2 如皋白蒲镇白蒲幼儿园,江苏如皋,226511)
生活活动是指幼儿进入幼儿园后进行的进餐、喝水、盥洗、如厕、睡眠、转换以及离园等一系列活动。生活活动是幼儿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体现,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教师有意识地对生活活动进行观察与评价,不仅可以促进幼儿发展,而且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因此,本文对幼儿园教师生活活动观察记录的文本进行分析研究,为提升教师生活活动观察能力提供参考。
一、研究设计
(一)样本
本研究从江苏省南通市、常州市、苏州市共选取8 所各级各类幼儿园,从中抽取了96 名幼儿园教师的生活活动观察记录文本(每人1 份)进行分析。提供记录文本的教师,有的从教多年,经验丰富;有的是新手教师,刚当教师一两年。研究者在提供观察记录文本的教师中进行抽样,在每所幼儿园随机挑选2 名教师进行访谈,以丰富研究资料。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使用文本分析法,辅以访谈法。研究者结合杨晓萍在《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一书中所介绍的学前儿童生活活动观察要点〔1〕设计了生活活动观察记录文本分析表,对96 份文本进行编码分析。文本分析表分为基本信息、观察实录、观察分析和教育建议4 个维度。研究者对每个维度再细分,如基本信息包括观察时间、地点、对象、观察目标等方面,观察实录分为篇幅、表现形式、结构等方面,观察分析分为幼儿自身特点分析、理论知识分析、教师专业能力分析等方面,教育建议分为建议类型、建议可行性、建议针对性、建议多样性等方面。文本分析表满分为100 分,研究者依照分析表各维度对观察记录文本进行评分。总分90 分以上为优秀文本,70 到90 分为中等水平文本,70 分以下为较差文本。研究者以文本分析表为依据,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园生活活动观察记录的优点
1.生活活动观察记录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
研究者对观察记录文本进行整体性评分,发现有68 份文本(占71%)得分为70 分及以上,说明教师的生活活动观察记录总体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研究者分析发现,多数观察记录文本可以做到基本信息完善,记录语言客观具体,教育建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针对性和多样性。
2.记录语言总体具体客观
研究者分析发现,在96 份文本中,有81 份文本(占84%)的语言客观真实,能运用白描手法完整详细地记录事件发生时幼儿的语言、动作、神态,不带有主观色彩。例如,“做完早操后,月月走进盥洗室,打开水龙头,先用清水冲洗手部,再拿起肥皂反复搓出泡沫后放下,双手交叉摩擦,重复了2 次后,再打开水龙头冲洗掉泡沫”。
3.从幼儿发展特点出发进行观察分析
研究者通过分析观察记录文本发现,有64 份文本(占67%)在分析时能从幼儿发展特点出发,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性格特点、平时行为表现、在家情况等进行分析。例如,“优优的爷爷奶奶平时对她的照顾十分细心,她在家里没有养成自主穿脱衣服的习惯,进园后还未调整好。优优在这方面遇到问题时没有及时寻求帮助,导致午睡时情绪不佳,哭闹”。
4.支持策略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研究者对观察记录文本的分析发现,有92 份文本(占96%)提出了支持策略,其中85 份(占89%)提出的策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这些策略建议既涉及家园的沟通与合作、师幼的互动与交流,又关注到环境的调整和教师策略的转变。例如,“1.将琦琦的床位移到较为安静昏暗的地方,便于她入睡。2.午睡时,坐在琦琦身边陪她,直到她睡着为止。3.利用奖惩策略,睡前承诺幼儿如果睡着就奖励一颗五角星”。
(二)幼儿园生活活动观察记录存在的问题
1.缺少以群体幼儿为对象的观察
