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19 届女排世锦赛八强队伍防反体系各项技术运用效果

2024-01-24王雨琦项贤林姜魏东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23年4期
关键词:八强中国女排世锦赛

王雨琦,项贤林,姜魏东

(上海体育大学,上海 200438)

排球比赛战术可以分为两大战术体系,分别是一攻体系和防反体系[1]。一攻体系主要包括发球、接发球、调整传球及进攻。防反体系主要包括拦网、防守、调整传球及反击进攻。排球运动员想要赢得胜利,不仅需要具备打一次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连续得分的能力,而连续得分主要依赖的就是拦防及反击进攻能力,因此,防守反击对比赛胜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中国女排在巴黎奥运周期经历了主教练更换及新老队员更替,国际比赛成绩有下滑趋势。对于新组建的中国女排而言, 要想重新回到世界前四并站稳脚步,必须加强防守反击能力。本文通过对比第19 届女排世锦赛八强队伍防反体系各项技术运用效果,发现中国女排防反体系的优势与不足,为中国女排防守反击训练更具针对性,进而制定更有效的攻防策略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第19 届女排世锦赛八强争夺赛中的8 场比赛及中国队与八强对手(巴西、日本、意大利)在小组赛和复赛阶段交手的3 场比赛进行分析,将比赛双方防反体系中各项技术的运用效果作为研究内容。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平台等以女排比赛、拦防、防反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查阅体育期刊发表的相关文献,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为本研究的构思提供理论基础。

1.2.2 录像观察法

通过观看第19 届女排世锦赛八强争夺赛中8 场31 局比赛及中国队与巴西、日本和意大利队在小组赛、复赛和1/4 决赛中交手的3 场10 局比赛录像,使用慢放、重放等手段,将所需的相关数据进行提取、记录。所有数据依照表1 中排球比赛数据分析系统Data Volley 中的统计标准进行收集。

表1 Data Volley统计指标的界定

为了使数据的呈现更简洁,便于球队之间进行比较,在不影响结果分析的情况下,将拦网指标中的好球和拦回合并为一般有效拦网,将失误和破坏性拦网合并为拦失,将防守指标中的无效防守和防回合并为一般无效防守,将传球指标中的好球和一般合并为调整好球,将传球不能攻和失误合并为调整不好球,将进攻指标中的好球、被拦回和效果不佳合并为一般。

1.2.3 数理统计法

统计第19 届女排世锦赛八强争夺赛及中国队与日本、巴西、意大利在小组赛及复赛阶段交手的3 场比赛防反各项技术运用效果的相关数据,运用Excel 进行分类、整理和归纳,并运用SPSS 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所有统计检验以P<0.05 表示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表示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国队与八强队伍防守反击总体效果对比

根据竞技排球的比赛特点,有效的一攻只能保证本方比分不落后,而扩大战果并最终获胜,必须依靠强有力的防守反击[2]。女子排球比赛由于球速相对于男子慢,竞技过程攻防回合多,当博弈双方进攻效果相当时防守反击效果显得尤为重要[3]。因此在女子排球比赛中,防守反击已成为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

从表2 可知,八强队伍在局均得分率和局均失分率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八强队伍防守反击的实力差异不明显。中国队与外国队的局均得分率分别为29.74%和27.78%,中国队高于外国队,在八强队伍中排第二,可见中国队在防反中的得分能力较强。在对手失误得分方面,中国队与其他队伍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中国队在主动得分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在局均失分率方面,中国队高于外国队2.19 个百分点,在八强队伍中排倒数第二,反映出中国队攻强于守的态势[2]。

表2 八强队伍防守反击总体效果

2.2 中国队与八强队伍防反体系各项技术运用效果对比

2.2.1 拦网效果对比

拦网是防守的第一道防线,有效的拦网能削弱对方的进攻[4],从而减轻后排防守的负担,增加起球的概率和反击进攻的次数。直接拦死得分能鼓舞球队的士气,增强防反的信心。因此,作为防反的第一个环节,拦网对之后各项技术的发挥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表3 可知,与外国队伍相比,中国队的局均拦死率少0.25个百分点、局均一般有效率多1.32个百分点、局均拦失率多2.44个百分点,综合来看,中国队与外国队的有效拦网相差不大,拦失率略高。对比前4 名欧美强队的局均拦死率发现,中国队与四强均差距细微,局均一般有效率高于前4 名,可见中国女排的有效拦网与前4 名队伍基本持平。

表3 八强队伍拦网效果

近几年中国女排的人员配置呈现高大化,出征第19届世锦赛的4 名副攻手和主攻李盈莹的身高均在190 cm以上,其中袁心玥的身高更是超过200 cm。中国女排在网口的高度上具有一定优势,大大增强了中国队的拦网能力和拦防自信。在拦失方面,中国队的局均拦失率为19.41%,除了略低于塞尔维亚队外,高于其他四强。

