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国内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研究

2024-01-24史秀文王计平

江苏商论 2024年2期
关键词:文创博物馆产品

史秀文,王计平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上海 200237)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 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国内文创产品的开发迅速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这其中主要以博物馆为主力,尤以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河南博物院为主,开发出了许多优秀并具有代表性的文创产品。 这些大型博物馆凭借自身文化和地域等优势,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创开发模式,但尚存在诸如缺乏系统化的产品开发链、 合作开发不够广泛、设计与生产间的衔接不够以及文创产品类型单一等问题。 因此,不断探索新的开发模式,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2021 年8 月,文旅部等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措施》的通知,进一步强调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需要深入融合文化内涵, 健全体制,创新开发。 因此,研究国内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对推动文创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一、基于文献计量法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分析

文献计量分析法就是对相关文献的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用数据来描述或解释文献作者群、期刊、发表年限的数据特征和变化规律。 VOSviewer 软件在关键词聚类分析、 词频统计方面有较大优势,是挖掘主题的重要文献分析工具。 本文以中国知网为文献来源,检索日期为2021 年12 月30 日,时间跨度为2012—2021 年,检索主题为“博物馆文创”,约束为CSSCI 和核心期刊,检索结果为136 篇,通读摘要筛选得到107 篇文献。

(一)发文量分析

由图1 可知,国内关于博物馆文创的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 2012—2016 年,是博物馆文创开发的起步阶段,所以相关文献数量较少,年均发文量小于10 篇。 这一时期的文献研究主要处于探索阶段,此时以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山西省博物院等博物馆为主,文创产品多是简单元素的复制与转移,产品宣传以展览为主。2017—2018 年,是博物馆文创的快速开发阶段, 发文量呈大幅度上升趋势,国内的文创产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2019 年后是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创新开发阶段,开始更多地关注实用性,逐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 博物馆也开始寻求与一些品牌合作, 树立各自的特色品牌形象,产品也逐步拥有了自己的文化故事。2019 年,天猫发布了“天猫新文创2.0 计划”,并与多个品牌进行合作开发。 目前博物馆文创产品大多力求表现藏品的自我价值以及社会影响力, 如故宫博物院与“奥秘之家”联合推出的互动式解谜书《迷宫·如意琳琅图籍》《迷宫2·金榜题名》, 将故宫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融入大众的生活中,此阶段的跨界合作更加系统与科学。

图1 2014—2021 年国内相关博物馆文创的CSSCI 和核心期刊发文量

(二)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是作者对文章内容或者主题的高度概括与总结,通过分析高频关键词,可以得到该研究领域的热点与重点。 采用VOSviewer 对文献关键词进行分析, 共有362 个关键词, 统计词频不低于2次的关键词有47 个。 由图2 可知,博物馆文创相关的研究范围较广,关联度紧密。 主要分为空间类研究、方法类研究和背景类研究。 从空间上分析,国内的博物馆文创开发主要以故宫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等大型博物馆为主;方法类研究包括产品开发、开发模式、开发对策、开发策略、文旅融合;背景类研究包括:开发现状、文化传播等。

图2 博物馆文创高频关键词共现图谱

本研究主要以文创产品开发模式为切入点。 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深度检索,检索“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模式”, 约束为小标题, 时间跨度为2012—2021。 共检索到155 篇文献,包括学术期刊、学位论文、会议和报纸。 然后通过阅读筛选得到48 篇,并对关键词进行进一步分析。 从图3 可以看出学界对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19年以后,相关研究还不够多样化和成熟化。

图3 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模式高频关键词共现图谱

二、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模式分析

通过文献的梳理发现,目前中国的文创产品开发呈现多种模式并存的状态。 周美玉等认为,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模式有4 类,即充分利用馆内和馆外资源的协同开发模式;依托博物馆文化的文创品牌开发;利用地域性文化的开发模式;依靠文化产业扶持的开发模式(1)。综合相关文献分析,本研究将国内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分为4 种模式。 一是独立开发模式,即包括博物馆、企业或政府主导等开发模式。 二是混合开发模式,即多个开发主体,包括与政府、企业、设计机构和自由设计师的合作。 三是市场导向型开发模式, 即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根据消费者反馈的信息,进行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最后是技术引进型开发模式,是从新科技层面出发,利用科技手段,将产品的开发过程数据化、可视化,使产品开发科学化。

