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改进型带教模式在口腔专业本科生临床实习带教中的作用

2024-01-24朱丽德孜托列别克阮晓慧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2期
关键词:实习生医师老师

朱丽德孜·托列别克 周 晶 陈 欣 刘 啸 阮晓慧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疆乌鲁木齐市 830063

医学本科毕业生的临床实习是高等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临床实习中能弥补处于课堂理论学习阶段实践的不足,是将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1],同时也是培养医学生诊疗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对医学生能否打下扎实的医学基础、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能看病会看病有着重要的影响[2-3]。一定时长的临床实习能够系统培养医学生实际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巩固与加强其专业知识,增长临床经验,提升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实现由医学生向医生的转变[4-5]。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发生着巨大变化,本科毕业生涌现“考研热”,以往传统的实习带教模式显示出其不足,如何提高医学生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已成为教学单位的首要任务。我院本着科学教学的理念,有着多年的临床实习教学经验,这些年围绕如何培养具有岗位胜任力的应用型医学人才积极开展教学创新活动。本次选取2020年7月—2022年5月在我院口腔科实习的44名5年制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作为观察对象,分析探究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改进型带教模式在口腔专业本科生临床实习带教中的作用,为改进临床带教模式,提高实习质量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7月—2022年5月在我院口腔科实习的5年制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44名作为观察对象,以2020年7月—2021年5月的20名实习生为对照组,其中:女12名,男8名,年龄22~25岁,平均年龄(22.37±1.87)岁;以2021年7月—2022年5月的24名实习生为观察组,女14名,男10名,年龄22~25岁,平均年龄(22.18±1.54)岁。两组实习生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实习学生本人及其家属知晓并同意参与本次实习。排除标准:中途退出本次实习的学生。

1.2 带教老师条件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要求带教老师具备以下条件:(1)政治思想端正、医德医风优良、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规范化临床操作技能。(2)同时持有高校教师资格证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证书。(3)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中级及以上职称医师。(4)除了专业技能的传授,能够注重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关爱关心学生,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1.3 方法

1.3.1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实习中以带教老师为主导,带教老师严格按照实习教学大纲要求的临床操作的种类与工作量为原则制定实习任务,将专业理论知识与临床操作技术主动传授给实习学生。具体实习内容包括:(1)口腔门诊病历的书写:实习生通过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既往史、过敏史、治疗史等,结合视诊、叩诊、触诊、扪诊、温度测试、牙髓电活力测试等口腔专科检查和影像学等辅助检查书写门诊病历。(2)树脂充填治疗25例:实习生在带教老师指导下独自进行树脂充填操作,包括前牙和后牙的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洞型,涉及浅龋、中龋、深龋。(3)根管治疗20例:实习生在带教老师指导下独自完成牙体开髓、根管预备、根管消毒、根管充填的步骤,起始阶段进行单根管牙齿的操作,再过渡到双根管,之后操作三根管或四根管的牙齿。每一步骤操作都有带教老师严格把关,每个根管治疗病例都有术前片、测长片、根充片,确保根管治疗质量。(4)牙周病的系统治疗5例:实习生独自完成超声龈上洁治术至少4例,作为带教老师的一助至少完成1例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5)拔牙术30例:包括一般拔牙术25例和复杂牙拔除术5例。(6)清创缝合术5例:实习生作为带教老师的一助完成5例颌面部清创缝合术。(7)口腔颌面外科基础手术2例:作为一助完成皮样或表皮样囊肿、色素痣、牙龈瘤、脂肪瘤切除术等门诊手术2例。(8)修复病例10例:包括全冠修复7例和局部可摘义齿修复3例,实习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义齿设计、牙体预备、取模型、试戴义齿、调磨义齿、粘接。(9)每日实习结束后先由实习生对自己的当日实习进行自我分析总结,再由带教老师统一总结,就实习生在1d诊疗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操作过程中的不足给予解答,并就当日出现的患者典型症状,诊断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和鉴别诊断进行统一指导和解答。(10)每周进行1次专题讲座,由口腔各亚专业高年资医师围绕专业新进展将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1.3.2 观察组采用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多种教学模式相融合的改进型带教模式。改进型带教模式以学生为主导,与传统带教模式相比更加主张学生是主动参与者,倾向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改进型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各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加强各学科知识的融合,在对照组实习内容的基础上增进了实习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参与急诊值班与会诊:要求实习生每月参与2~3次急诊值班,参与住院患者的会诊工作。(2)融入基于问题驱动教学法(PBL)、基于案例教学法(CBL)教学模式:将同一亚专业实习的学生分为1组,每周进行1次复杂病例的讨论。带教老师提前将所要讨论的复杂病例资料和问题通过微信或超星课堂平台发送给学生,学生以组为单位,根据资料中提供的病史、体征、专科检查、辅助检查等内容,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展开讨论分析。课堂上由小组推选代表阐述所选病例及提纲中的问题,其他学生作补充回答,最后由带教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3)开展心理指导:实习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紧张、胆怯、与患者沟通不畅、制定治疗计划不全面等情况,导致实习生出现自信心不足、烦躁、焦虑等负面情绪。有的学生一心想着备战研究生考试,担心临床实习耽误“考研”,表现出实习不积极。带教老师在此期间及时组织实习生进行相应的心理指导,通过传授自身多年经验、视频教育、现实案例科普、高年级师兄师姐传经送宝等方式,排除实习生内心的负面情绪,指导实习学生学会对自身情绪的感知与管控,妥善控制自身情绪;同时学会自我激励,增强其自信心,在接诊过程中逐步学会认知他人情绪、适当调节与患者之间的关系等。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临床实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实习兴趣,调动实习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学习将书本知识与临床技能融会贯通,增强其自身能力。(4)融入思政教育:带教老师将思政教育潜移默化地贯穿于整个实习阶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优良的职业道德操守、树立正确的工作作风、提升实际工作能力、塑造其医者仁心的素养和德能兼修的能力。

