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水平产教融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机制研究

2024-01-25王梦珂郑祥明

大众科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全过程管理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

王梦珂 郑祥明

摘 要: 卓越工程师是国家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卓越工程师培养面临着目标偏移、行业参与动力不足与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高水平产教融合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必由之路。高水平产教融合要求培养主体水平高,培养对象层次高,校企联培机制突出深度和广度。提高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要从推动校企深度融合育人、完善全过程质量监督体系、健全产教融合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内涵特征 产教融合 全过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9-3567(2023)11-0055-03

基金项目:2022年11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2YJXGG47);2023年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ZY2023G0014)。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使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在前沿高精端领域,我国的一批关键技术亟待突破[1],要解决这些“卡脖子”困境,就要改善人才缺乏的问题,培养更多的卓越工程师。要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必须加大力度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重要支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自2010年正式启动,旨在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培养卓越工程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卓越工程师计划2.0:加快培养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打造世界工程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提升国家硬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1 内涵与特征

我国的产教融合最早被广泛应用在职业教育中,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实践质量,适应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后来被逐渐应用于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2015年,《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强调“深化产教融合,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着力提高高校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对高水平教育的产教融合提出了明确要求。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要求高校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首次将产教融合上升到国家战略[2]。随后,中央部门密集出台相关政策推动产教融合,2018年提出卓越工程师2.0计划,并于2022年宣布正式启动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行动,同时明确将卓越工程师培养作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全方位深层次大力度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改革。由此可见,我国对产教融合的认识不断深入,由传统的培养一般应用型人才逐渐转变为解决“卡脖子”问题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由此,引申本文所指的高水平产教融合的内涵:学校、企业、行业组织等多元主体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制度共建,学生共管共培的深度融合,解决学校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短板和行业企业发展的瓶颈。高水平产教融合的核心特征包含三个方面:第一,在培养主体上突出高水平,校内导师教学科研水平高,行业导师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双方能有效指导学生科研和实践;第二,在培养对象上聚焦于研究生,特别是理论知识扎实,具有创造性思维的研究生;第三,在合作机制突出深度和广度,多元主体依托学校重点学科和校企重大科研平台,以项目为抓手,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人才培养[3]。同时,行业企业要深入学校共同开发核心课程、共建科研平台和管理制度等,实现深度融合。为保证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需要建立覆盖全过程的培养机制,在包含招生入学、课程学习、论文开题、毕业答辩等在内的关键环节,建立“过程监管、责任明确、措施落实、质量评价”的卓越工程师全过程闭环管理流程。

本文研究的卓越工程师定位于研究生教育层次,旨在服务于国家战略与行业需求,学生在高校的研究性培养与领军企业的实践性培养一体化贯通下进行产学研深度融合,所培养的卓越工程师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拔尖创新能力、复合知识结构。

2 当前卓越工程师培养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国内高校基于在以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主的培养实践中也探索形成了具有办学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養模式,但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卓越工程师培养仍存在共性的难点与问题亟待解决。

2.1 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不适应

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已超过学术型研究生,但是不难发现,当前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仍然突出以学术型研究生为主的培养特点,这主要是由于在初期的顶层设计中缺乏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明确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主要依赖于现有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学位授予等方面严重趋同,人才培养成效同质化。2018年,国家出台《关于制订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明确要突出工程人才的培养特色,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并在工程类硕士的培养方案的设置中,突出了专业实践环节和企业课程[4]。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一方面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仍旧很大程度依赖校内资源,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的课程较少,课程教学方法单一;另一方面,专业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对于企业而言学生为期6个月的实践周期,不足以使其投入大量的资源,更难以让学生深入参与到工程项目中去,学生深入工程一线的程度不够,发现“真问题”,开展“真科研”的能力有待提升。

2.2 行业企业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动力不足,产教融合度不够

我国的卓越工程师计划由政府教育部门发起,具有明显的政策引导,政府在高等教育的产教融合中也发挥着主导作用[5]。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学校为主导地位的培养模式,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动力不足,深度不够。从现有的工程类硕士培养模式看,无论是学科专业设置、培养方案制订,还是教材编写、课程教学等环节,主体依旧是学校,企业的参与度多停留在专业实践环节,“产”“教”两张皮,有机融合度不够。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本质上追究经济效率和利益最大化,这与人才培养长效化机制有冲突。对于短期实践的研究生,企业不愿过多投入成本。另外,据了解,基于技术保密的考虑,企业也不愿学生过多参与重要技术研究和核心产品研发。卓越工程师要服务于国家和社会需求,解决行业企业难点,这就要求卓越工程师要通过工程实践来实现这一目标。客观上要求企业要扮演“出题人”和“阅卷人”的角色。不仅学生研究的项目要来源于行业企业技术难题,即“真问题”[6]。还要求企业作为培养主体制定卓越工程师的衡量标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给出评判。