(一)单一主体开发模式

单一主体开发模式主要存在于一些中小型博物馆或非遗类博物馆。 这些博物馆由于受地理位置和知名度等影响,再加上开发资金有限,导致开发模式较为单一。 通常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自主开发,依托外部加工厂生产。 比较适合一些大型博物馆,自身拥有优秀的创新设计团队。 第二种是博物馆通过举办设计竞赛或征集活动, 获取设计方案。第三种是政府、企业、设计机构等借用博物馆的知名度和藏品授权进行产品的开发。 宋峥嵘通过对河北省博物馆开发模式的研究,认为总体开发模式单一,主要是内部自行设计,然后委托厂商加工。 这种模式虽然可以精准地把握馆内藏品的特点进行创新开发, 但是对于文创产业刚刚起步的博物馆来说,这一模式也面临很大的考验,如投入资金不足、把握市场不准、设计创新不强等问题(2)。赵慧智等人对三江侗族刺绣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分析结果显示,只是简单地将刺绣图案进行转移,就会出现严重的同质化现象(3)。姬益波研究发现,南京云锦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主要是单纯的图案与日用品的结合,缺乏创新性和突破点(4)。杨静的研究表明,新疆博物馆主要是将藏品授权给设计机构进行文创开发,注重视觉元素的模仿与临摹,但缺乏对藏品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导致文化与产品脱节(5)。虽然采用单一主体开发模式的博物馆多数存在资金有限、场馆配套设施不足、缺少专业性的设计团队、产品的开发周期较长等问题, 很难产出高质量和具有创新性的产品,但还应积极鼓励自主研发文创产品,逐步提升自身的创新和竞争能力。

(二)多元主体开发模式

这一模式大多都以合作开发为主,辅以多种开发(自主研发、品牌授权等)模式。 相较于独立开发模式,可以综合多方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产品开发效率、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让文化以一种新的形式呈现。 国内各博物馆的文创开发应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开发模式。 自主研发模式,对于国内大多数博物馆来说,拥有自己的研发团队非常有挑战性。 合作开发和品牌授权虽然是目前国内大多数博物馆采取的开发模式,但是往往会存在一些产权不明晰的问题,因此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品后期的销售与衍生产品的开发。 多元主体合作模式虽然会解决一些同质化的问题,但也会导致研发团队与市场、消费者脱节,开发团队得不到及时的信息反馈,很难产生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新型产品。

(三)市场导向开发模式

市场导向模式主要是从市场的角度出发,让消费着参与产品的开发,提供及时有用的反馈,开发出可以与用户产生感情共鸣的产品。 李浥尘以上海博物馆为例,分析利用科技力量,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利用大数据分析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研发满足消费者直接需求的文创产品(6)。 疏淑进从游客感知价值的角度出发,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影响因素,提出体验式文创开发策略(7)。李尽沙以苏州博物馆原真性开发模式为例,分析了产品原真性对消费者的影响以及开发过程中国家原真性和创意原真性结合的重要性(8)。 王鹏等人从消费者交互体验视角探索了古生物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新模式(9)。 郭金雨等人从参观者的文化意向入手,以内容分析法获取参观者的意向,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消费者意向数据库,作为产品开发的依据(10)。 杨柳从用户的需求偏好特征出发,运用粗糙集理论和语意差异法构建系统,以数据筛选和计算结果,作为产品开发的理论依据(11)。 这一模式虽然可以加速产品的市场化进程,满足多层次消费者的需求,但是一味追求市场化,容易产生趋同,导致博物馆自身品牌与地域特色的缺失。

(四)技术引进开发模式

技术引进主要以科技为主导的开发模式,利用5G 时代产生的新技术,从科学和数字的角度探索新的开发模式。

陈捷等人探索了风格迁移算法在漆艺文创产品开发过程中的运用。 主要利用神经网络系统对漆艺的技法、色彩和肌理进行收集,然后进行数学模拟,为产品开发提供更多的可能性(12)。 胡珊等人以楚漆凤鸟纹为例,利用眼动实验科学进行纹样提取,摆脱了传统开发过程中的主观因素的影响(13)。 章文等人从AI 视角探索了博物馆智能化文创产品的开发,提出了深度学习下的文化内涵挖掘, 大数据分析下的精准开发模式, 以柔性生产技术为基础的定制化产品开发模式(14)。 湖南省博物馆推出了VR 体验馆,为游客配备智能设备,可以身临其境地穿越到西汉,体验西汉风情。故宫与腾讯的合作,见证了技术推动文创产业的发展。 2019 年腾讯提出“深度数字化”的攻坚目标,通过“数字化+云化+AI 化”,在数字化采集、存储、修复和研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这一开发模式虽然可以快速准确地发现新思路, 但是也容易导致开发过程过于理性,缺少情感表达,产品与用户之间难以产生情感共鸣, 缺乏故事性与品牌感知度,降低用户黏性。

三、研究评述

(一)四种开发模式比较研究

上述四种开发模式各有优缺点(见表1)。为此,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不能只局限于某一模式,需要进行跨界融合,才能推出特色鲜明的产品。

(二)研究维度

目前国内对文创产品开发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互联网+”、案例研究、设计理论等三个维度。互联网+维度主要是利用互联网平台高效快速的优势,在可视化和大数据分析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此外,还有以某一博物馆为例,深入分析具体的文创开发模式,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的研究。 个别研究还会结合“格式塔原理”“符号学”等理论进行分析和讨论。 总之,国内博物馆文创的开发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 合作模式还有待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今后应以需求为导向、科技为支撑,从特色文化出发,开发文创精品,加强馆校、馆企等的合作,努力建立各博物馆品牌文化,实现文创高度发展(15)。

