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迅的经典化与国际化

2024-01-25朴宰雨顾彬李继凯黄乔生

华文文学 2023年6期
关键词:阿Q孔乙己鲁迅

[韩]朴宰雨 [德]顾彬 李继凯 黄乔生

杨庆杰: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和嘉宾,大家晚上好。欢迎大家来到汕头大学文学院新世纪人文论坛第181 期暨中文系“日新讲坛”第37 讲的讲座现场。今天我们讲座的题目是“大家谈:鲁迅的经典化与国际化”。首先,我代表汕头大学文学院对今天到场的各位嘉宾、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谢谢大家!

我简要地介绍一下今天来到我们讲座现场的四位嘉宾。第一位是国际鲁迅研究会的会长、韩国外国语大学荣誉教授、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朴宰雨先生。朴教授主要研究鲁迅与中国现当代文学、韩中现当代文学关系、中国现当代文学在韩国的传播等。第二位是北京鲁迅博物馆常务副馆长、研究馆员,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鲁迅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鲁迅研究月刊》的主编黄乔生教授。第三位嘉宾是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科学高等研究院首任院长,中国鲁迅研究会前副会长李继凯先生。最后一位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德国波恩大学终身教授、汕头大学特聘讲座教授、国际知名汉学家、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顾彬教授。我们今天请到的四位教授是实实在在的“大家”,所以今天的这个题目“大家谈”也是实至名归。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大家。汕头大学跟鲁迅研究有非常深的缘分,已故的著名学者王富仁先生也曾经是中国鲁迅研究首屈一指的“大家”,他将学术生涯最后14 年的时光奉献给了汕头大学。今天我们感到非常遗憾,王先生已经不在了。但是在座的诸位,有鲁迅博物馆的研究馆员,有国际鲁迅研究会的会长,有陕西师范大学著名的鲁迅研究专家,当然还有我们的顾彬教授——要知道,德语世界迄今为止,最为权威的德文译本《鲁迅选集》就是顾彬教授主持翻译的。所以说,今天的“大家”非常切题,我们的国际化氛围非常浓厚。我相信这会是一场非常精彩的学术盛宴。接下来,我就把时间交给今天讲座的实际主持人黄乔生教授。

黄乔生:谢谢杨院长热情的介绍。今天我非常荣幸来到汕头大学,也非常激动,能在今天这样一个环境中,在新的形势下重新来谈鲁迅这位大家。我们把鲁迅定位为一位经典的作家,还把他定位为一位具有国际性的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当然有很多经典大家,但是国际化的作家又有多少呢?汕头大学文学院的老师们定了这么一个很重大的题目,我看了以后很惶恐,但是好在我们今天的阵容就是国际化的。两位国际友人,鲁迅研究专家,长期跟中国学界交往、共事。他们对我们有长时期的观察和了解,他们的鲁迅研究成果各位可能都有所知。顾彬先生来自德国,朴宰雨先生来自我们的近邻韩国。今天在座的还有李继凯先生,在西北地区长期坚持研究鲁迅,成果丰硕。三年疫情结束后,我们这么神奇地在中国南部的一个城市、在汕头大学见面了,我们是为了鲁迅而来的。今天几位坐在一起交流,能碰撞出什么呢?我也很期待。首先,我想向顾彬先生提一个问题。顾先生,您在翻译的过程中是如何认识到鲁迅的经典性的?请顾先生开讲。

顾彬:我原来不是一个汉学家,我最开始学习的是神学。但是,我对当时的神学非常失望。因为受到李白诗歌的影响,我从神学研究转向了汉学。我学完了汉学以后,于1974 年来到中国。在这之前我已经在德国看到了鲁迅作品的译本,是犹太人的译本,这与德国的历史有关系。但是他们的翻译没有什么味道。我到了北京,1974 年11 月的北京非常寒冷。当时我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他们的老师给我介绍《孔乙己》。从那时起,我爱上了鲁迅,开始翻译鲁迅的作品。1994 年,我在德国翻译出了《鲁迅选集》。其实,在德国有比我早研究鲁迅的学者,他们是研究革命的。到现在,我依旧觉得鲁迅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最深刻的作家,没人可以超越。比方说《孔乙己》,我们不清楚谁跟我们说话,这完全符合中国现代文学的要求,我们不要听作家的,不要听作者的,我们要听到另外一个声音。《孔乙己》是中国现代文学最复杂的小说。文学不再回答某一个问题。因此,我从《孔乙己》开始翻译鲁迅的作品,我不是第一个,但是我最后能完成六七本《鲁迅选集》的翻译。

