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背景下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策略

2024-01-23张慧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新高考化学策略

张慧

[摘 要]新高考改革对高中教师的核心素养和教学模式都有了新的要求。新高考的提出推动了高中各学科教学工作的革新,冲击了传统知识考查模式。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反思,与时俱进。新高考背景下,化学教师应广泛关注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初中所学的化学知识内容相对简单,学生较容易掌握,而高中所学的化学知识更具广度和深度,要想有效掌握,学生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有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敏捷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想要学好高中化学,学生的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就必须扎实。一线化学教师需从多角度出发探究初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新高考;初高中教学衔接;化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30-0052-03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高端科技人才的需求越发迫切,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新高考所强调的“3+1+2”模式,对化学教学的影响较大。对于刚步入高一的学生来说,一下子就要学习六个学科的压力、难度较大。化学教师需要对教学理念和实践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初中化学知识虽然相对简单,但却像建筑的基石一样,不容忽视。因此,化学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该积极处理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过渡,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使学生顺利跨过高中化学这道门槛,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奠定基础。本文将对现阶段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策略提出一些见解,以期能对当下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发展抛砖引玉。

一、转变理念——学生发展规律衔接

在教学改革的不断冲击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并慢慢受到高度的重视,其中最为明显的一点,便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角色转换。传统教学中,教师对知识进行讲解,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在新课改的指引下,师生的角色发生转变,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则成为教学的引导者和支持者。教师需要与时俱进,改变自己的观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的重要性铭记于心,并付诸行动。教师可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活动中有意无意地将初中知识和高中知识相互渗透,达成衔接的效果。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初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正好处于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可以根据已有概念进行假设、推理验证,并最后得到结论。初中阶段,学生刚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去感知物质世界,初步形成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遇到的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这一阶段,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基本运算能力都还相对欠缺,不能将已有的化学现象用具体的化学原理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和分析。在这种情况下,高中化学教师就要深化学生的化学认知,基于学生初中所学的化学基础知识,加强练习,突破难点,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体系化,提升假设演绎运算能力。

二、强化沟通——知识内容衔接

高中化学知识是初中化学知识的拓展延伸。结合了解物质本质的要求,大致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衔接。

(一)分类递进

“物质的分类”是统编高中化学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一课的第一部分内容,可见物质组成和性质分类的学习价值非同一般,是衔接初高中化学知识的关键内容,通过对物质分类的学习,学生既能复习初中所学的相关知识,又能为学习化学元素、化合物等相关内容做好准备。

例如,在引入电解质概念时,首先要对初中所学的复分解反应进行回忆复习,如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实质、发生条件和常见类型等。初中阶段讲的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必须可溶且必须有气体、沉淀和水生成,而高中階段则拓展为气体、沉淀和弱电解质。这种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层层递进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也让学生初步见识了从宏观视角向微观视角转换的过程。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当运用过去所学知识已经无法对现有实际现象进行解释时,便可顺势引入全新的概念。这样做符合化学学科由浅入深、由简入难的教学逻辑规律,能帮助学生逐渐构建出更加完善的化学知识体系。

(二)关联概念

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目,既包括较多的概念知识,又涉及丰富的实验知识。其中,概念知识是学生学习其他方面知识,提高实践能力的基础,所以落实初高中化学概念的衔接非常有必要。新高考要求教师注重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指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教师应帮助学生快速适应高中化学学习,构建符合高中化学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从初高中教材中化学概念知识的设计情况来看,初中教材中化学概念的呈现方式较为简单,部分概念甚至没有完整地呈现,这也容易导致教师在教学时将相关知识一带而过;高中教材中的概念知识衔接性较强,不仅与初中教材中的相关概念联系紧密,而且分散在必修与选修之中的关系也非常密切。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材也进行了调整,其中的概念知识更加完整。初中化学概念学习不彻底、高中化学概念的理解深度不够是教师在衔接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

笔者认为,在概念衔接教学中,教师需要进行“概念注释”工作。这样不仅可以促使概念知识更加完整地呈现,而且可以深化学生的理解。如高中化学中的“物质的量”的定义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这个概念抽象性较强,学生理解难度较大。因此教师就需要根据概念来增加注释,如“此处的粒子所表示的是微观上的粒子,即分子、原子、中子等,所谓集合体就是将这些粒子聚集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这样学生的理解会更加彻底和全面。为了让学生在进入高中后能快速熟悉此种概念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教师也需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提高概念内容讲解的深入度,如“酸是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H+的酸根离子”,这个定义与高中教材中的相关定义有区别,所以在教学“酸”的概念时,教师可增加讲解“电离”的概念。这样,学生理解起来会更简单,也能为后续的衔接奠定基础。总之,新高考背景下,教师必须重视化学概念的衔接,适当增加概念注释,深化学生对概念知识的理解。