(三)建议与展望

博物馆文创产品是文化、 艺术与商业的集合体,但是近年来产品的文化属性越来越弱,逐渐成为商业属性的附庸,导致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 因此,产品开发亟须改变现有开发模式,融入文化,尊重文化,守正创新。

对于采用独立开发模式的中小型博物馆来说,首先,亟须学习大型博物馆在设计、营销方面的经验,借鉴优良的设计方法与理论,立足于消费者日常生活需求,分析当下消费群体的生活方式,对现有的文创产品进行功能点优化设计,提升用户的价值感知度。 其次,需要利用眼动分析与机器学习等科学手段追踪与分析造型、色彩、图案等元素,深入挖掘自身地域文化特色,提取具有广泛认知度与差异性的核心文化元素。 结合当下设计趋势,利用科学评价模型对消费者的需求层次进行分类,得出用户需求点,将核心元素与需求点相结合,进行创新设计研究。 最后需要与大型博物馆、高校、企业合作,定期举办设计工作坊,进行设计学术交流,共同打造核心文化IP,由点入面,建立多元文化矩阵,提升品牌影响力。

对于采用多元化开发模式的博物馆,虽然积累了一些流量,但仍需要积极探索新的模式。 首先,要定期进行消费市场调研,开展文化消费活动和邀请消费者反馈。 深入了解消费者购买意愿,细分消费者人群,建立不同类别的消费者模型库,打造多元文化社群。 其次,将这些诉求点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找到平衡点,讲述现代设计故事,开发出具有识别度高、特点鲜明的产品,使消费者在选购过程中产生心流体验。

对于采用技术型和市场引导型开发模式的博物馆,首先需要将开发模式进行系统化、理论化,如建立共享型博物馆藏品语义数字平台、吸引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文创产品的开发、将移动端数字虚拟App 的“虚”与博物馆的“实”相结合等。其次,需要利用新技术讲述古今科技文化故事,可以开发相关的影视与游戏,从视觉层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提升品牌认知度。 最后是科艺融合,开发地域特色的体验类创意空间,增强馆藏品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总之,博物馆作为文创开发的重要来源,必须要明确自身的主导地位。 同时借助设计师之手,提炼藏品文化元素,挖掘背后的故事,不断推陈出新。也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优势, 不断探索创新形式,如蚂蚁、 腾讯相继推出了鲸探和幻核数字藏品平台。其次, 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应以市场为导向,满足各类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最后,还需加强与政府、高校的合作,引导更多专业的设计师,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推动博物馆文创产业走向创新之路。 因此,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应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技术和理论为主要支撑,藏品的文化为主要来源,创新的思维为主要动力,内外结合为主要形式,探索更多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开发模式。

注释:

(1)周美玉,孙昕.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20(20):1-7.

(2)宋峥嵘.对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思考——以河北省为例[J].文物春秋,2017(04):49-52.

(3)赵慧智,王艳晖.广西三江侗族刺绣博物馆文创产品现状及开发策略[J].湖南包装,2021(03):71-73.

(4)姬益波.“互联网+”视域下南京云锦文创的创新思路研究[J].美术大观,2020(11):116-117.

(5)杨静.新疆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博物馆,2020(01):24-29.

(6)李浥尘.自然博物馆文创产品同质化破解路径研究——以上海自然博物馆为例[J].出版广角,2020(08):85-87.

(7)疏淑进,邵隽.游客感知价值对故宫文创产品购买意向的影响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1(04):498-504.

(8)李尽沙.文创开发与社会角色转型——以苏州博物馆原真性开发模式为例[J].长白学刊,2020(02):151-156.

(9)王鹏,冯磊,张炜.面向古生物博物馆的交互体验式文创产品设计模式研究[J].包装工程,2020(16):116-123.

(10)郭金雨,况宇翔,吴群等.基于文化意象的江西省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J].包装工程,2020(04):318-322+340.

(11)杨柳.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博物院文创产品开发导向研究[J].包装工程,2020(20):8-13.

(12)陈捷,徐戈.风格迁移算法在漆艺文创品设计中的运用[J].装饰,2020(03):82-85.

(13)胡珊,贾琦,王雨晴.基于眼动实验和可拓语义的传统文化符号再设计研究[J].装饰,2021(08):88-91.

(14)章文,范凯熹.破译“同质化”探寻“新设计”AI 时代博物馆文创产品智能开发与研究[J].新美术,2019(04):117-120.

(15)马伯尧,何晨晨,王玮.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模式发展趋势[J].家具,2021(02):79-83.

猜你喜欢

文创博物馆产品
陶溪川文创街区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博物馆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露天博物馆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
产品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