黄乔生:顾先生刚刚讲到他的鲁迅作品翻译。他的鲁迅翻译从《孔乙己》开始。到今天《孔乙己》的创作也已经一百年了,没想到就在这个月,孔乙己成为一个热门话题。顾老师说得好,鲁迅的小说是开放的,读者不知道他具体在说谁,甚至不知道谁在说。这就是鲁迅小说经典性的一个特征。韩国人能看,德国人也能看,中国人更能看。看了鲁迅的作品以后,我们就感觉到鲁迅就在说我们,就在说他的时代,还有他后面的时代,以及更后来几代人。来自我们邻国的朴老师是儒家文化圈里的学者,长期从事鲁迅研究,组织了一个国际鲁迅研究会,与这次会议国际化几个字契合。现在咱们先从经典化说起。鲁迅的经典性是非常重要的。不把鲁迅的经典性讲清楚,讲世界性是不可能的。所以请朴先生谈一谈,您在翻译与研究鲁迅作品的过程中,是怎么体会鲁迅的经典性的呢?

朴宰雨:大家晚上好。上世纪70 年代初,我进入首尔大学中文系。当时韩国社会还是以“维新体制”名义延长军人独裁的状况,在当时看来,社会经济上的垄断和腐败问题非常严重。这样的情况下,我接触到了鲁迅文学。我应学校报社的约稿写一篇关于鲁迅文学思想的文章,鲁迅作为“精神战士”的形象打动了我,我产生深刻共鸣,这也成为改变我命运的转折点。在鲁迅的作品中,最让我有共鸣的是《故乡》。《故乡》里可以看到农村。鲁迅笔下的农村,虽然时隔几十年,但是和韩国我的故乡“锦山”的农村很相似。我和文中的“迅哥儿”一样,成长在乡村,后来到首尔上学。我也有和“闰土”一样的玩伴,他们中的一些人现在还在农村。《故乡》里冬天下雪捕鸟的场面,也是我的儿时经历。还有他描写母亲卖掉大房子要去北京时的心态,或者神情表现,我在我母亲的神情里也看到了,非常亲切。他提到的很多农村社会矛盾,或是传统封建观念的负面影响,我也非常有认同感。但是,对我启发性大的还是《阿Q 正传》。我后来当老师之后,每一学期都在课堂上讲《阿Q 正传》。通过《阿Q 正传》,通过鲁迅,来基本理解中国现代社会。

黄乔生:两位教授都先从自己研究鲁迅的经历来谈鲁迅的经典性。顾彬先生是从《孔乙己》开始(研究鲁迅),朴宰雨先生是从《故乡》开始(研究鲁迅)。这使我想起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大江健三郎。他也是对《故乡》这篇文章印象很深刻。朴先生对《故乡》印象最深刻的是小时候的玩伴和后面的隔膜等。两位先生都从自己的经历讲述了与鲁迅认识的过程。朴先生刚刚也谈到,他在课堂上细讲《阿Q 正传》。现在,我们的中学课堂也有《阿Q 正传》。中文系的同学进了大学以后,学习现代文学一开始也得先学习鲁迅的作品。鲁迅的《阿Q 正传》和《狂人日记》要细讲,因为它们具有象征性、开创性和经典性。这两篇作品是我们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我在2021 年,为了向经典致敬,没有什么特别高深的研究,对《阿Q 正传》做了详细的注释,注释的详细度大大超过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注释。《阿Q 正传》的原文是三万多字,我的注释是七万多字,并且还用线装竖排繁体印出来。我想用中国古代典籍的方法注解《阿Q 正传》。这部作品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中国文化的结晶。接下来,我想请李继凯老师来谈。李继凯老师长期从事鲁迅研究,对鲁迅的思想、美学及其周边交游都研究得非常详细。而且最近几年,李继凯老师开拓了新的领域——书法文化研究。那么,当您研究鲁迅书法的时候,你是怎么将其与鲁迅的经典性联系起来的?