三、多元思考——方法衔接

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善于激励、鼓舞、唤醒和启发,一个真正的教师对学生的指点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成大厦,而是教会他们观察认识建筑的结构和添砖加瓦的本事,同他们一起搭建高楼大厦。初中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较强,接触化学课程的时间较短。在这种情况 下,一些学生在进入高中后很容易出现一开始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积极踊跃学习化学,而后一旦遇到难题就知难而退、止步不前的现象。这时候如果高中化学教师没有发现问题,并进行恰当的指导,就会导致学生对化学学习失去兴趣,产生抵触心理,进而影响后续的教学。所以高中化学教师在新生入校初期就应该摸清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不仅要引导学生活学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活用知识,搭建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桥梁。教师可在实际教学中开展提问假设、思考讨论、实验验证等活动,帮助学生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启发学生总结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的学习存在同化和顺应的特点。高中化学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考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第一,要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预习是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体现,是学习新课的第一步。不经过预习,学生就不能提前发现自己不会的问题,听课时就会失去目标和方向,而自主预习后再听课,学生就会心中有数,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上,进而增强听课的目的性,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专注力更强、求知欲更旺。同时,在预习的时候,学生可以调动已掌握的知识,对淡忘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从而避免浪费宝贵的课上时间去回忆相关知识,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要锻炼学生巧记知识点的能力。化学知识内容多、涉及面广、易学难记。例如,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等,学生容易学,却不容易记下来。针对这种情况,学生需要避免死记硬背,因为这种方法不仅背得慢,而且就算背下来,没有记忆点和联想点,也容易忘记。学生要总结改进记忆方法,加强记忆训练,提高记忆效果。例如,学生可以用顺口溜的形式记忆元素化合价。除了顺口溜,还可以采用谐音法。如“‘水的电解实验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这一知识点虽简单,但是容易混淆,学生便可以结合生活,将这个知识点变换成“正午的太(阳)氧和父亲(负氢)”,就不会混淆了。除了这些方法,学生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联想记忆、图表记忆、对比记忆、浓缩记忆等多种方式,将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将知识点记得更清楚、更牢固。

第三,要引导学生重视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人们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时必然选择的科学手段,在化学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化学教师要多组织一些实验活动并鼓励学生踊跃参与,告知学生在实验时要认真观察反应前、反应过程和反应后的现象,深入思考推断,做好实验记录。例如,在做铜、锌分别和稀硫酸反应的实验时,学生需要观察并思考:为什么锌和稀硫酸在一起会产生气体,而铜却不会呢?通过思考和进一步推断可知,锌的活动性比氢强,可以将氢从酸中置换出来,而铜却不如氢活泼,所以没有气体产生。

第四,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化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可以利用身边熟悉的化学现象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例如,在学习“酸的通性”时,可以用试纸去测验身边可以测验的东西来判断它们的酸碱性。

第五,要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良好的归纳习惯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梳理碎片化、分散杂乱的知识点,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构建思维导图,温故而知新,以更好地学习、记忆和巩固知识。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良好的学习兴趣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学习效果息息相关。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愉悦感和成就感,是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和内驱力的主要因素。因此,化学教师要和学生保持良好的关系,善观察、多沟通,发现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结合教材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學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获得能力的提升,感受到化学的奇妙。如果发现学生有学习态度不端正或者有所懈怠的现象,要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原因。若是教师的问题,如教学方式单一或者教学速度太快等,应及时改进,提高学生的兴趣;若是家长不重视化学学科,便要及时与家长沟通,耐心解释化学在学生今后学习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性,劝说家长和教师一起做学生坚实的后盾。

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自主构建出一套能为自己所用的完整知识体系。化学课程是高素质人才培养和科学文化传承的关键途径,是学生终身学习和提升的基石,关系着国家未来经济和科学的发展。因此,化学教师要高度重视教学工作,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构建多元化、层次化、趣味化的化学课程,保证知识系统的连贯性、完整性和可行性,为国家输送高端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   参   考   文   献   ]

[1]  杨清.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推进学生发展指导:问题与对策[J].教育科学,2021(3):39-45.

[2]  张淑君.新高考下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策略探究[J].学周刊,2022(30):28-30.

[3]  刘梅春.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中的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2(16):49-50.

[4]  陈有亮,王文茂,胡龙淮,等.基于核心素养的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有效实践[J].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2022(21):102-104.

[5]  李小芬,刘紫珊.从探究物质组成综合实验题反思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J].广西教育,2022(8):127-130.

[6]  黄凌燕.基于发展性评价观的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实践:以苏教版新教材“物质的量”为例[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21):106-108.

[7]  刘慧芳,张晨,沈甸.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课堂环境变化的研究:以上海市高中化学课堂为例[J].化学教学,2020(9):28-30,40.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新高考化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奇妙的化学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