1.4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实习生的入科理论成绩以及出科理论成绩、临床技能操作成绩、患者对实习医师的满意度,其中患者对实习生的满意度评价标准包括:实习生接诊过程中的态度、对疾病的检查诊断与操作、治疗后的效果、诊疗后注意事项与禁忌事项的交代情况与总满意度。入出科成绩与临床技能操作成绩均为100分制。

2 结果

2.1 两组考核成绩对比 两组入科理论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结束后,观察组出科理论成绩与技能操作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考核成绩对比分)

2.2 两组患者对实习医师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中患者对实习医师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实习医师满意度对比分)

3 讨论

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要求深化院校医学教育改革,进一步加强医学人才培养。随着社会飞速发展,医疗制度的不断变革,医患关系的变化,相对应的医院、患者对于医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6]。医学生的临床实习阶段,对于其整体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传统的临床带教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对创新型口腔医学人才培养的需求,这就对带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在基于岗位胜任力的高质量人才培养带教模式之中,要求带教老师具备创新思维,能够与时俱进;具有优良的医德医风、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需具备人文社会知识,对实习医师进行全方位指导教育,做到言传身教[8]。在带教过程中,由于实习生的实习时间有限,而需要掌握的临床知识与操作技能繁多,需要科学合理地制定相应的带教计划,选择合适的病例循序渐进由易入难,且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9]。同时,临床教学进行的过程中,同样应当重视实习医师的心理状况,良好的心理状况有利于其对于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反之不仅不利于其自身发展,甚至会造成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严重情形[10-11]。

在本文中,实习结束后,学生的出科理论成绩、技能操作成绩、患者对实习医师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改进型带教模式在传统带教模式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补充了实习生参与急诊值班和会诊。本院是本市唯一一家开设口腔科夜间急诊的医院,有大量的口腔急诊患者。夜间急诊就诊的大多是急、危、重症,不仅要求接诊医生要有扎实、全面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技术操作,还要有临危不乱、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学生参加急诊值班能够接触到各类口腔急诊疾病,学习到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迅速成长起来,这些是日间接诊中难以学到的内容。会诊患者往往伴有全身系统其他疾病,这就要求会诊医生在全面系统评估患者全身情况下开展口腔疾病的诊治,如果判断不准确,可能口腔内一项简单的操作引起患者全身严重的反应。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对学生日后的实际工作能力有着深远的意义。

改进型带教模式融入了PBL、CBL教学模式分组讨论复杂病例,学生成组讨论中,鼓励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各抒己见,极大地调动了实习学生学习和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加强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临床思维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们团队协作能力。病例的选择为多学科整合的病例,这部分内容帮助学生构建了较为全面完善系统的知识体系,提升了学生在诊疗过程中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重学业而忽视大学生情感、志趣等精神层面,不仅不利于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也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心理健康贯穿人的一生,当实习生走出校园进入医院,全新的环境或多或少带来不适应。改进型带教模式将学生心理指导工作作为重要内容融入带教过程中,向学生普及自我认识、人际交往、情绪管理等心理健康知识。带教老师通过细心观察,及时开展心理支持和危机干预工作,对学生多一些人文关怀,多一些心理疏导和鼓励,帮助学生心智走向成熟。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仁心仁术的医学人才是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12]。改进型带教模式将实习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职业素养教育贯穿在整个实习阶段,比如以本院参加疫情防控斗争中的医务工作者为榜样教育学生,着力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大医精诚”的救死扶伤精神,心中有爱的仁术,引导学生将预防疾病、解除病痛和维护群众健康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

综上所述,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改进型带教模式顺应国家医药卫生改革的需求,在口腔专业本科生临床实习带教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实习生医师老师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儿科临床医学实习生与住院医师结对带教模式的探讨
老师,节日快乐!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80位医师获第九届中国医师奖
中草药房实习生带教工作探讨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