观看比赛发现,欧美队伍拦网运动员积极地伸向网对面,给对面攻手造成压力。相反,中国队在拦网的狠劲和手型的控制方面稍弱于欧美强队。究其原因,可能是受限于体能。中国队的高大副攻移动能力较慢,脚步不到位,核心控制力欠缺,导致滞空不足,力量难以有效传到手部,使得拦网的狠劲和手型的控制不足,造成破坏性拦网和漏洞增多。同为亚洲球队的日本队在体型上存在明显劣势,身材矮小使拦网高度不足,拦死率仅为4.09%,与中国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同时拦失和效果不佳率之和也比中国队多5.15个百分点,可见日本队的拦网实力明显不如中国队。波兰队的一般有效率显著低于中国队。具体来看,拦死率高于中国队4.04个百分点,拦失率低于中国队3.93个百分点,拦网效果明显好于中国队。这主要是因为波兰与对手塞尔维亚队同为欧洲代表性球队,均以强力接应为核心点,暴露性强攻加上高举高打的特点,对具备身高优势的双方而言,拦防难度并不高。

2.2.2 防守效果对比

防守是防反的第二道防线,有效防守的次数越多,反击进攻的机会就越多,防守起球的质量越高,越有利于二传分配出高质量的传球,从而保障反击进攻的成功。因此,后排的防守能力往往成为决定球队成绩的关键因素[2]。

由表4 可知,与外国队伍相比,中国队的局均有效率少1.14个百分点、局均防失率高3.83个百分点,防守能力较弱。首先,由于运动员身材高大,降低防守重心就变得困难,反应速度、启动速度及移动速度均相对较慢[5]。其次, 此次世锦赛出征的中国女排是以年轻队员为主的全新阵容,场上国际大赛经验较为丰富的只有龚翔宇和袁心玥,其余队员都相对薄弱,尤其是小主攻位置轮换打的金烨和王云蕗,更是首次获得国家队主打的机会,由于国际大赛经验不足,对防守的预判也略显不足。再次,自由人王梦洁的表现并不出彩,场均8.2 次起球在此次世锦赛中的防守排名仅为第10 名,与意大利队最佳自由人(场均14 次起球)仍有不小的差距,因此,难以带动球队的整体防守。此外,中国队面临的对手是日本、巴西和意大利队。日本队和巴西队由于身材条件不如欧美队伍高大,均以快速多变的平拉开战术作为进攻打法,她们技术娴熟、手法多变,大大增加了中国队的拦防难度。意大利队以强力接应作为核心进攻点,这对我们接应、二传运动员的防守能力提出更大的挑战。从数据来看,土耳其队的有效率非常显著地高于中国队,防失率非常显著地低于中国队,防守表现显著好于中国队。美国队在此次世锦赛的进攻表现并不理想,一方面是由于自身进攻实力不足,另一方面是土耳其选手高大的拦网对美国队的进攻造成极大的威胁。

表4 八强队伍防守效果

2.2.3 调整传球效果对比

调整传球的目的是制造反击进攻。高质量的传球不仅能让攻手的动作完整流畅,还可以为攻手借力,从而提高进攻成功率。比赛环境中防守难度大于接发球,因此,反击扣球多数以2、4 号位调整攻为主[3],相较于二传在到位位置上组织的进攻,调整传球的难度更大,传球的效果降低。

由表5 可知,中国队的局均调整好球率较外国队少7.8个百分点,局均调整不好球率较外国队高7.79个百分点,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是八强中调整传球效果最差的队伍,说明中国队的调整传球能力明显不足。具体来看,中国队防反中调球的效果与塞尔维亚队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与巴西、日本、波兰和土耳其队具有显著性差异。究其原因,塞尔维亚、波兰和土耳其队作为高举高打的欧洲队伍,攻手的个人进攻实力及对传球的弥补能力很强,因此,调球的难度相对较低,要求传高、球头立稳即可。中国队攻手的个人进攻实力相对不足,需要依靠二传的分配和传球的加速来突破高大拦网,因此,攻手对于调球的效果具有一定的依赖性,从而增加了调球的难度。此外,为了提高反击进攻的成功率,二传刁琳宇在比赛中抓住一切机会组织平拉开,在乱球居多的防反中传出快速、稳定和到位的传球,难度巨大。巴西队和日本队的进攻打法与中国队相似,而中国队调球效果却明显不如巴西队、日本队,说明中国队的调整传球能力有所欠缺,反映出中国队虽然加强了网口技术的实力,但减少了对下三路技术的重视程度。中国女排刚组建不久,仍在磨合期内,尤其是在蔡斌教练接手后,将以个人进攻实力为主的打法转变为集体配合的平拉开战术打法,这一战术对球员各项技术的精雕细琢及球员之间的相互配合要求非常高。为了使平拉开的运用更加完善和精湛,二传的传球及其他队员调整传球的能力必须得到重视和提高。