李继凯:主持人提的问题难度有点大。但在回答这问题之前,我也自由地发挥一下。刚才说到鲁迅作品的经典性,提到《阿Q 正传》,我们通常说鲁迅是中国文化的巨人,是中国文学大师。毛泽东称其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就在中国学术界,实际上对鲁迅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在国际学术界对鲁迅也会有不同的看法,这个其实是非常正常的。我认为愈是伟大的人物,往往争议也愈多、愈大。对于经典,其实也会各有看法且越说越多,如我们通常都会说“说不完的莎士比亚”,那么鲁迅其实也是言说不尽的。如今网络世界里有诋毁鲁迅的,评说鲁迅的,弘扬鲁迅的,各种声音实际上都存在。我的意思是说,每个人都可以言说鲁迅,也可以说出自己真实的一些看法。只要不断关注、思考和言说就会有意义。我跟大家说一个例子,我们陕西师范大学有一个老校长,是搞化学材料的。他因有特别突出的贡献去年晋升为院士,在他的身上有那种拼命三郎的精神。但是他表示佩服一种精神,叫“阿Q 精神”。这种“阿Q 精神”居然成了他实验室的三大精神(阿Q 精神、雷锋精神和铁人精神)之一,而且是居首的一种精神。我们学文学读经典的人,往往认为阿Q 精神是负面的、消极的。但他是把阿Q 精神作为对付屡次实验失败的一种精神支柱(精神胜利)来接受和理解的。也就是说,文学经典接受的开放性和多样性就体现在这儿。我也曾给他打油一首,肯定了他这种独特的理解。题目是《点赞房喻教授及其团队同仁》,曰“岁岁亹亹恒努力,能征善战赖团队;实验室有阿雷铁,未来发展诚可期。”这也就是说,房院士之所以特别推崇这种“阿Q 精神”,其中肯定有他的独特体验和理解,他也应该有如此接受“阿Q”的权利,从这种对鲁迅作品人物形象的“别解”中,我们也能领略到文学经典的无限魅力。我们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人通常是从国民性批判和反思的角度来理解鲁迅创作本意的,但是也应该允许其他读者的别解和发挥。因为在实际在生活当中,失败体验常有,如何摆脱失败情绪的困扰如何重拾胜利的信心,我想阿Q 著名的精神胜利法也许就有某种心理调节的重要作用。我刚才本来不准备讲有关阿Q 的话题,但是前面几位先生说着说着,尤其是乔生兄,就说到了《阿Q 正传》。其实对《阿Q 正传》的研究已经有很多了。这一次也是有点意外,我本来构思了想说的,准备了好几页的东西,现在主持人就不让我多发挥了,我现在就打住,我这里就来回答他提的一个问题。我对鲁迅有研究兴趣其实从我年轻时就开始了,但对鲁迅书法进行研究则是10 多年前的事情。我还指导我的一个博士生开始研究鲁迅与中国书法文化。我认为经典作家的书写行为及其手稿手迹都是值得深究细研的。作家的书法都可以称之为文人书法。实际上古代的那些文人都是先把书读好了,然后才有机会做官,甚至还能打仗。古代的很多读书人都有文人的一面,甚至是帝王将相,往往都有文人的一面。那么,我们就看作为文人的这一面,文人进入到自由的心境,他写的书法就比较自如,不那么刻意讲究笔法。鲁迅就是这样。当今陕西有一个作家叫贾平凹,也特别喜欢舞文弄墨。不过关于他的书法争议很大。其实,一个作家的手迹可以融含着一个文人丰富的生命信息。笔迹中就有书写者相关的生命信息。比如,在古代,交通信息传达不便,一封家书便可值万金,杜甫《春望》诗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为什么有人见到亲人的笔迹会流下泪来?这是因为这封信复活了关于这个写信人的记忆,甚至激活了整个的情感记忆和生命体验,所有的想象理解也都在里面了。所以也可以说,我们看到有一些大人物的笔迹,我们对这个大人物的崇敬就会带进对其笔迹的观感中。求名人签名也是这个道理。尽管要从书法艺术这个角度来讲,名人笔迹往往不是那么唯美的,或者是说并不合乎古代某家某派书法规范的,但他写的就是他自己。实际上,手迹学或笔迹学,认为笔迹辨识还可以作为侦探、破案的一个手段。我们知道这个笔迹,它跟指纹是一样的,是唯一的一种符号,也是一个人生命律动外化的结果。我们现在知道,鲁迅的笔迹仍被用作一些大学及单位的名字,用作刊物的题名。你到绍兴去,很多地方都有鲁迅的笔迹。而鲁迅的书法符号让人产生的联想是很多的。因为鲁迅就是绍兴最具有象征意味的一个文化的符号,看到鲁迅的书法,除了书法内容,还可以让我们想到很多。前面各位先生都已经讲了从翻译的角度如何接触鲁迅并产生共鸣和认同感。这也是鲁迅国际化的一个体现。事实上,鲁迅也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人物。我的一个最简单的理解,为什么鲁迅是一个国际上能够认可的文化大家,是因为他创立了新的人生范式。古代读书人讲究的是立德立功立言(老三立之说),但是他们是在封建文化的架构里边言说和实践的。到了现代,鲁迅等现代文人则进入了现代文化的时空,创立了“立人立家立象”(新三立)的现代人生范式。所谓“立人”中的这个“人”是中西文化汇通之后影响的这个“人”,是现代意义上的人,不再是传统的、带有奴性的那种人。然后是“立国”,实际上是为了国家而奋斗,这是读书人的一个使命。但是作为现代人,还应该特别在意要经营好自己的小家、集体之家乃至人类的精神家园。人的许多终极意义上的追求都是在这个家的建构里面。还有一个是“立象”。就像鲁迅,他有自己这种伟岸的形象,尽管生活中他不高也偏瘦,但是他是一个文化巨人的形象,这就是“立象”的结果,从事文化创造的结果。他不仅有自己的“以言立象”的文字符号,他在书法、美术设计等领域也有他自己的独特创造。鲁迅的整体性文化创造确实给自己塑造一个伟岸的形象,别人也给他塑像,别人也为他著书立说。当然,鲁迅以语言“立象”即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创造出不朽的文字,相对而言这点最受学界关注,国际化程度也最高。

