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奄包联合穴位贴敷在股骨骨折术后护理观察

2024-01-23彭平娟朱立霞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4期
关键词:骨伤患肢股骨

彭平娟 朱立霞 赵 超

(1.江西省都昌县中医院外科,江西 九江 332600;2.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外科,江西 九江 332000)

股骨是人体最长的长骨;股骨骨折是指由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导致的股骨连续性和完整性中断,骨折后局部出现肿痛、下肢活动受限,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股骨骨折类型较多,目前临床常对症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中医治疗骨折历史悠久,汉代《中藏经》有载“大段折伤者,上更以竹片夹之”,东晋陈延所撰《小品方》有载“若有聚血在折上,以刀破之”,宋《圣济总录》折伤门载“坠堕倒仆,折伤蹉跌……究图治疗,小则消肿而伸挛,大则接筋而续骨”,可见中医临床在治疗骨伤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经验。在现代中医骨科学中,手术治疗也是一种重要手段,但临床手术对骨折周围血供组织破坏较大,且术后需要较长时间的制动,若不加干预,则易发生术后并发症,影响康复质量,延迟骨折愈合[2]。因此有效术后护理对降低并发症及促进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热奄包联合穴位贴敷辅助股骨骨折术后护理,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80 例股骨骨折患者均为2018 年12 月—2021年12月都昌县中医院收治,按护理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40 例和观察组40 例。对照组男25 例,女15 例;年龄52~75岁,平均年龄(61.31±7.29)岁;骨折侧构成:左侧27例,右侧13例;术式:内固定32例,关节置换8例。观察组男26 例,女14 例;年龄50~73 岁,平均年龄(61.24±7.23)岁;骨折侧构成:左侧25 例,右侧15例;术式:内固定31 例,关节置换9 例。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急症骨科学》[3]中对股骨骨折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剧烈疼痛、股骨处出现畸形、肿胀、瘀血,下肢活动受限;X 线检查确定骨折位置为股骨,明确具体骨折位置、移位情况等;临床出现典型的股骨骨折症状,同时经影像学检查结果明确骨折位置及骨折分型。(2)符合手术治疗指征。(3)年龄50~75 岁。(4)能遵医治疗及康复锻炼。(5)患者及家属对本次观察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既往有下肢骨折手术史者。(2)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影响术后康复质量者。(3)恶性肿瘤患者。(4)精神疾病患者。(5)感觉障碍、听觉障碍及语言表达障碍患者等。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术后予常规护理。(1)体位护理:使用硬板床,同时保持患肢外展30°中立位,平卧时双腿间放置软枕,患肢内收,穿丁字鞋(防旋鞋),保持功能位,禁止仰卧时双腿交叉、下肢外旋。(2)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皮肤温度、颜色、肿胀及伤口敷料渗透、出血情况。(3)健康教育:对患者及陪护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禁止独立翻身;嘱患者进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以及钙质营养物质;指导患者床上排便。嘱家属加强对患者日常活动及锻炼的陪护,避免在湿滑、不平路面活动,以免再度受伤。(4)疼痛护理:嘱家属按摩患者肌肉,多给予患者关心及交流。(5)功能锻炼指导:术后1 周内,在疼痛耐受下,鼓励患者行功能锻炼,如患肢的股四头肌收缩锻炼和髁泵运动;指导患者行髋关节及膝关节的主动屈伸运动,并练习坐位、站立位转移以及使用助行器下地行走训练,并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加训练时间和训练强度,但需防止髋关节活动过大,禁过早负重训练。(6)并发症预防:术后进行由上至下的肌肉按摩,防止关节僵硬及静脉血栓形成;骨骼突出受压部位放置如骶尾垫、棉垫、海绵垫、气圈等,勤翻身、定时抬臀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同时保持背部、骶尾皮肤清洁,防止压疮;鼓励患者扩胸深呼吸,指导其正确咳嗽、咳痰,每天清洁口腔,预防呼吸系统感染;鼓励患者多喝水,并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热奄包外敷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干预。(1)热奄包外敷:取羌活10 g,伸筋藤25 g,防风10 g,红花5 g,桃仁12 g,透骨草10 g,海桐皮15 g,用布袋封装,冷水浸泡30 min 取出,置于蒸锅中蒸30 min;取出后用一层布和一层无纺布包裹,放于患肢手术部位旁。热奄包每8 h加热1次,再放置于患肢手术部位旁边,连续使用5 d。(2)穴位贴敷:取厚朴15 g,大黄10 g,玄参15 g,芒硝10 g,枳实15 g,制成细粉混匀;取适量蜂蜜、冰片调制成膏状,轻轻压平,切割成2 mm厚、2 cm见方的圆形贴片。贴敷前,毛巾蘸温水清洁脐部,干后用医用胶将穴位贴贴于神阙穴,并仔细检查,确保贴合穴位;每日贴敷12 h,连续贴敷5 d。

1.4 观察指标(1)比较2 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3 d 排便率。(2)比较2 组术后1 d、3 d 患肢外径(于当日查房时测量患肢膝关节以上15 cm 处的大腿周长)。(3)比较2 组术后1 d、2 d、3 d 疼痛程度。以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法评估,刻度尺分值范围0~10 分,0 分为无痛,10 分为最痛,评分越高疼痛越明显,依据患者对疼痛的感受作出数据标记。(4)比较2 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褥疮、便秘、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 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行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术后3 d 排便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股骨骨折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2.2 2 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股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

