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康复护理联合缩唇呼吸训练应用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效果

2024-01-25陆丽红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1期
关键词:缩唇胸腔镜根治术

陆丽红

(湖南省康复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0)

肺癌是一种常见于呼吸系统的恶性肿瘤,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常伴有咳嗽、咳血、胸痛等症状,是全球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疾病[1-3]。目前,临床治疗肺癌的常用手术方式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虽然该术式较传统手术创伤小,但仍具有创伤性,且手术时间较长,术后易引起较多并发症,严重影响预后。为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及术后护理尤为重要[4]。对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患者,临床常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该护理方法操作规范,但仍需较长时间进行功能恢复,短期内治疗效果达不到预期。快速康复护理(FTS)是临床常用的综合护理方式,主要以循证医学为指导,借助一系列具备循证医学依据的护理策略应用于围术期患者护理中,加快术后康复。缩唇呼吸训练是临床常见的呼吸训练,可锻炼患者腹肌收缩力,减少气道阻力,提高呼吸功能。二者联合治疗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加快患者康复。本研究探讨快速康复护理联合缩唇呼吸训练应用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患者75 例,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38 例)和对照组(37 例)。观察组男26 例,女12 例;年龄(63.46±7.91) 岁;病程(4.92±1.04) 年;疾病类型:鳞癌20 例,腺癌18 例;病理分期:Ⅰ期13 例,Ⅱ期9 例,Ⅲ期11 例,Ⅳ期5 例。对照组男27 例,女10 例;年龄(63.92±8.03) 岁;病程(4.74±1.21) 年;疾病类型:鳞癌21 例,腺癌16 例;病理分期:Ⅰ期12 例,Ⅱ期11 例,Ⅲ期10 例,Ⅳ期4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早期诊断中国专家共识(草案)》[5]中关于肺癌的诊断标准;经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者;无精神类疾病,可配合治疗者;家属及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癌症患者;合并心脏疾病及其他严重基础疾病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为期2 周。

1.3.1.1 术前护理

第一,心理干预:为消除患者术前焦虑,可通过播放音乐等方式使患者放松心情;介绍成功案例,减轻患者恐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评估术后并发症情况,并制订干预方案。第二,健康教育:护理人员从不同角度(饮食,体位,术后自我护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1.3.1.2 术中护理

术中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监测体温,对体温低于36 ℃者,进行输液输血加温;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尽早拔除气管插管。

1.3.1.3 术后护理

第一,伤口护理:为防止牵拉伤口,术后以卧床静养为主,避免下地走动。第二,导管护理:时刻注意导管的固定情况,以免导管脱出。第三,饮食护理:术后第2天便可进食,由流食过度为正常饮食,且叮嘱患者清淡饮食。

1.3.2 观察组

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护理联合缩唇呼吸训练,为期2 周。

1.3.2.1 术前护理

包括心理干预,健康教育,饮食干预等。其中饮食方面,术前禁食时间缩短为6 h,禁饮时间为2 h。为避免低血糖,术前2 h为患者提供300 mL葡萄糖溶液。

1.3.2.2 术中护理

术中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减少低体温的发生等。

1.3.2.3 术后护理

第一,疼痛干预:术后除给予镇痛药物外,护理人员可通过播放轻音乐转移患者注意力,以缓解疼痛;为避免牵拉伤口,增加疼痛,叮嘱患者避免大幅度运动。第二,饮食干预:术后4 h,如无异常情况发生,可叮嘱患者饮水100 mL。术后6 h可提供250 mL米汤,术后24 h提供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第三,导管护理:叮嘱患者避免牵拉、折叠、压迫导管,若病情允许,尽早拔除引流管。第四,康复训练:当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缩唇呼吸训练。患者缩唇呼吸时先闭嘴,然后经鼻吸气保持3 s,经口吹口哨样缓慢呼气4~6 s,呼气时可用双手压腹,然后轻轻吹动面前30 cm的白纸,以达到适当的距离。训练时间为每次30 min,每日3 次。在缩唇呼吸训练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当其出现呼吸困难、急喘等症状时,立即停止训练。待症状消失15 min后,重新开始训练。手术次日,患者应取坐位并尝试下床,待能下床后在病房内缓慢行走,促进病情康复。

1.4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肺功能、呼吸肌生理学、生活质量及并发症情况。

肺功能:干预前及干预2 周后采用肺功能仪(上海聚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测定患者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两者比值(FEV1/FVC)。

呼吸肌生理学:干预前及干预2 周后采用呼吸肌力测试仪测定患者的呼吸肌生理学,包括最大呼气压(MEP)及最大吸气压(MIP)。

生活质量:干预前及干预2 周后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定[6]。该问卷包括3 个维度(疾病影响、活动受限、呼吸症状),各维度分数为100 分,分数越低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并发症发生率:记录患者并发症情况,包括低氧血症、躁动、高血压、恶心呕吐等。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呼吸功能比较

干预2周后两组呼吸功能各指标(FEV1,FVC,FEV1/FVC)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呼吸功能比较

2.2 两组呼吸肌生理学比较

干预2 周后观察组MEP,MIP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呼吸肌生理学比较 单位:cmH2O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2 周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单位:分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单位:例(%)

3 讨 论

肺癌是一种发生于支气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在男性恶性肿瘤中居首位,在女性中发病率也迅速增高,居女性常见恶性肿瘤的第2位至第3位[7]。目前肺癌已成为危害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8]。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创口小,是目前治疗肺癌患者最常用的手术治疗方式[9]。临床上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以促进肺癌术后患者身体机能恢复,但由于肺癌患者手术时间长,免疫力低下,易产生较多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给予肺癌术后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促进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快速康复护理是一种已被临床广泛推广的围术期护理方法[10]。快速康复护理联合缩唇呼吸训练,在围术期进行护理的同时进行早期呼吸训练,可促进患者呼吸功能恢复[11]。本研究将快速康复护理联合缩唇呼吸训练应用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患者,干预2 周后两组呼吸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2 周后患者呼吸肌生理学指标(MEP,MIP)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快速康复护理联合缩唇呼吸训练应用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能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分析原因: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认知度。将成功治疗案例分享给患者,帮助缓解因恐惧造成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术前禁食时间缩短为6 h,避免低血糖的发生,促进手术的顺利完成,对术后恢复肺功能起积极作用;术中加强医护配合,对非手术区进行保温,预防低体温的发生;术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早期提供饮食管理,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术后24 h进行缩唇呼吸训练,增加外周气道阻力,避免反复小气道塌陷,有利于呼出肺残气量,从而改善肺功能,提高呼吸效率;缩唇呼吸还可增强膈肌的收缩力度和效率,使胸腔内压力降低,呼吸更有力,肺功能得到改善[12-13]。本研究中观察组SGRQ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均<0.05),说明快速康复护理联合缩唇呼吸训练能提高生活质量。究其原因:术前、术中、术后均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另外本研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快速康复护理联合缩唇呼吸训练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可能是患者入院时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缓解了患者对手术、疾病的恐惧,提高了治疗依从性。同时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前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缩唇胸腔镜根治术
缩唇呼吸:肺气肿患者最好的呼吸方式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前列腺癌根治术和术后辅助治疗
探讨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缩唇呼吸健肺顺气
胸腔镜下T4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80例报告
定量阻力呼气与缩唇呼吸对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