黄乔生:李老师这是超额完成了任务,讲得很丰富,讲出一个人的励志、奋斗和成功,还讲到了“立人”,也就回答了刚才问的书法问题。书法虽然是个小事儿,但字其实很重要,因为字表现了你所有的内蕴,字如其人。“二王”之所以写得好,《兰亭集序》之所以好,是因为作者感情的倾注,他对人生的那种思考融会在其中了。鲁迅也是如此。刚才继凯先生讲的时候,我特别想到了鲁迅的经典性体现的不是一个方面,是所有的方面,不只是几篇小说,更是在文学领域中的全面的创新性。短篇小说、散文诗,乃至像《朝花夕拾》这样的回忆录,他都写得那么精彩,包括后来提倡的版画。可以说,鲁迅一出手,就达到经典的高度。前年,我在鲁迅博物馆做了一个展览,这个展览名字叫“鲁迅的道路”。这个展览很难做,怎么用照片、文献资料来表现鲁迅的人生呢?很容易就平铺直叙了。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就是用鲁迅的诗句来引领。我惊奇地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鲁迅的经典性体现在哪儿?体现在诗。他是一位诗人。现在问题来了,顾彬先生,您是如何看待诗人鲁迅的?

顾彬:在所谓的西方国家,我的《鲁迅选集》是唯一的。鲁迅所有的诗我都翻译成德文。

黄乔生:澳大利亚汉学家寇志明先生曾写过一个书评,对顾彬先生翻译的德文译本的《鲁迅选集》给予很高的评价。我是想说,像鲁迅这样的大家,文字达到了一个非常的高度。我也是近两年才体会出来他的诗意,所有文字中的诗意。这些诗意,不但表现在诗歌,而且表现在小说和散文。刚刚李继凯先生提到说鲁迅的书法,我们都知道鲁迅的书法是很珍贵的。鲁迅的手稿现在有七十八卷,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了。不过我不主张把一个作家作品的集子叫做全集,就叫文集或者选集更好。就在这两天我收到了一个通知,后天要在上海开一个研讨会,因为新发现了鲁迅的一封信。我看到了这封信的电子版,讲的是鲁迅杂感集的翻译问题。所以现在就提到鲁迅的杂感。我的问题是,比如朴先生在韩国,在我们整个东亚,是一片苦大仇深的土地,产生一种反抗精神。您在接触鲁迅杂文的翻译和研究的时候,怎么看鲁迅的杂文?我们中国国内对这个是有争论的,您也有所了解。很多人不把鲁迅的杂文看作是文学,外国也很少有人翻译。直到2018 年,哈佛大学才出了一部鲁迅杂文集,叫《灯下漫笔》。从我们的近邻韩国,从和我们有很多共同命运的韩国学界的角度,您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