2.3 卓越工程师评价体系有待健全完善

卓越工程师培养有别于一般类型的研究生,更加重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因此,对卓越工程师的评价不能局限于传统的以单一学位论文为主的评价标准。当前研究生教育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学位授予标准的针对性、科学性不足,未根据学位授予层次、学位授予类型、学科专业特点确立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式,全方位多元化评价体系有待完善[7]。对优秀研究成果的奖励机制和对创新性课题的资助机制不完善,不利于引导人才潜心开展高水平创新性研究。顶层的制度设计影响人才培养走向,据调查,当前尚未完善的卓越工程师评价体系使校企双方在工程类人才培养改革中存在较大顾虑,进而影响资源投入和配置。一方面,现有的导师考核评价体系不能有效激励导师与企业投入过多的精力和资源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另一方面,学生担心过多参与项目实践会影响学术论文进度及毕业,积极性不高。因此,培养卓越工程师急需打破现有的以学位论文为标准的单一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多类型的评价体系。

3 构建高水平产教融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长效机制

3.1 调动企业积极性,推动校企深度融合育人

针对卓越工程师培养中“产”“教”两张皮现象,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要搭建高质量研究生产学研平台,共建联合培养基地,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的研究生创新实践体系。依托平台,凝练企业技术难题,开展问题导向式教学,在实践中提高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要发挥研究生企业导师作用,全方位参与研究生教育教学全过程。如选聘行业单位骨干参与研究生培养方案制订、教材与教学案例编写,并承担企业课程、实践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工作,而不仅局限于研究生专业实践的指导和带教。

三是要严格落实研究生专业实践,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深入工程一线。学校要结合专业学位发展实际,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深入企业开展不低于6个月的专业实践。同时,要严格专业实践过程管理,实现从企业导师选配、专业实践计划制订、定期汇报到考核评价等各个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切实保障专业实践工作做真做实。

四是要探索项目制人才培养。学校可以结合办学特色,对接产业对工程人才的特色化需求,与行业内知名企业合作,按照岗位胜任力要求,订制培养方案,采取理论学习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等多种方式,专业集训和实岗轮训等多种环节定制化培养研究生。

3.2 运用信息化手段,完善全过程管理的质量监督体系

要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就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健全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学校要联合企业以培养环节为中心,共同厘清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建立监督保障机制,细化各环节的质量把关,落实对卓越工程师从课程管理到学位论文全过程的多重质量监管,形成质量监控与反馈闭环机制[8]。例如:在关键环节设置时间节点触发机制,通过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提示、短信提醒等方式向研究生、导师进行自动推送培养工作提醒及预警。除了在关键环节设置预警外,还要完善落实研究生的分流退出机制,综合运用课程评估、开题论证、中期考核、论文审核等各个环节的考核结果,畅通分流渠道,使研究生根据学业状态和论文工作的实际情况,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选择合适的学业出口,探索构建卓越工程师个性化分流、退出方案。

3.3 健全产教融合管理制度,完善卓越工程师评价机制

构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长效机制需要有配套完善的政策支持,要明确校企双方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角色定位。因此,要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和利益调整中的主导作用,出台和实施相关政策法规和保障措施,引导卓越工程师培养向纵深方向发展[9]。一方面要明确高校和企业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权责及利益分配,加大对产教融合育人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鼓励高校和企业优势资源汇聚;另一方面,要健全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法律制度与保障体系,将企业参与教育的社会责任纳入相关部门的企业认证和评估体系中,并为产教融合育人取得良好育人效果的企业提供部门财政支持或财政减免优惠。

除了健全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育人管理制度与激励政策外,還要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卓越工程师评价机制,改革以学术论文作为申请学位的单一成果衡量标准,鼓励多类型成果标准,如专利申请、软件著作权、竞赛获奖、参与项目研制贡献等,主要考核卓越工程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同时,卓越工程师学位论文送审专家以工程一线行业专家为主,论文质量的评价侧重于复杂工程技术问题的解决和工程技术的创新实践贡献。

参考文献

[1]汪劲松,张炜.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产教融合培养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8):1-5.

[2]袁晓华,张淼.我国产教融合政策的演进特征与发展趋势分析:基于2013—2021年政府104项相关政策文本[J].中国高校科技,2022(10):40-45.

[3]严建华,包刚,王家平,等.浙江大学高水平产教融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实践与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7):13-18.

[4]张虎,彭湃,唐明,等.高层次产教融合的核心特征与实现路径:基于对华中科技大学光学工程学科及其服务产业的调研[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4): 116-121.

[5]沈洁,徐守坤,谢雯.我国高等教育产教融合政策的逻辑理路、实施困境与路径突破[J].高教探索,2021(7):11-18.

[6]王树国.深度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工程:西安交通大学“百千万卓越工程人才培养项目”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7):1-5.

[7]徐坤.建构行业特色鲜明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服务网络强国战略和数字经济发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7):6-12.

[8]郑碧莲.高校内部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的优化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23(9):55-58.

[9]朱永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现实困境与化解路径[J].教育评论,2016(9):122-125.

猜你喜欢

全过程管理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
电网建设项目档案全过程管理创新分析
防范高校科研经费腐败的全过程管理
浅谈电子文件的全过程管理
浅议物流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
国际化、大工程背景下机械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土木工程专业对外交流项目初探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