研究者发现,在有关生活活动的观察记录文本中,以个别幼儿为观察对象的文本有89 份(占93%),而记录群体幼儿的仅有7 份(占7%)。可见,教师在生活活动中的观察对象多为个别幼儿,缺少以群体幼儿为对象的观察。教师往往偏向观察幼儿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等方面,尤其重视对能力不足或者能力突出的幼儿的观察。教师认为观察这些幼儿更能充分发挥观察记录解释幼儿行为和评价幼儿能力的作用。事实上,小组活动观察能够有效了解幼儿的社会性、语言、认知等发展水平。〔2〕以群体幼儿作为观察对象,教师可以着重开展同伴交往、规则意识等方面的观察和记录。例如,在喝水环节,可以从幼儿排队倒水、有序取水了解幼儿的规则意识发展情况。因此,以群体幼儿作为观察对象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应当予以关注。
2.观察目标虚空、泛化
研究者发现,有21 份文本(占22%)的“观察目标”一项空白,说明部分教师未能认识到观察目标对于确定和分析观察内容的重要性。另有17 份文本(占18%)的“观察目标”虽然不是空白,但是存在虚空、泛化问题。例如,“观察目标”仅填了“观察幼儿盥洗活动”,而幼儿盥洗活动事实上包含很多观察内容,如盥洗的方法、排队的秩序、排队时的同伴交往等,不同的内容会反映幼儿不同方面的发展水平。观察目标虚空、泛化,难以发挥观察目标的导向作用。〔3〕
3.观察内容大多指向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忽视其他维度
研究者发现,教师生活活动观察维度多指向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有62 份文本(占65%)如此,而以情绪情感、社会交往、规则意识为观察内容的文本较少。生活活动作为幼儿一日活动中占比较大的活动,能够充分展现幼儿在自由状态下的社会交往、规则意识、情绪情感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更贴近幼儿最真实最自然的状态,有其独特的观察价值。例如,“开学了,我到门口值班,看到晴晴蹲在地上抓着奶奶的腿喊:‘我不要上学,我要回家!’奶奶一边拍她的背一边劝:‘乖孙女,听话,幼儿园里有很多好玩的啊。’但是晴晴死死抓着奶奶不愿放手,一边哭闹一边喊叫。我只能将晴晴和奶奶分开,将晴晴带进幼儿园”。在这份文本中,教师主要观察幼儿入园困难的行为表现,分析幼儿的分离焦虑问题。可见,幼儿生活活动能够展示幼儿多方面的发展特点,教师应当注意丰富观察内容。
4.观察记录分析缺乏理论性
在96 份文本中,仅有12 份文本(占13%)是根据《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或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来进行分析的。可见,教师的生活活动观察记录存在分析缺乏理论性的问题。教师的分析往往是对幼儿的行为和以往表现进行简单总结和概括,不能有针对性地对幼儿的具体行为表现进行科学、深入解读。
5.缺乏持续观察和反思
在访谈中有教师说:“在生活活动方面,如果看到幼儿有一些问题,大部分时候我会立刻进行干预,让他知道正确的方法。对一些小班幼儿常见的问题,比如叠衣服、排队喝水、洗手、如厕等,我们一般会做成图片,先给幼儿讲一讲,再把图片贴到对应的地方,有时也会编成儿歌,这样幼儿更容易记住。”然而,在分析观察记录文本时研究者发现,仅有6 份文本(占6%)提到教育措施的效果,说明大部分教师缺乏持续观察和反思的习惯,没有深入思考自己的措施是否长期有效。
(三)影响生活活动观察记录质量的原因分析
一是幼儿园管理制度不完善,对生活活动观察记录的要求不高。研究者了解到,大多数幼儿园更加重视游戏活动观察记录,对生活活动观察记录的要求仅仅是数量达标,很少对质量有明确要求。教师每天的工作任务繁重,要完成许多任务和考核,使得部分教师很难静下心来观察幼儿,经常应付了事。“我每天到了幼儿园不但要负责班里几十个孩子的教育教学工作,而且要完成很多园内活动。我们园对于教师有论文发表的要求,我一闲下来就在电脑前面忙着完成园内的任务,实在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分析孩子们的行为,只能快速地写几篇观察记录交上去应付一下。”幼儿园没有组织专人对教师的生活活动观察记录进行质量检查,更未对生活活动观察记录进行复盘和研讨,使得教师在观念上不重视生活活动观察记录,在实践中未充分利用生活活动观察记录,对生活活动缺乏持续观察和反思。