朴宰雨:杂感,从韩国的文学的概念来看,应该不算是文学吧。1963 年,鲁迅《呐喊》和《彷徨》里的作品在韩国得以翻译出版。1974 年之后,这样的翻译作品逐渐增多,韩国学界也慢慢出现关于鲁迅的研究。1987 年前后,鲁迅的杂文被翻译引进韩国。另外,更加重要的是鲁迅对韩国社会民主化运动的影响。韩国的李泳禧先生是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兼社会活动家代表,后来被称为“韩国的鲁迅”。他用鲁迅的杂文深刻揭露和批判当时韩国政治与社会的种种矛盾。鲁迅通过李泳禧的巨大影响,被韩国广大知识分子与学生真正接受,影响力不断扩大。我们知道,中国有现代杂文选集之类的,但是韩国没有这样的归类,这是韩国学界的一点缺憾。不过还是有相当数量的学者去研究鲁迅的杂文。最近我的一个中国人博士生将鲁迅的杂文概念应用到韩国现代代表作家申采浩的“杂文”,并对两位的杂文进行比较研究,我看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项拓宽研究。

黄乔生:所以,朴先生,您的重任就是让韩国人,韩国的学生们,去了解鲁迅的杂感,这是让他们来了解中国的一条很重要的途径。

朴宰雨:对。还有我们今天谈的是鲁迅的经典化,如果中国方面肯定鲁迅的经典性,但是只有中国人认可,世界上其他国家没有认可的话,那是不是真的算作是经典呢?

黄乔生:您说得对。如果大家都不认可,只是中国认可,能否算作是经典化,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朴宰雨:对。所以鲁迅被中国人认可之后,他怎么能被其他国家所认可,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黄乔生:那我再问您(朴宰雨)一个问题。上周末我到北京外国语大学,有一个博士生的博士论文是关于鲁迅在泰国的传播与影响。我没想到,在泰国也会有鲁迅的翻译与研究。那么我的问题是,您作为国际鲁迅研究会的召集人,您怎么把这些“鲁迅”召集起来?

朴宰雨:那要看看他们翻译的精准度和社会的影响力,以及那里的学者们是否拥有研究、沟通、讨论的平台。但如果要将他们召集起来,还是需要多方面的力量参与其中。

黄乔生:最后一个问题是给顾彬先生的。欧洲作为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过去是汉学的重镇,我怎么感觉现在欧洲对鲁迅的研究有点陷入低潮?

顾彬:这个跟你们有关系。因为从90 年代开始,你们经济发展很快,不谈鲁迅了。中国现在没有鲁迅,所以德国也没有鲁迅。现在我们看国际上的其他国家,他们很多也不谈鲁迅。

黄乔生:顾先生的话对我们很有启发。顾彬先生对中国文坛的批评向来以犀利著称。顾彬先生说得很好,我们都不把鲁迅当作经典,还要让其他国家当作经典吗?所以,我们要研究好我们的经典。好,现在我们进入互动阶段吧。

杨庆杰:好的,谢谢各位老师。上一个环节,我们享受了一场非常有学术分量的讲座。接下来,我们把时间交给大家。“大家谈”有不同的理解,首先鲁迅就是首屈一指的大家,另外今天在座的四位教授也是我们当今学界的大家。当然,“大家”也包括我们现场所有的老师、同学们。所以,我们进入下一场“大家谈”。

学生1:我想请问黄乔生教授,刚才李继凯教授提到鲁迅先生是被毛主席称为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我刚才查了一下,他的职业是公务员、作家,还有教师。请问,您觉得鲁迅本人是对哪一个职业或者是哪一个身份更满意呢?