2.3 2 组患者术后1 d、2 d、3 d的VAS评分比较观察组术后1 d、2 d 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术后3 d 的V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股骨骨折患者术后1 d、2 d、3 d的VAS评分比较(± s,分)

表3 2组股骨骨折患者术后1 d、2 d、3 d的VAS评分比较(± s,分)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40 40术后1 d 4.51±0.56 4.21±0.52 2.483 0.015术后2 d 3.79±0.43 3.16±0.35 7.187 0术后3 d 2.83±0.32 2.77±0.25 0.529 0.416

2.4 2 组患者手术前后1 d、3 d患肢外径比较2 组术后1 d 患肢外径均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3 d 患肢外径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股骨骨折患者手术前后1 d、3 d患肢外径比较(± s,cm)

表4 2组股骨骨折患者手术前后1 d、3 d患肢外径比较(± s,cm)

注:与本组术前比较,1)P<0.05。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术后3 d 31.24±4.251)28.24±4.121)3.205 0.002例数40 40术前36.27±5.65 36.24±5.71 0.024 0.981术后1 d 49.28±5.141)47.02±4.971)2.097 0.039

3 讨论

股骨骨折手术治疗虽可快速恢复骨折结构、促进功能恢复[4],但伤在骨,加之手术再创伤,患者需承受骨伤、麻醉、手术创伤、疼痛等多重刺激,以及术后需长时间卧床休养,活动受限,易发生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压疮及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影响术后康复质量[5]。因此加强术后护理、降低并发症,有助于促进术后康复。术后正确的体位护理是预防脱位及肢体畸形的重要干预方法,严谨的病情观察可对患者生命体征和并发症的发生进行有效监测和干预。而术后正确有效的咳嗽、咳痰和口腔清洁,可预防呼吸系统感染;患者多饮水、保持会阴部清洁卫生,可预防泌尿系统感染;早期有效的功能锻炼和肌肉按摩,可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和血液循环,防止关节僵硬及静脉血栓形成;保持背部、骶尾皮肤清洁,可预防压疮和皮肤受损。此外,对患者及陪护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可有效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术后功能的恢复。

除常规护理外,中医对骨伤后的干预也有丰富经验。骨伤科属中医学“疡医”范畴,《周礼·天官》有载“折疡”概念,亦含今日之骨折;对于骨伤的病因病机认识,《正体类要·序》载“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表明骨伤与气血、脏腑相关,认为筋骨损伤,脉络受损,气血瘀阻,而发肿痛。实施骨折手术后,因骨折创伤、手术再创伤及肌肉组织、筋脉损伤,血溢脉外,加之术后久卧,血运不畅,瘀血留滞,外肿内痛,经络阻塞,使气机不得宣通,营卫功能丧失,致肌肉挛缩、无力,肢体功能障碍[6]。《灵枢·本脏》载“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阐明了骨伤后的治疗契机。《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指出,正骨专从血论,分辨瘀血停积或亡血过多,认为有瘀宜攻利,亡血宜补,更查其伤深浅轻重,以经络气血差别逐瘀,和荣止痛、补气养血。手术治疗是传统中医施治的进一步优化,虽再开创口,但使患位瘀血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导引,此外使接骨对位更为准确。依旧遵循中医施治的理念,骨伤后前期溶栓、止痛并预防并发症,中、后期适当进行功能锻炼,并以饮食、药物辅助,从而促进患者康复[7]。

本次护理干预中,热奄包可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方中羌活为止痛要药,辅以舒筋活络兼祛风湿的伸筋藤,缓解术后肌肉疼痛、酸胀不适;防风祛风止痛,舒筋解痉,以达除“痹”之功;红花、桃仁为活血化瘀经典药对,具强劲破血之功,主活血化瘀之效;海桐皮祛风行气、祛湿活血,增强除“痹”效用;全方共奏活血化瘀、祛风除痹、止痛之功[8]。诸药制成药包,加热外用于患位旁,可促进皮肤吸收,致药力直达病所,以达活血化瘀、缓解肌肉酸胀疼痛,舒筋通络、消肿止痛之效[9]。穴位敷贴方中所含成分出自《伤寒论》,厚朴、大黄、玄参、芒硝、枳实乃大承气汤组成,主治大便燥结,肠胃实热;气滞不行,腹满胀痛,大便不通。方中厚朴行气除满,枳实破气消痞,二药下气攻坚;佐大黄荡涤实热、泻下通便,芒硝软坚润燥;加以玄参增液通便;全方共奏泻热通腑之效。神阙穴乃“任脉”穴位,为精、气、神往来之要,解剖学中该穴位于脐窝正中,深部为小肠,有腹壁下动、静脉,且此处皮肤较薄,渗透力强,运化效果较快,常以治疗绕脐腹痛、便秘、水肿鼓胀等肠道疾病,具有健运脾胃、温阳固脱、培元固本之效[10]。加以中药方贴敷,可早期通便,改善腹胀,促进肠道蠕动,改善胃肠功能,预防便秘。

综上,股骨骨折术后辅以热奄包联合穴位贴敷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肢肿胀,缓解疼痛,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骨伤患肢股骨
关中李氏骨伤学术流派简介
关中李氏骨伤学术流派简介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怀孕中期胎儿孤立型股骨短的临床意义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