二是教师观察能力不强,专业知识储备不足。教师能否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观察,能否对观察内容进行详细、客观的记录,能否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科学、详细的解读,都是教师观察能力强弱的体现,也关系到教师观察记录文本质量的高低。生活活动包含入园、就餐、盥洗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包含幼儿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情绪情感、社会交往等多个观察内容。教师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熟知每个生活活动环节的观察内容,才能确定有针对性的观察目标,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进行科学分析。由此可见,无论是观察目标虚空、泛化,还是观察内容维度局限,都与教师生活活动观察能力不强、专业知识储备不足有关。分析是观察的重点,需要教师丰富自身知识储备。建议是观察的落脚点,需要教师积累丰富经验,提高理论落地能力。如果不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不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那就容易导致教师在对幼儿进行生活活动观察时无从下手或只流于形式,在分析时浮于表面。
三、提升生活活动观察记录能力的建议
幼儿园应当为教师提供适宜的观察记录模板。规范科学的生活活动观察记录模板有助于保证观察记录结构的完整性,也有利于提高教师观察目标的针对性,增强观察维度的全面性。在观察维度方面,研究者根据《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一书中所介绍的学前儿童生活活动观察要点,认为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自理能力、分离焦虑、参与活动态度、规则意识、社会交往等7 个维度比较合适。规范完整的观察记录表格应当包含观察时间、观察地点、观察对象、观察目标、观察记录、观察分析、教育策略7 个项目。研究者认为还应当增设发展程度、呈现问题2 个项目,以便教师全面记录生活活动中幼儿的具体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评价。此外,研究者认为还可以增加二次观察项目,鼓励教师回顾观察记录中的分析是否科学,策略是否适宜,长期效果如何。这样做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育行为,提高观察记录的利用率。
幼儿园应当优化管理制度,一方面为教师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生活活动观察记录,深入分析和思考其中的问题,另一方面对教师生活活动观察记录的质量提出具体、适当的要求。幼儿园应当重视减轻一线教师的工作压力,精简考核和任务,使教师有足够的时间来观察、记录和分析幼儿。幼儿园可以安排专人定期对生活活动观察记录文本进行抽样分析,以确保生活活动观察记录的基本质量,同时组织教师参加观察记录评比等活动,激励教师提交高质量的生活活动观察记录。
考虑到教师专业能力不强、理论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幼儿园应当加强对教师生活活动观察记录的定向培训。〔4〕幼儿园定期开展生活活动观察记录的集中研讨,以教师上传的观察记录文本为案例,集体探讨观察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有针对性地指导本园教师改进工作。幼儿园可以通过深入现场观摩、实地即时教研等方式,开展生活活动各环节观察要点主题研讨,还可以就“为什么要进行生活活动观察”“如何进行有效的生活活动观察”“生活活动中可以观察什么”“观察记录如何运用”等话题进行系列研讨,强调观察记录的要求,梳理总结经验,形成本园生活活动观察记录手册,供教师学习。
教师应当有意识地提高生活活动观察能力,丰富理论知识储备。生活活动观察能力具体包括确定观察目标的能力、运用观察方法的能力、筛选信息并进行记录的能力、分析观察结果的能力等。教师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着手加以改进。一方面,阅读相关书籍,熟记《指南》《纲要》,积极参加相关讲座,丰富理论知识,从而提高生活活动观察记录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平时多进行对幼儿生活活动的观察和记录,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观察能力,还可以请教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高效率的观察技巧。教师还应当重视对观察记录的有效利用,强调持续观察和及时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