黄乔生:这个问题很精彩。就是说,一个人在社会上的身份也不是很容易定位的。因为一个人要做很多事,他表现出各种面向,一会儿他是一个战士,一会儿他是一个文人,一会儿他是一个学者。鲁迅从事的职业很多,他首先第一个职业是一位教师,是师范学校的老师,中学的教务长,中华民国教育部的官员,大学教授,自由撰稿人。于是,我们给他戴了很多的“帽子”,比如思想家,文学家,甚至是革命家。因为他有革命思想,他的有些言辞非常的激烈,思想非常的决绝,他对传统、对一些社会的现象有一种强烈的反对和愤恨。他的这些表现你可以称他是一个狂人,可以称他是阮籍和嵇康。所以,从什么样的角度来看,我们就会给他戴上了什么样的“桂冠”或者“帽子”。前面我说他是一位诗人,过去我们不大讲鲁迅是一位诗人,现在我们说鲁迅的文字富有诗意,那为什么不能称为诗人呢?鲁迅在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教过书、写过《中国小说史略》,那为什么不称他是一位学者呢?到底是学者好听,还是文人好听呢?是当作家好呢,还是当学者好呢?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你提的这个问题正好就是我们研究鲁迅的根本问题,就是给鲁迅以怎样准确的形象定位。比如说我现在要写一篇鲁迅的传记,我们要怎么评价?那就要下断语,要看你能不能下判断,下判断的依据是什么。你说他是一个革命家,有人就提出质疑了。我觉得你提出的问题是开放式的,值得深入地探讨和研究。深入下去,扩展开来,会给我们很多启发。比如,鲁迅在北京做了14 年的公务员,做了很多事。那么,作为公务员的鲁迅,与他文学经典的生成有什么关系?刚才我们说,他做了很多一系列的开创性工作。在美术上就有两项开拓,一个是对中国古代美术的总结,另外一个是对外国美术的引进。在一些小事上都能体现出鲁迅卓越的创造力。这跟他的眼界有关,他向西方学习,向传统学习,还与他自己的社会地位有关。研究鲁迅是要综合多方面的,缺一不可。我不知道我的回答是否全面,可能还不够,希望你可以继续研究。

学生2:四位教授您们好。我们今天讲座的题目叫做“鲁迅的经典化与国际化”。在我听完讲座过后,我发现现在学界的现状里面,鲁迅的国际化已经不是那么鲜明。就像顾彬老师说的,在整个欧洲只有他翻译的《鲁迅选集》是相对来说比较全面的。而在其他国家,他们好像都没有一本相对完整的鲁迅研究文集。然后还包括刚才朴教授所说的,在韩国好像鲁迅目前的研究也不再是一个非常热点的一个话题。而且刚才各位老师也说到的一个观点,就是不被大家承认的经典,那还是不是经典?那我就想问的是,鲁迅的国际化和经典化,它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然后另外一个问题是,今天的题目是鲁迅的经典化和国际化,它的着眼点在鲁迅。但是我就在思考,他到底是指的鲁迅的什么?是鲁迅小说的经典化和国际化,还是鲁迅的批判思想的经典化和国际化?到底着眼的是哪一个鲁迅?

黄乔生:刚才这位同学说的第一个问题是说现在鲁迅的国际化处于低潮,可以这么说吧。顾先生是翻译了六卷本的《鲁迅选集》,这个在西语国家算是最多的。确实,国际化也有高潮低谷。朴先生,我想您可以介绍一下,韩国其实也是有一个高潮,您可以介绍一下韩国的情况。

朴宰雨:我认为东亚对鲁迅研究还是保持热情的,但是到现在确实有所变化。进入21 世纪,在这个阶段,我们走过了对鲁迅的热情认同,开始静下心来坐在书桌前做研究。这20 多年最重要的成果是《鲁迅全集》韩译本20 卷的出版齐全。这是海外第二版《鲁迅全集》,对鲁迅在韩国的普及和传播有很好的影响。此外还有《中国鲁迅研究名家精选集》10 卷韩文版的出版,成为韩国鲁迅学界的参照系。正如我之前所说,现在韩国对鲁迅的研究已经不同于日本帝国主义时期和军部政权统治时期,虽有些淡化,但鲁迅的批判精神依然有现实意义。鲁迅的批判不仅对社会、对他人,还包括对自我和民族的反思,这个非常重要。