表5 八强队伍调整传球效果

2.2.4 反击进攻效果对比

反击进攻是防守反击的最后一个环节,无论是拦网、防守还是调整传球,都是为反击进攻做铺垫。光有拦防没有反击只能被动防御,而反击进攻的成功能带来连续得分,从而掌握比赛的主动权[5]。

从表6 可知,与外国队伍相比,中国队的局均得分率高6.57个百分点、局均失误率高0.79个百分点、局均被拦死率低1.62个百分点,中国队的反击进攻效果高于外国队。与冠军塞尔维亚队相比,双方的局均得分率分别为44.6%和44.66%,基本持平;在失误和被拦死方面,中国队均略微高于塞尔维亚队,说明中国队已具备与冠军队伍同等的反击进攻能力。可以说,平拉开战术的运用对于中国队是一次成功的战术调整,这一战术大大提高了中国队的进攻效率,有效弥补了攻手个人进攻实力的相对不足。观看比赛发现,无论是一攻还是防反,二传在到位的情况下非常积极地组织加塞、交叉、立体攻等战术,且积极调动副攻进攻。数据显示,袁心玥的场均扣球数为7.8 次,在队伍中排在2 个主攻之后,甚至超越了接应龚翔宇的进攻次数,而相比于一般攻,战术攻的成功率更高,因此,球队进攻效率的提高,二传刁琳宇功不可没。

表6 八强队伍反击进攻效果

美国队的局均得分率为33.16%,低于中国队11.5个百分点,具有显著性差异,局均失误率高于中国队0.84个百分点,局均被拦死率与中国队持平,可见美国队的反击进攻能力明显不如中国队。观看美国队的比赛视频发现,此次世锦赛美国队与东京奥运会时期的冠军队伍相比,在人员配备上有了非常大的调整,多数东京奥运会的功勋球员缺席,导致美国队的整体进攻实力大减,与塞尔维亚队和意大利队的比赛分别以1:3 和0:3 落败,且从小比分来看,仅有2 局比赛较为激烈。此外,土耳其队的被拦死率高于中国队8.89个百分点,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得分率少于中国队15.96个百分点,在八强中排在最后一名。不难看出,土耳其队的反击进攻能力明显不足。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在八强队伍中,中国队的防反得分率排第二,拥有较强的主动得分能力,但失分率同样较高,排名倒数第二,反映出防守反击攻强于守的态势。在拦网方面,中国女排在网口上具备了一定的高度优势,但暴露出攻击性不足的弱点。在防守方面,由于队员防守重心偏高、国际大赛经验不足、自由人防守能力欠缺等,中国女排的防守能力较弱。中国女排在防守反击中的调整传球效果欠佳,是八强中表现最差的队伍。平拉开战术的运用及二传的分配使得中国队在八强队伍中拥有较强的反击能力。

3.2 建 议

防守反击的好坏是比赛能否取得胜利的关键[6-7],训练中需加大防守反击练习的比重,提高防反训练的难度。

拦防作为决定反击进攻的关键因素必然受到重视。在拦网方面,应加强运动员拦网的脚步移动练习和核心控制练习,起跳后积极地将拦网手伸向对面,提高拦网的侵略性。

在防守方面,首先要降低队员的防守重心,加强各种速度练习,提高队员的防守预判能力。其次要加强自由人的防守训练,扩大其防守面积,提高其防守能力。此外,要重视拦防之间的配合训练,不断完善拦防体系,为反击进攻创造更多、更优的条件。

传球的分配及质量在平拉开战术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训练中加强二传在防反中组织平拉开战术的稳定性及其他队员的垫调球能力与传调球能力,尤其是在球不到位的情况下调整球的能力,提高球员之间的配合默契度和技术的熟练度。

继续强化攻手打平拉开战术的能力,尤其是对乱球的处理能力。通过丰富的手腕变化、加快下手的速度、变化进攻的节奏、控制进攻的失误,提高攻手扣调整球的能力,进一步加强攻手的个人进攻实力。

猜你喜欢

八强中国女排世锦赛
爵士啦啦操“跳跃类难度”动作运用分析——以2019年啦啦操世锦赛前六名为例
2022再战东京,世锦赛我们来啦!
中国女排《夺冠》之路
中国女排:唯有拼搏,方能致远
2017-2018赛季CBA联赛八强队伍的攻防能力分析
中国女排:争夺奖牌往上冲
传承中国女排精神:加强大学生班集体建设
从近三届世锦赛成绩看我国高尔夫竞技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