黄乔生:好的,谢谢朴教授。接下来我们请李继凯先生来回答这位同学的最后一个问题吧。

李继凯:我听了这个问题,我确实有点感慨。像我们这个年龄,在80 年代,那时候鲁迅研究简直就是整个学术界的引擎。研究鲁迅触发了很多问题,很多值得反思的问题。然后导致现代文学界的开放思维又影响到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整个学术界就真的是思想解放了。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是因鲁迅而起。那么现在如何看待鲁迅的国际化呢,其实在我看来,中国就在世界之中,中国的发展变化就会带来世界的发展变化。我向来觉得,鲁迅是古今中外文化“化成”的文化巨人,“鲁迅”就是古今中外文化磨合而成的一个新的文化现象。这种国际化敞开的文化视野是鲁迅文化追求给我们带来的重要的启示。比如说他的双向拿来主义,实际上从《文化偏至论》到《拿来主义》,鲁迅给我们中国人打开了思维的闸门。像王富仁《在广泛的世界性联系中开辟民族文学发展的新道路》一文揭示的那样,我们本身就在世界中,也只有在广泛的世界联系中才能开辟民族文学新道路。我们中国人思考的问题,包括鲁迅思考的问题就是具有世界性的问题。那么,现在出于各种复杂原因,我们研究鲁迅的声音,或者是说被遮蔽被弱化了,但是我们通过教学和科研,一代又一代的持续努力,我们相信中华民族不仅是古代的孔子能够走向世界,我们现代的圣人或者文化巨人鲁迅也能够走向世界,真正为世界更多国家的人所接受,但是这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此外,大家要意识到,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的崛起,不是要恢复那种简单的所谓二元对立、取而代之,而是要世界联通,共享共赢。所以说,鲁迅作为现代文人的基本立场应该被理解为是世界的立场,人类的立场。这样的“大鲁迅”才可能成为人类的鲁迅、世界的鲁迅。如果仅仅把他当成我们民族的一个战士一个骄傲,那么就可能走偏。我曾经特别地建议过,将古代的孔子和现代的鲁迅结合起来,成立“孔鲁学院”,也许可以更好地与世界接轨,与世界融通,通过持续而广泛的文化交流渐渐地磨合而成为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

学生3:四位教授好。现在网络上有很多大学生讨论孔乙己这个热门话题。很多人认为孔乙己之所以落得这样的结果,是因为没有脱下长衫。我想问的是,如果孔乙己脱下了长衫,他一定能翻身吗?

李继凯:鲁迅笔下的人物,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判断和理解,这是完全正当的,也是可能的。此前我谈人们对阿Q 的理解就是如此。网上是当今可以“贴大字报”的地方,各种观点都有。孔乙己成为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关注的话题,恰恰显示了文学经典总会忽然成为一个奇崛的“符号”,唤起人们的复杂感受,激起人们持续的思考。这位提问的同学自己也可以对孔乙己有自己的看法,甚至是积累资料,好好写一篇你所理解的孔乙己,这就是学术上的一种思考。学术学问比较严肃,也很有必要,它都是来自于生疑,你有疑问,你就追踪探究这个疑问。比如我前面讲到的例子,我认为允许多样性的思考,可以有“别解”,恰好证明社会还有活力。事实上文学经典形象可以发挥一种文化符号的召唤机制。这种机制是接受美学里边特别强调的,就是说你通过这种信息的接受,然后你就想了很多,可以再造和重构,也可填补某种空白,那这就是你的发现,你的思考。孔乙己也是这样。教科书里边和老师的一些讲法,可能真的是局限了我们的一些思维。孔乙己跟现在的“躺平主义”,混日子或者是消极人生有关联吗?孔乙己的人生样态包括不脱长衫之类是否就意味着那种无奈人生或悲剧人生?你都可以有自己的发挥和理解。我以为,人生的基本样态是:适者生存、强者成功、智者超越……孔乙己是复杂的传统文化形塑的旧文人,我们要做“新三立”意义上的现代读书人。显然,孔乙己的问题应该是多方面的,这样能够触发人想到很多问题。我特别敬佩王富仁老师,他往往能通过一个具体的文化现象,就能想得很多很多,在古今中外的文化框架里边来思考、来反思、来探求中国文化的出路。王富仁老师在这个紧张的思考当中来探寻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我们不仅要寻求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而且我们更要冲破二元对立的思维藩篱,重视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的理论和思想文化的建构,恐怕这还是当务之急。

学生4:四位教授好。刚刚听了李继凯教授对阿Q 精神别样的理解,然后我对鲁迅文学作品的经典化有了更深的认知。我的问题是,我觉得在这个物质条件比较充足的时代,很多人其实并不能真正地理解鲁迅先生作品的经典性,尤其是其中的精神所在。所以我想请您谈一谈鲁迅先生的精神对当代年轻人的启发意义。谢谢!

李继凯:这个话题实际上是很有意思的。鲁迅与年轻人,与当今年轻人的深切的关联性究竟何在?我们言说鲁迅也自然会关心年轻人对鲁迅的关注或逃避,关切鲁迅及其作品对年轻人是否可以带来思想营养和人生启示,这些都是现实的问题。总体看鲁迅实际就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者,他特别关注现实,不主张抓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来思考问题。所以说现在年轻人面对的很多问题,从鲁迅的人生经历和他对人生的各种感悟当中都会有相应的启发。如果你不熟悉鲁迅,自然很难从鲁迅那儿获得有益的启示。而你熟悉了鲁迅还钻研了鲁迅,你就会发现,从鲁迅人生起步的那个阶段,他的“走异路”,他的“弃医从文”,都对年轻人如何选择人生道路颇多启示。当然,鲁迅也在多方面可以成为人生的导师。但他的一切也有不可学的东西,比如抽烟很凶。就是说,鲁迅有些东西可学,有些东西是不能学,或者是学也学不来,这都是正常的。但是鲁迅的那种韧性的、奋争的、反抗绝望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年轻人偶尔的躺平是可以的,但是整个人生要有远景、远志。人生有没有苦难呢?有;有没有彷徨呢?有。但是鲁迅在年轻的时候就有自己的志向,就有献身于伟大事业的“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志向。当你有了这一种高远的志向之后,你就会从日常的点点滴滴去努力,就不会躺平,更不会绝望。所以说,反抗绝望,也是我们学术界对鲁迅精神诠释非常多的一种精神。人活着能没有苦恼吗?肯定是有的。但是一定要有反抗绝望的意志和韧性。鲁迅那一代的青年人一直在探路,也探出了一些好路。比如说女孩子们原来还是深闺中的小脚女性,就光这一个女性解放,我们就应该感谢鲁迅们,感谢他们那一代五四的新文化运动者。他们带来了很多属于人类共需的启迪,不仅仅是消解中西、男女等二元对立,鲁迅文学、华文文学都可以给我们带来有益的启示:对这个“二元对立”观念,我们一定要逐渐通过文化磨合把它逐渐消解掉,因为我们实际上是地球村的村民,我们人类的命运是相关的。

杨庆杰:谢谢李老师。时间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两个小时,我知道可能在座的各位同学还有一些问题,但是我们也必须有一个结束的时间。虽然不舍,但我们共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今晚四位教授来到了我们的“大家谈:鲁迅的经典化与国际化”的讲座现场,跟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了关于鲁迅经典化与国际化的很多重要的思想,他们的思考和智慧都让我们深受启发,获益匪浅。刚才李继凯先生不断地提到王富仁先生,从我进入汕头大学工作,一直到王先生过世,我可以说陪伴王先生走过了他人生的最后十二年。在此,我打算跟大家分享王先生生前的几句话,表达我们对他的一种怀念,并作为我们今晚这个讲座的结束语。大概在十年前,王先生曾经问我一个问题:“你想过没有,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不需要鲁迅?”我们经常说,我们需要鲁迅。鲁迅很伟大,鲁迅对我们很重要。但是,鲁迅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变得不重要?其实刚才有同学也问到为什么我们今天的鲁迅研究处于低潮,鲁迅与今天的年轻人之间似乎有了隔膜。王先生是讲过很多话的,我有的记住了,有的随着他的离去而渐渐淡忘了,但是这几句话我记得很清楚。他说:“当你已经拥有或者是宣称拥有乃至占有绝对真理的时候,你不需要鲁迅;当你已经非常自信地在世俗的世界当中找到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且有充足的自信能够按部就班地一步一步去实现它的时候,你不需要鲁迅;当你拒绝一切,拒绝绝望,更不用说是反抗绝望的时候,你不再需要鲁迅。”这几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直到今天还言犹在耳。所以说,我们在座的同学们或者青年朋友们,有的时候,你觉得你不需要鲁迅或者说是你觉得鲁迅于你而言不再有太大的关系。那么请你想一想,你是否觉得自己已经拥有绝对真理而不再需要困惑和思考?你是否已经在世俗世界当中找到并且有充足的自信去一步一步实现你的人生目标?你是不是拒绝一切错误和绝望,并且拒绝反抗绝望?比如说当下的焦点ChatGpt,你是否希望有那样一个东西为你非常准确地、没有任何错误地去安排好一切?假如说你真的是这样想的话,可能你的世界里真的不需要鲁迅。但是,我们的世界真的会变成这个样子吗?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也值得大家和“大家”去深思求索。好的,我们必须要为今晚的讲座画上一个休止符了。最后,再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嘉宾表示感谢,也感谢大家的参与和分享。

猜你喜欢

阿Q孔乙己鲁迅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鲁迅,好可爱一爹
阿Q和老A
孔乙己(下)
孔乙己
鲁迅《自嘲》句
沈鹏《读鲁迅〈阿Q正传〉(四首选二)》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论描写辛亥革命之于《阿Q正传》的意义
阿Q“国民劣根性”的误植与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